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高手骨伤克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10
颗粒名称: 杏林高手骨伤克星
其他题名: 记县政协常委、马站骨科医院院长仇文平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4
页码: 24-27
摘要: 在鲁南苏北很少有人不知道他,这不只因为他医术精湛,更因为他对患者有一颗菩萨般的好心肠。他就是郯城县政协常委、庙山镇仇氏骨科医院院长,仇氏骨科治疗专科第七代传人--仇文平。
关键词: 仇文平 人物传记

内容

在鲁南苏北很少有人不知道他,这不只因为他医术精湛,更因为他对患者有一颗菩萨般的好心肠。他就是郯城县政协常委、庙山镇仇氏骨科医院院长,仇氏骨科治疗专科第七代传人--仇文平。
  继承祖传医术,不断发展创新
  1948年,仇文平出生于一个骨科世家,他一家七代人从事骨科研究和治疗,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整骨医术。他的父亲就是位有50多年临床经验的老中医。1966年,仇文平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中医,节假日随父亲看病整骨,增加了临床经验,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他虚心好学,逐步掌握了祖传的整骨医术。在医疗工作中,仇文平发现,单靠传统的治疗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病人的需要,必须掌握更精湛的医术,才能真正解决病人的痛苦,使仇氏骨科医术生存发展下去。于是他于1982年辞去教师工作,先后到河南医药专业学校大专班、郑州骨科医院学习进修,利用学到的知识对仇氏骨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对创伤骨折,开放性、多发性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先天性肢体畸型,先天性髋骨节脱位等方面疾病的治疗,都取得突破性进展。1991年秋,黑龙江省珍宝岛工程安装队职工王悦生,在一次施工中,被石头砸成重伤,有三处严重骨折,曾在三家大医院就诊,来到仇氏骨科医院的时候,左小腿开放性骨折处已经化脓感染,胫骨上三分之一处有10cm骨质露在外面,别的医院曾建议截肢,仇文平诊断后,根据病情,采取新的治疗方案。通过三个月的治疗,终于痊愈了,王悦生的腿保住了。从此,他俩成了好朋友。安徽省亳州市杨光明之子杨蕾患特发性脊椎侧弯,虽然多处求医,仍没有治好。后来,杨携子来到仇氏骨科医院。杨光明一见仇文平就哽咽着说:“仇大夫,我们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大医院,可是孩子的病依然没有治好,您一定要想办法救救孩子。”仇文平看看绝望的父母,再看看痛苦不堪的孩子,他几乎流泪了,立即安排对孩子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他采取推拿按摩矫正配合药物治疗,终于让孩子站起来了,杨光明感激地说:“仇氏整骨医术使蕾蕾获得了新生,这是一个奇迹,我要逢人就讲。”医德千斤重,金钱一纸轻俗话说:“无德不能成为良医”。仇文平认为,病人能到自己的医院来看病,就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只要病人来了,就要热情诊治,悉心照顾,即使是家庭困难的病人,也要先给予治疗。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92年春天,苍山县层山乡张凤军,因车祸,造成双小腿严重骨折,年迈多病的父亲用手推车推来仇氏骨科医院。仇文平问他:“为什么耽误十多天才来呢?"张凤军的父亲说:“家庭生活困难,凑不到治病的钱,到了几家医院,因无钱,人家都不给治,后来听说您们这里对穷人从不拒绝治疗,而且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好,才到你们这里来求医的。”仇文平听了以后,心里酸酸的,他就对张父说:“老人家,先给孩子治病要紧,钱以后再说。”立即安排张凤军住院治疗。张的父亲患慢性气管炎,呼吸很吃力,也一并给予治疗,两个月后,张凤军的两腿痊愈了,治疗费两千余元,仇文平分文未收,出院时,张家父子俩都哭了,苍山县庄坞乡的杨溶芹,被50拖拉机压断双腿,是为开放性的,在仇氏骨科医院治疗了整整四个月,治疗费六千余元,因肇事者逃跑,杨的家中又困难,医疗费至今未收,类似的事例数不胜数。
  仇文平不但对病人有颗菩萨般的心肠,而且他也把乡亲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并给予热情帮助。困难户仇凤开、田文祥都是在他的帮助下过上富裕日子的。几年来,仇文平为病人免费医疗及捐赠社会福利事业累计达13万元。凡是经他医治过的病人,对他的医术医德无不啧啧称赞。
  庙山镇供稿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

本辑收录山东省郯城县政协自1981年成立以来到1988年17年间政协委员中有较大贡献者的资料或事迹。所选政协委员包括各界人士,或在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并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或在技术上有专长、工作上有成就,或在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中有一定影响。书后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郯城县委员会历届机构设置及其成员》。

阅读

相关地名

仇文平
相关人物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