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11524 |
颗粒名称: | 即墨之宗教概述 |
分类号: | D635.1 |
页数: | 11 |
页码: | 149-159 |
摘要: | 即墨有山海之胜,古之云游道人、托钵行僧屡屡涉足其间,因而多栖禅炼真之迹。道观、佛寺的兴建,诵经说法的举行,在民间极有影响。当时居民中敬神信鬼,相信因果轮回之说者颇多。有的持斋念佛,但不一定通晓教义,虽自称弟子,却并非教徒。在籍的教徒是分散在庙宇中的出家道士、火居道人和剃度的僧尼。及至近代,基督教天主教等相继传入,虽利用一切场合讲经布道,公开发展教徒,但其影响则远远不能与先人的道教、佛教相比。此外,尚有罗教、在理教等曾在民间传播,均随着历史政治形势的发展而各有其兴衰变迁.解放战争期间,宗教法事渐次停止,僧道星散还俗。建国后,除基督教继续集会外,道教、佛教等则因已无庙宇依附而进入尚有影响而无活动的新境界。 |
关键词: | 即墨 宗教概述 |
即墨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据以确认远在4000年前,人们就在这一地区过着原始的社会生活。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1938年1月17日,即墨城沦陷。日伪政权于1939年6月将即墨县划属青岛市,设“即墨区”。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日伪政权随之消灭。1941年,国民党领导的即墨县政府在莱阳成立。1942年9月2日,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于即墨县西北部的堤前村(今属移风店乡)建立。1943年8月,大致以烟(台)青(岛)公路为界分为两县,路西地区为即墨县,路东地区为即东县,分别建立民主政权。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解放战争时期,即墨县、即东县民主政权同属胶东区南海专区。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东两县也随即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