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各地的婚丧习俗,大同小异。这里以郯城中部地区为例,简述其大概。
婚俗
说媒:男女到了十六七岁,父母便忙着托人给其说亲。说媒的人,多是亲戚、朋友,也有专好为人说媒的人,旧称“媒人”或“媒婆”。媒人,女的居多,男的较少。
合年命;媒人说合后,男女双方认为门当户对,可以结亲。这时就要请人“测八字”“合年命”。所谓“合年命”就是看看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属相是否相合,若不犯禁忌,考虑确定婚事。如属相有“感犬泪交流,白马怕青牛,蛇见猛虎如刀斩,山猪自古畏猿猴”等禁忌说。亦有把生辰配以阴阳五行,说什么命相生,什么命相克,这些虽纯属唯心、迷信, 而过去的家长却奉若神明,好端端的一桩婚事往往因此而告吹。
递小柬子:递小柬子也叫“传小启”。即男方请媒人或派其他人给女方送去一点衣物,表示婚事定下了。这个“小启”没有什么仪式,男女双方均不设宴,也不请客,如果碰巧在吃饭时候,家常便饭便可,女方也不回赠礼品。
传启:形式隆重,男女双方事先择定吉日,上半年选二、四、六月,下半年选十月、腊月,而不选八月,因为八月的“八”字,同巴巴结结的“巴”字同音,人们多有忌讳。日子也选二、四、六、十等,尽量在上半月。届时,男方买鱼杀鸡,摆上四碟八碗,请来媒人、写启人、邻里、亲友、本家户族(家族大的只请近支)。一般是2桌或3桌,也有5桌或6桌的,这主要看主家在这方面交往的广度。写启人将启写好,随同送去的衣物,包在一个包袱里。传启衣物,一般是六件或八件,也有四件或十件。衣物的多少,有诸多原因,或是女方要,或是男方显示财势而多置办,没有固定数额。待酒足饭饱之后,由两辈人组成的二人,在中午前送到女方家。媒人是当然的传启人。这包袱里除了衣物、化妆品、首饰外,还要放上一对小鱼、一双筷子、一束艾、一束葱、一小包盐等物。意思是日后夫奏日月从(葱)容,年年有余(鱼),恩恩爱爱(艾),早生贵子(筷子)。
这里附带说一下“启”的写法。“启”和“柬”都是“信”。这是男方发往女方的求婚信。它由于长期使用,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格式。因过去使用文言,格式化后,仍万变不离其宗。市上出售的启,是三折四面;外加一封套。第一面写双喜,第二面写“仰承金诺”(求婚的话)——启的主要内容,第三面写称谓、年月、女方家长称谓写在另备的红纸条上,男方落款在启纸上。白纸边是制启纸人故意留下的,意即“白头到老”。有的写启人又在白纸上写上“白首偕老”。封套一般写“鸿禧”两字,是借用鸿雁传递情书的典故,可是有的写启人也在上面写上了吉利话,如书“鹊架兰桥”虽多余而不失本意,若写“天作之合”就离题太远了。
一经传启,这桩亲事就定下了,虽然不是金科玉律,但在旧时却好像法定一样,这个启被视为男女终身为夫妇的凭证。结婚:男的叫“娶媳妇”,女的叫“出门子”。即男方请人根据女方的生辰属相择定吉日,然后把日期写在一张红纸上,同时把忌讳的人,面向什么方向上轿、下轿,一并写上,派人送给女方,这叫“下日子”。有的是在传启时连日子一起给的,叫连日子带启一起下。女方根据日子,准备嫁妆衣物等。除了女方自己穿用以外,还要给男方做双鞋,这双鞋叫“压柜鞋”。放在柜里,同嫁妆一起抬到男家。男方则整饰新房,置办喜床,操办酒席,约友叫亲,等等。
结婚的头一天,男方要请人铺床,什么方向都是查日子时写定的。床上秫秸一顺方向放,再放一些秫秸疙瘩。意思是让新人不要贪恋舒适,忘记了爹娘。有铺芝麻秸的,借芝麻开花节节高,寓意婚后日子步步高。用红纸包上四块新砖,分别垫在四个床腿下,连同床上被褥四角都放上钱、枣、栗子、花生,意思是“早立子”。铺上新床,不能空着,头天晚上要由新郎伴其未婚的侄辈睡,晚辈睡叫“滚床”。年龄过小的上床后,大人还在一边教着:“上滚床,下滚床,一年一个状元郎。”年龄大一点的却故意戏谑着:“上滚床,下滚床,一年一窝屎克郎”。年小的要是尿了床,主人不仅不生气,反而认为是早生贵子的好兆头。男方还要叫客,把姑舅两姨至亲好友叫来迎轿。男方租赁的轿由轿夫抬着送到女方,女方招待吃饭,塔远的轿夫还要在女方家里住下,这叫 “过轿”。
喜期临近,女方家中至亲好友络绎不绝。有的送点心,有的送烟,这叫“填箱”。至亲好友除了给点心衣物外还放上一些钱,这叫“封礼”。庄邻填箱者,不作招待,至亲好友留下吃饭。这顿饭虽不是什么宴席,但饭菜烟酒较之平时要丰盛得多,多数是煎煎炸炸办成的四碟八碗。男方的亲友也在喜期临近时,送给男方一些衣物钱财,以示祝贺,这叫“送礼”。
喜期的头天下午,嫁出姑娘由叔、哥或弟弟陪同,到祖坟上坟,意思是告别祖先,出嫁他姓。掌灯时分,在一起玩的姐妹前来话别,随后就是“装箱先由姑、姨、婶子或大娘,拿着用红纸捻成捻沾上油点着的“灯”,照照箱子、柜、橱等,意思是驱逐邪恶。接着把所要带的东西全部装好,用封条封上,姑姨至亲还要给压腰钱。
第二天,也就是结婚的正日,一大早太阳未出,女方就要启程,上轿鞭一的,新人坐在太师椅上由哥哥或弟弟抬到轿前,新人鞋外套着哥哥或弟弟的鞋,上轿后脱下,意思是不带走娘家的亲情热。
据说新媳妇的仪仗是半副銮驾。不管大官、小官,甚至新科状元遇到结婚的仪仗也要暂让一边,俟其过后才能前行。这个仪仗,前边是一人拿信香,接着是扛圆顶伞的,后边才是四人抬的花轿。花轿装饰得花枝招展,轿顶正中一小孩手拿荷花骑在麒麟上,这叫“麒麟送子",顶四边是八洞神仙。轿四面的布幔上绣有花花绿绿的装饰,这布帳叫“轿衣”,平时折叠收藏,用时才披挂上。轿后面是拾嫁妆的。嫁妆多寡无限制,一般是一橱、一柜、一对坐床,还有抽屉桌一张,殷实些的人家陪送比较丰盛,有大八件、小八件、半支或整支嫁妆之别。沿途遇到桥梁、高大树木、巨石、三岔路等,专有一人在这些东西上贴上事先在小长方红纸上写好的“青龙”二字。这个“贴青龙贴子的”人,有时还兼职放炮。穿过村庄或经过村头,还要放三声大炮,传说:“青龙”能镇邪,炸炮可驱逐邪恶,亦有请人让路、诱人看景的用意。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里,有两人跟着轿,时而扶着轿杆,时而不扶,这是“稳轿”的。这两个人是轿内新人的哥哥、弟弟或侄辈,他们唯恐抬轿的急于赶路,走不稳当,把轿内亲人晃荡晕了,所以这样紧紧跟着轿,一直快到亲戚家,他们才回去。另外还有两个人跟在队伍后,这就是“大客”。有的大客骑毛驴、骑马或坐牛车,这要根据大客和女方家人的平日身份。这两个人分别是新娘的舅父、叔父(或伯父)。
喜日盛时,往往有两家出嫁的花轿在途中相遇,这就发生了所谓“抢上”现象。什么叫“上”?南北道东是上,东西道北是上。一旦花轿在途中相遇,两个队拼着命向上绕,这时也不管有路无路,是湖是坡,抬着轿飞跑,看哪队跑得快。往往因此双方都跑得张口气喘,胜者虽满头大汗,却乐哈哈的,因为“抢上”得胜又给喜事增添了一大吉利。
队伍接近男方家门,男方即有人挑着大挂爆竹,迎头点放起来,边放边后退,女方跟着这炸炮缓缓前进,及至男方门前,爆竹放完了,女方轿稳下而不落,用支杆撑着,轿夫索要“落轿礼”。面朝哪下轿时,再索要“转轿礼”,你争我要,讨价还价,要耽搁很长时间。如果双方不太争执,新人能很快下轿。
新人下轿,男方则有一童男一童女,手捧着“宝屏壶”、“富贵碗”,站在轿前相迎。首先“送女婆”出来,搀扶着新人下轿。新人不能脚踏生土,男方专有两人,一人拿一条红毡铺在地上,新人走上这条毡,那条毡马上又移到前边去了,就这样来往翻倒,一直把新人迎到家。一般人家多是以席代毡。男方门里靠一边燃起一盆松枝火,劈劈啪啪作响,烟雾缭绕,相传这盆火,能将新人一路招惹来的妖魔鬼怪驱逐干净。新人跨过火盆,便有一男青年一新郎的弟弟或侄辈,抱着一个斗,内装有高粱、麸子插上秤、铜镜,向新媳妇怀撞三下,这叫“陡(斗)升三级。”与此同时,一女长辈抓着斗内的高粱、麸子,向新人头上撒去,意思是把“幸福”、“吉庆”送给新的一代。
“天地桌”摆在院中靠北墙处,新人在迎送人的簇拥下,对着天地桌跪倒磕头,有时还没来得及跪,就被嬉闹的人按倒在地,这叫 “拜天地”。
拜过天地,女的进入洞房,先由新郎用长杆烟袋将“蒙脸红子”挑下,甩到复棚席上,而后是“上头”。所谓上头,就是一人用伞将门罩住,新媳妇坐在高凳上,一“全命”老年妇女,拿着红线和鸡蛋,在新人头上绕几圈,口里还念念有词,说些吉庆话。看热闹的顽皮孩子不知念些什么,于是便胡谄:“红丝线,头上转,一年一窝王八蛋”。后是“坐帐”,新人按查日子写的方向,盘坐于床上。再就是喝“交心酒”,男女各斟一杯,但没有认真喝的, 只是表示表示罢了。
黄昏后,闹喜房的人接踵而至。尽管有三天不分大小的习俗,新人辈份较小,闹的人相应的就少,辈份要是高一些,闹的人也就多一些。闹的时候,一般的还比较文明,一旦稍有低级粗野,家人就婉言干涉。夜深了,人们逐渐散去。但还有人趴在窗下,专听新人的窃窃私语,这叫“听房”。偶而抓住话柄,便用来取笑新郎或新娘,甚至作为笑料,传讲很长时日。
在新人进家的同时,有专人到停轿处去迎接“大客”。不管下轿耽搁多长时间,大客都得耐心等待,等候来接。一见面,便打拱作揖,问寒问暖。寒喧之后,便迎到客屋设席款待,酒莱优于拿嫁妆的。与此同时,男方邀的客也另席招待。饭后新人磕头,客人给磕头礼。
“大客”、“送女婆"连同拿嫁妆的饭后便离去。大客和送女婆还要回到女方家,跟其父母谈谈男方的款待,以及他们在男方所获得的初步印象等等。总之,多是宽慰的话,然后散去。
上述是一般人家的情况,特别富有或者较为贫困的户则是另样。富有人家要过响轿,什么执扇、掌扇、龙凤扇、肃静、回避、二人抬的大锣若干面,喇叭多少对,前面还有对子马开道,连同嫁妆队伍能摆一二里路。穷困户则说不起媳妇,也没有人给说。女的由于诸多原因,被送人家当童养媳(团儿媳妇)。结婚时既没有嫁妆,也没有其他什么摆设,做上件新衣服,从锅屋里出来去拜天地,入洞房,这叫做“锅门口带嫡嫡”。
结婚第三天磕头。先到祖林上坟,意思是新人报到入宗,回来再给近支挨家挨户磕,每户都要给磕头钱,数目多少,根据来往,能多不能少。
第四天开始叫“短趟子”。所谓“短趟子",就是把新媳妇叫回娘家,当天叫,当天回,不能住宿过夜。这第四天的头一趟,必须两辈人,多数是新娘的爷爷或叔叔大伯与侄儿,男方款待隆重。来叫的如有小孩子,男方家长要给小孩子见面钱。中午以前离开婆家,婆母用毛巾给包几个馒头,下午太阳落山前要回来。这里有个忌讳:说是太阳落山再回来,会瞎婆婆的眼。回来时要带几包点心,一个人送,男方不作招待,吸支烟,喝杯茶,简单寒喧几句便可离去。接着二趟、三趟••・•••女的家族较大,近支较多,有叫五六趟七八趟的。这个短趟都必须在双日,单日子不能叫。还有凡属新亲,招待时,一定要有面条,意思是好亲戚像面条那样扯长拉不断。
满月后,女方的父亲亲去亲家,将女儿接回过9天。男方接待比较隆重,饭菜较为丰盛。9天过后回婆家,也要女方父亲亲自送,这叫“回门"。女方要携带回门礼,一般的是一对鸡、一对鱼、一刀猪肉、两个象征园满幸福的大锅饼,以及满堂鞋——男方全家男女老少一人一双鞋。传说,这是考试一下新媳妇针线活的。至此,整个结婚事宜才算结束。
丧俗
这里简述一下年老正常死亡的丧俗。
倒头:人一咽气,俗谓“倒头”。子女举家痛哭致哀。正常情况,家人多有准备,送老衣帽鞋袜(所谓寿衣)早已做好,垂危时为其穿戴整齐,床调在正堂屋,头南脚北仰面正卧,这个床叫“灵床儿子剃头(“五七”期内不准理发),女儿散发,左邻右舍闻声赶来,慰问、探视、幇助料理丧事。男女寿衣有别。男的是长棉袍、棉裤、梯鞋、单袜,均为蓝色。女的是棉袄、棉裤、外罩对襟的敞衣,也是蓝色。不管男女均不用纽扣,只钉布带子。殷实一些的人家,男的上身罩一马褂,女的下身着裙。袄内可以加衣服,如夹袄等,不能穿褂子,因“褂子”同“挂子”同音,不吉利。按死者年龄数烙岀打狗饼子,然后一岁一个用线穿成一串,按男左女右挂在手脖上。迷信的说法:人死了,他的灵魂要过恶狗山,如果没有打狗饼子,会被恶狗撕咬。灵床头放一碗半生的小米饭,上插一双筷子,叫“倒头饭”。饭的一边放一盏灯,叫“指路灯死者用草纸蒙上脸,孝子跪卧灵床两边,外边有人来,孝子边哭边在“牢盆”里烧纸。至亲接信后立即哭着前来,叫“奔丧”。
泼汤:执事的打着灯笼,拾着汤罐,挎着火纸第子在前,后边跟着孝子、侄男伯女,长子在前,次子在后,接着三子,大侄、二侄、长孙、次孙…”儿媳、闺女、侄媳、孙媳,依顺序排列,前往土地庙烧纸,绕庙一周,哭着回来。沿途遇着路口,执事的便烧纸,泼汤的人要跪倒磕头。一天早、午、晚泼3次。第一次叫“倒头汤”。男的光着头,女的散着发。从第二次泼汤起,男的戴孝帽,女的顶褡头,孝子拉着“哀杖棍”,大儿媳妇打着“领魂旗”。哀杖棍是执事人砍的柳木棍,长短像手仗;领魂旗是用一根高粱秸,长度同死者身长,前头劈开,夹着对折的一张草纸、白布条和麻匹。孝帽:孝子的是1尺2寸见方白布,折叠起来,沿边缝有麻辫,内衬一见方白布,耷拉下来,正好遮住眼,耳边坠有棉球,父母双亡的钉2个,死去1人的钉1个。侄辈的1尺见方,孙辈8寸。褡头:儿媳、女儿的同棺长,侄媳、侄女5尺,孙女辈3尺。女的还有扎腿布,宽窄长短也按辈来。幔鞋:父母死去一人,孝子鞋不幔严,留脚后,侄辈幔鞋头,孙辈幔脚腰。父母均故,儿子幔整鞋,侄孙辈不变。腰里系一苘绳,拖在地上,叫“孝绦父母均故,拖在地上的是两根;只有一人去世,拖在地上的只1根。这些叫“戴孝”。条件好的人家,男的穿孝袍,女的穿孝褂裙子。
破孝:凡是来吊唁的都给孝布或孝帽叫 “大破孝”。一般的只给闺女婿、侄女婿、外孙、外孙婿、外甥等人的孝帽、孝带等,也叫“破孝”。
盛殓:至亲好友看视后,将穿戴整齐的死者装入棺木,刹上材口(用钉子将棺盖钉上),叫“盛殓”。棺木等级按木板厚薄,有薄匣子、四寸、五寸、方子、天桐棺等,最差的是“箔笆子卷"一用高粱秸制成。
送三:第三天晚上,用火纸糊3个钱褡子:土地老爷、二鬼上差、自背各1个,装上火纸到土地庙去烧,只有男的去,女的不去,意思是送些盘缠钱,故还有“送盘缠"之说。
送殡:先请人看日子,而后通知亲友(习称跑信)。一般都是半天客半天殡,俗说“连客埋”。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一天客,一天殡。支客头天来喇叭的叫“连起三”。个别富有的出出进进一星期的也有。最隆重的在家停灵“七七”49天,执事人天天开桌,这样的大殡更属罕见。送殡这天,丧主家里,灵堂门挂上帘子,门前用帘搭上灵棚,有的在两边贴上白色或蓝色的丧联,靠近门摆上八仙桌,这叫祭桌,上放香炉、烛台、还有5碟5碗祭品,不外乎炸鱼、丸子、馒头、点心等。晚饭后,孝子用捧盘捧着火纸折叠的牌位,上写“三代宗亲之灵位",牌子上披有黑布,由执事人带领到村头的岔路口,烧纸磕头后回家,将牌位放在祭桌上,这就是“请灵",请三代宗亲回家享用香火。接着举行“家奠祭桌上香炉里燃上香,烛台点上蜡烛,灵棚两边挂上马灯,祭桌前放一方席,靠近祭桌放一装有麦穰的口袋,祭桌后立一五色纸扎的库,灵棚放有彩色纸扎的“社火”。死男的扎金银山、轿、马、老少奴等,死女的扎牛、轿、金银山等。家奠开始,喇叭声声,伴着呜咽的哀嚎,气氛凄然。先是孝子们磕头,边哭边行九叩礼。接着侄辈、孙辈,再就是女的,儿媳、女儿依序顺延。最后是“装库”,儿女们边哭边用筷子将用金箔纸折叠好的“元宝”叼起放入库中。这项活动费时较多。最后是喇叭表演了。先是经常吹的“百鸟朝凤”,之后是民歌小调,还有卡戏等。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嬉戏起来,宿客姑爷是主要对象,要他拿钱,赏赐吹鼓手,点节目,戏谑到顶点时,晚辈到姑爷身上翻。另外,凡是出嫁的女儿也都要拿钱,往往要闹到鸡叫。
第二天是正事。早饭后,吊唁者络绎不绝。执事人有一专司鼓者,客人来,击鼓三响,喇叭马上吹奏迎客。客人登帐(记上祭品、祭礼数)后由执事带到灵前祭奠,有祭桌的摆上而后磕头。礼后由执事带入客屋用餐。上齐菜后,死者的儿或孙在执事人带领下,到客屋给吊唁者磕头,这叫“谢菜”。在执事高呼“谢”的时候,吊唁者要停筷、起身,表示答谢。餐后不候送的便可离去回家。
有祭帐的要在头天晚上送到,以便执事人按照亲咸远近挨次挂在客屋里。晚送的不便补挂,只好按早晚顺序排列。
吊唁者磕头要根据亲戚的远近。近的必须九叩礼一磕九个头。其他懒九叩(四勤四懒)、三上香、四个头等。男容磕头时,孝子要边哭边在牢盆烧火纸,站桌头的(执事的)喊“谢”时,孝子挺身叩头答谢。女客来时多是哭着来,丧主女的要哭着到家门外迎客,一直陪哭到灵前,然后劝止啼哭,引到另屋休息。
客人全部来齐后,便“辞灵”。辞灵的仪式同家奠,所不同的是候送的至亲要参与。辞灵后便“送灵”。将请来的三代宗亲送回去。孝子捧着三代宗亲牌位至原请灵的地方,烧纸磕头,把牌位放在火里烧掉。
出棺:送灵的一离家,家中便捆棺、扎架子,送灵回来接着便出棺,孝子在棺头领棺, 至岔路口停下.,举行“路祭”。
路祭:仪式同“家奠”、“辞灵”。磕头按辞灵的顺序,候送的排在最后。与此同时,家里在“扫棺”。所谓扫棺,就是在棺木离开屋后,请人将棺木底下的垃圾扫出烧掉,在原放棺木处放一土坯,土坯下放一撮粮食。扫棺人系儿女双全年长妇女。
“路祭"后,棺木就要上林,孝子们在前退着领棺,女眷目送,至岔路口,执事者将牢盆绕孝子头一周向地摔碎,即所谓“顶牢盆”。这一着,必须长子嫡孙。至此,孝子不再退着走。
跑林:棺木接近墓地时,在指挥的号令下,碎步快跑一段,叫跑林。然后将棺木按地舆先生指定的方向放到坑里。地舆先生用吊棺线将棺木调正,孝子们跪在棺的小头,执事的将盖斗饼分成若干份,从棺上抛给孝子,孝子兜着饼,脱下孝帽,不哭不喊默默地往回走。家门前置长凳,放有孝子平时穿的鞋,鞋里有钱。孝子跨过长凳,取出钱,穿上鞋,这叫“抢富贵”。
孝子一走,执事的将小钱、鉄子撒上棺木,而后盖上苫棺席,覆土封堆。如果是合葬墓,事先要砍一小木板,叫“过棺木”,俗称“过桥板”,放在两个棺之间,意思是让死去的人便于来往。
执事回来后,丧主家门前置一堆谷草火,凡在林上回来的人要在火上烤一下,甚至连用具也要烤烤,这样能“驱邪”。然后坐席用餐,这叫“回领席”。酒饭间,孝子过来跪拜叩谢。送殡仪式结束。
“破七”:出棺前后进行。所谓破七,是从死者去世那天起,7天为“一七”,共五七。其中有一个七与古历的七日相重叫“犯七”,因此要破。
破七时,请来的道士先用五色纸扎一圆顶伞,并按死者年龄扎小旗,一岁一个,插在一个斗里,放在方桌上,道士手执宝剑,口中念破七经,边念边用剑分小旗,一会儿撒麸子,一会儿用剑尖沾碗中水洒一洒,死者的众子女绕着桌子一边哭一边转一边拔小旗,其中有一特小的黑旗叫“铁旗”,由道士拔出,让长子吃掉,道士再用剑柄,将碗击碎,众子女所拔小旗集中烧掉,破七结束。殷实一些的人家,请的道士多,仪式隆重一些。
圆坟:棺木入土的第三天傍晚,子女全部到坟前哭奠。然后用兜兜土将坟堆大。这叫“三天圆坟烧五七纸:“五七”夜里的五更天,子女在家烧纸哭悼,当天的傍晚,再到坟前烧纸哭以后还有“百日坟”、“周年坟”。至此,丧事才算完全结束。子女戴孝3年。有些大户,对其丧事极尽奢侈,讲究出进几天,几棚吹鼓手,几棚僧道尼姑,说法念经, 设坛超度,耗资巨大。
(张树桐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