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白龙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99
颗粒名称: 河阳“白龙桥”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4
页码: 192-195
摘要: 沂南县河阳村北,沂河东岸,沂河支流玉交沟环流村东,注入沂河,沟底芦苇蒲草丛生,两岸绿树成荫。
关键词: 桥梁 白龙桥

内容

沂南县河阳村北,沂河东岸,沂河支流玉交沟环流村东,注入沂河,沟底芦苇蒲草丛生,两岸绿树成荫。玉交沟发源于河阳东十余里的南左泉至杨家坡村西岭。每到夏季汛期到来,几十里大岭上的洪水倾泻于玉交沟。故玉交沟春、秋、冬三季流水潺潺,温柔恬静,到了夏季汛期,则波涛汹涌,拍击两岸。白龙桥即座落在这玉交沟上。
  沂水旧《县志》卷二,建置“桥梁篇”有“白龙桥河阳集北”的记载。可见自古河阳集北就有这座白龙桥架在沟上。这座桥扼南北通衢交通要冲,其雄伟壮丽之气势,早就闻名遐迩。
  现存的这座古代石拱桥是明朝隆庆辛未四月(1571年)重修,为三孔石拱桥。桥身总长18米,东引桥15米,西引桥10米,宽5米,高6.5米。桥面石条辅设,坡度平缓,便于车马往来。桥型轮廓清晰,线条柔和,雄伟中显出秀逸。石桥两侧各有13个石栏,石栏之间均为1米的青石栏板镶嵌。三孔石桥每孔两侧各有龙头对应。六个龙头张目远视,姿态生动,栩栩如生。刻法精致,刀工古朴。两侧龙头下方各六块拱石上均有浮雕,为对称形状。其中有扶摇直上的“白龙”,腾云驾雾的“白龙马”,风卷巨澜的“潮云”等等。这些浮雕画面都是精刻细琢,惟妙惟肖。潮云翻滚,龙腾马跃,美不胜收。这座有着高度建桥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的石拱桥,确实是古代建筑之珍品。
  古桥系何年始建已失考。据明代进士高大化于隆庆辛未四月重修河阳白龙桥所撰碑文可知:“河阳桥由来远矣。其始不可考,即今断石尚有唐宋遗文。旧号其地静疆镇;其桥为白龙桥;其沟为玉交沟。大河环流西面而南为沂河,於是沟相联属。此其大概也。但河水出沂山之南,故名曰沂河。沟之北八里余有玉交图社,沟之得名亦必以是。而桥独以“白龙”名,独不闻其说。意者,桥之形似象龙,又两面皆有龙首,即以是命名与?亦不必深究而仍以旧名名之。使后人知此源流,亦考古之一端也。”
  河阳村周围的群众流传一首有关白龙桥的歌谣:“白龙桥鲁班修,铁底铜帮滚龙沟,海马潮云在上头。”明代重修白龙桥碑文记载:“故桥之建也,远过南北,绵延至今,千余年而后毁者,亦不得不谓坚且久也。”从以上碑文和传说可以推及,白龙桥无疑是远过南北朝,是否是春秋战国时期所建,还需史料的进一步佐实。
  据碑文,显见白龙桥在明朝隆庆辛未年重修前旧桥只有二孔,重修后为三孔。原来西端引桥均为疏土,重修改用巨石,石高二尺,长丈余,用工五倍于旧桥。据当初筹建时评估,工程需三、四年完成,用费也当数百金。但由于督理者设计巧妙、管理严谨、费用节省,只用一年即建成。此实为南左泉郭云之功。据南左泉村郭氏谱碑记载,“郭氏明初自北京樁树胡同迁居于此”。立村始祖郭守衡(郭氏谱碑五十年代被毁坏),与元末天文、数学、历法、水利桥梁科学家郭守敬(生于公元一二三一年、一三一六年以八十六岁高龄病逝于北京)同宗。盖郭云在重修河阳白龙桥年所献精功良技,同郭氏祖传艺巧,不无关系。
  白龙桥于明代重修,系沂东进士高大化筹备,发动社会名流捐资,由郭云主持设计、施工。桥修成后在桥东头立一面石碑高2.3米,宽0.8米。碑文是高大化撰书。现在石碑完好无损。大跃进时碑身、碑座被推倒,幸得村干部和群众保护,未遭毁坏。碑身和碑座被移到桥东二十米处路北,埋在土中。
  现存的明代隆庆四年重修的河阳白龙桥,至今已经过四百二十多个春秋,数百年来它历尽沧桑,仍完整无损,亦可谓“坚且久”矣。
  附“重修河阳白龙桥”碑文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沂南文史资料》第五辑一书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县的历史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史之缺,参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是沂南县较为珍贵的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姚振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沂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