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卫与白袍夫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13
颗粒名称: 鳌山卫与白袍夫人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181-187
摘要: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为防御倭寇入侵犯疆,遂在我国沿海之要害处分设卫、所,以屯兵御寇保疆安民,即墨境内的整山卫就是当年所设的诸卫之一。当年,在驻鳌山卫的十八家指挥使中,曾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指挥使,这就是鳌山卫南里村朱姓一世祖朱逻之夫人、被明成祖亲封的“明威将军、白袍夫人”。南里村朱氏祖谱有载,整山卫人世代口碑, “白袍夫人”之事迹在即昼境内久传不衰。
关键词: 鳌山卫 白袍夫人

内容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为防御倭寇入侵犯疆,遂在我国沿海之要害处分设卫、所,以屯兵御寇保疆安民,即墨境内的整山卫就是当年所设的诸卫之一。当年,在驻鳌山卫的十八家指挥使中,曾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指挥使,这就是鳌山卫南里村朱姓一世祖朱逻之夫人、被明成祖亲封的“明威将军、白袍夫人”。南里村朱氏祖谱有载,整山卫人世代口碑, “白袍夫人”之事迹在即昼境内久传不衰。
  “白袍夫人”姓马,济南府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习文练武,文韬武略兼备,十八般兵器皆精。然其父常因膝下无子而叹息说: “我马氏惜无男丁可继,只生你一女辈,虽则文武兼备,而岂能耀祖乎”!女儿每对日:“人生天地间,大丈夫气概皆当立之。古之花木兰,穆桂英皆为巾帼,吾誓循其迹,步其路,必不辜负家严之希冀”!其父听之,也只能在女儿豪言中得以安慰,并把平生所学尽力传授给她。马小姐谨遵父教立志于学,及长大后,其风姿、学识、武艺名噪济南府。当时,明军中有一位叫朱逻的年轻将士,曾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多次立功,遂由百户、千户升迁为将军。后来朱逻率部驻守济南府,由山东都司长官撮合,与马氏小姐结为伉俪。婚后,马小姐即随夫从军,施展平生所学,攻城夺隘,御敌逐寇,屡立战功,实为朱逻之膀臂。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逻奉命率部征宁夏。当路经洸儿河时,因谍报不实,突遭敌军阻击。敌酋乃儿石花率军三万于河两岸山崖间,将朱逻所率仅万人阻击于河南岸的山谷中,敌众我寡,居高临下,形势十分危险。在这严峻的情况下,朱逻决定直攻突围,而马夫人却在观察了天时、地形之后建议说:“前有敌军夹击,直攻必遭滚木椿石之灭顶之灾,.实不可取。时下,秋暮冬初,枯树败叶遍布山峦,可用火攻制胜。众云夫人的方略有理,皆响应之。掌灯时分,北风大作,全军分三路出击,一路作佯攻,正面引诱敌人;另两路则由朱逻及夫人率领,马摘銮铃,军士各执引火之物,悄悄迂回于敌人阻击点。一声号鸣,众皆点火,霎时间,丛林尽燃,满山一片火海。敌人突遭 %攻,那里:还来得及抵抗,三万人马于半夜之间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乃儿石花率几百残兵逃窜而去。,此役过后,马夫人的胆识和战术更受全军赏识。
  永乐无年(1403),朱逻与夫人奉旨再次北征,在齐眉山之战中,朱逻不幸中流矢阵亡。马夫人见丈夫遇难,悲愤填瘠,为报夫仇雪国恨,遂着素袍,跨白马、握钢刀,率长子骏、次子骥直冲敌阵。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敌军,次子朱骥临阵怯战畏缩不前。马夫人见之大怒,立马横刀指骥斥责:"为将者,不能卫国杀敌而临阵畏蔥,何忠之有!报父仇,当不共戴天而却退缩不前,其孝何在!尔今不忠不孝,上辱国家,下辱祖宗,有何面目立于人世"!说完逐将朱骥立斩马下。亲子被斩,处挣骇然。夫人旋即训示三军:“养兵千日,用兵一朝,为将士者,当以马革裹尸而还。今敌鬼虽从,然心存君国以死拒之,其胜必得!后退者以逆子为例,军法无情! ”边说边一策马扬刀率先冲杀。众将士见夫人号令森弊、指挥果断, 那敢稍有怠慢,个个奋勇当先,随其冲锋陷阵。在万马丛中,马夫人东冲西杀威风凛凛,破敌阵、斩敌首,如入无人之境。当杀至一山谷夹道时,忽撚伏兵四起,将夫人团团围住,一敌将挺枪刺来,夫人从容不迫迎头还击。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家仇国恨一齐涌上心头,一团无名火油然而生,一把大杆刀如风卷残云,只几回合便将敌将生擒于马上。一敌将见主将被擒,跃马往救,夫人即勒住被擒敌将之丝绦带奋力向来将攒去,使二敌将顿时弊于马下。战鼓齐擂,号角震天,只杀得血肉横飞、天昏地暗。马夫人率军从午后直杀至傍晚,冲破二十多道关隘,斩敌将三十多员,折敌旗五十多面,终使敌军不支,纷纷逃遁,齐眉山一战大获全胜。
  此战,马夫人负伤数处,血染素袍,汗浸征衣。当收兵回营时,夫人的素袍已被鲜血粘连于皮肉之上,只好以温水浸润方得脱却。夫人之气概、之风范,无不为众将士所感叹、所敬佩。事后,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马夫人英勇杀敌和大义灭亲的壮举,便敕封为“明威将军"、“白袍夫人”及螯山卫世袭指挥使,并命丹青名手绘制夫人影象,加盖皇帝御宝,以光宗耀祖。自此,朱氏便从一世祖至明未九世祖皆世袭螯山卫指挥使。
  指挥使,是当年所设卫中的军事建制最高长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其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即墨境内的鳌山卫设立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辖沿海域内的浮山和雄崖二所,所属共有“千户”6员、“百户”15员,边操军324名,京操军289名,守城军208名,屯田军287名,加之其他军目共计3500多名。所谓屯田军,即平日种田,战时打仗,鳌山卫共有18个军屯,拥有140余顷土地。另外,卫还享有独设科举名额的权利,与所在县府同等待遇。
  “白袍夫人”自坐镇鳌山卫之日起,就把这座海防城池视为海疆要塞忠于职守,为保疆安民而武备不懈文治不怠。她亲自指挥边操、京操、守城、屯田各翠演练阵法,将“马氏击”祖传技法按年、季分步传授。几年后,“马氏击”技法多为将士所掌握,进退有法,防御有方,军事素质不断提高。其时,沿海诸卫、所皆将鳌山卫之武备军称之为“马家军”,扰边之倭宼每每提及“马家军”皆闻风丧胆。
  '‘白袍夫人"不仅注重武备,而且还勤于教化礼义、尊重文学、强调文治。她经常训示经历司之经历、儒学教授等文官各尽职守,兴办学塾,督导文学,提高科举质量,并经常骑马巡视海防将士、屯田军户,抚慰学塾先生,拜会科举弟子,造访刑狱疑案等,尽力掌握民情,以达卫籍百姓之民风大治。朱氏后裔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其歌云:“兵马壮,海上倭宼泪汪汪;兵马壮,路上行人无挂肠;兵马壮,夜里睡觉到天亮;兵马壮,屯田丰收得安康”。可见“白袍夫人”治卫之功绩。
  “白袍夫人”享年八十而终。其御赐影彖传于朱氏长支,每逢年节之时,祖庙里都将供起夫人影象,让朱氏子孙们谟拜,以缅怀这位不朽的巾帼先祖。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十辑中,共收编我市有史以来之史料224篇,约近80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科技、宗教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 诉讼及有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阅读

相关人物

顾玉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