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知县陈毓崧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476
颗粒名称: 即墨知县陈毓崧轶事
分类号: K825.2
页数: 7
页码: 23-29
摘要: 陈毓崧,字晓岚,湖南省湘潭人,清朝监生。1905至1910年在即墨任知县。因他蓄有长髯,人们惯称为“陈大胡子”,而他的本名却鲜为人知了。他禀性刚果,嫉恶如仇,为政雷厉风行且有远谍。时人曾给他编了这样一副对联:“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晴天;半似狼半似虎半似清官。”此对联尽管对其褒贬不一,但是,他那敢作敢为、勇于开拓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在任近六年间,励精图治,政绩显著,其事迹在即墨广为流传。陈毓崧来即墨后,非常重视民众教育。
关键词: 人物传记 陈毓崧

内容

陈毓崧,字晓岚,湖南省湘潭人,清朝监生。1905(光绪三十一年)至1910年(宣统二年)在即墨任知县。因他蓄有长髯,人们惯称为“陈大胡子”,而他的本名却鲜为人知了。他禀性刚果,嫉恶如仇,为政雷厉风行且有远谍。时人曾给他编了这样一副对联:“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晴天;半似狼半似虎半似清官。”此对联尽管对其褒贬不一,但是,他那敢作敢为、勇于开拓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在任近六年间,励精图治,政绩显著,其事迹在即墨广为流传。
  兴学重教
  清末,自废科举后,即墨的教育面貌并没有多大改变。城乡仍然是自办或合办的私塾以及几处有名无实的社学,只把县学“劳山书院”更名为“皋虞学校”和设“劝学员”来管理学校事宜,便算是革新了。陈毓崧来即墨后,非常重视民众教育。他把教育事业看作是“百年树人”的长远计宜,先后在全县城乡创办了大小学堂52所,其中公立的达24所,并改考院为“育才学校”。为了加强教育机构的领导地位,遂又改“劝学员”为“劝学公所”,以劝导民众就读,领导全县学校。同时,他还将开垦好的一些荒山、荒地作为“学田”,以供绐学校费用。由于他对办学的积极倡导,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员酆西园才得以在蓝村创立了传播革命的“胶莱公学”,成为即墨的第一所新式学校。陈毓崧知县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非常尊重,并大胆启用。即墨城东十亩地村有一位穷困潦倒的举人叫周海云,此人在城里乡间德高望重、才华出众。陈知县得知后,立即举荐他为“劝学公所”的员长,并聘为他的家庭教师。
  倡导绿化
  即墨的林木多属自然生长。由于历任知县不甚重视绿化,使林木多为砍伐,而导致山坡荒秃、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陈毓崧上任后,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并制定了种种绿化措施。他亲自率领有关人役到城西马山察勘灾情,严令封山育林,并责成城中开明士绅李中法等创立了马山林场,使马山得以绿化。既而,他又于1910年(宣统二年)在崂山巨峰马官场成立了“崂山森林公司”,自任经理,并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热心人负责护林育苗事宜,开发苗圃达数百亩。到他离任后二十余年的民国时期,这个公司的林场、苗圃已发展到四万多亩。此外,他还劝导人们种桑养蚕,把城厢荒
  废已久的城壕沟和南校场遍植桑树,支持热心公益事业的开明绅士李中法身成立了“蚕桑会”和“蚕桑学校”,既绿化了环境,又使百姓得到了收益。
  修桥筑路
  当年,即城共济门外的原大桥被洪水沖垮,中断了南北交道,百姓长年苦于渡涉。陈知县决心会同当地士绅在原桥址兴建一座永久性的大桥。他指令李中法负责聘请了大批建桥的能工巧匠,采掘优质石料,在淮涉河上建起了一座宽3.5米、高约3.2米、全长216米的南北大桥,取名“阜康”,从而方便了来往行人;据考,金口西北交界河上的“利涉桥”等亦为陈毓崧所修。
  淮涉河北岸的原护城大坝因多年失修,每逢雨汛水流湍急,严重地威助着城墙及城中居民的安全。陈毓崧遂组织城中百姓大兴土木,于原大坝又筑一巨大堰翅以剎水势,致使大坝安全无恙。为了便利交通运输,他还于即城至城阳之间,铺设了宽敞的公路,并在沿路两旁植树为荫,往来行旅赞不绝口。
  严断冤女案
  早些年,陈知县严断冤女案的故事,在即墨当作佳话广为流传。原来,城东十亩地村穷举人周海云之独生女儿,嫁与本县皋虞一杨姓财主为媳,过门后屡遭虐待。周举人慑于杨家的财势,每每看到遍体鳞伤的爱女只能敢怒而不敢言。陈毓崧得知后,当即认周女为义女,并将她接到自己家里养伤,以警告杨家不再对其虐待。谁知周女伤好回去后,杨家对她的虐待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致使周女无法忍受而寻短见身死。周海云闻讯后悲痛欲绝,陈毓崧更是义愤填膺。他决心严惩杨家,杀一儆百,以震慑不法之徒。他立即派出县衙女差,组织了十亩地村的一些强悍妇女到杨家验尸。
  女差在陈毓崧的授意下,带领众村妇到了杨家随即破棺验尸。验毕,待杨家重新成殓后,女差又故意提岀重验,如此反复检验达十多次。验尸中,在女差的指使下,那些强悍的“媳家人”对死者葬殓的衣、棺等物提出了极苛刻的要求。如借口衣着不称心随即用剪刀豁碎;借口棺木质量差当场用斧头劈破;借口祭品不恭恣意砸毀。总之,每验一次尸都要毀一口棺材、裂一套寿衣、砸一次祭品,杨家一是自感理亏,二是慑于陈的威严,只得忍气吞声,任其摆布。与此同时,陈毓崧还示意各店铺,凡属杨家在葬礼期间购买的物品,商家均可隧意提价几十倍,如估衣、烧纸、棺木等店铺都趁此机捞了不少油水。经过反复折腾,杨家的财产已基本耗尽,陈毓崧传讯杨氏夫妇到堂受审。审讯中,陈知县下令将杨氏夫妇重笞后,即责令其亲自披麻戴孝发丧儿媳方了此案。时人对陈知县这一不畏权势,嫉恶如仇之举无不拍手称快。
  正由于陈毓松不畏权势,嫉恶如仇,因而也触怒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士绅们。本县的一位进士曾纠合了一帮同味人,给他捏造了所谓“税契作弊”的罪名,上告至省抚署,遂于1910年被免职而离任。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即墨人口发展简考、即城军民抗匪护城之目睹、孙殿英打顾震之经过、即墨知县陈毓崧轶事、即墨县联庄会会员训练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沄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毓崧
相关人物
周海云
相关人物
李中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