横河老人张伏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18
颗粒名称: 横河老人张伏山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214-221
摘要: 张伏山,号横河老人,1910年出生于即捲城阁里,九岁进私塾读书,十六岁毕业于县立职业小学。这期间他爱上了诗词、绘画,天天非写即画,学业倒是平平。十七岁时,他进了其父开设的“同德祥”五金店学商。1944年,张伏山应聘到青岛私立圣功女子中学任美术教员。不久,曰伪政权为笼络人心,遴选各界知名人士去日本东京观光,张伏山先生被选入其中。然他早已目睹了日本便略者的暴行与伎俩,对此次东渡观光不知日本人又在搞什么名堂。
关键词: 横河老人 张伏山

内容

张伏山,号横河老人,1910年出生于即捲城阁里,九岁进私塾读书,十六岁毕业于县立职业小学。这期间他爱上了诗词、绘画,天天非写即画,学业倒是平平。十七岁时,他进了其父开设的“同德祥”五金店学商。在商业学徒的三年中,用他后来日记中的话说:“我也做过小商人,没有学上如何能赚钱的本事,但却染上了不少商人习气...."经商未学成,他又考入即墨县速成师范,一年后毕业,到考院小学任初级教员。教书虽好,终因这不是他的夙愿,遂于1934年离校出走,到济南私立书画社学习绘画,拜关松坪、关友圣为师,学习国画技法。三年后,他又只身赴北京,进华北大学艺术教育系深造,旁听李苦禅的美术课。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回到家乡即墨,第二次进了他父亲的商号。在此阶段的六年中,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作画上。1939年,他第一次在青岛举办了个人画展。四年后,他又携带八十多幅山水画作品到青岛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展期七日,然开展的第二天展画即全部售完,引起了岛城各界人士的注视。
  1944年,张伏山应聘到青岛私立圣功女子中学任美术教员。不久,曰伪政权为笼络人心,遴选各界知名人士去日本东京观光,张伏山先生被选入其中。然他早已目睹了日本便略者的暴行与伎俩,对此次东渡观光不知日本人又在搞什么名堂。于是,正当成行之际,他便不辞而别偷偷跑回了家乡,闲居家中吟诗作画。
  1948年,他在即塵教会学校——信义中学任美术教员,后来又到信村任小学教员。因忙于教学,这期间很少作画。1958年春,在反右派运动中他被错划为右派,被迫回原籍生产队劳动。在这以后的风风雨雨二十五年中,他一头扑进了画中。白天劳动,晚上油灯下,他坐在炕上画;刮风下雨不能出工干活,他便躲在屋里整日地画;冬天大雪纷飞,雪片飞进破场园屋里,他哈开结冰的墨砚,照旧画;没有宣纸,他就到处搜集,在废旧报纸上画;生产队派他看僧莱园,身边没有方便笔墨,他便蹲在地头手握木棒往地上画。长年累月,见缝插针,持之以恒地画,画,画,他在画中寻求寄托,寻求欢乐,寻求自己人生的向往。
  生产队的慕园就在墨城横河之滨,他當常在风雨中巡逻菜园,眼望风雨中的横河,水急流涌,一片迷茫。此时,他的心潮翻滚,百感交集,环时地回味起人生的酸甜苦辣,回乡的风风雨雨。他把自己比作横河,比作靠横河谋生的一个老叟,因此,他自号为“横河老人”。他在杂记中写道:“横河者,就是即墨城北河也,南河就是过去之淮涉河也。我是专门学石涛、右溪、梅青、马夏,近代张大千、善仔,笔画转习北画,将新旧线条结合起来。景物以黄山、域山、泰山、桂林为主素材,笔墨全是石涛、张大千变化出就。近似肴误会,或有点成就,大胆名曰横河画派也!可以说是唠山画派,可以大大地发展也”
  也许就是这段生活的缘故,在他以后的绘画生涯中,总愿意画雪景,画苍鹰,画风雨图,这其中包含着作者傲骨耐风寒之意。徐悲鸿大师说过:“人不可无傲骨,不可有傲气”。伏山先生谨承师教,傲骨铮铮,傲气却没有。他在杂记中写道:“吾素日不愿多事,无好为人师之恶习,故有见疑而见怪者问曰:不收徒弟乎?吾曰:非也!素日不多读书,多是躁进急于求名牟利,所以吾无本事,会甚快成为画人耳!又有问者曰:人有无天才、聪明乎?吾曰:凡是在历史上有作为者,都是天才的成就。司马迁、李、杜、曹雪芹、李清照、蒲松龄、石涛、唐伯虎、张大千、齐白石、任伯年、李苦禅、范曾、青岛张朋皆是。又问曰:横河是否?吾曰非也!吾有诗曰:有才不苦学,依然是废材,躁进而成者,人间岂有哉!为人切记自弃自暴。不要滥竽充数,成南郭先生。即就成为一时之名家,对己为人都没有什么好处,何必乎!我为什么喜欢画风雨图、竹子,此是我天性。因吾自幼喜欢竹子,因我生平多走了些风风雨雨曲折道路,遭了不少苦难、贫困生活…也不要自作聪明,不懂不会,受人家阿谀最可耻,且有害无益,阻碍前进。一个人自大、自满,绝不会画出好作品,留留心便知。吾是经验之谈……'‘平平三问,寥寥数答,将伏山先生之正直、谦逊、见地、才华及做人准绳表现得淋漓尽致。
  1964年,张伏山完成大型指画《东唠探胜》横卷,足有三丈多长。画面上生动地再现了从王哥庄到梯子石的若干崂山名胜古迹,构思巧妙,指法细腻,用墨生动,浓淡相宜。著名老画家李苦禅为此画题跋,高度赞扬说;名胜、技法,堪称双绝。后来,李苦禅在北京见到张伏山的另一部分指画作邑后说:“伏山的指画,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
  1979年,张伏山错划“右派”问题得到甄别,被分配到即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他欢欣地迎接了生命的真正春天,虽到古稀之年,但精力十分充沛,焕发出比任何时侯都要旺盛的创作热情。这期间,是他一生中绘画艺术的高峰。他不畏年高体病,去崂山,登泰山,游黄山,赴桂林,画了大量的山水画,他恨不能在有生之年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统统收进自己的画卷。他在唠山北九水疗养期间,写下了一首杂感诗:“崂山北九水,景色四季新,来此疗养者,都是画中人”。诗旬背后,活生生地立起了一个多么乐观的画坛老人!三个月中,他竟为疗养院、太清宫等画了一百三十余幅画。这前后,他还为王村供销社、县政府招持所等,画了约百余幅画。1982年冬,他为青岛华侨宾馆画苗一批画,幅幅生动细致,均为难得的精品,可谓他的代表2作。他真正把艺术献给党,献给了人民。他在一首题画词中写道:“人瘦如鹤,指墨淋漓落。岩石龙松欲活,月照大海浪恶。独立矶头高歌,广寒仙子婆娑。疑是舞袖招我,人间天上共哦”。
  张伏山很注重文学修养,他常说要想画出很好的画来,没有文学素养不行。他得空就卷不离手的研究古典诗词和书法,所以,他的题画诗词豪放、浪漫,独具特色,并有相当的文学价值。他收在《樗散庐诗词題跋草稿》中的八百余首,均是“文革”后新作,大小五本,是研究张伏山艺术的珍贵资料。
  张伏山的指画、国画,在海外也颇负盛名。他的画通过不同途径流传于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地。
  1987年9月,张伏山先生病逝于青岛,终年七十七岁。
  横河老入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路。邑人芳直先生在《吊横河老人》诗中赞曰:“横河水已枯,老人踪影无。留得青山在,岁岁春风驻”。其字里行间,充满了世人对这位丹青艺人的崇敬、怀念之情。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十辑中,共收编我市有史以来之史料224篇,约近80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科技、宗教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 诉讼及有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阅读

相关人物

肖冰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