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旧方志考证诸葛亮的故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020
颗粒名称: 根据旧方志考证诸葛亮的故乡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2
页码: 54-65
摘要: 《三国志•蜀志》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和孔明之父诸葛珪同在泰山郡为官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有云:“诸葛氏……秦末有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汉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既然诸葛珪的籍贯是阳都,说明诸葛氏至迟是在东汉中后期即自诸县徙阳都了。诸葛亮是阳都人,这历来为史学界所公认。
关键词: 旧方志 诸葛亮 阳都城

内容

《三国志•蜀志》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和孔明之父诸葛珪同在泰山郡为官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有云:“诸葛氏……秦末有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汉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①《三国志•吴书》说得更详:“诸葛氏,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至于诸葛氏何时自诸县(在诸城西南,东汉时和阳都县同属琅琊国)迁至阳都,史书中没有详述。我们可以参考《泰安县志》加以对照:“诸葛珪,字君贡,阳都人,武侯父也。为梁父尉,寻迁泰山郡丞"。②既然诸葛珪的籍贯是阳都,说明诸葛氏至迟是在东汉中后期即自诸县徙阳都了。宋代著名地理总憲《太平寰宇记》也说,“丞相诸葛亮,琅琊阳都人”。③诸葛亮是阳都人,这历来为史学界所公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旧方志提供的资料对阳都当在今沂南县境内作一简略的考证(因沂南县为新建县,故下文中仍按习惯用“沂水县”或“沂水县南部”代替之)。
  一、阳都城的方位和阳都县疆域
  《山东通志•疆域志》载:“阳,齐附庸。春秋闵公二年,齐人迁阳。今沂水县境内有阳都城”。这同《春秋佐传》中的记载是相一致的。④据此可以知道阳都城的位置是在沂水县。
  但由于阳都故城“世远迹灭”,“古城邑城郭之迹独不著阳都所在,以无考证”。⑤故对其确切位置存有争议。翻阅旧地方志,可发现前人对阳都故城已作过许多考证,其中明万历年间进士、蒙阴县人公鼐所著《阳都辨》和乾隆年间进士刘绍武所著《阳都城发干城》等文是前人考证阳都故城的重要材料,现部分录之如下:
  《沂水县志•舆地篇》引刘绍武《阳都城发干城》云:“……阳都县故城在今沂州府沂水县,今在城南一百一十里,沂河之西岸。……《水经注•序》沂水南经东安县故城东,又南经阳都县故城东,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东流经阳都县南注于沂,今东安城南至阳都城七十五里……阳都城南五十里有临沂故城(今临沂市李官一带一一引者加),诸书讹为中邱城,城亦在沂河之西岸,为兰山东北境,土人呼曰诸葛城,一曰卧龙城,相传诸葛氏移居于此,然其城是临沂城非阳都城也……武侯太保虽皆琅琊产,然武侯阳都人,临沂非其故里;太保临沂人,阳都非其故里……葛沟在沂水城南一百二十五里,是阳都县地,然在沂河东岸,略无垣土庸之迹,北去阳都城虽十余里,径以此为阳都则疏矣”。
  这段文字详细考证了阳都城的位置,并且引用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沂水注》部分。⑥郦道元是五世纪末六吐纪初的著名地理学家,他在世时阳都被废一百来年,故城邑大概尚未泯灭,因而对阳都位置的叙述是比较可信的。
  除了以水证地,《山东通志》还采用了以山证地的方法。其《疆域志•沂州府山》中对铁山是这样记载的:“铁山在(沂水)县南百二十五里,东抵沂岸,南为阳都城,其北为汶水入沂之口”。(《沂水县志》中也有同祥条文)。
  因阳都城在铁山之南,所以古人取名曰“阳”。在我国地名的命名当中,有一个传统的原则,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了解这一点,对于确定古城遗址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但汶河之南、蒙河之北是一块很大的地方,仅汶河入沂之口至蒙河入沂处就有十几个村,阳都究竟在何地呢?《沂水县志•舆地篇》仍可帮助我们找到答案:“河阳村南十余里沂水西岸半里许,桑泉水南五里,黄幢庄阳都城故址犹在”。⑦翻阅评其骧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铁山之东南,汶河入沂之口的南部,即今黄疃一带标有“阳都”,这与县志的记载也是相符的。
  实地考察和出土文物也证明县志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在孙家黄疃以北的沂河沿岸约有长一千五百米的古城墙基。有一段露出地面,呈斜坡形,厚石砌成。在墙基的北段,即今任家庄村前看阳都城“城东楼”(俗称“城头”)的遗址,旧迹尚可辨认。从这段城墙向西直至铁山之南的若干地方,先后发现过许多汉代的遗迹和遗物,为考察阳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比较集中的有三大墓葬:孙家黄疃西北的“将军坟”,汪家庄西南的“曹嵩塚”⑧以及任家庄村北的无名氏坟。据老干部孙元吉同志回忆,1958年和1978年当地社员从墓中挖出了大量的汉代遗物,有汉画象石刻、铜镜、剑、盔甲、金马驹等。现大部丢失,甚为遗憾。不过据此可以推想,两千年前这里就是一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邑了。
  在故城址之南,幞头山湖(村)与砖埠之北为大片平原地带。群众传说当年曾是一片湖泊,幞
  头山湖村就是由此而得名。如今在这块平原的地层表面,覆盖着约半米厚的黄土层,再往下就是深深的淤沙和鹅卵石,很可能是当年的汶河故道或湖泊积淤而成。古城在此之北,这在地理上也正好符合“水北为阳”的命名习惯。以上种种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古阳都城应在沂南县砖埠区的任家庄、黄疃、向阳村一带,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实地考察的结论同《山东通志》中的“铁山条”略有不符,即阳都不在铁山之南而在铁山东南)。
  上面我们了解了阳都古城的位置,那么阳都县的范围应有多大?至今有人认为今临沂县北部也属于阳都县,有的则认为沂水县的诸葛塞是阳都的范围。这都没有反映出古阳都县的实际情况。下面我们对汉代阳都县的疆域作一番考察。
  阳都县的南境和西境分别与当时的临沂县、泰山郡的蒙阴县相接。明代学者公鼐云:“蒙山以东葛沟以北皆(阳都)县界也。(蒙)水出蒙山之阴已在蒙山北境,而曰东经阳都县南,则阳都犹在蒙山之北可知也。”⑨《水经注》中的措辞也非常明确:“沂水经阳都县故城东……”而蒙水则“东流经阳都县南……”因此,阳都县应是南到蒙河,隔河与临沂县相望。从历史地图上辨析,县界也与蒙河大体一致。这说明阳都县的政治中心虽在南部(三河之间),但却没有更多地向南发展。
  蒙山北麓的蚡泉邑(一名盆泉)是沂水县境内的古城邑之一。⑩但在汉代蚡泉邑属阳都县地,即“东为徐州部垠邪郡东莞县,西为兖州部泰山郡盖县,南为城阳国阳都县”。⑪蚡泉在今双后区西部,两汉时应为阳都县的西境所及。
  今莒县、莒南的西部当时也在阳都县范围内。《续山东考古录》卷20载:“根牟国故城当在(沂水)县东南。春秋宣公九年取根牟。杜注'阳都县东有牟乡',寰宇记以安邱牟乡城当之,非是。《后汉志》'阳都东有牟台,即根牟'。”⑫查《中国历史地图》,根牟在今莒'南县的大店附近,说明这里在汉代曾是阳都县的东部地区。
  北境与东安县接壤。如前所引刘绍武文:“《水经注序》'沂水南经东安县故城(在今沂水县南部姚家店子区城子一带)东,又南经阳都县故城东,……“今东安城南至阳都城七十五里'。”阳都与东安的县界虽不能确定,但北去东莞数十里的诸葛寨在东汉时却不可能在阳都县境内。
  这样,我们就大致勾画出了阳都县在汉代的疆域范围;它大体和今沂南县境相似,只是东部应向东延伸,还包括了今莒县和莒南县的一些地方。
  阳都处于汉代全国农业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齐国南部。自远古到西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北方远远超过南方。司马迁称“齐地方两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⑬这条史料描述的就是齐国富庶强大的情况。位于沂河岸边的阳都,有蒙山之北的千顷腴田作为广阔的腹地,畅流不息的沂河哺育了两岸的森林禾稼。从当时的形势看,交通以役畜为工具,深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所以通过阳都的南北道路就必须以沂河岸为绿廊。直到今天,沂岸仍是南北交通的必山之路。在这块土地上,周代就出现了众多的城邑,如浮来邑,莒密邑,蚡泉邑,根牟国,盖邑等。⑭而阳都北通东莞至齐都,南接临沂至琅琊,正处于这众多的城邑的中心。如公鼐为沂水县志作序时所说:“阳都,临沂之上游,英贤辈出,实钟于斯(沂水),……烟水之胜,铁于江南。”降生在这块广袤伟丽的土地上的诸葛亮,山峦和溪流赐予他灵秀,书香门第的熏陶和丰富的文化典籍启迪了他的智慧,东汉末年的国破家难冶炼了他义无反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二、阳都存在的时间和隶属关系
  “阳都,春秋齐人迁阳即此。”在“齐人迁阳”之而,阳国是谁的封地?它建立于何时?文献上可以征信的史实贫乏。所以,关于阳都的来源问题,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历史传说和旧方志上的零星记载作一综合的分析考证。
  《春秋左传》中有关阳的记载是最早的了。在此之前,阳国并不著之于历史文献。但它立国的时间是较早的,大慨在西周前期,阳国就已成为徐州中部的一个小国了(这一点可以得到《中国历史地图》的佐证)。
  为了弄清当时的“国”,有必要简述一下我国历代政区的演变。
  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昔黄帝方制九州”……也即《禹贡》中所说的九州。其中兖州、青州在山东,徐州在山东南部。周武王克商之后,把得来的土地和臣民分给了亲属及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辅翼王室,这就是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⑮
  关于西周的分封制,范文澜同志有过精辟的论述:“……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同姓众诸侯都尊奉他做大宗子。……大侯国如鲁卫晋附近有许多同姓小国,小国君尊奉大国君做宗子。”⑯例如滕宗鲁,虞宗晋,阳宗齐……弄清了这一点,对于《山东通志》中的“阳,齐附庸”的含义就易理解了。
  进入春秋之后,周天子式微,诸侯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兼并,大国、强国吞并小国、弱国。据记载,齐国灭掉了周围三十五个小国。⑰《山东通志》中的“阳国灭于齐”,《续山东考古录》中的“阳国后入于齐”,以及《太平寰宇记》中的“阳,春秋时为齐地”。就是齐国在春秋前期的兼并战争造成的。至于《春秋左传》中的“齐人迁阳”,正是指齐吞并阳国之后,“利其地而迁之者也。”⑱ 自此以后,阳国便在这个地方消失了。在孔孟等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每每提到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唯独不见阳国。孔孟就出生在齐鲁之邦,而且当时除了七大国之外,中间还夹杂着十几个小国。这说明在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阳国可能早已不存在了,以后便泯灭于史册。(谭绘历史地图不敢确定阳都县是否建于秦代,便假设秦时仍有“阳”。秦代已废分封,而史书上又从未见过“阳郡"或“阳县”,故不从其说)
  秦代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秦时县名由于缺乏完整资料故无法详考,但秦朝立县有一个规律,即在古国、古城邑的基础上建立郡县,如在郑国故都建立的郯县、莒国故都的莒县、越国国都琅琊台建立的琅琊郡和琅琊县……非常可能,秦朝在推行郡县制的过程中于阳国旧地设置了阳都县,隶属于琅琊郡。这个推断也符合《中国地名大辞典》中的解释,即:“阳,周代国名……今沂水县西南有阳都城即阳国也” 。
  西汉时阳都县隶于兖州部⑲的城阳郡和城阳国。阳都既是县,又是一个侯国。汉初刘邦封文武功臣一百四十三人为侯,将一些县封作侯国,将部分郡当作诸王的封国(即王国)。“两汉之世功臣侯者大则万家、小亦五六百家,齐鲁之间多其遗迹”。⑳侯国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侯只是征收租税。用范文澜同志的话说就是“侯是大地主而不是领主”。
  西汉初阳都属于城阳郡。《沂州府志》和《山东通志•封建篇》载:“高帝六年冬十二月,封丁复为阳都侯。”“阳都侯丁复、……侯七千八百户,阳都县属城阳郡。”城阳郡是何时变为城阳国的呢?《山东通志•封建篇》也有记载:“城阳王刘章,悼惠王㉑子,以朱虚侯入宿卫。孝文二年以诛诸吕有功乃割齐郡封之为城阳王,㉒都莒,领莒、阳都、东安、虑四县。王莽时绝,城阳国凡十传,一百八十六年。” “阳都侯张彭祖……侯七千六百户,阳都属城阳国。”即:自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以后城阳郡改为城阳国,辖阳都等四县,直到王莽时城阳国废。《沂水县志•舆地篇》记载,沂水县的区域在西汉是泰山郡的盖县,琅琊郡的东莞县姑慕县,城阳国的阳都、东安县。
  东汉时政区有所变化,将西汉城阳国的属县划给徐卅部琅琊国管辖,所以东汉时阳都县属琅琊国。《水经注•沭水注》云:“光武合城阳国为琅琊国,以封皇子京(为琅瑯王),明帝时京不安莒,移治开阳矣。”在这期间阳都发生了一件大事,即“明帝永平十五年二月东巡狩,三月耕于下邳,进幸阳都"。㉓这说明阳都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后来沂水县的疆或则是“东汉徐州琅琊国余莞县东安县阳都县、兖州泰山郡盖县”。
  三国魏将琅琊国改为琅琊郡,㉕阳都县隶于琅琊郡。西晋初改琅琊郡为琅琊国,《沂水县志•舆地篇》载:“晋有东安县,与阳都、蒙阴俱属琅琊国。”
  东晋建立后,偏居江南一隅,各少数民族在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所谓“五胡乱华")。此时阳都并入十六国之一的后赵版图。据《十六国舂秋》云: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段龛据青州,置徐州于阳都。十二年,(晋)徐州剌史荀羡攻阳都,克之”。《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接着解释说,阳都被攻破之后,不久县即废,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县南。由此可知,阳都县废于东晋中期(公元356年)。
  阳都县被废后,城邑应当继续存在。至于什么时伙消失,未见于记载,关于北魏在阳都故城置发干城(或魏王城)一说,今缺乏史料证明。《续山东考古录》也提以,但未敢确定,原文如下:“发干县故城在(沂水县)两北二十里,今古城庄。一统志发干故城在县西北即古城庄矣。县志谓发干治阳都故城,皆未确,今从一统志。”㉖查谭绘《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本县地名办公室考证之结果,可资对比的两个地方的坐标度数如下:
  经度纬度
  阳都118°28'35°22'
  发干118°30'35°51'
  据此,发干位于沂水县西北,与一统志相符。至于魏王城,《后汉书注》则认为在今枣庄市南的都阳县,因手头无资料,不再一一考证。
  以上是我们结合旧地方志书及具他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认为,在汶河入沂之口的南部,樸头山湖之北(东经118°28'、北纬35°22'),约公元前十世纪(西周前期)至公元前七世纪(春秋中期)存在着一个齐的附属小国一一阳国。之后被齐国所灭,“齐人利其地而迁之者也”。到公元前三世纪前期(秦统一),在故阳国的位置上设立了阳都县,隶属于琅琊郡。阳都县的存在时间,自秦朝以降,迄于东晋中期。西汉隶属于城阳国(郡),东汉、魏、西晋隶于琅琊国(郡),东晋十六国时并入后赵版图。其疆域在汉代略当于今沂南县地(东部稍大)。上述分析可靠程皮如何,还望同志们批评指正。注释:
  ① 转引自《诸葛亮集•诸葛篇》
  ② 《泰安县志》(道光八年本)卷之一 “职官表"。
  ③ 《太平寰宇记》卷23“沂州人物“条。
  ④《春秋左传注》:“鲁闵公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一一阳,国名。阳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此盖齐人逼徙其民而取其地。”
  ⑤于钦《齐乘》,转引自《沂水县志》卷2(沂水县志》编于清道光年间,本文引用的其他地方志书均编于清代)。
  ⑥《水经注•沂水注》原文是;“……沂水又南,经阳都县故城东,县故阳国也。……沂水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东流经阳都县南,东注沂水”。
  ⑦《山东通志•沂州府川》:“桑泉水即汶河,在(沂水县南一百里。”“沂水经河阳集西右合桑泉近名汶水,东南抵葛沟集,南入兰山县界。”
  ⑧《太平寰宇记》卷23“沂州•沂水县”条载:“魏曹嵩墓在县南一百二十五里。《魏志》曰;太祖父嵩避地琅琊,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遂葬于此。”此佚文同群众传说相符,故采用。
  ⑨ 《沂水县志•舆地篇》所引公鼐《阳都辨》。
  ⑩ ⑭见《续山东考古录》卷21“沂水县”条。
  ⑪《沂水县志•舆地篇》。
  ⑫《后汉书•郡国志》载:“阳都,故属城阳,有牟台。”
  ⑬《史记•苏秦列传》⑮《后汉书•郡国志》:“周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
  ⑯《中国通史•周初大封建》
  ⑰《荀子•仲尼》,转引自《历史研究》79-2。
  ⑱《水经注•沂水注》
  ⑲州刺史部设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故用此说。
  ⑳㉔《山东通志•封建篇》《疆域篇》
  ㉑悼惠王即齐悼惠王刘肥。刘邦消灭了割据的异姓诸侯王后,分封同姓国王,王国有的食一郡,有的食数郡。齐王刘肥就是这时分封的诸王之一。
  ㉒《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云: “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刘)章为城阳王”。
  ㉓《沂水县志•纪事篇》。
  ㉕《晋书•解系传》:“解系父修为魏琅琊太守。”既有太守,则琅琊必为郡。
  ㉖《续山东考古录》卷21《沂州府•沂水县》条。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县位于沂蒙山区中心,始建于一九三九年十月,称南沂蒙。一九四〇年三月改称沂南县。北临沂水,南连临、费,东靠莒县、莒南,西依蒙阴。西部多山,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沂、汶、蒙三河流经县境。山川秀丽,林木繁茂。北寨汉墓,石雕壁画,栩栩如生。蜀汉丞相诸葛亮故乡阳都城址,亦在境内。金矿、铜矿誉闻国内外。古来闻名“徐公砚”历史悠久,发墨如油,为文房珍品。勤劳人民创造了美好的历史,丰富了乡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中共山东分局、抗大一分校始建于沂南。留田突围、九子峰战斗、大青山战斗,我英雄子弟兵与日寇浴血奋战。邢祚光,杀倭寇,率部起义;高金大队,神枪飞雷,大显神威;驰名中外孟良崮战役,灭敌师,转战局,敌人闻风丧胆。革命战争年代,英雄儿女战日伪,灭蒋军,英勇战斗,不怕牺牲,革命精神,可歌可泣,丰功伟绩,光照千秋。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善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诸葛亮
相关人物
诸葛珪
相关人物
刘肥
相关人物
郦道元
相关人物
顾祖禹
相关人物
阳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