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柱村张区长殉国洪芬楼王队长捐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105
颗粒名称: 国柱村张区长殉国洪芬楼王队长捐躯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14-16
摘要: 1943年6月,小麦刚收割完毕,罗西乡的老百姓有的还在打场,龟缩在涧沟崖据点里的土顽便开始抢粮了。该据点驻着王洪九属下的第四大队,有一个营的兵力。大队长徐凤林,外号“徐龟腰子”,兵痞出身,诡计多端,因会打“巧”仗,在王洪九属下号称“虎将”。这支顽军在麦收以后,穷凶极恶,千方百计破坏地方武装力量, 以便掠夺村民刚刚收获的小麦充作军粮。
关键词: 革命烈士 社会人物

内容

1943年6月,小麦刚收割完毕,罗西乡的老百姓有的还在打场,龟缩在涧沟崖据点里的土顽便开始抢粮了。该据点驻着王洪九属下的第四大队,有一个营的兵力。大队长徐凤林,外号“徐龟腰子”,兵痞出身,诡计多端,因会打“巧”仗,在王洪九属下号称“虎将”。这支顽军在麦收以后,穷凶极恶,千方百计破坏地方武装力量, 以便掠夺村民刚刚收获的小麦充作军粮。
  当时庙山区区长、共产党员张国柱,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粮食,率领区中队的四个班,50多人,经常活动在敌人据点的周围村庄,相机打击敌人,以迫使他们龟缩在据点之内。因此,斗争十分激烈。
  6月18日(阴历五月十六)区中队在黄土堰村保护集市,19日又保护了南屯大集,20日撤回黄土堰。夜晚到达前哨阵地北白埠子村,召集党员、干部研究部署如何防备涧沟崖据点之敌。不料我区中队的行踪,为敌人所侦悉。21日凌晨,敌人倾巢而出,以十倍于我的兵力将北白埠子村团团围住,意欲全歼我军。当时张区长在村东门,中队长宋德胜在村北门率部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北门守军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渐渐不支,宋队长和张区长又失去了联系,情势险恶,此时宋队长只好率部突围。几个人一起用力,推倒了一段围墙,突击到村外,占据了村北的高地。又经过一阵激战之后,还是没听到张区长的消息。这时敌人已攻人了村庄。宋队长断定张区长还在村里,于是下令进行反冲锋,打进村里接应张区长。
  原来张区长在东门与进攻的大股敌人接上了火。由于战士们的军火多系陈旧弹药,很多受潮哑火,经过一阵顽强的抵抗之后,寡不敌众,被敌人围困在更道之内。张区长、战士孙兰魁及部分村干部多次突围未成,先后壮烈牺牲。可恨的敌人竟将张区长的头颅割去献功。
  当区中队再次攻人村内之后,敌人不敢再战,带着抢的部分粮食、牲畜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当战士们寻找到张区长的尸体后,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痛哭失声。战士们在悲痛之余将尸体抬到他的家乡一一抬头井村(苍山县沂堂乡),买了一口5寸棺木盛殓起来,埋葬在他用生命保卫下来的故乡土壤里。
  为了表彰这位为民捐躯的革命先烈,上级决定:把他的牺牲地一一北白埠子村,命名为“国柱村”,以志纪念。
  到了第二年开春,即1944年2月9日,徐凤林的顽军又出兵骚扰,占据了毕家庄及庙山以北的山岗。临枣大队排长、中共党员王洪芬同志,奉命率领全排战士向毕家庄猛插。由于敌人的火力猛烈,队伍被切断了,已进入村内的11名勇士,被敌人的枪弹逼在一所土炮楼里,无法施展火力。驻在南白埠子村的后续部队曾几次前往增援,都遭到敌人炮火封锁,无法前进。王洪芬等11人,血战竟日,弹尽粮绝。凶残的敌人竟用秫秸将炮楼培起来,点燃起烈火,11名战士除1人跳楼幸免外, 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这一次悲壮的战斗,上级决定将毕家庄改名为“洪芬楼”。
  上述两村,直到国务院明令取消以人名命地名以后,才又恢复了原名。
  (双月湖办事处供稿周澎王立德李金城撰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书分为历史足音、人物春秋、史海钩沉、民族宗教、双月览胜、罗庄风情等6个部分,讲述了罗庄区重要的历史事件。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澎
责任者
王立德
责任者
李金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国柱
相关人物
徐凤林
相关人物
王洪九
相关人物
孙兰魁
相关人物
王洪芬
相关人物
宋德胜
相关人物
罗西乡
相关地名
白埠子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