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郯城城北之北老城,为春秋时郯国故址。清末以下,国事日蹙,社会混乱,故城遗址惨遭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故城东北隅立有“省重点文物保护”碑记。另据有关典籍记载,古郯国故址在郯城县西南,或有与历城县之西南谭国相混者,非也。现就民国初年故城遗址和乡老耆宿记忆,并搜集民间传说,参阅史料,略作考证。
郯为周初封国,后为鲁国的附庸,传为东夷少昊氏后裔。少昊氏为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传说人物,己姓,名挚,因此,郯城亦为己姓。另据《汉书•地理志》载:“少昊后,盈姓。”盈即“嬴”,因此,一说郯为赢姓。郷是个文化较发达的小国。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朝鲁,昭公设宴招待,鲁大夫昭子问他少昊氏为何用"鸟''名官。他回答说,以前黄帝受命时,有祥云之瑞,所以以云纪事,以云名官;同样的原因,炎帝以火纪事,以火名官;共工氏以水纪事,以水名官;太昊以龙纪事,以龙名官;少昊挚即位时,凤鸟适至,所以以鸟纪事,以鸟名官。接着,郯子历述了各种用鸟所名之官的职责:凤鸟氏为历正,掌历法;玄鸟氏掌春分、秋分;伯赵氏掌夏至、冬至;青鸟氏司季节的开始;丹鸟氏司季节的终结;祝鸠氏为司徒,掌教化;呜鸠氏为司马,掌法制;鸬鸠氏为司空,掌工程;爽鸠氏为司寇,主刑罚……。这件事被孔子知道了,那时他才27岁,便趋访求教。孔子对郯子的议论非常佩服,对人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意思是说,周室衰微,典章制度已经残阙,而像郯这样的偏远小国,却能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保存下来。而郯子所说的实际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一种图腾崇拜现象。
郯国灿烂的文化,吸引了一些学者涉足其地。据《孔子家语》载:“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亲,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送先生。'”程子,名本,春秋时晋人,聚徒著书,名闻于诸侯。郯城北5公里处,原有倾盖亭,附近跨白马河有倾盖桥,名称都是由此而来。春秋之世长期游郑的名人还有曾子。郯城县西北之磨山,有曾子书院遗迹。传说曾子授徒于此。清时,书院倾圮,移建于城内,额题“一贯书院'',现亦不存。曾子,名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省平邑县境)人,孔子的学生,后世尊为“宗圣”,而其在郯授徒,足见当时郯国人文之盛。
郯国在春秋之世,很少参与会盟、征伐等政治军事活动。有一段时间,郯国与莒国不和,鲁宣公四年(前605),齐、鲁共同为它们调解,莒国不同意,鲁宣公出兵伐莒,攻取向邑。据史料记载,郯国唯一参加的一次征战是在鲁哀公十年(前485),它和郯国随同鲁、吴联合伐齐。那时,是春秋末期,邾、郯势力更加衰微,不列于诸侯,那次征战,当为吴、鲁胁迫参加,因此,《春秋》只记 “公会吴伐齐”,而不提邾、郯。
根据《竹书纪年》载,郯国是晋烈公四年,即越子朱句三十五年(前412),为越所灭。郯国从周初封国到战国初期灭亡,历时约700余年。
郯国故城在战国之后,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曾长期为鲁南的一个重要都邑。秦汉至南北朝,都在此设治,元时,在旧城南另修新城,故城遂废。郯国故城位于今郯城县北关外,占地较大,城廓故址周长4670米,墙基厚40米,顶部宽15米,墙高40米。各项建筑遗址为:一、四门。北门,郯国地处南北要冲,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学者皆来郯考察过。如孔子两次来郯,足以证明郯国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现官路口村南故城存一缺口,即系北门遗址。官路口北距城2.5公里处,有五里墩;5公里处有十里堡,这都是外围的军事设施。西门,在郯一中南、工农大桥以西马家河偏南处。解放前尚有青石门基存在。东门,在原天齐庙(东岳庙)前偏东处,民国初年尚有红石基。南门,在原火神庙东侧,面向新城河。民国初年尚有门基。城南3.5公里有南烟墩。
二、槽子路。在北老城里。路面低于地面,一般低五六米;最低者在10米以下。最低之槽子路多与四门相通。其他一些小型道路,也都低于地面。几十个村庄分布于错综复杂形似蛛网的地面上。以此证明,非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不能构成这样的“地貌”。
三、社稷坛。社稷是国君祭祀之处。现北关胡庄前。原有坛地一块,计2亩,历系“约地”(地保)耕种,不向官府纳粮。即系社稷坛故址,
四、邑厉坛。清修《郯城县志》载:“邑厉坛每年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祭无祀鬼神于城之北郊。祭时有告城隍文''(雍正二年部行)。这个坛的地址,现在北关七大队东;原后堂子庙前有石碑,今已毁掉。无祀鬼神就是未列入祭典的鬼神。旧社会有烧孤坟纸的人,即系祭祀无祀鬼神之迷信举动。
五、郯国宫殿故址。据传说,现北关二大队鬼汪南涯系古郯国宫殿故址。在鬼汪南涯一带发现古钱和古残砖瓦可以为证;另据明、清县志图绘有北学一处。夏、商、周各代皆设有国学(大学、小学)。其学校位置,有的小学在国内,大学在郊西,有的位置相反,但都设于宫室西侧。据此判明,郯宫殿位置在现鬼汪南涯一带,确凿地块还需进一步考证。六、东仓。现在北关五大队,原天齐庙北一带地区,群众习称为东仓,系古仓房故址。有人在此曾挖岀钱范、古钱币等古物。由此证明古仓房不但储藏粮食,而且储有其他物资。
七、帅军台。故城外东北隅现公墓一带沙丘,是郯国统治者阅兵之处,号曰"帅军台’’(俗称沙台)。这一地区后靠古墨泉,墨河西侧紧临故城,前面是由东门向东的大道。该处后高前低,前面平坦开阔,为天然形成的阅兵好场所。
八、先农坛。故城东南约一华里处,现八蜡庙村,其村之西北隅,原有二三十米高之土台,先名“迎春台”,是国君祭农神之处,故又名先农坛。每年立春日,郯子率群臣百官,举迎春礼于其上,并与群臣分别扶梨破土,以示农事将至,劝农勤于耕,夺取全年丰收。后建八蜡庙于台上。八蜡庙即农神庙。《礼记》载有:“天子大蜡八…...蜡子索也,岁十二月合万物聚而索享之也。”就是祭诸神以祈来岁之丰稔也。
据《礼记•郊特牲》载,蜡祭诸神,即八蜡诸神:“先啬一(神农)、司啬二(后稷)、农三、邮表啜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非为国都不能有此建置,郯国虽偏小,其各种设施与大国无异。
九、校场。在故城西南约里许,现拖拉机站一带。宋仁宗时设武学于武帝庙,为习武学子演武之处。清各县设有武学,有专人教武子练武。民国初年废弃,改为苗圃园,现为拖拉机站。
十、古物发现。郯国为春秋古国,不但地面上有各种建筑物可以证明,即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各种器物也可作证。50年代,社员耕作或建筑时,不断发现古钱、瓦当、大砖、陶片、陪葬罐等古物。钱币有刀币、货泉、五铢、半刃、大泉五十、小泉之一,间有少数蚁鼻钱等。民国初年还发现王莽印章一块,后不知落于何处。古墓发掘:天齐庙南有古墓一座,俗称“墓子口”,为不知年代的古墓。民国初年有儿童从墓东部坍陷之洞穴处进入,但从未发现墓葬物。解放后,群众将古墓全部掘开,发现墓穴青石砌成,内中无骨殖,亦无其他随葬物,仅发现30厘米高铜佛像一个,现下落不明。
十一、名胜。古城东北隅外,系墨泉遗址。南面离故城约100米,北与杨汪相邻,现存部分约数百平方米。据说该泉为墨河发源地,泉水流出后,沿帅军台东南而下,经颜场、白溪汪、归昌、杨集流入江苏省。现县内的墨河乡即因此得名。墨河流水中央形成墨线一条,色如墨汁,直至江苏省砚台村始散,可谓当时一大名胜,可惜该泉后来淤塞干涸。
为考察古郯遗址,解放前曾两次挖掘寻找。第一次约在民国十年前后,那次发动的民工较少,未发现什么线索,仅挖出一些破碎铁锅(据当地老人薛清标说)。第二次在民国十七八年,以工代赈,发动民工较多,发掘时间较长,虽发现有黑水流岀,但不是墨水,后雨季来临遂即停工。
解放后,在故城遗址上,新建中学、完小各一所,县农业机械局、教育局、林业局、车辆监理站、城关粮管所等单位,均建于故城内。益新公路,从县城东纵穿而过,更使故城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