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沽河水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671
颗粒名称: 清末民初时沽河水患
分类号: P941.77
页数: 6
页码: 129-134
摘要: 胶州李哥庄镇位于大沽河下游之东岸。全镇四十二个自然村,分布在形如带状的大沽河与桃园河之间。这块南北狭长四十华里的地带,不但由两河相夹,而且地势低洼,可谓水险之地。清末民初时,政府腐败,外患内忧,统治阶级对外忍让不拒,屈膝苟安;对内横征暴敛,鱼肉人民。
关键词: 沽河 河流

内容

胶州李哥庄镇位于大沽河下游之东岸。全镇四十二个自然村,分布在形如带状的大沽河与桃园河之间。这块南北狭长四十华里的地带,不但由两河相夹,而且地势低洼,可谓水险之地。清末民初时,政府腐败,外患内忧,统治阶级对外忍让不拒,屈膝苟安;对内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哪一级官府也不事兴修水利,疏浚河道,再加上南胶莱河的水就在这里汇入大沽河,致使这里水患尤为突出,发生过多次河道决口,洪水泛滥,广大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自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这五十二年时间,即发生过五次大水患。每一次都是淹地数万亩,灾民数千家,几日后洪水才退。至于那些只淹田地未浸房舍之类的小灾小患就数不胜数了。在那水患频发的年月里,这里的人们往往是谈水色变。每到淫雨霏霏,连日不晴,河水上涨时,人人惊恐万状,家家户户都慌慌张张地做炒面,连木筏,紧张地进行防洪准备。
  同治元年(1862年)初秋,大沽河水在魏家屯段决口。再一次发生在同治五年(1866年)的初秋,洪水于周家村段决口,该村村西一座大庙被冲走,庙中道士带着银两爬上庙里的大槐树。这次水患冲毁田地,毁禾四万五千余亩。第三次沽河决口发生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也是在初秋季节。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七月初七日,大沽河水自孙家村西段决口。民国三年(1914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晚,大沽河在左、右两岸同时决口,左岸的孙家村附近被洪水冲成一个大湾,冲毁胶济铁路一百余米,李哥庄西半部的民房和上万亩农田,全部被冲毁;右岸在小高村前决口。当时防汛民工王风任发现堤内半坡有一旋涡,随即拖一装土麻袋去堵,结果连人带包卷入旋涡中。几分钟后,他被洪水从堤背冲出,幸免一死。这一带房屋,田禾全部毁坏。
  亲身经历第五次水患的老人们,尚有健在者,至今虽已过七十三年之久,但回想往事,仍心有余悸。八十八岁的老人田修起对笔者说:“提起发河水,叫人真是心惊肉跳!”堤开水头涌,其势触目惊心,使人慌惶无所措手足。多亏铁路横贯于境,靠路基微起抵御作用,但是水既软且硬,自中张家庄以南的铁路轨被冲为弓形,弯曲似绳。及至水进村时,势不可挡,人人毛骨悚然,其时,墙倒屋塌,孩子哭,老婆叫,悲惨之声不堪入耳。一眼望去,孤立幸存的只有祠堂和庙宇以及爬在脊顶上的人。
  李哥庄以南二里许,有个北王家庄(当时有几十户人家)。河水决堤时,洪水直向这个村奔流,几小时后,河水就包围了整个村庄。大街上的水没人深,绝大部分矮小的草房内已满了水,几天之后,全部倒塌,村民无法栖息。有些人躲在地主的屋脊上、墙头上,甚至还有爬在树上的,秋风吹来,浑身战栗;饿了只能舀点河水拌炒面吃。有的人家经南岭(今崂山县)亲戚家撑船来搭救;无有搭救者,则啼饥号寒,忍受洪水的折磨。彼时,他们只能求上天的恩赐,盼望天快开晴,水早消退,好重建家园。除此以外无任何希望。
  我常听我母亲回忆说:“这次发大水时,杨振溪之妻和郭永洲之妻以及郭廷梓之妻,三人正当分娩。她们在急流水湍中生下三个孩子,母亲自命难保,哪还能顾得了孩子,就忍痛把孩子掷于水中,任其漂流。我于心不忍,从水中救起郭永洲之子,孩子养活后因而起名郭深(意在深水中得生);郭廷梓的新生子落水时正遇上来救助的船只,经打捞而得救,故而起名郭船(号郭淑范,尚在)。可是杨振溪的新生子却随浪卷去。”
  沽河决口,水淹胶(州)即(墨)两地边界不下七十余村,灾民达两万。大宗衣食之物付之于流水,三日后才现村迹,七日久始露田地。忆当时之情势,令人不寒而栗。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入民有着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念: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仁为美,和为贵等助人为乐的精神。每逢沽河决口,洪水围村时,东岭(现崂山县棘洪滩一带)、大沽河西岸、南岭(现崂山县河套乡一带)的乡亲邻友,驾舟前来相救,或赠送食物等,遭灾人民方化险为夷。
  除此之外,还有民国元年(1912年)旧历七月初七日,由双京村后决口造成水患。此次水灾来势不凶,各村的村头道口由于经沙土堵塞,水未进村,人民的生命财产未受其大损失,但是田地被淹没。约在民国十六年左右,桃园河的两次河水倒流、洋溢,将李哥庄以东十余村庄的田地淹没(兰村所属村庄不在内),五谷不登,数千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叫苦连天,其情景十分凄惨。
  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兴水利。修水闸、疏河道、建水库、筑堤坝,又把沽河和桃园河相交处拓宽加深,让河水畅流入海,使沽河两岸人民不再为“水患”而恐慌,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二辑》收入“古城胶州工商撮要”、“解放前的胶州浴池业”、“胶州中药资源”、“四次解放胶州城”、“解放军攻克胶城亲历记”等11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从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振溪
相关人物
郭永洲
相关人物
郭廷梓
相关人物
郭淑范
相关人物
胶州李哥庄镇
相关地名
小高村
相关地名
孙家村
相关地名
周家村
相关地名
魏家屯
相关地名
北王家庄
相关地名
沽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