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犊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523
颗粒名称: 抱犊崮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666-667
摘要: 抱犊崮以陡峭险峻著称,从山下到山顶分脚、腰、崮三节。山脚下是重叠起伏的山岭,山腰较为平缓,可信步登攀,而簡四周陡峭,垂直高度40米,势如突起。立在崗下翘首仰望,只见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葛藤缠绕,令人头晕目眩。北面山崖下有3个天然石洞,纵深10余米,可容数百人。
关键词: 抱犊崮 鲁南撑天柱

内容

在古老文明的苍山和煤城枣庄接壤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这就是有“鲁南撑天柱”之称的抱犊崮。有民谚为证:“抱犊崮,万丈高,钻天的鹞子,三翅飞不到半山腰。”其高其陡其险,名闻遐迩。
  抱犊崮,又名君山。它东望滔滔东海,西顾邹、腾二县,南邻峰县、徐州,北瞻龟蒙顶峰,海拔580米。抱犊箇名来已久,据山左灵峰寺中元至正五年碑文记载,相传东晋时道家葛洪(字雅川,号抱朴子)曾弃官不做,怀抱一牛犊上山隐居,在山上垦荒种地,修身养性,“浩气精淳”,“名闻帝阙”,皇帝敕封为“抱朴真人”。又因山头四周陡峭.山顶平整如削,故名抱犊崮。
  抱犊崮以陡峭险峻著称,从山下到山顶分脚、腰、崮三节。山脚下是重叠起伏的山岭,山腰较为平缓,可信步登攀,而簡四周陡峭,垂直高度40米,势如突起。立在崗下翘首仰望,只见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葛藤缠绕,令人头晕目眩。北面山崖下有3个天然石洞,纵深10余米,可容数百人。山之西南,有一块巨石从主峰裂开,孑然耸立,岌岌欲倒,俗称“玉柱”。下面裂口处1米有余,远看似一条巨龙昂首望天,此处称为“龙门沿龙门石壁凿岀的脚窝、把手,抱石扶崖静心提气可攀上山顶。这是攀援崮顶的唯一通道.素有“自古抱犊一条路之说”。此处称“八步紧”,其险,令人心悸。山之巅,长满野草和小松柏,面积近20亩,有两长方形水池,水深1米,清澈见底,俗称“天池”。
  抱犊崗又以它洞天福地而闻名,四季各有特色,春天山花烂漫,姹紫艳红;夏日翠崖青山,瀑布高挂;秋季层林尽染,柿黄枣红;隆冬银峰皑皑,琼堆玉砌。山下碑文写到:“登临远眺,北瞻泰岳,南望潇湘,长安虽远,日下可指,篷莱虽遥,云际俱呈”。这虽属夸张,但在晴朗的拂晓,望见碧波闪烁的东海却不是荒谬之谈。
  山之左有一深谷,谷底有一古庙遗址,这便是古老的“灵峰寺”。相传它是天下36福地之从寺内残存的碑文看,寺院建于汉代,为“如来行宫”。历代君王“勅封榜谕”,几经修葺,鼎盛时,300余僧众分职而居,分餐而食,规模之大可想而知。现庙宇部分已坍塌。
  山之右与灵峰寺隔山相望也有一古刹,名曰"巢云观”,此观分上下两观,三面悬崖,崖上有洞,洞中有泉,泉水悬挂如帘。据庙碑记载,当年巢云观,楼台殿阁,金碧交辉。游人至此,叹为“世外桃源”,赞为“海西第一洞天”。
  1934年冬,我党在抱犊崗山区开展地下工作,第一个边联县委就诞生在这里。抗战期间,我军高级将领罗荣桓、陈毅、陈光等同志先后在这里指挥作战,抱犊崮不仅以陡峭险峻而著称,洞天福地而闻名,而且也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文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葛洪
相关人物
罗荣桓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陈光
相关人物
苍山
相关地名
枣庄
相关地名
抱犊崮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