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759
颗粒名称: 康成书院
分类号: G649.299;K825.4
页数: 6
页码: 28-33
摘要: “康成书院”座落在崂山县境北部不其山东麓。这座书院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悠久,它之所以被人们重视,并载于典籍,主要是为纪念书院的主人在其一生中对人类所作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康成书院 郑玄

内容

“康成书院”座落在崂山县境北部不其山东麓。关于“不其”山名之由来,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都认为:原始社会末期,在其周围居住着发语音为“不其”的部族,因以名之。“不其山”(今名铁骑山)竹树茂密,山峰兀立如“城",故《即墨县志》中称之为“石城山”。
  “书院”村荫于竹树葱郁中,清澈的墨水河沿村东、南环流而过,是一个清新、隽秀的山村。
  “书院”(村)因东汉末年大经学家郑玄曾在此讲学授徒而得名。有关郑玄在此讲学活动,远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见诸史籍。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说:“徐州黄巾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一千五百多年前,晏谟编著的《齐记》、宋太平年间完成的《太平寰宇记》、元于钦撰《齐乘》中记述更详:“不其山是郑玄教授之处,有草丛生,叶如韭,长尺许,坚韧异常,隆冬亦青,号“书带草”;又有树号‘篆叶楸’。”此后明万年间刊《莱州府志》,明、清的《即墨县志》均有记载:“康成书院县南二十里不其山下。”
  这座书院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悠久,它之所以被人们重视,并载于典籍,主要是为纪念书院的主人在其一生中对人类所作的突出贡献。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生,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病卒,终年七十四岁。
  郑玄是我国封建时代影响最大的经学大师。当时经学分今文经和古文经两派,他不受一家之说的束缚,博取众长,兼收并蓄,遍注群经,卓然成家,世称“郑学”。自魏、晋以后的经学,主要的当推郑学。
  玄少年聪颖好学,号称“神童”,深得郡太守杜密赏识,举太学受业兼攻今、古文经。先学今文《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并到处拜师求教。桓帝建和年间,与涿郡卢植西入关,事扶风马融,攻读古文经。三年后,学成辞别马融,融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别马融,“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城。”汉灵帝初,郑玄回到家乡时,已“年过四十,门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建宁年间(公元168一172年),党事起。玄因赵歧遭党锢受牵连;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十有四年”。其间,“隐修经业,杜门不出”。中平年间,“党锢解”,受聘于北海相孔融处讲学授徒。灵帝末年,“徐州黄巾军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筑书院讲学授徒,潜心著述。“时谷汆县乏,玄罢谢诸生”后避地徐州,于建安元年回家时,已是古稀之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袁绍为争取当时的著名经学家、学者、大儒们的支持,逼迫郑玄抱病随军,到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时病卒。
  郑玄一生清贫,不求进仕。袁绍“表为左中郎将,不就”;皇诏为“大司农,称病还家”。终生以治学为业,勤于著述,除撰有《六艺论》、《驳五经异义》等书外,且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一一《传》、《书》、《易》、《礼》、《春秋》、《论语》等。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故世称“郑学”。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毛诗》、《三礼》注,即采用郑注。玄一生著、释书六十余种,二百八十余卷,一百余万言。这一伟大业绩,对后世影响很大,因而他深受世人的崇敬与怀念。
  玄为人仁德,朝野敬仰,不畏权贵,气宇轩昂。一生恪遵孝父母、敬师长、信朋友、和乡里之信条。玄避地徐州时,“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玄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军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一方百姓免遭战争涂炭。孔融为北海相时,“深敬于玄,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日’郑公乡’”,门号为“通德门”。玄一生收授弟子“数百千人”。玄逝世后,虽有“遗令薄葬”,但受业弟子自郡守以下,着丧服送葬者达千余人。
  郑玄治学严谨,谦逊勤奋,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精通音律,擅鼓琴瑟。在马融处受教时,常与卢植等弹琴、吹笛,切磋六律。玄倜傥潇洒,才思敏捷,尤善辩对。袁绍总兵冀州时,大宴宾客,宾僚见玄乃一布衣儒者,互相"竞设异端,玄依方辩对,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郑玄当年讲学的书院,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尽沧桑之变,早已倾圮无存,初建时之规模、结构、布局,已无可稽考。但明正德七年 (公元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主持重建的书院,虽然亦成遗迹,但建筑格局与规模至今犹在。书院座北朝南,东西略长,形呈长方,占地亩余。围有院墙,院门南向,院内植桧柏四株,犹耸入云天。房屋三间,高约五米,宽十二米,南北深凡四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雕以云图。具有十分完善的墙、柱、梁、栋、枋、斗和起脊屋顶各组成部份。在明代中期,重建如此规模之书院,可谓宏丽壮观了。
  后人对郑玄在此讲学和生平业绩深感缅怀,故命村名为“书院”;与书院毗邻的村庄相传为当年郑玄教弟子演习“周礼”之处,故名“演礼” (村)。书院地处重峦环抱,竹树蓊翳之中,此地之草木,前人亦赋予清雅之名,如“书带草”或“康成书带”一一草长且宽而韧,堪与“韦编”媲美;木有“篆叶楸”,其叶宛如圆滑多变的秦篆,因而得名。
  (篇中引文未注出处者皆引自《三国志•崔琰》、《后汉书•郑玄、卢植、赵歧、马融、袁绍传》和《灵帝本纪》。)

知识出处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崂山区,山东省青岛市辖区,是青岛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区东南部,黄海之滨。东、南濒黄海,西邻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西北邻李沧区,北接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区。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3.7千米。本书内容分为古迹寻踪、锦山秀水、岛屿考记、珍品集萃、佛教拾零、碑记辑佚六个栏目,既是第一辑内容深度、广度的补充,又是崂山文史资料征集的继续。

阅读

相关人物

栾学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郑玄
相关人物
高允中
相关人物
崂山县
相关地名
康城书院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