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法海寺、华严寺、湛山寺和于姑庵一一佛教在青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533
颗粒名称:
法海寺、华严寺、湛山寺和于姑庵一一佛教在青岛
分类号:
J196.2
页数:
8
页码:
113-120
摘要:
佛教在东汉时即已传入中国。在青岛,佛教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现通过青岛几座主要佛教庙宇,考察一下佛教在青岛的概况。
关键词:
佛教
寺庙
内容
佛教在东汉时即已传入中国。在青岛,佛教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现通过青岛几座主要佛教庙宇,考察一下佛教在青岛的概况。
一、法海寺
法海寺是青岛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相传始建于南北朝时的北魏,以建寺第一代方丈法海得名。它位于崂山县夏庄公社源头村东侧。据庙碑记载,元、明、清及民国曾多次重修。解放以来,人民政府亦曾多次拨款维修。
法海寺原有大殿、后殿、客舍、僧寮、配房、碑亭、山门等数十间。后殿系清代重修时所建,门前竖有清规大石碑,殿门东墙骧一块莱州白玉石庙规碑,系清乾隆年间立。殿内供奉如来佛,菩萨和地藏菩萨分列东西。墙上绘有释迦牟尼苦修经历的壁画,非常生动。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系民国二十三年重建。大殿前并列着两座大碑亭,西为元朝泰宝三年法海寺重修碑,东为清朝康熙五十二年重修碑。两碑均高三米,宽一米三,记载着法海寺的历史。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氏),距今已有一干五百余年的历史。寺之院墙周长二百九十三米,山门三间,东祀龙王,西供关帝,亦均为民国二十三年所建。寺院内银杏两株,柏树四棵参天耸立,修竹成林,花卉丛丛。每年阴历正月十五、十六日两天庙会,香火极盛。
在法海寺西侧,有三座墓塔鼎立,是元朝泰宝时的园通和尚寿塔、明初永乐时的广进和尚寿塔和玉住和尚寿塔。此外,还有明朝永乐六年(公元一四0八年)广进禅师塔铭。
据说古代的法海寺规模比现在的大,僧人众多,是传戒受戒的禅宗大丛林。相传先有法海寺的白果树,后有即墨城。现在的即墨城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五九六年),庙宇和白果树是同时代,白果树早于隋代,说法海寺始建于北魏,是有一定根据的。
法海寺背倚少山,南临白沙河,东有石门山,树木苍翠,峰峦连绵,景色幽美宜人。解放后,这一带岀土过很多历史文物。一九八O年七月,崂山县夏庄公社源头粮站在法海寺门前修路时,于一米五深处出土一批残缺不全的石佛像,计有像头、肢体、像底座等八十余件,石像大者残高二米,小者仅二十厘米。随同这批石像出土的有一个长方形佛像底座;座前题铭有“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五月丁未朔七日癸丑”等字样。这样就为这批石像提供了确切可靠的年代。
“武平”是北齐高绍义的年号,武平二年辛卯即公元五七八年。根据石像造型、服饰以及雕刻技法等方面考证,是北初至隋唐的作品。
这批石佛像出土地点距法海寺只有二十米,而法海寺始建于北魏,石像可能原供奉于寺内,出土石像如此之多,也可以看出法海寺在当时规模之大了。石像大约是唐武宗“会昌灭法”时被毁后埋入地下的。历史记载:会昌二年到五年(八四二一一八四五年)命令拆毁寺宇,共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所,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解放奴婢十五万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当时的法海寺和这批石像,也就难逃那一“刼数”了。这些石像在地下排列较整齐,应是有意埋入,而预备过后再修补供奉的。这批石佛像比例匀称,衣纹流畅,造型优美,神态生动;透过衣衫的质感,刻划了优美的体态,丰润的肌肤,显示了雕刻技艺的纯熟。这为研究我国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佛教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华严寺
(一)那罗延窟和憨山和尙
崂山东麓有石窟名那罗延窟。明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年),著名和尚憨山大师曾游此窟。梵语“那罗延”,意即“金刚不坏”、“坚牢”。此窟可能就是这两位和尚当时命名的。
那罗延窟是一座花岗岩石窟,宽约七米,高深各十五米,四壁削立如劈,底面平坦,可坐卧百数十人。在窟顶部,有一个浑圆如井的洞孔,从高处望去,象一个火山喷口,光线从洞口射入石窟。窟内南壁石上有薄石架岀约三米许,好象覆板,下而形成一个龛。那罗延窟所在的山,即为那罗延山。
憨山和尚住锡崂山期间,为佛道之争吃了一场官司。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憨山于明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夏四月八日至崂山,因那罗延窟不能久居,“乃探山南之最深处,背负众山,面吞大海,极为奇绝,信非人世也。地名观音庵,盖古刹也,唯废基存焉。考之乃元初七真(按即邱处机)出于东方,假(元)世祖威福,多占佛寺,改为道院。……予喜其地幽僻,真逃人绝世之所,志愿居之,后得土人张大心居士,为诛茅结庐以居。……”这就是说,憨山在原为观音庵、元初为邱处机占有改建成了道院的废基上,住了下来,并兴建了海印寺。后为道人耿义兰控告,憨山打输了官司,以“私创寺院”之罪,于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年)三月下狱,被发配到雷州,海印寺也被拆毁。今太清宫前尚有海印寺遗址。据说那片竹林,就是憨山和尚当时手植的。憨山于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年)死于南方的曹溪。
(二)华严寺的兴建
在那罗延山麓有寺庙一处,原名华严庵,后改名华严寺。这是崂山唯一的佛家庙宇。是处山林为即墨缙绅黄氏所有,庵系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六至一六四四年)黄坦为其祖先祈福出资兴建的。《胶澳志》上说,憨山大师曾住锡于华严庵,那显然是搞错了。华严寺的第一代方丈为慈霑法师。
华严寺的佛像塑造,仿照杭州灵隐寺释迦像,僧众唱呗亦作南音。该寺为禅宗,而未见其坐禅。僧众多系当地穷苦无依的幼年儿童,及长择其优者,选为方丈和尚。僧众三十余人,设有清规石,不挂单,不收外地僧人。该寺土地除山林外,山外即墨等县尚有土地收入,而此项土地,实为即墨黄氏所施舍。华严寺有即墨城东阁和崂山峡口庙两座下院。寺内观音阁旧存藏经,解放后,在本市博物馆保藏。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时,华严寺方丈莲桥将该寺内部修饰一新,设有旅游者住室、饭堂、洗澡间等,没备较为完备,深得沈鸿烈赞许。
十年动乱中,华严寺遭到严用破坏,现尚未修复。
(三)于七墓
华严寺有两座和尚墓,那座较大的是华严寺第一代方丈慈霑之墓,较小的传说是满清初年抗清英雄于七之墓。
于七,山东栖霞人,排行老七,所以人们叫他于七。他的真名叫于慕羲,也叫于梦溪。
自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年)冬至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于七据栖霞锯齿牙山。聚众起义抗清,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清政府对这次起义人民进行了残酷屠杀,被害者数以万计。以莱阳、栖霞两县人民受害最大。于七在抗清失败后,到处潜藏,最后逃到崂山。
一九四五春,笔者听华严寺方丈和尚法舟说,于七在康熙四年冬的一个大雪天,逃来华严寺,请求慈霑老法师收留搭救他。老和尚马上给于七落发,换上僧家袈裟,让他到后边小茅庵子里住着,并乘他酣睡时用开水烫了他的脸,让他装成麻疯患者,瞒过了即墨武官的严密搜索和盘查。这样,于七就在华严寺住了下来,于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病故,被埋葬在这个地方。这就是著名的于七之墓。
三、湛山寺
憨山和尚在去崂山之前,曾在青岛湛山村西山麓筑茅庵居住过。三百余年后,倓虚和尚在憨山大师住锡之旧址兴建湛山寺。叶恭绰(北洋军阀政府交通部长)、王湘汀(国民党军长)、靳云鹏(北洋军阀政府国务总理)、周志俊(原青岛华新纱厂经理、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伯祥(原青济胶厂、祥记行经理)等出钱,朱庆澜、沈鸿烈等襄助,费时数载(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七年)次第落成。
湛山寺占地三十余亩,座落于青岛市南区芝泉路中段,背依太平山,面临大海,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山映海浪,风景佳丽。人们称“湛山精梵”,为我市十景之一。寺内殿堂参差,地形由低而高,房屋错落,分列左右,为我国佛教丛林名刹。湛山寺分五层院落,在中轴线布置主要殿堂,建筑规模颇为宏伟,塑像和壁画均极精美生动。大门两侧的石狮子,据说为益都明衡王府遗物,衡王被查抄后,为冯阁老移去,冯氏后代式微,辗转运至湛山寺。门正面匾额写有“海印遗风”四个大字,是为纪念三百年前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刻工精美,是精湛艺术品。
寺院最后面为藏经楼,上下两层,上层为经典文物陈列处,下层为阅览处。古式建筑,但所用材料均为钢筋水泥,为防火灾故用铁门铁窗。楼内藏经甚多,国内各种版木藏经和研究佛学的工具书《佛学大辞典》等,应有尽有。
在寺中心轴线右侧为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有课堂七间,一人一桌,能容六十人。鼎盛时期,全国各佛教宗派的著名和尚,纷纷前来讲学。各地学僧慕名来学者先后达一百六十余人。
该寺东南角,有一宝塔矗立,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塔下层供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像,上两层可以登高眺望。极目望去,浪激碧海,映照山峦,使人荡涤心胸。是塔为周志俊的母亲捐资兴建的。
鉴于湛山寺离市区较远,佛教徒往返不便,乃择本市福山支路山顶建湛山精舍楼房一所。楼下有石牌坊一座,前书“湛山精舍”,后书“回头是岸”,为叶恭绰及吴郁生所题。每星期日下午二时,倓虚前来宣讲佛经(或派首座和尚代讲)。
四、于姑庵
在本市东吴家村东北错埠岭上,还有一座尼姑庵,俗名于姑庵,据说是一个姓于的姑娘独资兴建的。据这里老人们说是唐朝贞观年间修建的,有的说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说法不一,无法考证。
庵内房屋不多,前山门为“四大天王"像,大殿内供奉着“西方三圣”、“观音菩萨”,西厢房供着“地藏菩萨”,还供着一位与佛教无关的神,即中国古代传说的教民稼穡的“后稷”。每年正月十一日有香火会,俗名庄稼老会。
在国民党时代,大英烟公司有一个女工郝某,系益都北城满族人,胞兄游手好闲,还有鸦片嗜好,由于不事生产,不能赡养母亲,曾多次想法卖她。她被迫拜于姑庵老尼姑本静为师,带着老母亲削发出家,法名觉真。她离开烟厂时,许多工友送钱和日用品,烟厂的外国人也大发慈悲给了些钱。工友们把她母女送到庙里。有一天夜间,突然来了几个贼徒,污辱拷打觉真,抢走东西和钱,吓的她母女夜间到错埠岭村里去住宿。后来,觉真又收了两个徒弟,一名昌修,即墨人;一名昌莲,湖北人。俩尼姑都是孀妇。“文化大革命”时寺庙佛像被毁,觉真、昌修先后病死,昌莲回了湖北。至今于姑庵寺庙房屋还比较完整。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选编了有关青岛地区政治历史沿革史料九篇、经济建设方面的史料十一篇、文化教育方面的史料十一篇,共三十一篇。目的是介绍青岛历史概况和主要风物。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希周
责任者
孙善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释迦牟尼
相关人物
张大心
相关人物
沈鸿烈
相关人物
于梦溪
相关人物
叶恭绰
相关人物
憨山
相关人物
于七
相关人物
莲桥
相关人物
慈霑
相关人物
王湘汀
相关人物
靳云鹏
相关人物
周志俊
相关人物
张伯祥
相关人物
朱庆澜
相关人物
青岛市
相关地名
崂山区
相关地名
即墨区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法海寺
相关作品
华严寺
相关作品
湛山寺
相关作品
于姑庵
相关作品
那罗延窟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