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商船拾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548
颗粒名称: 金口商船拾零
分类号: F729.52
页数: 6
页码: 109-114
摘要: 当年的金口港桅檣林立,千舟蚁聚,航运业之发达为金口之繁荣注入了活力。然而,当时的海上航运并非都是一帆风顺,而是时时都在天灾人祸中苦争苦斗,险中求利。从当年金口港闻名的“金长生号”“金长泰号”、“金玉寿”号等商船的海上遭遇,便可看出旧社会海上营运之一斑。
关键词: 金口港 贸易史

内容

当年的金口港桅檣林立,干舟蚁聚,航运业之发达为金口之繁荣注入了活力。
  然而,当时的海上航运并非都是一帆风顺,而是时时都在天灾人祸中苦争苦斗,险中求利。从当年金口港闻名的“金长生号”“金长泰号”、“金玉寿”号等商船的海上遭遇,便可看出旧社会海上营运之一斑。
  “金长生”连锁吴淞口
  “金长生号”,其规模之巨、载重量,之大、防卫能力之强,在当年金口港的诸商船中可谓无出其右。该船长60米、宽9米、船上设单床房间12个,并设有“娘娘庙”、“财神庙”等舱,船体宏伟,甲板宽敞,载重量达70万斤(老斤)。船上人员有船老大(船长)、帮舵(副船长)、三角(船工把头)、缆头(负责站立船头的)及管账先生、帮账、香童、火夫、船工等共达34人。此外,为海上防卫,船上特设有射击孔21个,并备有长枪11支、匣子枪2支、手枪2支、钢炮2门、土炮3尊,可谓戒备森严,固若金汤。该商船长年往来于上海、宁波、广州等地贩运南货,上海的“启新”商行就是为该船承办业务的主要主顾之一。如遇顺风,该船仅往返于上海就达四次之多,每每航行于海上,总是旌旗招展,剑拔弩张,其实力和气派使大小股海盗船(亦称胡子船)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这艘实力雄厚、远近闻名、号称“山东第一舟”的偌大商船,在那战乱频仍、国难当头的年代,尽管无畏于海盗、畅行于四海,却仍然逃脱不了它那时代的厄运。1937年8月,“金长生”号等几艘商船从金口港满载豆油抵达上海港时,正遇“8.13”事变,日本侵略者借故入侵上海。为阻挡日军军舰登陆,驻守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即下令将停泊在黄浦码头的商船统统于吴淞口用铁链连锁在一起,筑成一道“船墙”作为防御工事。自然,“金长生”号也难以幸免。后来,这些商船全部被日军纵火烧掉。于是,这艘经营了近30年的“金长生”号商船,便同其它船只一起被化为灰烬,“为国捐躯”。船上人等只好徒手而归。
  “金长泰”海上遭血洗
  民国十五年(1926年)后,治安混乱,盗匪猖獗。一些结伙啸聚的海盗经常在海上劫船, 掠财害命,给长途营运的商船造成了很大威胁。
  1927年,“金长泰”号商船从金口港装载豆油去上海。当行驶至江苏海域岔山一带时,突然同一只海盗船遭遇。海盗们面对眼前"猎物”鸣枪威胁,妄图登船行劫。“金长泰”号的船员奋起还击,当即打死了几个海盗。海盗们恼羞成怒,连续组织了几次反扑,但终因船小势单而不能靠近商船。恰在这时,遇上倒流逆风,“金长泰”号难以行驶,只得抛锚。海盗趁此时机,迅即在前方拦截了一艘大型沙船,顺流驶来,与“金长泰”号相靠。众海盗即乘势蜂拥而上,砍杀抢掠,“金长泰”号的船员们为了壮胆,个个喝上了土枪药,即奋力抵抗。经过一场激烈拼斗,船员们大都被杀受物者亦抱枪投海而亡,全船21人,只有3人躲在舱内幸免于难。一场血洗之后,海盗们遂将“金长泰”号劫持到江苏启东县境内的吕四港,将全部货物强行卸下。后来.船上幸免的3人传信给为“金长泰”号商船经办业务的上海“启新”商行,花了3,000两银子才将人质和船只赎了回来。
  “金玉寿”遇难幸生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金口港的“金玉寿”号商船去江苏、上海做生意。一次,他们在江苏赣榆县青口镇港满载花生油驶往上海。当行至江苏岔山东北方向海面时,突然遇上了两只海盗船。两船的盗寇同时向“金玉寿”号发起了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枪战中,“金玉寿”号的船老大不幸中弹身亡,船员们仍然坚持战斗。一直对峙了3个多小时,盗寇们见久攻不下,一只海盗船便施放了一枚烟幕弹。另一只海盗船则借着烟幕迅速靠上了“金玉寿”号的船舷,4个盗寇一跃跳上甲板,向船员们扑来。船员们发现后,齐向盗寇猛烈射击,两名盗宼当即被击毙。其余两名在船上火力的夹击下进退无路.被逼入一个船舱内。船员们立即将舱门关闭,又用铁板扣住,将二盗寇关囚于舱中。众海盗见劫掠不能得逞即驾船撤离。此次战斗,“金玉寿”号的船员被打死5人,打伤2人,他们见海盗船遁去,不敢停留亦不敢行进,即驾船驶回了家乡栲栳头。他们将死伤人员安置后,第二天到船上擒拿被关的盗寇时,发现舱顶的铁板已被撬开,二海盗已经逃遁。“金玉寿”号这次遇难,虽然伤亡数人,但它总还是为大多数人的生还而庆幸。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   。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境内地貌总体为低山丘陵,属暖温带季风大陆型气候区。全区东西最长76公里,南北最宽36公里,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由即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阅读

相关人物

房恒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口港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赣榆县
相关地名
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