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声长留沽河边——记共产党员杜世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07
颗粒名称: 直声长留沽河边——记共产党员杜世询
分类号: D263
页数: 11
页码: 61-71
摘要: 1996年4月9日,几百名干部群众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长直镇前进村的公共墓地,为已故的原前进村党支部书记杜世询竖立了一块小小的墓碑,上书“人民公仆杜世询”几个闪光的大字,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党的基层干部的缅怀之情。中共长直镇党委亦做出决定: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杜世询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心里装着群众,甘当人民公仆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精神,学习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作风。共
关键词: 共产党员 杜世询

内容

1996年4月9日,几百名干部群众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长直镇前进村的公共墓地,为已故的原前进村党支部书记杜世询竖立了一块小小的墓碑,上书“人民公仆杜世询”几个闪光的大字,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党的基层干部的缅怀之情。中共长直镇党委亦做出决定: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杜世询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心里装着群众,甘当人民公仆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精神,学习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作风。共产党员杜世询离开人世已有十凡年了,但他的直声及英名却长存于沽河两岸人们的心中。
  杜世询,1929年10月17日出生于即墨市长直镇杜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恰逢抗日战争爆发,即墨处于日本侵略军的蹂蹒之下,因而他只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和小学,后来就辍学务农。他酷爱读书,那时的农村里能借到的书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便是那些《水浒传》、《小八义》、《彭公案》之类的“闲”书。他在田间劳作之余便贪婪地读这些杂七杂八的闲书。书中那些杀富济贫的好汉,为民伸冤的清官,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的剑客,都使他感动过,佩服过。书中描写的各种社会现象,也使这个未曾见过大世面的农家子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1949年杜家村解放了,年方二十岁的社世询立即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吸引,投身参加了革命工作。他第一次读到了马列主义的书,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真理,逐步树立起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1951年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杜世询参加革命工作后,先后担任过即墨县灵西区粮库会计、粮库代理主任、县粮食局购销股长、秘书股长、粮食局副局长等职。他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因而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9年10月,杜世询调任中共刘家庄公社委员会副书记,当时正值全国处于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刘家庄公社的两万余名人民群众挣扎在极度饥饿之中。杜世询和公社的其他干部一边满腔热情地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一边深入实际,调査研究,寻求造成如此严重局面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全社最困难的烈军属和农户的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常常把自己微薄的工资送到那些最困难的杜员手中,帮他们解燃眉之急。有一次,公社干部每人分了二斤马肉,杜世询自己舍不得吃,把二斤马肉割成了四块,分别送到刘家庄村四户烈军属家中,自己却饿着肚子回到宿舍蒙头睡觉。无奈饥肠辘辘难以入睡,他忽然想到恍子里有几棵生长着的白菜种子,便披衣起身到院子里掰了几个老白菜叶子嚼了充饥。由此他联想到部分群众因饥饿所迫而“吃青”的问题,第二天便召集部分社、队干部谆谆告诫说;“对偷吃青苗的群众千万要婉言相劝,不能施以粗暴,你们想想,谁肚子里有饭还去啃青苗! ”杜世询就是这样时刻把群众冷暖挂沁上,他离开刘家庄公社的十几年中,每次旧地重游,总忘不了去探望那些老烈军属和“五保户”老人。
  1959年12月,中共即墨县委召开五级干部大会,贯彻中共中央“庐山会议”精神,开展以“反右倾”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几十名县、社主要领导干部被当做“右倾”进行批判。杜世询对此很不理解,难道如此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右倾"造成的吗?为了寻求答案,他深入到泉庄、刘家庄等生产队进行社会调查。对历年粮食产量、群众收入、人口增减、农作物种植、新式农具的推广和应用、群众住房、公共食堂、农村集市等诸多方面都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大量数据的对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造成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不是''右倾'',而是“主席通讯(指郑州会议之后发布的《党内通讯》)欠认真执行;摊子太多,底子过空;逆言拒闻,虚夸成风;人心不齐,偏于集中;管理不善,死而不灵(缺乏因事因地制宜);失信于民,危害无穿”(此段引文系杜世询向党中央、毛主席第一次上书中的原话)。随之,他对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提出了八项建议,其中包括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调整分配政策、对农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取消农村公共食堂、精简公社管理人员等重大问题。他把这些调查材料和建议整理成7000余字的报告,直接上书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为了做到慎重,他请来了刘家庄大队的一位党支部书记和一名被称为“农村秀才”的党员,对他的这份报告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但是考虑到在那时的气侯里上书党中央要担很大的风险,所以,他对那两位党员说:“这些意见虽然是我们三人的共识,但是风险还是由我一人承担吧!所以只签我个人的名字好了!”
  1960年9月90,杜世询向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第一封上书。在这封上书的最后,他直言不讳地把自己当时的心、情也写在里边:“在一个土地肥沃,丰产粮食的地区,由于我们的官僚主义领导方法,粮食减少,国家征购任务完不成,不但保证不了国家需要的粮食和社会的口粮,还要国家供应,感觉对不起党,对不起群众。最后斗争的结果,还是向党反映出来有好处。"“如果我这篇报告完全是一支向党进攻的毒箭,有意无意拆散社会主义,可以当做反面教材,批判揭发借以教育其他党员,让鲜花开得更香,这对党更有好处”。最后向党提出一点要求,''如果这篇报告属后一种类型,望将我的党籍保留三年之后再作处理,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别无他求。”
  不久,杜世询向党中央发出了他的第二封上书。
  1961年1月,即墨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宣布县委主要负责人徐华、尹传基、王生民等为“封建统治集团”。继之,在全县农村普遍开展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风),许多基层干部蒙受不白之冤,因“刮五风”而受到各种处分。为此,杜世询于1961年3月第三次上书党中央、毛主席,列举大量事例指岀“五风”的根源“完全来自党中央”,而现在把责任完全加在基层干部身上是''避错而是非不清,推责而赏罚不明,不清不明,危害无穷。”他建议党中央、毛主席:“以六亿人民为重,承担错误责任,召开党代大会,总结经验教训。”“应效李逵负荆请罪之勇,禁忌阿瞒借头之计。"在这封长达六千余字的一上书里,杜世询以一个共产党员袒荡的胸怀,无私无畏的胆略,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当然他也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后果,正如他在上书中所说的:“在考虑写这篇报告的时候,同时也考虑到三个可能。可能是抓住一点否定全面,蓄心专意地向党进攻;或许是以国家为重,不为私利,赤胆忠心的谏浄;或许是头脑不清,精神失常,糊里糊涂地胡闹。按照我个人反复的考虑,还是属于中者。如果党认为前者,即定罪有据,专政待之,以理服之,甘愿受之;属于中者,以民为重,以共产主义事业为重,党参考之;属于后者,严肃批评,党纪处分,加以教之。"杜世询连续上书党中央、毛主席一的事引超了一些人的关注,他的亲友、同志为他担心,怕他陷入玫治漩涡而不能自拔,他却心情泰然。有一位省里来的领导同志找他谈话,劝他放弃自己的观点,管好自己职责以内的事情就行了。他回答说:“现在的事情非只一社、一县、一省,而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是刘家庄共产党党员,理应关心国家大事。”
  196247月,杜世询响应党的支援农业的号召,申请退职回家务农。此时,他对许多现实问题仍百思不解,,临离开窗位时信手写了一首打油诗:"革命十几年,吃些人民饭:是非难辨别,解甲归庄田。
  杜世询回到家乡后,从担任生产队副队长到担任前进天队党支部书记,双来没有脱离过生产劳动,总是吃苦在前,以身做则。在兴修水利工程时,他常常光着脊梁同群众一起流汗大干。为了改变家乡的穷困面貌,他不仅自己事事身先群众,每次都把自己的儿女安排到最累最苦的岗位上。一年冬天,他率领自己的儿女和部分群众冒着严寒在田地里打机井,一直干到临近春节,由于劳累过度,支持不住,身子一晃,栽倒在冰水里。等人们把他抬回家,他的妻子好不容易才为他脱下冰冻的衣裳。
  杜世询一生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多次被批斗!但他亳还在意,批斗完了,照常帶领社员搞生产。1982年,他被确诊患有膀胱癌,在死亡面前,他还惧不忧,还反过来安慰亲人。他从济南治病回到家乡后,即邀集了他在刘家庄时一起讨论过给党中央上书的几位同志来他家聚会。他举起一杯酒安然地说:“我得了死症,今天请各位最后来看看我, 我也看看各位。我今天也解放了,不戒酒了, 大家喝个痛快。”同志们心里十分难过,他却谈笑自若,风趣横生。酒后,还挥笔赋诗云:“人生恶死谁无死,人杰鬼雄层层去。终生不做食民贼,乐哉苦哉各自取。”
  1982年8月2日,年仅五十四岁的杜世询与世长辞。临终前充满感情地说:“前进大队五个自然村,我带领修了四座水库,解决了四个村的浇水问题,唯独咱杜家村还没修成。老天让我再活一年,我就没有遗憾了 !” 杜世询逝世后,乡亲们无不感到悲痛。
  赤胆忠心一公仆,直声长留沽河边。
  附:杜世询笫三次《给党中来毛主席的報告》。
  按:这份报告是根据杜世询上书的原底稿整理的,除删去注明的70余字外,均未改动,只加了几个漏字,加注括号以示区别。
  关于这封信,有关单位曾向中共中来办公厅询问过处理情况。答复是,"毛主席曾亲自阅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十辑中,共收编我市有史以来之史料224篇,约近80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科技、宗教乃至风俗民情、乡土特产、名胜古迹、民事 诉讼及有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阅读

相关人物

孙鹏
责任者
乃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杜世询
相关人物
徐华
相关人物
尹传基
相关人物
王生民
相关人物
即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