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战斗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76
颗粒名称: 大青山战斗遗址
分类号: K928.725.2
页数: 13
页码: 15-26
摘要: 大青山座落在沂南县城西南八十里的双猴乡西南部,距乡驻地十公里,山高为696.2公尺。十一月三十日拂晓,希伯同志和所在部队与敌人在大青山遭遇。为掩护机关转移,官兵们同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关键词: 大青山战斗 战斗遗址

内容

大青山战斗遗址政协文史办大青山座落在沂南县城西南八十里的双猴乡西南部,距乡驻地十公里,山高为696.2公尺。
  一九四一年冬,日寇对我沂蒙山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军民开展了强大的反扫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太平洋学会记者希伯同志用笔作武器投入了斗争。
  十一月三十日拂晓,希伯同志和所在部队与敌人在大青山遭遇。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为掩护机关转移,官兵们同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在突围中,希伯同志不幸在大青山下的五道沟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陈明同志等七名师级以上干部和一些战士也都壮烈牺牲。
  一九四四年人民政府为纪念大青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和希伯同志,在双堠乡东梭庄建立革命烈士茔地,将希伯和其他烈士一起迁葬到这里,并竖立烈士碑,碑正面为“抗日烈士碑”五个大字,东西二面皆是阵亡烈士名用,北面为碑文。烈士墓地前竖一三角尖顶石碑,正面为“抗日烈士公茔”六个字。其他两面为“英烈犹在”、“浩气长存"。并立希伯同志纪念碑,上刻:"太平洋学会记者、德国友人希伯之墓”。
  此战斗遗址一九七七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青山烈士陵园大门抗日烈士公茔抗日烈士碑附:抗日烈士碑北面碑文慨自芦沟桥事变爆发敌寇以灭亡我国之野心驱虎狼之兽兵大举进犯当时政府望风而逃军队不战即溃以致大好河山沦于敌手千万同胞一任残暴敌人屠杀蹂蹒在此危机之际八路军为捍卫祖国挽救危亡挺进敌后浴血抗战光复国土创立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予长驱深入之敌以有力阻挠初步奠定反攻之基础。
  然敌寇为达到灭亡我国之阴谋历年来对我根据地不断采用频繁残酷扫荡手段尤以一九四一年冬对沂蒙山区之扫荡其规模之大烧杀之残实为空前敌寇纠集兽兵五万之众历时三月之久施最毒辣之三光政策欲置我根据地于毁灭东蒙山区地处要冲为坚持阵地八路健儿辗转奋战不惜牺牲前仆后继予敌重创终将敌人欲消灭我有生力量之阴谋粉碎扫荡后环蒙封锁形成我地方武装与民兵处此艰险之境昼夜出没其中更时与敌遭遇屡次战绩不可阐述其英勇悲壮可歌可泣者如大青山之坚持顽抗瓮城子粉碎合击利汉沟之英勇突围等以上诸役均以寡敌众与优势故人进行残酷搏斗虽至弹尽负伤亦皆抱捐躯救国之志似此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临难就义之高尚品质在万恶敌人面前显示出八路军之伟大气节我中华民族之永远不可战胜也!在反扫荡战役中山区遭敌摧残几成无人之区坚持东蒙光荣殉国之烈士在动荡环境草草掩埋今者根据地日益巩固与扩大我费东人民追念先烈之功绩特发起移葬烈士之义举蒙各界热心捐助经数旬之调查筹备始告厥成惟历时既久人事又多变迁所有抗日先烈或失其骨或俟其名无从尽考仅先就所知立右纪念以慰英灵至于诸先烈士之丰功伟绩壮节英风将与后人之景仰凭吊并垂永久又岂徒赖此形式之表扬哉费东贾渔萍拜撰沂南徐枚岑敬书东面碑文西面碑文抗大第一分校区中队长刘武区中队班长赵金铸队长宋友“烈士”称号的由来和演变“烈士”一词,始见于商代。伊尹说:“大夫知人事烈士去其私”。常指临危不惧的节义之士,是活着的人。元、明、清时,对战死的军人,称“阵亡”或“战殁”将士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殉难者褒称“忠烈”。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政权对战场上牺牲的指战员,叫 "阵亡将士"。
  1947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公布施行的《东北解放区爱国自卫战争阵亡烈士抚恤暂行条例》规定“阵亡将士”改称“阵亡烈士”。198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我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革命斗争中、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称为革命烈士”。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沂南文史资料》第五辑一书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县的历史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史之缺,参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是沂南县较为珍贵的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希伯
相关人物
沂南县
相关地名
大青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