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峰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178
颗粒名称: 李卓峰传略
分类号: K825.2
页数: 5
页码: 180-184
摘要: 李卓峰,字廷伟,山东省即墨市蓝村镇王家屋子村人。颇有家资,毕业于农林学校,喜作诗,善为文,精通古文学,曾为《易经》作注,不落窠臼,见解新颖。他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系山东同盟会创始人之ー。ー生热心教育,献身事业,为政清廉,多为时人所称道。办学缺乏经费,李卓峰主动捐出家资赞助。同时,山东同.盟会为反对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假独,准备在济南发动起义,李卓峰即捐出家产购买枪支。队伍先名为“齐鲁敢死队”,后改为“齐鲁北伐大队”,吕子人任大队长。将士见状,立即镇静下来,全力反击,终将敌人击退。山东诸城起义时,李卓峰再次捐资购买枪械,但不幸全军覆没,伤亡三、四百人。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李卓峰

内容

李卓峰(1878一1935),字廷伟,山东省即墨市蓝村镇王家屋子村人。颇有家资,毕业于农林学校,喜作诗,善为文,精通古文学,曾为《易经》作注,不落窠臼,见解新颖。他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系山东同盟会创始人之ー。ー生热心教育,献身事业,为政清廉,多为时人所称道。
  光绪三十ー年(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李卓峰即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同盟会同仁在即墨蓝村创办了“胶莱公学”。该公学旨在宣传革命,培养干部,发展会员,聚集力量,正如同盟会山东元老吕子人所说,公学实际上成为“革命的机关部”。后来,李卓峰还在即墨县城创办了乙种蚕业学校,他因陋就简,利用龙王庙做校舍,将龙王泥塑像扔到水湾里,并讥讽道:“有神的上天,无神的下湾!”办学缺乏经费,李卓峰主动捐出家资赞助。继之,李卓峰还在兖州、莘县创办过蚕业学校,并亲自执教。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同时,山东同.盟会为反对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假独,准备在济南发动起义,李卓峰即捐出家产购买枪支。后来,济南起义未成,李卓峰遂与同仁百余人跟随吕子人由青岛经上海、南京至浦口,组建军队准备北伐。队伍先名为“齐鲁敢死队”,后改为“齐鲁北伐大队”,吕子人任大队长。该队伍配合广东北伐队司令姚雨平部沿津浦路北上,在固镇、南宿州等地与反革命军队多次激战,给敌以重创,并收编了在泰安起义的巡防三营和一些地方武装。至徐州,该部改编为“淮泗讨虏军”,准备继续北上讨虏,后得知南北和议成功,讨虏军遂停止北上,并将所部改为第三十九混成旅。民国元年(1912年)冬,混成旅解散,李卓峰遂重新回到即墨办学。
  李卓峰在军队时任过师长陈明厚的参谋、军需长等职,沉着多谋。他精通气功,据说运功静坐时能将身体轻轻浮起。有ー次敌人搜捕他,他竟运功将身体贴在马肚皮下而脱险。在徐州时.,曾遇到敌人突袭,将士慌乱,李卓峰正在静坐,仍沉着如故。将士见状,立即镇静下来,全力反击,终将敌人击退。
  民国三年(1914年),李卓峰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该党重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在广东、山东、湖南等地组织武装起义。山东诸城起义时,李卓峰再次捐资购买枪械,但不幸全军覆没,伤亡三、四百人。虽然各地起义均遭失败,但该党仍没有停止斗争,继续同北洋军阀对抗。1919年10月,李卓峰随着该党的改组,转为中国国民党。
  民国五年(1916年),吕子人率部攻占高密县,李卓峰被委任临时县长。吕子人出任青岛市公安局长时,李卓峰又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后青岛市长易人,吕子人遂离开此职,李卓峰亦随其离职。后来,李卓峰转入山东省建设厅任职,厅长何思源委以重任,但李不愿做官,只接受技术工作,何给予高薪相酬。李卓峰与国民党元老于佑任过往甚密,于曾荐其到中央做官,他婉言谢却。他愿意在省农业部门供职,因为他毕业于农林学校,他认为以学之所长报国这才是他的本分。
  李卓峰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他不抽烟不饮酒,不庆生日,逢年过节皆与平日无异,但为革命捐资却毫不吝啬十分慷慨。他为国家勇
  于赴汤蹈火,对工作一贯任劳任怨。在省农林部门供职期间,经常四处奔波下乡巡视。有一次,因劳累过度,又受风寒,以致引起肺炎,遂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不治而卒,终年57岁。李卓峰逝世时,于佑任、居正等国民党元老都曾寄来挽联以示哀悼。其灵柩葬于济南西郊梁家庄,其“中华革命党人李卓峰之墓”墓碑毁于 “文革”之中。
  李卓峰的诗和《周易注解》手稿均已失散,现只保留其《崂山白云洞》七绝一首,诗曰:“洞口高悬沧海临,浪花卷底声无闻;仙师亦食人间粟,何事朝朝羡白云”。可见,其诗的思想与其当年将龙王塑象扔入湾中之举颇相吻合。
  (根据辛亥革命老人吕子人回忆录与李经纯、李仁普口述整理)
  注:李经纯系李卓峰之侄,李仁普系李卓峰之女,彭重光系李卓峰之外孙女。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大革命前后的蓝志政、天井山下的播火人、惩恶锄奸记、我的一家、忆第一次攻克即墨城的几个片断、巾帼英杰王秀珍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经纯
责任者
李仁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卓峰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孙宝琦
相关人物
姚雨平
相关人物
陈明厚
相关人物
吕子人
相关人物
何思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