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赴日本的中国劳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140
颗粒名称: 押赴日本的中国劳工
分类号: K265.9
页数: 4
页码: 186-189
摘要: 1943年春,杜振东奉鲁苏战区挺进第四纵队司令王豫民之命,潜隐青济京津间,执行军中任务。同伴落网济南,吐杜振东青岛住址,杜振东 被日本宪兵队逮捕,交商河路青山公馆,略事问询,转济南泺源公馆。1943年12月5日,整队各发衣被帽履,押送铁路罐箱,由青岛转入矿舱,驶往日本,团于石上,悄然而悲。瞬即远离祖国,而离后能否归返,渺茫殊甚。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杜振东及其他中国劳工得以回国。
关键词: 中国劳工 青岛市 杜振东

内容

1943年春,我奉鲁苏战区挺进第四纵队司令王豫民之命,潜隐青济京津间,执行军中任务。同伴落网济南,吐我青岛住址,我被日本宪兵队逮捕,交商河路青山公馆,略事问询,转济南泺源公馆。
  我见审者着中式旧装,疑其非倭,便谓:“同为华人,请予保护。”其人扬目视曰:“姑随我来。”尾入底室,见壁之所悬,地之所列,触目惊心,尽刑具也。并有狼狗窜跃其间,阴森之气,俨然死狱情景。雷厉呵喝之声,逼人毛发,刑极怨嘶之音,激人心脾。入其中者,往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身命至为陆危。而适所误之华人,恰乃狡黠之悍寇。入室不问颠末、褫衣悬梁鞭下为雨。乃强自矜持噤不出声。谓我气力大有,不足以挫汝拒抗。又令仰卧平梯,水迭了循巾入口,一时呼吸顿塞,喷嚏频作,瞬而昏迷不省人事。苏而再,再而更,三数而后,扭至案侧,但觉周身浸水冰中,颤栗不知所可。而腹胀尤不可耐。坐地供词,痴若木鸡。其人变色而厉声曰:”汝究何为者?不吐实,立截汝首。”我仍以采购对。“所购何物?”“械弹之类。”“同伙几人?”“三人。”“彼俩何往?”“不去知。”又重鞭击。伤痕辅颊,殷血渍襟。我谓:“三人同由益都分行,我去青岛,彼赴济南,后不再知。”又复琐了数问而退。事后自忖,不谓“同为华人”,受刑或不至此。
  押泺源公馆两旬,空量米窝,未得一饱。严冬室无炉火,床无衾褥,深夜苦寒,凄神慄骨。殗殜其间,病疾无问,音息禁通,其存其没,家莫阂知。同系者一人,日夜同卧起,切切相关,出乎情外,时而窃输案情,素知倭寇狡黠,甚自警慎。
  每下一转,令人骇绝。1943年11月初,一晨,铁门铿锵,械镣踉跄,狱人累累外集,而此化低俛傀,满怀隐忧之众囚,均以为大限将至,惊惧失色。载车节节北驶,旋停新华院外,方知已免于死。进院检查,解除缰线,剃发更衣,编队分组,每晨跑步作操,唱大东亚曲。小米为餐,冷水为饮。我因眼疾,隔入病室,发有一毯,接领审视,虱虱满中。夜而仅被此毯,团缩床第,冻馁交困,遐思冥想,万感刺心。日拽病房尸体,约十余具。死者耳目等官,多为鼠啮。所谓新华院,直为集中营。集中对象:新四军、八路军、中央军、游击队、民兵抗属等。院内活动自可,环墙周围,大门附近,决不得留,违辄枪击。逃则当众刺串、碧血淋漓、惨不忍睹。由该院遣出者,三十余批,每批约数百人,或转东北,或发日本,秘而不宣。同辈舍前阶下,三五相聚,低声耳语,共相推测。
  1943年12月5日,整队各发衣被帽履,押送铁路罐箱,由青岛转入矿舱,驶往日本,团于石上,悄然而悲。瞬即远离祖国,而离后能否归返,渺茫殊甚,专与父兄妻子生死辞矣!航行每日餐窝两次,已难果腹,后改三次稀饭,所差益甚。旬而均感行动失灵。一午,闻餐窝头,立觉垂涎三尺,引领顾盼,恨不得掬面即啖。甚矣! 饥饿之难忍也。
  11月28日,抵新泻港,下船风起雪涌,令脱衣履帽袜,捆置身前,闻言各有难色。旋则赤身入广厦,淋浴即出,各分黄油。涂于阳端,此所谓人身消毒。又至木板大楼,即居所矣。已有青岛千五百人,开始劳作。历日分工,我任炊事,甚自幸慰。此间除大门设警外,内由班长监督。日人带队,组长领班,日以装卸为务。为了遵纪守制,管束棊严,精神滋苦。盖张漫无终始之劳役,专压吾人之身,若委曲求全,肩负重担,则苦度岁月,生悖天意,若截然自弃,了此一生,则眷怀家国,死难瞑目。斯不得不忍气吞声,以观其变,然亦强此自宽,谁复知有今朝也。正常劳作后,改餐面糠,橡子粉酸涩逆口,视为畏途,不得已装卸食粮时,尝乘机取以佐食。英美俘虏,禁其登轮,运铁输石,情状尤苦。同辈或熟炒米豆,裹置厕侧,掬食之下,频登拇指以示意,中外世情一也。
  赴日途中,餐窝两日,久饿肠胃,多为暴损。犹须抱病服役,虽有医疗,虚置而已。大部病者,因治疗失时,调护不周,逐而加重。病危即转楼下,室旷无壁,又暗无光,地铺稻芥,常人入之,久亦冻馁致疾,名为调养,实则厝其此侍火化。小学教师宁宇安,关系较密,常乘便相顾,时亦兼及他人。每午担饭工地,海风飕冽,尘土飞扬,时或冰雪交加,破席敝帛,神色憔悴,面目黨黑,衣薄影单,形销骨立。尤其苍颜老农,思亲念子,肝肠寸裂,死亡枕藉,更凄梦动人。1945年春,同队为五十人,调直江津港,生活略有起色,蔬菜见增,面食提高,房居亦稍讲求。英美营与我隔里相望,一切不详,待遇度难优我。
  沧海桑田,世事多变。1945年8月15日,突停出工,等辈切切猜疑,均有吉卜。日来窃悉报载:太平洋战争失利;广岛毁于原子;美机入境,停发警报,市面沉寂,民情慌悚、洋洋镰骊,无一而兆倾覆之象;无一而兆亡国之音。8月17日,日警厅来布:“我国现与联合国进行谈判,成果尚未确定,望安心工作,不外出,不滋事,否则致干未便。”我等察言观色,揆情夺理,知其已趋灭亡,不得不作安心之词,以维现场。当晚即用红蓝墨水,画旗粉袋,待机备用。
  8月18日,英美驻所,已悬星条之旗,惊喜若狂,19日我亦国旗荡空,从此压力顿除,如释重负。间有手持木棒,遍寻毒人衙警,不知窜匿何处,一无所遇。要求港方更换面米,炀有牛鱼鲜菜,以资调剂,备臻佳境。电影、洗澡、乘车,统免收费。斯人而转斯遇,亦殊难料,我以炊事纠身,未得滋瞻日降动态,然此大和民族,英豪之风,武士道之精神,横世不可陵夷之雄心,今竟低颜失气,俛首下心,屈膝于列强之下,受降于庄肃之场,闻其军中将帅,拔刃自剖者,比比相环,悲愤当何如之,霸世之心,尤何如也。大可为盛强自肆,拳拳不可一世者戒也。
  美军于8月20日,空投大批用品,济其被虏士卒,误落我营木箱,日人一一送还,次日,英美满载相赠。11月10日,随美轮归国,带回骨灰吏百盒。生者洋洋而归,死者渺渺长辞。然亦幸而有此。否尽是丧倭域,抱憾宁有极耶!
  天津登陆,如婴投母。回首前尘,不寒而慄。见者款款慰问,备极温暖。下榻天津工业大学,市长讲话:“君等抗战救国,痛遭敌俘,艰辛困危,饱经频尝,今得光荣回国,极端庆幸。乃者倭寇降服,国土重光,尚有诸多工作,亟亟待举,望诸君本抗战之精神,重整旗鼓,再接再厉,继为祖国贡献……"日来国军官员,出入我所,闻将编为师旅,再事驰骋,当时交通断绝,南北阻阂,参军者寥若晨星。群以虎口余生,重见天日,不愿另作同室之操戈,多纷归乡里。我由津市截然舍去。
  忆维斯端,荏苒四十余年,犹能历历心坎,诚以推残过甚,而对倭寇之凶险,目睹身受,一日有我,一日不能忘。
  (宁修本整理)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青岛市,山东省辖地级市,别称岛城、胶澳,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截至2022年10月,青岛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1293平方千米。青岛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本刊收录青岛市近现代各个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科技、社会、自然资源、民族、宗教和人物等方面的资料。本辑共设立了移民寻根、记清遗臣、文苑撷英、医林名粹、外企老板、二战劳工、往事追忆、徐福东渡、先民行踪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杜振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