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剥皮”在即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516
颗粒名称: “张剥皮”在即墨
分类号: K828.9
页数: 6
页码: 87-92
摘要: 1934年冬至1935年春,张宪率部进驻即墨,在刘家庄镇三个多月的时间内杀人近百。全国解放后,张襄五被我人民政府捕获,于1958年11月14日在莱阳地区枪决,死时72岁。
关键词: 张襄五 即墨

内容

1934年冬至1935年春,“张剥皮”率部进驻即墨,在刘家庄镇三个多月的时间内杀人近百。
  “张剥皮”是河北省冀县大海庄人,原名张宪,后名张襄五。因此人凶狠残暴,杀人成性,所以百姓便送他一个“剥皮”的外号,久而久之,他的真实名字就逐渐埋没,鲜为人知了。张襄五同韩复榘是表兄弟,原在韩的部下任旅长,后被委任为国民党鲁东民团指挥部总指挥。他在鲁东各县打着“清乡”的招牌,以维持社会治安为名,行剿共、反共之实。据说他在高密、平度两县年内杀人逾千,四方百姓提起此人无不毛骨悚然。1934年冬,张襄五率领他的“清乡”部队从平度来到了即墨,将指挥部设在即城北阁里管家大院。到即城立足未稳,便在窑头村东北角的河滩上插上了一块写着“刑场”二字的大木牌子,不用问便知,张剥皮就要在这里开始杀人了。一切安排妥当,便开始抓人。其实,他在没来即之前,就已经派便衣密探前来打探好了,这次抓人只不过是“按名请客”。
  张襄五在即墨所抓、所杀的大都是一些地方上的恶霸、“高草"、地痞、流氓、土匪及贩毒、吸毒者。在即城抓的第一批人就是杨圣传(外号杨四擦冲,县财政科长、青帮头子)、杨魁三(在县衙门口包打官司的黑讼师)、刘子中(即墨三民镇镇长)。这三人当时在即城中可谓三棵高草,有权有势。他们被抓,立即惊动了社会上的上层人物,杨家的亲信及家族也四处通融,以求保释。因此,县卍字会的理事们马上召开会议,研究营救办法。会上有人献策说,听说张襄五的母亲和妻子住在高密,可马上派人去将她们请来即城再作计议。于是,卍字会立即委托江硕三、胡文泉之妻及两个男会员为说客,到髙密通过当地卍字会的引进,将张氏婆媳接来即城,安排在县女卍字会院内居住,天天以贵宾相待,讨得张母欢心。在吃喝玩乐和谈话间,江氏、刘氏转弯抹角地问张母:老太太眼下有几个孙子了?张母叹道:不用说孙子,连个孙女也没有!我儿子已是四十挂零的人了,这真是我的一件心事。说到这里,卍字会的这些女会员们便以行善积德的会旨,说了些人生在世多做好事,多积功德,才能生儿育女、子孙满堂的道德伦理,并趁机指出了其子杀人太多,名声不好的行为.一番封建伦理,在一个封建人物听来的确十分灵验。张母当即表示,一定要阻止儿子在即墨随意杀人。张襄五虽是一个杀人魔王,但在其母面前可谓一个孝子。在母亲的斥责下,他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此时,杨家又通过青岛卍字会会长丛良毕,将张襄五在即墨随意杀人的情况报告了青岛市长沈鸿烈。在这种种“压力”下,张襄五才将杨圣传等人释放。
  张襄五来即城后,县长史景洲恐其在城内杀人太多,不好维持局面,便亲自到指挥部拜访了张襄五,并设筵为其“接风”。席间,他们计议了“清乡”的重点。因刘家庄是即墨、莱阳、平度三县交界的一个重要集市,且离县城较远,于是,张襄五便于农历四月二十日将指挥部及其“八大处”由即城迁到了刘家庄。指挥部设在十字街东端路南姚敬亭一进三的五间客房里,大门外挂着“鲁东民团清乡指挥部”的大牌子,门两旁设有双岗,十分森严。
  “军法处”设在韩家祠堂,内备军棍、手铐、脚镣等刑具,门口设单岗。“参谋处”设在韩家支祠,有手枪连保护。在军法处与参谋处周围有十间空房,作为关押犯人的监狱。在即城窑头河沙滩上的那块写着“刑场”的大木牌子,也挪到了刘家庄村西南侧的沟崖上。一时间,整个刘家庄笼罩着一片杀气腾腾、阴风森森的一紧张气氛。
  张襄五到刘家庄只几天的功夫,被抓的“犯人”就把十间房子塞得满满的。他们抓人或杀人,不需经过任何一级审批,只要由军法处“过堂”,张襄五点头,就可以“开刀问斩”。在刘家庄第一次开杀,被杀者是段泊岚村两个姓隋的村民,从此就三天两头不断线了,最多的一次杀过9人,有两次一天杀过7人。他们杀人的时间都在早晨,有的是枪毙,有的是砍头。东瓦戈庄三村一次被杀的7人中,于保初、于福初两人被砍了头,于承起、于承福、于作保、于和先及其妻5人是被枪毙的。据刘家庄韩申裕老人回忆:张剥皮在刘家庄住了96天,共杀了97人,
  张襄五的部队,当时在刘家庄驻有两个连,一个步枪连,一个手枪连,另有一个骑兵连巡回于刘家庄与即墨城之间。在西七级驻有一个营;另有三个连分驻于灵山、牛齐埠与岛里王村。这些部队同其主子一样,名曰“维持治安”,实则专横跋扈,横行乡里,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有一次,牛齐埠村有个叫董安吉的农民,因说话不慎,一口说出了 “张剥皮” 三字,被其部下一个当兵的听到,当即将董拖到连部,用军棍、马鞭将其打得浑身血肉模糊,死去活来,抬回家后三个月不能动弹。据说张襄五部在王村也多有戕杀。
  全国解放后,张襄五被我人民政府捕获,于1958年11月14日在莱阳地区枪决,死时72岁。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据以确认远在4000年前,人们就在这一地区过着原始的社会生活。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1938年1月17日,即墨城沦陷。日伪政权于1939年6月将即墨县划属青岛市,设“即墨区”。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日伪政权随之消灭。1941年,国民党领导的即墨县政府在莱阳成立。1942年9月2日,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于即墨县西北部的堤前村(今属移风店乡)建立。1943年8月,大致以烟(台)青(岛)公路为界分为两县,路西地区为即墨县,路东地区为即东县,分别建立民主政权。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解放战争时期,即墨县、即东县民主政权同属胶东区南海专区。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东两县也随即全境解放。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泉声
责任者
李述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剥皮
相关人物
杨圣传
相关人物
杨魁三
相关人物
刘子中
相关人物
丛良毕
相关人物
于保初
相关人物
于福初
相关人物
于承起
相关人物
于承福
相关人物
于作保
相关人物
于和先
相关人物
1958年11月14...
相关事件
刘家庄镇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冀县
相关地名
大海庄
相关地名
莱阳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