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祠忆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585
颗粒名称: 龙女祠忆旧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6
页码: 29-34
摘要: 龙女祠是莱西县历史上著名的古刹。因祠内祀“龙女三娘”,故名。又因位于"龙湾”之滨,龙湾水色若靛,俗称“靛泊",故又名“靛泊庙”。庙址北临龙湾庄,南濒七星河,东距“龙湾”遗址仅一箭之遥。该庙始建于元代初年,历明、清两朝,屡加修葺,至民国末年尚完好无损,解放后莱西一中扩建校舍时被拆除。明清以来的地方志,对此庙皆有记载,清光绪《山东通志》转引《图书集成》云:"龙湾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深莫测,旁有龙女祠,祷雨辄应。”民国二十四年修《莱阳县志》也载有“桃源河南经龙湾庄,纳源出东小埠来注之水,旁有龙女祠,河水十昔,至此潴为大泊。《初志》所谓'龙湾祷雨辄应'者也,俗称’靛泊’,今则泥沙淤塞。……”这是历史上对龙女祠有关记载的崖略。
关键词: 古建筑 龙女祠

内容

龙女祠是莱西县历史上著名的古刹。因祠内祀“龙女三娘”,故名。又因位于"龙湾”之滨,龙湾水色若靛,俗称“靛泊",故又名“靛泊庙”。庙址北临龙湾庄,南濒七星河,东距“龙湾”遗址仅一箭之遥。该庙始建于元代初年,历明、清两朝,屡加修葺,至民国末年尚完好无损,解放后莱西一中扩建校舍时被拆除。明清以来的地方志,对此庙皆有记载,清光绪《山东通志》转引《图书集成》云:"龙湾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深莫测,旁有龙女祠,祷雨辄应。”民国二十四年修《莱阳县志》也载有“桃源河南经龙湾庄,纳源出东小埠来注之水,旁有龙女祠,河水十昔,至此潴为大泊。《初志》所谓'龙湾祷雨辄应'者也,俗称’靛泊’,今则泥沙淤塞。……”这是历史上对龙女祠有关记载的崖略。
  一九三九年,笔者在古城庄任教时,曾于旧历端阳节,偕友人作龙女祠之游。现凭记忆所及和片断资料,将当年龙女祠的概况整理如下,以供研究名胜古迹和宗教史者参考。
  当年的龙女祠,殿宇颇壮观,主要由正殿、配殿、文昌阁、关帝庙、客房、僧房、钟楼、山门等部分组成。这个古建筑群,雄踞于约三米高的平台上,占地总面积近四千九百平方米。庙周环以砖砌花墙,庙前临溪处砌有石磴,拾级而上,直达山门。入门,有大影壁迎面立,上绘红日与怪兽。影壁西侧,耸起一小阁,名文昌阁,高二层,有木梯可登,上祀文昌帝君及魁星等神。阁西为关帝庙,内祀关羽像,金面戎装,仪态威严。影壁东侧为客房,或称书房,相传县内历史名人隋人鹏等曾就读于此。过影壁有鹅卵石砌甬路一条,直通正殿。正殿门上悬巨匾一方,上书“龙女祠”三大字,为清代状元陈冕手书,笔力刚劲挺拔,足为古刹增辉。殿内正北供奉三尊女像,当地人称"龙女三娘”,据说她们是专司驱龙降雨的女神。东西两侧分列众神,有镇守山门之神王灵官、黑虎玄坛赵公明及送子爷爷、送子娘娘等。这组塑像线条流畅,形体丰满,栩栩如生,特别是龙女三娘,高髻秀眉,神态端庄,造型之美,令人赞叹不已。东西两璧有彩绘壁画甚工细,上绘玉帝巡天、龙王巡海以及雷公、电母、雨师、风婆各显神通的壮阔景象。环顾众神和壁画,使人恍如置身神话世界之中。蓦然抬头,可见东西梁上各蟠泥塑巨龙一条,电目血口,赤爪金鳞,矫健有力,势欲腾飞。这一切,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能。正殿东侧为配殿,门上匾书“水母宫”三字,内祀水母娘娘。该殿规模较小,从建筑风格来看,当为清代所建”。殿内祀水母像两尊,高与人等,一坐神台上,一坐木椅上,后者身披罗绮之裳,每遇天旱祷雨,村人便用轿抬着她求雨,名曰“水母娘娘回娘家。” 届时鼓吹喧天,并有伞扇旗号等仪仗前导。观者络绎于途,煞是热闹。这是由于过去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自然灾害无法抗御,所以在宗教盛行的旧时代,自然就产生了乞求神灵相助的思想,这是不足为奇的。出水母宫,折而东,有钟楼一座,内悬明铸巨钟一口,扣击可声闻十里。
  综观全祠,布局层次严谨,殿阁错落有致。祠内,翠柏掩映,荫满中庭,钟声悠扬,香烟缭绕;祠外,清溪一曲,流若织纹,浅水细沙,游鱼可数。置身其间,如入诗境。难怪当年每值端阳佳节,附近各村青年妇女皆着新装,佩香荷包,来此游览,名曰"跑端午”。一时游女如云,香风流溢。有的登阁凭眺,饱览风光;有的观看壁画,欣赏雕塑;也有的去庙旁溪边寻找艾蒿一类植物,名曰“采药草”。这时庙内庙外,到处洋溢着一派欢乐气氛,使人流连忘返,星移斗转,弹指间四十六年过去,笔者巳是“昔日少年今白头”了,如今追忆往事,还依稀记得当年游罢龙女祠归来,曾赋歪词一首,以记其事,词云:
  古柏森森溪回环,
  龙女祠踞龙湾边。
  树色钟声蕴诗情,
  殿影波光入画卷。
  端阳届,熏风暖,
  游女如花笑语喧。
  登阁、逛庙、觅香草,
  赏心悦目乐陶然。
  ---《鹏鸪天》
  乡校歌
  这是一九三四年梁秉锟任莱阳县长时,训练乡校学员唱的一首歌。
  全县民众,挑拔年青;
  编制训练,努力经营;
  防匪弥盗,保土安境;
  听令调集,前去应命;
  公事既毕,再作农耕;
  既闻国命,执戈前锋;
  为国御侮,民族尽忠;
  我子弟兵,中华干城。
  (店埠乡周珩佩、姜山镇迟廷春供)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主要为莱西县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名人传记等史料,有文章《邹卢故城与长广故城简介》、《话说桃花乡》、《龙女祠忆旧》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梅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冕
相关人物
隋人鹏
相关人物
刘梅村
相关人物
王灵官
相关人物
赵公明
相关人物
莱西市
相关地名
龙女祠
相关作品
《鹏鸪天》
相关作品
乡校歌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