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门首街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721
颗粒名称: 寺门首街今昔
分类号: D267.7
页数: 8
页码: 176-183
摘要: 今日胶城寺门首街幢幢髙楼拔地而起,机关、工厂、商店、医院、剧场林立两旁。然而能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过去!笔者从青年时期耳闻目睹留下的印象和近年遍访昔日曾住此街的老人所得,写成本文,以让读者特別是青年一代了解当年日寇在这里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沧桑屡变,“慈云寺”年久倾圮,变为民居。都司署也年久倒塌,历任都司皆住民房。解放前此庙已破旧不堪,布满灰尘,阴森可怕。白天,邻近的孩子们玩耍时,偶而进入庙内,往往吓得尖叫一声,哭着往家跑。日寇投降至今,已40多年。但中日友是两国人民的事情,我们对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华民族所欠下的累累血债,应告知后代,永志不忘。
关键词: 街道 寺门首街

内容

今日胶城寺门首街幢幢髙楼拔地而起,机关、工厂、商店、医院、剧场林立两旁。然而能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过去!笔者从青年时期耳闻目睹留下的印象和近年遍访昔日曾住此街的老人所得,写成本文,以让读者特別是青年一代了解当年日寇在这里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寺门首街西头路北(现人民剧场住址)从志书上查证,此地在唐大顺元年曾建立起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慈云寺”,寺门首街原从此寺得名。沧桑屡变,“慈云寺”年久倾圮,变为民居。到清朝前期又在原寺旧址建起了都司署。都司署也年久倒塌,历任都司皆住民房。其后又在都司署的旧址上建起一座 "三官庙”(道家所奉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但建于什么年代不详。解放前此庙已破旧不堪,布满灰尘,阴森可怕。而那些乞食街头无家可归的叫化子,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仍要到庙内暂避风雪,其中有的因生病又缺衣少食,也常常冻死在庙内。白天,邻近的孩子们玩耍时,偶而进入庙内,往往吓得尖叫一声,哭着往家跑。这些孩子由于过度紧张,精神上受到恶性刺激,有的回家以后就生病发烧(群众叫吓掉了魂)。
  这条街中段偏西的路南边,解放前有座“新兴旅舍”(现划归胶州市中心医院宿舍区),以迎送客人为名,挂上了“香芸膏店”的招牌(即大烟馆)。那些吸食毒品成瘾的地主老财和地痞流氓,一上了烟瘾就象筛糠一样,浑身哆嗦着来到膏店,蜷缩在大烟灯前,象饿狼一样,抱起烟枪,向腹内吞吸烟毒。过瘾后,又象心力衰竭的病人,软瘫在大烟灯前。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醉生梦死,无故地糟踏着自己的身体。最后荡尽家业,乞食街头,污辱先人,贻羞后代,落一个“天烟鬼子"的臭名。
  “七七”事变后,日寇于1938年1月占据胶城,“新兴旅舍”又为张玉亭所霸占。张玉亭是青岛的一个地痞流氓,抗战前一跃而为国民党的侦探队长;日寇入侵后,他又在青岛当了汉奸。由于他能死心塌地为日寇效劳,被日寇赏识,派往胶县任警察局长。张玉亭为了奉迎其主子们,不顾伤风败俗,从青岛等地拐骗来了一些妇女(其中有的是从妓女院买的妓女),在“新兴旅舍”,又挂上了“春香书寓”的牌匾,办了妓女院。他在这里勾结日寇、官府,包揽词讼,敲诈钱财,做尽坏事。至今人们说起他来,仍骂不绝口。
  寺门首街中段街北是秦玉仙的住宅,秦玉仙住宅的街南面是傅少坡的巢穴。傅少坡在当时是胶县城的风云人物,不仅有大宗土地房产,还是国民党县党部重要成员、中统特务,胶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刘凤扬就是傅少坡以请客为名,诓至家中,由省“捕共队”逮去济南监狱而杀害的。
  寺门首街的东头路北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徐氏祠堂。日寇一进胶城就占据了这所祠堂,后来住进了石井部队,是日寇在胶城的最高权力机关,杀人之多,居日驻胶各部之首。街上的行人常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进石井部队的监狱,而且几乎是有进无出。日宼设下了种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如穿“铁鞋”(把铁板烧红了,让受刑人站在上面)、带“项链”(把烧得炽热的铁圈套在受刑人的脖子上)、灌火油、压杠子、火香燎、狼狗啃等等不一而足,处决人最常用的是用狼狗啃死或活埋两种野蛮方式。被赶出活埋的人不用带镣铐,不用绳绑,因为早已是饿得有气无力或折磨得半死的人了,走步踉跄,有时晕倒,绝不会发生逃跑的现象,这些爱国志士、无辜百姓,有时三三五五,有时成十到百,被赶到郊外活埋在早已挖好的土坑内,为此,胶城群众就给这条街另起了个名,叫“阎王胡同”,给石井部队另起了个名叫“阎王殿”。从乡下进城办事或做买卖的人,误入“阎王胡同”就有被抓去杀害的危险。起初,附近群众十分纳闷,光看着往里抓人,看不到往外放人,人被弄到哪里去了?后来得知,被折磨而死的人,除了喂狼狗,就是抛到后院的几口枯井内,等枯井填满了尸体,就在夜间用汽车拉岀去埋掉。以后抓的人越来越多,杀人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常常大白天把人解到野外活埋。
  九死一生的也有,但极为个别,他们就是日寇暴行的铁证人。即墨县西河套村有个经营烟酒糖茶的“丰顺永”杂货铺,掌柜的吴长清是我的内兄。他因到胶州办货,误入寺门首街,就被抓进“阎王殿”。日特对其妄加八路密探的罪名,严刑拷问、压杠子、灌火油、吊打非刑,昏厥以后,再用凉水喷醒。吴长清虽连夜遭受折磨,却仍无供可招。第二天就用箍香(过去春节时烧的香)捆成茶碗粗细,点燃后向他的腹背乱簇,烧得皮开肉烂,血水淋漓。由于脓血腥臭,苍蝇群集,不几天,活蛆就在烂肉中内外翻滚,咬得他嚎叫如牛,但求速死。可是求生无望,求死之权也操纵在日寇之手,只好活受罪。
  一天晚上,两个日本鬼子手提指挥刀,带着狼狗走进刑房。狼狗“呼”的一声,向他扑去,他大叫一声;顿时失去知觉。过了一会,又慢慢醒来,猛见狼狗的爪子搭在他的肩膀上,张着大口,摇晃着舌头,呼呼地喘着气。惊得他魂飞天外,惨叫一声,又昏厥过去。狼狗顺着他的灼伤窟窿,用舌头舔来舔去,他忽然感到一阵剧疼,又醒过来了。睁眼一看,狼狗正舔他的鼻孔眼和脖子,便嚎叫求饶。不知什么原因,鬼子没叫狼狗活活啃死他,“呜啦” 了一声,又带着狼狗走了。
  吴长清的儿子吴清涟因父亲进城数日不回“担心发生意外,就托亲告友进城打听究竟。住了些日子才得知其父被抓进了石井部队,便变卖家产,买通汉奸翻译,将父亲赎出来。这是胶县千百个被抓的人中幸存的一个。
  些从旧社会活过来的老年人,说起寺门首街这条阎王胡同,至今仍不寒而栗。
  同是这条街,解放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今寺门首街东头是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办公楼;原石井部队西边是胶州市政规划整理办公室;寺门首街路北中、段的秦家大院旧址处,建起了胶城镇政府办公大楼,这里出出进进的干部、职工正在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大地主秦玉仙的厅房西院旧址处建起了胶州最大的皮鞋厂,有526名工人,年产45万双皮鞋;寺门首街西头路北那座阴森可怕的破庙旧址处建起了人民剧场;剧场对面(路南)的五层高楼内,设有“介北酒家”及商店,往东就是新建的胶州市房产管理局;再往东那座乌烟瘴气的“新兴旅舍”早已因整修拓宽马路而拆掉。还有国民党时的风云人物傅少坡的安乐窝,现在已经变成了给人民群众治疗疾病的中心医院,其靠近马路部分建成了医院的职工宿舍大楼。
  日寇投降至今,已40多年。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但中日友是两国人民的事情,我们对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华民族所欠下的累累血债,应告知后代,永志不忘。
  1988年12月9日
  (阜安街道办事处文史组供稿)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入“昔日胶城商业面面观”、“清末民初胶州市场流通的货币”、“胶州重晶石矿”等二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姜磻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玉亭
相关人物
刘凤扬
相关人物
慈云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