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才说三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273
颗粒名称: 旷世奇才说三王
分类号: C962
页数: 5
页码: 101-105
摘要: 山西万荣县的通化镇,隋末唐初属绛州龙门万春乡。后属河津县,1971年划归万荣县。隋末唐初之大儒,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王通和他的兄弟王绩、孙子王勃,就出生在这儿。他们三位被称为旷世奇才,通称“三王”。
关键词: 旷世奇才 王绩 王勃 王通

内容

山西万荣县的通化镇,隋末唐初属绛州龙门万春乡。后属河津县,1971年划归万荣县。隋末唐初之大儒,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王通和他的兄弟王绩、孙子王勃,就出生在这儿。他们三位被称为旷世奇才,通称“三王”。
  王通生于隋开皇四年,即公元584年,从小聪明过人,在其父王隆细心的指导下专心攻读,废寝忘食。以后到处寻师访友,学习《诗经》、《书经》、《礼记》、《易经》等,笃学六载。15岁考中秀才,20岁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之人。
  隋仁寿三年(604年),他西游长安,在朝中的同乡内使侍郎薛道衡引荐下,会见了朝中重臣杨素、李德林,杨、李二位和朝中其他大臣欺他年幼,数出难题,他都对答如流,使其叹服,遂向隋文帝举荐。幸蒙文帝召见,他当庭向隋文帝献《太平十二策》,陈述了他的治国之道。文帝大悦,感到相见太晚。可惜一些朝臣妒贤,而文帝又优柔寡断,不能采纳良言,王通遂退居家中,并作《东归歌》,其歌词:“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兮,志乖原违。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皇之不断兮,劳身西飞。”歌词充满了对文帝处事不明的忧郁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惋惜。
  其后,文帝悔,又召他回朝议事,他辞谢道:“通有先人之蔽庐足以庇风雨,薄田足以供粥,读书谈道,足自乐也。愿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时和年丰,通亦受赐多矣!”
  他隐居家乡,在吕梁山南端,乡宁河津两县交界处的黄颊山设教,门人学子开始数十人,后发展到数百人乃至千人。后来任过唐朝名相的魏征、房玄龄、李靖、杜如晦等都是他的学生。
  他讲学的内容主要是孔子的“仁”和“礼”,强调爱护人,同情人。他修正了孔子轻视体力劳动的成份,强调不能愚忠国君。
  王通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其基本立足点为儒学。他强调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偏重形式的文风,主张采风,以观民风,知得失。由于这些观点顺应了时代潮流,为他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王通卒于隋大业十三年,享年34岁,门人谥为文中子。其遗著有《礼论》、《续诗》、《元经》、《易赞》,均已失佚。而今行世者只有《中说》一书,其中包括《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开郎》等10篇。
  王绩是王通之弟,生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著名诗人。
  他幼时异常聪明,在王通和王度两位兄长的指导下,刻苦攻读,学业大进。15岁随王通游历长安,和朝中大臣杨素、薛道衡等谈经论道,语惊四座,被誉为“神童仙子”。
  他一生追求个性解放,两次出仕,时间均不长,官职只不过一个县丞,无甚政绩,故自命其字为“无功”。他26岁时,科举得中,朝廷授他“秘书省字”,他嫌站立朝班不自由,要求改作六合县丞,终日饮酒,不问政事,因而遭到同僚的弹劾,只好封印出走,过了十年隐居生活。期间,他和河南洛阳一位隐居在龙门河畔的名叫仲长光的高士,终日饮酒作诗,以此为乐,并写了《仲长先生传》等作品。48岁时,朝廷欲任他高职,他听说太平乐府史焦革家中善造美酒,就不计官职大小,一再请求要当太平丞。二年后,焦革夫妇先后去世。他以为天绝其酒源,就挂冠归田。
  王绩一生羡慕稽康、阮籍、陶渊明自耕自食,闲暇赏读《周易》、《老子》、《左传》等。
  他一生写的诗赋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在二十岁以前写的作品,多是抒发自己无意王侯霸业的思想;三十岁以后写的作品,则表达了他对自食其力、不计较名利的隐士生活的颂扬,对田园闲适生活的赞美;四五十岁后写的作品,抒发了他厌弃人生的尔虞我诈,向往乐土,向往人生自由的追求。他的作品有的还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败。
  他的作品不少已经散佚,后人集有《王无功集》,一名《东皋子集》。
  王绩卒于唐贞观十八年,即公元644年,享年55岁。
  在“三王”中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数王勃。王勃生于公元650年,字子安,是王通之孙,王绩侄孙。其父王福畴,也精于撰述,任过太常博士、六合县令、齐州长史,雍州司功参军。
  王勃生长在这样优越环境中,加之他天赋过人,六岁就能属文,笔墨流畅。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纠正了颜氏之误。十多岁就精通《六经》。
  唐高宗麟德初年,朝廷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向其上书,对当朝的重商轻农,执法不严,用人不当之处多有指责,其情痛切,其言中肯,被誉为神童。刘表奏朝廷,被授于朝散郎。高宗李治之子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当时盛行斗鸡之戏,王勃试为沛王写了一篇讨英王鸡的檄文,被高宗发现,认为他是挑拨诸王之间的关系,下令逐出沛王府。次年,王勃由长安赴巴蜀游览,求补虢州参军。他在任上时恃才傲物,被僚吏所妒,又因私藏官奴并将其杀害,险乎丧生,后遇赦幸免,但他的父亲王福畴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咸亨三年,王勃由蜀国到长安,吏部侍郎裴行俭早闻其名,意欲召用。勃在《上吏部裴侍郎启》中,指出朝廷以诗赋取士,未必能选用英才,竭力主张从“激扬正道,大庇人生”的实质本领上选用“骏首'、“真龙”。
  高宗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父,次年八月返回时渡海溺水而死。
  关于这点,学术界颇有争论,越南学者太允晓在越南出版的《文艺周刊》撰文说,王勃喜欢游山玩水。一次带领7名家人乘坐帆船,利用重阳节的顺水,渡海直至欢州,临岸时突遇风浪船翻人亡。
  王勃死于何时,众说纷纭,《旧唐书》说他活了28岁,《新唐书》说29岁,还有人考证说35岁。
  王勃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于革新。他以自己的实践,突破了六朝以来只写宫廷生活的狭隘范围,在内容上增加了社会生活气息,使诗歌充满了新的生命,因而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唐初四杰”,他居四杰之首,说明他的成就最大。
  从他所留的90余首诗歌来看,其题材也比较广泛,其中有描写田园风光的,有赞美壮丽山河的,也有表达真挚友谊的,亦有抒发满腹牢骚的。特别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论格调、用笔、感情诸多方面,俱臻化境,成为千古绝唱。毛泽东同志在读完此诗后,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面画了几个圈,在书的天头上批了个“好”字。
  在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方面,王勃继承了六朝乐府和抒情小赋的特点,在五言律诗的格调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王勃创造的主要成就是骈文。在《王子安集》20卷中,诗歌仅占一卷,赋占两卷,其余17卷中都是不同体裁的骈文,他的骈文代表作当属《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上元三年,王勃前往省父途中经过洪州,正值阎都督重修滕王阁落成,大宴群僚和宾朋,王勃亦在应邀之列。当时阎伯屿欲夸其女婿之才,事先已让其女婿写好了《滕王阁序》文,又假惺惺让其他宾客写作,那些人亦知其用意,故作谦辞,独王勃不解其意。轮到他时,他竟展纸挥毫。阎伯屿怒其不恭,忿然离席更衣,并密令手下人站在一旁监视,王勃每写一句,就入内报告。王勃写岀“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时,他说“不过老生常谈尔”。接着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阎沉吟不语。再报道“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转怒为喜,连喊“奇才也!”。当王勃写完全文,阎都督又将全文通读一遍,感叹道:“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我等今日雅会,亦得闻名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也。”阎都督可谓一语中的,滕王阁以后又重修29次之多,成为全国四大名楼之一,不仅在于他的建筑雄伟壮丽,更重要的是借助了王勃的这篇传世之作。
  王勃的著作除诗、赋、骈文而外,还著有《读书》、《周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百里昌言》、《黄帝八十一难经注》等,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训诂、历法及医学等诸多方面,说明王勃不仅是一个文思绚丽的才子,而且是一位经邦济世的哲人。

知识出处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河东文史第一辑》运城,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本书以纪实的方式,以戊戌变法以来的运城历史为背景,以事件的人物为主线,收集了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等方面的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解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绩
相关人物
王勃
相关人物
王通
相关人物
杨素
相关人物
李德林
相关人物
魏征
相关人物
房玄龄
相关人物
李靖
相关人物
杜如晦
相关人物
杨炯
相关人物
卢照邻
相关人物
骆宾王
相关人物
长安
相关地名
绛州龙门万春乡
相关地名
河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