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邑话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09
颗粒名称: 墨邑话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14
页码: 90-103
摘要: 即墨城,这座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距今已达1400多年的历史古邑,几经改朝换代,历尽沧海桑田。她所处的地理位置,历朝历代,始终为胶东之咽喉,青(岛)烟(台)之要衢。当年邑人曾将沿城西侧向北流者曰近西河,自城阴二水交汇处向西南流者曰远西河。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康熙四十二年秋,大水,道口堤决,河直西行,不复绕城北流矣。"自此,墨水河之水直接向西与远西河交汇南流,近西河遂干涸。
关键词: 墨邑话桥 桥梁

内容

即墨城,这座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距今已达1400多年的历史古邑,几经改朝换代,历尽沧海桑田。她所处的地理位置,历朝历代,始终为胶东之咽喉,青(岛)烟(台)之要衢。当年的旧城垣,北有横河(旧称石河头河)沿城之阴自东向西南方向流泄,南有墨水河(亦称淮涉河)绕城之阳自东沿西郭外 (今大同街)向北与横河交汇,整个城池被南北二水紧紧环绕,故有“玉帶水”之称。当年邑人曾将沿城西侧向北流者曰近西河,自城阴二水交汇处向西南流者曰远西河。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康熙四十二年秋,大水,道口堤决,河直西行,不复绕城北流矣。"自此,墨水河之水直接向西与远西河交汇南流,近西河遂干涸。然而,尽管河水改道,即墨古城仍不失“玉带水”之称,只不过“玉带”由小变大而已。
  “玉带水”,自然是个吉利的象征,说明墨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有高官辈出之兆。然而,这条绕城奔腾的"玉带水”,在当时百姓的现实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却是喜忧参半。所谓忧,就是偌大一条“玉带水”上世世代代缺渡少桥,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许多不便。据同治版《即墨县志》载,自清同治以前的一千余年间,墨邑的“玉带水”上仅有四座桥,然却是这样记载的:“淮涉河桥,城南郭外。今圮。近西河桥,城西郭外。今圮或远西河桥,城西三里。.康熙年圮。今移而南,距旧地数十步。北大河桥,城北郭外,久圮。乾隆二十五年,知县尤淑孝重修。”怜哉!寥寥四座桥,已有两座废圮,所剩两座,鉴于当时的民力财力及环境条件,其规模之大小亦可想而知。
  同治年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八十余年间,即墨城“玉带水”上的桥梁有所增加,但数量甚微,且多为当地民众就地取材集资所建的步桥、木桥、石桥之类的漫水桥。平时人们进城贸易或走亲串戚尚可通行,但每通暴雨连编、河水猛涨时,诸桥多被洪水湮没,路人只能隔河驻足,望城兴叹。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即城共济门外的原桥被洪水冲垮,知县陈毓菘下令重修。城内开明士绅李中法遂亲率民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于墨水河上建起了一座北自共济门南接信义街,宽约六米、高约三米共五十三孔、全部用长条石砌就的跨河大桥,名曰“阜康桥”。此桥的建成,尽唱没有当今桥梁之宏伟,但就当时的条件来说,亦算是颇为壮观了。
  1935年,由当地士绅倡导、邻村百姓捐资,在城西庄头村东的横河上修建了一座东西走向宽约四米、高约米许,以青石条砌就的跨河漫水桥。此桥的建成,大大地方便了即城西部乡村与城内外的生活沟通,且因该桥系百姓自愿集资所建,所以命名为“万善桥”,并勒碑以纪之。石桥竣工时,搭台唱戏,以示庆贺,可见人们盼桥之心切!继之,又在“阜康桥”以西的墨水河上修建了一座北自现大同街南端,南至河南村北侧的漫水桥。该桥宽约六米,高约一米半左右,滚筒状的诸多桥孔及桥面全用混凝土整体灌注而成,故也人通称之为“洋灰桥"。该桥的建成,成为当时青岛至烟台在即城路段的唯一通衢。
  建国初期的1957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城西马山东麓建造营房,同时修建了马山至即城的土筑公路。于是,便在废圮年久的原“远西河桥”址修建了一座在当时看来规模较大的漫水石桥。自此,它同北侧的庄头“万善桥”遥相呼应,并肩而立,从而进一步缓解了当地群众的交通困难。
  桥梁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志,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即墨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墨城的桥梁现状,明显适应不了突飞猛进的经济形势。于是,即墨的桥梁建设便同公路建设一道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活跃期。1972年,在古老简陋的北大河桥的原基础上建造了“横河桥”。该桥位于即墨镇大同街北端,是一座青(岛)石(岛)公路跨越横河的中型桥。整个桥体系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石台石拱桥,共八孔,桥长近八十三米,宽八米,高近五米半,两侧有栏杆及宽一米的人行道,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一13级,拖拉机一一80级。该桥从造型、规模及坚固程度来看,为即墨城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公路桥,尽管与现在桥梁相比不值一谈,但如为当年颇有政绩的知县尤淑孝公所见,却定然会叹为观止。在建造“横河桥”的同时,位于墨水河上的原“洋灰桥”也开始破土动工重建,改名为 “墨水河桥”。该桥系空心二铁板混凝土灌注桩拱桥,共八孔,每孔跨径十米。桥长八十五米余,宽九米,高五米余,两侧有栏杆及一米宽的人行道,为青(岛)石(岛)公路即城路段上的第二座中型桥梁。
  1975年,在修建鳌(山卫.)蓝(村)公路的同时,“横河庄头桥"开始兴建,当年竣工。该桥系石台石墩空腹桥,共四孔,每孔跨径十二米。桥长六十五米,宽八米,高六米,两侧有栏杆,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一一15级,拖拉机 ——80级,为鳌蓝路跨越橫河的中型桥。该桥位于原“万善桥”以南约百余米处,建成通车后,当年的“万善”漫水桥随之废圮。
  1977年,烟(台)上(海)公路经越的即墨路段破土动工。同时,在跨越城区的“玉带水” 上修建了“横河西桥”及“墨水西桥”两坐公路中型桥。“横河西桥",位于即墨镇西北关村东南,南北走向,因在原烟青公路之“横河桥”以西而得名。该桥系石台桩墩双曲拱桥,共四孔,每孔跨径十五米。桥长七十六米半,宽九米,高六米半,两侧有栏杆及一米宽的人行道。“墨水西桥”位于即墨镇窑头村西北侧,因座落在“墨水河桥”以西而得名。该桥系单排三桩双曲拱桥,共五孔,每孔跨径十五米。桥长近九十三米,宽九米,高六米半左右,两侧有栏杆和人行道,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一15级,拖拉机——80级。
  即墨城的真正建桥盛期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八年间。这期间,由于“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公路建设和桥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即墨城区的这条“玉带水”上便进一步加大了改建和扩建同时并举的建桥工程力度。1978年,城关人民公社(现即墨镇)在“兴修水利”的前提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本公社范围内的墨水河段上修建了“四桥三闸”(障村闸桥、窑头闸桥、韩村桥、庙头闸桥),座落于城区窑头村西的“窑头闸桥”就是其中的一座。该桥东西走向,是即城公园路跨越墨水河的街道桥,系钢筋混凝土拱桥,共六孔,每孔跨径二十米。桥长一百五十米,宽十二米。桥北侧建有十八个由电力机械升降的闸门,既可蓄水又可泻洪,桥面则是沟通墨水河两岸的交通要道,荷载为六十吨。
  1979年,即墨县政府机关决定迁至城区西部的横河西岸,遂于同年在“横河庄头桥” 以南约二百米处修建桥梁一座,名为“城西桥”。该桥东西走向,为振华街跨越横河的街道桥,是城区东部与市委、市府机关联系的交通枢纽之一。桥形为石台石墩空腹式拱桥,共三孔,每孔跨径二十米,桥长七十六米,宽十一米,两侧有栏杆,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15级,挂车——80级。
  座落于即城共济街南端的''阜康桥”,八十多年间,因洪水泛滥,多次被冲毀。历经修复,然皆为小修小补而已。1985年,县政府决定彻底重建,遂将原桥彻底拆除,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一座石墩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更名为“共济桥”。该桥共三孔,每孔跨径为三十米,桥长九十七米,宽八米半许,两侧设有铸铁链索护栏。桥的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15级,挂车——80级。
  1986年,“横河西桥”进行扩建,将该桥两侧各加宽七米半,仍为双曲拱石拱桥。现桥总宽二十四米,中桥面宽十三米,两侧边桥各宽四米,两侧人行道各宽一米半,设有铸铁栏杆。改建后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拖拉机 ——100级。桥两端各竖立两盏簇花式路灯,与桥北首鹤山路与烟(台)上(海)路交汇处中央高耸的巨雕“大铜马”遥相呼应,显得大桥格外雄伟。
  1989年,“墨水河西桥”与“横河庄头桥” 同时扩建。“墨水河西桥”扩建后,为钢筋混凝土板桥,桥面拓宽为二十七米,其中主车道十四米,两侧副车道各六米半,桥两侧设有汉白玉石雕栏杆,两端各竖立两盏簇花式路灯。扩建后的荷载能力为汽车 ——20级,拖拉机一100级。“横河庄头桥”扩建后,桥面拓宽为二十七米,比原来加宽十九米,桥两侧设有汉白玉石雕栏杆。扩建后的荷载能力为汽车——20级,拖拉机100级。该桥扩建后,更名为“府北桥”。
  1991年,市政府在鹤山路中段,栗行村西侧的石河头河段修建了一座“鹤山路大桥”。该桥东西走向,为钢筋混凝土板桥,桥长七十米,共五孔,每孔跨径为十三米,桥宽十八米, 两侧设有栏杆。该桥的建成,将新开辟的鹤山路东西衔接于一起,特别是将新兴的城东工业开发区于城区相贯通,为城北市区的交通起到了纽带作用。是年,在修建“鹤山路大桥” 的同时,“城西桥"亦动工扩建。扩建后的“城西桥”,加宽为二十六米,其中中桥面宽十一米,两侧边桥各宽七米半,中桥面与两侧边桥结合部处建有各两米宽的突出平台,桥两侧设有铸铁栏杆。
  1995年,为改善即墨城区交通状况,市政府决定在城区实施内环路工程。于是,于1996年初在墨水河上同时建修了两座大桥,一是 “墨水河文化路大桥”,一是“龙墩大桥”。“文化路大桥”位于墨水河西端“窑头闸桥”南约三百米处,东西走向。该桥宽二十四米,长一百三十六米,共八孔,每孔跨径为十六米,属钢筋混凝土桩柱基础,T型梁结构,两侧设有铸铁栏杆。“龙墩大桥”位于即城东南端,南北走向,北至南关村南,南至文化路东端。该桥系钢筋混凝土桩柱式基础空心板结构,长七十九米,共七孔,每孔跨径十米,宽十七点八米。该桥除由市财政拨款外,还有本市各部门、各企业等单位及大批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自愿捐资,使这座雄伟的大桥得以建成。
  另外,即墨城区内的横河、墨水河河段,过去河床两岸全是自然土坡,高低不平,弯曲不一,每遇汛期洪水泛滥,致使两岸造成大量土地流失。自1983年,县政府拨专款将横河、墨水河两岸之重点部位全部筑以浆砌堤坝, 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美化了城区环境。
  历史越千年,奇迹一瞬间。纵观即墨古城千余年的建桥史,就在1975年至1996年的仅仅二十年间,在即墨城这条古老的“玉带水”上,竟象雨后春笋般的相继架起了府北桥、横河西桥、窑头闸桥、墨水西桥、城西桥、共济桥、鹤山路桥、龙墩桥、文化路桥九座具有现
  代化水平的中型桥梁!这九座大桥,从始建到扩建,平均一年半一座,如此速度,堪称即墨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今,这九座大桥如同 “九龙戏水”般的盘踞在横河、墨水河这条吉祥的''玉带水”上,为即墨的经济腾飞、人民的生活富庶铺设了条条通衢。
  古云修桥铺路是行善积德之举,今称筑路建桥为富国强民之功。到目前为止,在即墨的建桥史上有两位人士值得提上一笔。一是李中法(本资料第二辑有传九他在清末民初担任即墨县城工局长期间,即墨城周围的桥梁、堤坝多为他參与建造,如城内的“阜康桥”、“月弓桥”,庄头的“万善桥”、陡沟的“普济桥”以及即城大坝的重修等,都是由他亲自设计、亲自监工所建成,可谓行善积德,造福后人。二是王振山。即墨镇王家庄村人,现任即塵镇水利站站长。近二十年来,他为即墨城区的水利建设和桥梁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墨水河即墨镇河段的“四桥三闸”及“城西桥”、“共济桥”、“鹤山路桥”、“龙墩桥”以及横河、墨水河城西河段的四千余米堤坝,都是由他亲自参与、亲自设计、亲自施工所建成。一个人在半生中一手建起八座大桥及浩大的堤坝工程,在即墨的建桥史上尚属仅有,功不可没。
  “玉帶水”上缺渡少桥的时代过去了。即墨城人永远铭记着那些为桥梁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即墨城人将沿着新时代架起的座座 “金桥”通向幸福的明天。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十辑中,共收编我市有史以来之史料224篇,约近80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科技、宗教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 诉讼及有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阅读

相关人物

于保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尤淑孝
相关人物
陈毓菘
相关人物
王振山
相关人物
横河桥
相关作品
洋灰桥
相关作品
横河庄头桥
相关作品
横河西桥
相关作品
窑头闸桥
相关作品
城西桥
相关作品
阜康桥
相关作品
墨水河西桥
相关作品
鹤山路大桥
相关作品
文化路大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