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都古城遗址补充考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33
颗粒名称: 阳都古城遗址补充考证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115-117
摘要: 阳都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在我县砖埠乡境内,处於东经118°2’,北纬35°22’。东西与南北约800米见方,占地约千亩。东池以沂河为基础,西池在大汪家庄东、小汪家庄南;南池在孙家黄疃之北;北池在任家庄。古城遗址内原有大小不一的茅墩子十六个,均用砖块、瓦砾、碎陶片堆积而成。后因“改良土壤”而消失。遗址内未见古墓葬。唯东城垣遗址曾发现十几个陶质童棺和土、砖墓葬。在孙家黄疃的“刀把地”、“双茅墩” 一带现存有一条通向正南的古道遗痕。一条笔直的沟洼地向正南延伸约一公里遇障。孙家黄疃世称“东南关”。综上四款,此遗址当是阳都古城。
关键词: 古城遗址 阳都古城

内容

阳都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在我县砖埠乡境内,处於东经118°2’,北纬35°22’(详参《沂南县文史资料》第一辑,郭善勤《根据旧方志考证诸葛亮的故乡》)。
  一、古城池遗址四至轮廓,清楚可辨。东西与南北约800米见方,占地约千亩。东池以沂河为基础,西池在大汪家庄东、小汪家庄南;南池在孙家黄疃之北;北池在任家庄。古城遗址内原有大小不一的茅墩子十六个,均用砖块、瓦砾、碎陶片堆积而成。后因“改良土壤”而消失。遗址地形凸突,高出四周地面50一100公分以上,宛若一大土台,坡宽100—300米。土层下一米深处,皆砖块、瓦砾以及碎陶片构成地层,层厚50—70公分。遗址内未见古墓葬。唯东城垣遗址曾发现十几个陶质童棺和土、砖墓葬。
  二、古道遗痕。在孙家黄疃的“刀把地”、“双茅墩” 一带现存有一条通向正南的古道遗痕。一条笔直的沟洼地向正南延伸约一公里遇障。沟宽约50公分,沟深30—50公分。
  在任家庄、娘娘庙稍西北,有古道遗痕明显可辨,深约50—100公分。
  上述二古道南北对称。世传:“出北门越幸泉沟口(即沂、汶河汇合处),经缴粮点(今作交良村)直通东安县城”。(遗址在沂水县姚店子镇后城子村)此遗痕当是驿道所经。
  三、东门至沂河、废墟犹在。据九十岁左右老人说,百年前东门台阶石塌入水中。大汪家庄刘茂森的祖茔,世称“城西林” 一一小汪家庄南官地茔汪塘处,正与古城东门对称。孙家黄疃世称“东南关”。柴家林以东有一块十余亩的湖洼地,世称“城西南角”。
  上述可佐证这处必为一古城遗址。
  四、据汪家庄的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重修汪氏族谱•序》载:“吾七十世祖潜公,自大明洪武年间离古歙(皖、县名)随史侍引奉往山东省沂州府东莞县……致仕而后,抵县治之西南界,阳都城西,剪荆胥宇焉,嗣后繁衍,遂名为汪家庄”。孙家黄疃之北有一片叫做“北洼子”的地。“合作化” 前,小汪家庄、任家庄在该地的地契上写有 “座落城南崖、地X亩”的字祥。
  综上四款,此遗址当是阳都古城。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本书收入有关诸葛亮的部分资料考辨”、“诸葛亮与琅邪诸葛氏”、“诸葛亮离开阳都时间考证”等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处元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