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救众生我愿足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630
颗粒名称: 能救众生我愿足矣
其他题名: 刘鸣銮烈士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99-103
摘要: 在沂南县苏村镇之北,小杜家庄前面:有一块屹立了半个多世纪的石碑。碑身经风雨侵蚀,略显陈旧残破,碑文也因岁月的流逝而磨去了它那刚秀的痕迹。刘鸣銮烈士牺牲后,苏村人民主动集资,立碑于烈士献身之地一一小杜家庄前。
关键词: 革命烈士 刘鸣銮

内容

在沂南县苏村镇之北,小杜家庄前面:有一块屹立了半个多世纪的石碑。碑身经风雨侵蚀,略显陈旧残破,碑文也因岁月的流逝而磨去了它那刚秀的痕迹。然而,一年一度的古历正月十八日,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云集于碑前,把一朵朵洁白的花束和各式各样的花环献于碑前,低首默哀,追怀烈士舍生抗匪的往事……
  一九二八年春节前后,鲁南惯匪头子刘桂棠(混号刘黑七)率众喽罗从苍山境内北进蒙山,由蒙山步步东移,越过界湖继续东侵,至沂河两岸烧杀抢掠、猖獗肆虐,闹得鸡犬不宁。
  此时,中共党员刘鸣銮接受党的指示,从武汉返回山东与省执委联系并开展工作,因病暂时逗留于家乡苏村镇门家庵子村。为了防范刘黑七的抢掠骚扰,他自告奋勇,组织群众与刘匪进行抗争。他组织了农民自卫团,并亲自担任团副兼总教练。白天,也察看地形,训练团丁,晚上,他走庄串户,组织联防。
  是年古历正月十五日”匪徒已逼近苏村。刘鸣銮得此情报后,马上对苏村周围各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最后决定率民团进驻围墙高、民心齐的小杜家庄。由于他自己的身份不能公开,只有在行动上真正代表犬家的意志,才能取得有钱、有枪的中小地主的信任。然后再队团丁中培养骨干,吸收党员,掌握主动权。
  十六日,彤云密布,北风呼啸,零星的雪花不时飘落下来,忽然从远处传来几声枪响,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刘鸣銮巡回于围墙上观察敌情,检查工事,亲自布防,作好迎战准备。他发现围墙西北角有一缺口,当晚就发动团丁拆了六十盘土炕,及时堵好,确保了围墙的坚固。第二天早上,小股匪徒趋至圈墙下,见原侦察得知的围墻缺口已堵死,便狂吼乱叫,威逼村民开门献粮献款”。刘鸣銮在围墙上看到土匪不多,便一声令下,稠墙内土枪、土炮一齐发射,几个匪徙应声倒地,其余土匪脑羞成怒,像被打急的饿狼一样疯狂向村寨反扑。此时,刘鸣銮一马当先指挥自如,众团丁齐心协力,奋起还击。匪徒见一时攻克无望,便丢不几具尸体,狼狈逃窜。
  天慢慢黑下来”肆虐了一天的北风也停下来,激战了一天的小杜家庄处在暂时的平静中。刘鸣銮及时吿诫大家说:“小股虽去"大敌必来,险情未解。大家务必提高警暢,随时准备打击来犯之敌。”他率团丁加固工事,并在围墻各处挂起马灯,严密监视敌情。不出所料,半夜后,刘黑七率全部土匪云集于围墙外,再次发起强攻。
  在圈墙的东北角有一片坟地,众匪徒凭借地势,挑灯呐喊,鸣枪放炮,似在此摆开决战袈势。众团丁缺少战经验,慌忙求援,其余各布放相对减弱。刘鸣銮见此情景,猛然想起“声东击西"四个字,赶紧动员大家回到原来的位置迎敌。他分析认为:东南、西北两处都是平地,无地形利用,不可能有大批匪徒,东北角虽有坟地可据,看样子敌人只是虚张声势,最危险的是有大片坟地的西南角,敌人很可能在这里搞突破。因此,他与众团丁加强了对西南角的提防。过了一会儿,在东北角呐喊和枪声的掩护下,匪徒果然从西南角偷塔云梯,越墙而过,有十余名土匪伸头探脑,以求一逞。团丁杜相传、宋苗英勇阻击,不幸阵亡。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刘鸣銮当机立断,指挥众团丁飞速赶来,很快围歼了入侵之敌。刘黑七见状认为一时难以攻破,遂率众匪徒撤回时,又一齐开枪向围子内射击。这时,正在料理杜相传、宋苗遗体的刘鸣銮猝不及防,身中数弹,立刻倒地。团丁和乡亲们呼唤着、呜咽着把他抢下火线。刘鸣銮此时脸色蜡黄,奋力呼喊着:“不,要管我,守围子要紧,舍我一命,能救众生,我愿足矣!”说完,昏了过去。弥留之际,刘鸣銮对守卫在身旁的爱人说:“我死之后,若有入来接你们娘俩,你们就去吧“…”(此时,烈士唯一的儿子刘朝月只有二岁,乳名“助伍”。第二年春天,来了两名陌生人,说是让孩子到随营小学就读。只因朝月年幼,未能成行,以后得知,来人系我党所派。)
  天将黎明,烈出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战旗上,好久好久,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为保卫入民的生命财产,我县最早的一名中共党员,就这样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时间是一九二八年二月九日(古历正月十八日),年仅二十八岁。
  刘鸣銮烈士牺牲后,苏村人民主动集资,立碑于烈士献身之地一一小杜家庄前(碑身照片见插页,碑文附后)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本辑中收入的《山东纵队来沂蒙山区》的宝贵资料,是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政治部主任鲍奇辰同志亲自讲述并两次修改定稿的;我县政协委员刘子东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刘导生同志的患难之交》,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刘导生同志亲自作了修改并复信作以说明。沂南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尽磨难,饱 经忧患。沂南的每座青山、每条小溪都在默默诉说着 它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刘桂棠
相关人物
刘鸣銮
相关人物
宋苗
相关人物
沂南县苏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