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城门、城楼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721
颗粒名称: 郯城城门、城楼概况
分类号: K878.3
页数: 4
页码: 132-135
摘要: 大约50年前,郯城的城门有三个,规模是同样的。下部的基座为红石、大青砖构成,台高约7米,台上长、宽各约10米,靠外建瓦房3间,门向内,绕台建高约1米多的院墙,成一院落。在院的左角开一小门,从门外旁依城隍向下建台阶约20多级至地面,此慌即称城楼。瓦房后尚有约2米多宽的通路,称为更道。城门高约5.5米,宽约4米,木门双扇,包以厚铁皮,外面钉满小馒头状的铁钉。
关键词: 城址 城门 城楼

内容

大约50年前,郯城的城门有三个,规模是同样的。下部的基座为红石、大青砖构成,台高约7米,台上长、宽各约10米(城墙除外),靠外建瓦房3间,门向内,绕台建高约1米多的院墙,成一院落。在院的左角开一小门,从门外旁依城隍向下建台阶约20多级至地面(台阶中段并建有小厦),此慌即称城楼。瓦房后尚有约2米多宽的通路,称为更道。更道外沿缘城墙建影壁(高约3米,宽约4米),影壁下方即城门。城门高约5.5米,宽约4米,木门双扇,包以厚铁皮,外面钉满小馒头状的铁钉。城门洞从基座中心穿过,纵深约12米(包括城墙在内)。
  郯城无东门。据说,东距沭河不到10里,沭水每到夏秋季常泛滥,迫近城垣,为防洪计,致未开东门。但在东城墙中部与西城门遥遥相对处,也有与城门相仿的建筑物(基座、房屋、院落),只是基座没有门洞,上边院内房中供奉文昌帝君,名为文昌阁。因此说:郯城是四个城楼,三个城门。
  郯城南门正南向,门上横匾为“迎薰”二字;北门向东略偏北,横匾为“拱极”;西门向北略偏西,横匾为“岱宗”。东城楼正东向。
  上述建筑情况,从我童年记事时(约1920年)起,约20多年并无变动。直到抗战时期才被拆除,迄今约50年了。
  抗战以前,南、北、西三城楼内均驻宥县常备队一个班,十几个人,作为守卫。每日有二人在城门口值岗,监视出入行人。几点说明:
  一、上文所述城门是指元代南迁的新城,并非北老城。所说的数字系约计数,很难确切,尚望知情者,予以纠正。
  二、所谓城门的基座,是指城门洞穿过的用红石、青砖砌成的高台,俗称“底座”,城楼即建立此台上。
  三、关于数字:是根据县志所记,(城)墙高一丈二尺,宽八尺推算的。按旧时建筑,均以“老尺”计算,“老尺”俗称“大尺” 或称“白布尺”,一 “大尺”约合市尺一尺五寸。以此推算,墙高一丈二尺,约折市尺一丈八尺,约为六米。
  四、今昔对照:南门在今之烟酒大楼与日用品大楼相对处(郯中路与团结路交叉点略偏北处);西门在今之县医院东旁与烟酒门市部相对处(人民路与郯西路交叉点处);北门在今之县府后老城河桥南头高台处(仍有残迹);东城楼在今之印刷厂与“三八”粮店相对处。
  编后附记:
  本文所述郯城南门上的横匾“迎熏”之前为“通淮”,之后为“民生";西门上的横匾“岱宗”之前为“瞻鲁”,之后为“民权”;北门上的横匾“拱极”之后为“民族”。拱极门洞东侧壁嵌镶一“透亮碑”,据说碑文是明朝刘基(伯温)所书。此碑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盗走。
  作者系中学退休老教师。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刊收录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共设有人物春秋、战斗历程、文化史迹、史河拾遗、艺苑花卉和读者来信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文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