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12008 |
颗粒名称: | 曾经辉煌的职业初中 |
分类号: | G719.29 |
页数: | 11 |
页码: | 13-23 |
摘要: | 改革开放的暖风,吹绿了各行各业的春天,教育战线生机勃勃,欣欣向荣。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催快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脚步,在1986年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当时的胶县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举办职业初中,农村每乡镇创办一所,培养具有初中文化知识、有较强劳动观念、粗通技术、初具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的劳动者。到1990年全盛时期,职业初中已发展到17所,在校教学班117个,学生5508人,占农村初中在校生的25%。 |
关键词: | 职业初中 职业教育 |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书院、义学、塾学等颇多,封建教育相当发达,尊师重教之风源远流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灾难殊深。“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胶州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