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沭河东岸,岚兖公路边上座落着一个以传统工艺木梳闻名的村庄,这就是板泉镇高榆村。
高榆村做木梳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中期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高榆村有丁、陈两大姓。陈姓明初由洙边夹河村迁入陈家庄,再迁入刘家岔河,最后迁到高榆村定居,世代以务农为业。清代中叶,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个挑货担的老人,是宁阳人,见一陈姓青年憨厚可亲,就问:“你愿意不愿意学点手艺?”答曰:“愿意。”原来这个外乡人就是个做木梳的老手艺人,是出来传艺谋生的。于是这个陈姓青年就拜老人为师,开始学习木梳的制作工艺。两年后师傅见徒弟手艺学成,便离开高榆,挑着小货担飘然而去。临走时留下一张纸条,贴在开齿锯上,上写几条工艺秘诀。从此,做木梳这一手艺就成了陈姓人家的家传工艺。
开始,陈家人做了木梳就挑到集市上或到四乡出售。由于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物美价廉,很受群众欢迎。加之当时方圆几百里内只此一家,所以生意很好,陈家经济收入也大大增加。以后技术更加熟练,规模有所扩大,生产数量增加,就把产品批发给货郎和集市摊贩。自己也兼零售,高榆木梳的名声也就逐渐传开了。
旧社会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或者也可叫做“专利权”吧,陈家人对这门手艺采取了技术保护措施——技术保密,传儿不传女。对亲戚、邻居都密而不传,做活时不让外人看见。长期以来,只有陈姓少数几家会这种手艺。
建国后,社会安定,木梳生产发展很快,保密措施有些放松,丁姓人家开始有人学会这种手艺1956年全村办起了农业合作社,以生产队为单位开展生产。党和政府提倡以农为主发展副业生产。集体化生产使木梳这一传统工艺得到了彻底解放。农业社统一组织木梳生产,成立了“东风梳业社”,男女老少都纷纷加入到这一传统手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来。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鼓舞下,高榆木梳生产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红火景象,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迅速提高,1964——1975年达到鼎盛时期。全村最多时年产木梳150万把。
随着社会的发展,销售渠道拓宽畅通。高榆木梳除在本地市场畅销外,还远销济南、徐州、上海及湖南、安徽、浙江、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1960年销往广州,1976年销往乌鲁木齐。一个时期内,莒南高榆东风梳业社的木梳流行全国,远近知名。1975年后,塑料梳子兴起,木梳生产逐渐下降,最后停产,1976年后转刀把。1979年,刀把生产达到高潮。1990年,随着塑料梳子的弱点逐渐显露,木梳市场开始复苏,有几家存有木梳原料的人家,开始试产试销,投放临沂批发商场,行情逐渐看好。
由于木梳具有活血通络、健脑护发的功效,1992年后国外对中国木梳需求量剧增,出口前景很好。旅游商店中,木梳成为抢手货。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榆木梳又焕发了蓬勃生机,出现了第二次生产高潮。重新建立了高榆木梳厂,从业人员100多人。实行家庭与工厂相结合的方式,厂外还有50户人家进行家庭生产。生产形成较大规模,现在他们将与青岛外贸公司联营,以便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扩大生产,开拓市场,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小小的木梳制做起来却是十分复杂的。它以木质细腻的枣木、杏木、梨木为原料,经过截砣、解板、顺木丝、蒸煮、脱胶、晾(烘)干、砍板、刮板、铲口、划样、开齿、齐齿、散花、剔齿、棒齿、锯背、圆背、磨背、刻花(贴花)、着色、上漆等20多道工序方能制做成功。而每道工序又有一定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技术要求。如:选材需用质地优良的硬杂木,以枣木为最佳,杏木、梨木次之。木丝要直,不能弯曲歪斜。放毛料:截成圆盘毛坯。解板:解成长10-18公分,宽5—5.5公分,厚1.5公分的斜板。蒸煮:放在大锅中煮开,捞出晾干,使木材脱胶“死性”,不再弯曲变形。砍板:也叫“齐头”、“齐板”,按大小规格分类截齐,使之厚薄一致,长短一样。铲口:铲平。划样:也叫“画样”,划出开齿的范围。开齿:这是关键坏节,要求梳子从齿尖到齿根一根直丝到底。拉板时必须顺丝拉,一不顺丝就会断齿。齐齿:用单片小手锯把齿拉齐。散花:即光面。剔齿:即上尖。棒齿:把齿根弄光滑,也叫“整齿",齿的形状有宝剑齿、箭齿、火柴梗齿等。定型:又叫“锯背”、“整背”,即去掉边、角、棱,把梳子背做成弓形或直背,有5道手续,必须用专用工具。打光:即“磨背”,打圆磨光。贴花与上漆:过去用自然漆,漆后贴上花,然后再漆上一层透明漆。现在多直接用青漆。
木梳分大弓、大片、大方、中方、小方、栊子六个规格型号,现在习惯称1、2、3、4、5、6号组成一套。
做木梳要用一套专用的工具,特别是开齿用的双条锯的操作技术要求最高,最难掌握。两锯同时锯,一次出来一根齿。每根齿必须大小宽窄一样,直丝直条,不允许有丝毫差错。锯条和锯齿必须绝对平行,距离相等,协调一致。操作很难掌握,不会修,不会用这种开齿锯就做不了梳子。
过去做木梳完全用手工,效率较低,一个技术熟练的技工每天也只能做40把梳子。1993年以来,木梳厂配备了电锯等机器,制梳开始实现半机械化。解板、开齿、齐齿、磨光等许多工序使用电锯,工作效率提高十几倍。过去学会制梳的全部技术。在认真教、努力学的情况下,也得两年功夫。现在有了机械,一些难于掌握的生产环节,只要几天就学会了。
木梳和塑料梳子相比,有许多独到的长处:(1)坚固耐用,一把梳子可用一生。(2)造型玲珑美观,热水烫不变形。(3)无毒,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4)护发养发,有卫生保健功能,不损害头发、头皮。(5)梳头肯下,用起来舒服。因此,木梳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在木梳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出现过许多能工巧匠,如陈洪太、陈兆谦、陈兆轩(擅修开齿锯)、陈兆永(擅砍板)、丁明乾(技术全面)、陈兆兴(做工好)、刘淑亮、丁元柱(此二人善于漆工和营销)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丁明乾能于黑夜中用死火照着做梳,又快又好,一般人一天能做30把木梳,他一天能做50把。另外,陈兆儒、丁明文、陈庆义、陈庆和等在组织和领导木梳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高榆木梳现在已有十几个门类、规格的产品,花样不断翻新。他们决心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实现梳业生产新的腾飞。
过去枣木梳子一直被视为梳中珍品,尤为闺中宠物。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令人喜爱。尤其是通身枣红色(本色)的,更属难得,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保存价值。高榆的制梳技师通过到荷泽的定陶县和江苏省的扬州参观取经,受到启发和鼓舞,准备开发新的品种。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由民用型向工艺型发展,由花色单纯向花色齐全、配套方向发展。生产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黄杨、紫榆、檀香、象牙和镶玉等名贵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作者注:此材料根据对板泉镇政府和高榆村的采访记录整理。主要口述人有:陈兆儒(高榆村原支部书记)、陈庆和(木梳厂负责人)、丁明亮(板泉镇政府信访助理)、丁元典(高榆联中教师)、陈效星(高榆木梳厂工人)、陈茂章(80岁,陈氏木梳传人)等。
作者简介:
李祥琨见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