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527
颗粒名称: 羽山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680-681
摘要: 羽山位于临沭县城东南30公里、苏鲁交界处。它一峰独秀,海拔269.4米,方圆6公里。虽不高大,但它突兀伟岸,形若笔架,峻峭壮观。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力,被舜帝杀于此山,故称禹山,亦称惩父山。后因山上峭石多呈羽毛状,遂改称羽山。亦传从前“羽山之谷,雉具五色,山因以为名羽山,历史上就是一座名山。
关键词: 羽山 临沭县

内容

羽山位于临沭县城东南30公里、苏鲁交界处。它一峰独秀,海拔269.4米,方圆6公里。虽不高大,但它突兀伟岸,形若笔架,峻峭壮观。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力,被舜帝杀于此山,故称禹山,亦称惩父山。后因山上峭石多呈羽毛状,遂改称羽山。亦传从前“羽山之谷,雉具五色,山因以为名羽山,历史上就是一座名山。《左传》、《国语》等典籍都对此山予以记载和描绘。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羽山作了专门标注。山上有“殛稣泉”、“试剑石”、“三官庙”、“禹王庙”、“岀云洞”、“蛤蟆石”等名胜古迹。北坡平缓,怪石林立,苍松翠柏,奇花异草,风景优美;南坡陡峭,山势险要。顶端南侧屹立着一块巨大磐石,宽数百米,高10余米,当地人称“大滑崖”。崖下背风向阳处有数块平地,残砖断瓦杂陈其间,据说当年曾为规模宏大的寺观,现存遗迹。
  殛稣泉一一位于羽山顶端东北侧。《书•舜典》记载,舜“殛鲧于羽山”。《山海经•海内经》载,帝尧时,“洪水滔滔,鲧窃帝之息壤以埋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鲸于羽郊”。尧舜之时,洪水滔天,无所止极,民众苦不堪言。帝便委派鲧前去治水。鲧未得帝命,偷取珍宝“息壤”,采用围堵之法,哪里有洪水,就在那里筑堤拦挡。谁知洪水越堵越大。鲧治水9年,劳而无功,又犯有偷窃“息壤”之罪,帝派神将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上,化作一眼山泉,名为殛鲧泉。《国语•晋语八》记载,鲧“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三足鳖),以入羽渊”。羽渊即羽山殛稣泉。《沂州志》、《临沂县志》等方志记载,殛稣泉水流淙淙,常年不涸,且“牛羊不饮”,被视为神泉。
  世传,殛鲧泉眼通大海。很久以前,临沂城东山货商潘大发听说羽山有神泉,挑着山货顺道登上羽山,见泉眼竟在一块巨石上,好奇心促使他把扁担插进泉眼探深浅,手一松,扁担掉进泉眼不见了。20年后,潘大发又在海州城一旅店内见到自己的桑木扁担。持扁担的盐贩说这是20年前在海边上捡到的。两人一推算,丢扁担与捡扁担的时间只差2天3夜。
  20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时期,一公社干部派人在泉内放炮,试图扩大泉眼,引水下山浇地。谁知炮响石乱,泉眼堵塞,殛螺泉从此滴水不见,只存遗址。
  试剑石一一位于羽山顶端东侧山梁上。相传,稣因“治水无状”,舜命侍从官赴羽山殛鲧,并赐予“殛鲧剑”一把。上古时,行刑前需先祭刀(剑)。此时,羽山之上无东西可作祭物,监斩官见身旁屹立着一块巨石,遂挥起“殛鲧剑”砍去,三道寒光,三声巨响,巨石被砍开齐崭崭的三道大缝。这就是“试剑石”,亦称“祭剑石”或“三缝石”。祭剑毕,监斩官“喇”一下将稣的头颅削了下来。稣的热血窜起一丈多高,然后落在主峰东侧山梁一块大青石板上。血落处顿时化作一眼山泉,冒出一股清水,常年不枯。这就是殛鲧泉。
  试剑石至今保存完好。从西面看,巨石上有三条笔直的刀缝;从东面看,试剑石如三只神兔在探头张望,故亦称“三兔石”。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均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人物
大禹
相关人物
舜帝
相关人物
临沭县
相关地名
稣与试剑石传说
相关作品
羽山
相关实物
大滑崖
相关实物
殛稣泉
相关实物
试剑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