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的主要活动地区在荆、益2州,亦即今之湖北与四川,临沂入他于五贤祠,似乎有借名人以光地望之嫌。但是,诸葛氏自西汉末年即为临沂的望族,诸葛亮死后,其族孙仍有一支在临沂著藉,直至西晋永嘉时,方随司马睿南渡,全族与临沂发生关系者300余年,研究诸葛亮,为求知人论世,应并及于其家族,方为全面。为此,钩稽旧籍,草兹短文,提供资料而外,兼申明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
诸葛之得氏,有两种说法。《世本》云:“瞻葛氏,宋景公有大夫瞻葛祁,其后齐人语讹,以瞻葛为诸葛。”而应劭《风俗通》则云:“秦末有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汉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以为氏焉。”看来后一说法更有根据些,因为韦曜《吴书》又有如下记载:“诸葛氏,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汉之诸县,在今诸城县西南。阳都县为东汉所置,故城在今沂水县南。解放前又曾属临沂,今属沂南县的砖埠乡。因此,诸葛亮的原籍至今有诸城、沂水、临沂、沂南4个说法。但不论哪一个说法,都证明了记诸葛得氏的后一材料是有根据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诸葛丰是诸葛氏中最早的一个显赫人物。他在西汉宣帝时以明经起家为郡文学(掌管教授儒学经典),后来因为刚直,被同乡敢言朝政得失的名臣贡禹举荐为侍御史,汉元帝又任他为司隶校尉。也就因为为人刚直,多次得罪了皇帝宠臣。皇帝讨厌他,他又不识时务,屡次上书言事。最后惹恼了皇帝,免官为庶人,老死在家里。
自西汉末至东汉末200年之间,史书未载诸葛氏再出什么显宦。不过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又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可见他家仍然是当地世族,仍有一定名气。因为袁术这个人,由于自己祖上四世为三公,一向看不起孤寒之族的,他能举荐诸葛玄,无非因为诸葛氏有个说得过去的门第。太守在汉时为2000石的高官,权力很大。郡丞为600石的官,相当于大县县令,除了作为太守的副职外,还负责每年进京汇报全郡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可以直接见到三公之一的司徒,也有相当的权力。诸葛丰本以经学起家,东汉时,高门为官的往往又是经学世家。处在这样家庭中的诸葛亮幼年必定读了不少书。有人奇怪为什么他后来在荆州躬耕陇亩, 还有那么大的学问,这是不明白他的家世及当时经学传家的风气的缘故。
本传称:“亮早孤……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这一段记述就关系到诸葛亮何时离开阳都故乡的问题了。但是《三国志》对这一段记载过于简略,又未纪年。要弄清问题,便不得不借助于考证了。考本传末记道:“(建兴)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岀,以流马运……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建兴十二年是公元234年,向上逆推54年,为汉灵帝光和四年,即公元181年,诸葛亮即诞生于是年。诸葛亮随同去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大约就是他离开故乡阳都之年,其年代虽史无明文,但从下述两个材料中可以大致推测出来。(1)诸葛玄任豫章太守是袁术踞淮南时举荐的,袁术初到寿春为公元193年。而诸葛玄到豫章任所后,195年被刘繇派去的新太守朱皓所攻,失郡,往依刘表,则诸葛亮离开故乡的时间就在193至195两年之中。(2)诸葛亮之兄诸葛瑾没有随诸葛玄去豫章和荆州,而是避乱江东,后来便出仕于吴国。他什么时候离开故乡阳都的呢?据《吴志•诸葛传》,他自述说:“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诸葛瑾所说的本州倾覆,生类殄尽是指的曹操第二次向踞守徐州的陶谦进攻,这是公元194年的事。《资治通鉴》卷六十一记云:“曹操使司马荀彧、寿张令程昱守甄城,复往攻陶谦。遂略地至琅琊、东海,所过残破。'’可以判定,诸葛瑾于184年离开阳都。诸葛玄在此之前带了诸葛亮、诸葛均和诸葛亮的小姐姐(后在荆州嫁与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去豫章,大体上可定为193年的事,是年诸葛亮13岁。
离开豫章,往荆州依刘表的那一年诸葛亮15岁。诸葛玄何时死去不可知(《三国志》裴注引《献帝春秋》云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玄为西城民所杀之说不可信)。从此亮在荆州“躬耕陇亩“,历12年,至被刘备聘请出山为止。
在荆州的这一段时间,从诸葛亮的交游看,他并非一直在那里埋头种田的,彼州在野的当时俊彦,都与亮有交往。年纪大些的为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年轻些的为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庞统。《三国志》裴注引《魏略》云:“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可见他是有充分时间读书的。又据裴注所引《襄阳记》,司马德操称诸葛亮为“俊杰”,而诸葛亮的友人崔州平是太尉崔烈之子,石广元后来“仕历郡守”。徐庶在魏官至御史中丞,诸葛亮还为石、徐2人抱屈,认为“不见用”,孟公威“在魏亦贵显”。这证明,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都是想做一番事业的人。诸葛亮后来佐刘备、刘禅治益州,内修政理,外与强魏抗衡,原是有其基础的。
还有一个有关诸葛亮身世的问题,亮本传说他“早孤”,据《诸葛氏谱》:“珪生三子,长瑾,次亮、次均。珪与妻章氏相继卒,三子俱叔玄抚养。”而诸葛瑾却说自己“携老弱”以避乱江东,这个“老”是指的谁呢?按韦曜《吴书》:“瑾……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老,应该指的是他们的继母。诸葛亮是先丧母后丧父的,他在荆州大约于诸葛玄死后就奉姊养弟,担负起一家之长的责任,这对他能担当大事的性格的形成不能说没有一定影响。
诸葛亮从出山到因病死于伐魏军中这一段的经历、事迹,为人们所熟知,在此不拟重复。想谈的是,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他应当如何正确评价。
二
诸葛亮军事方面的才能,自来颇有争议,但对于他政治方面的才能,除了在选拔人才一点上意见尚不一致外,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套用郭沫若用语,就是,都承认他是中国古代的“大政治家”之一。然而,认识虽同,有系统地全面研究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政治才能、政治品质的文章却不多见,因而,就作为“大政治家”来说,对他的评价仍是朦胧的、抽象的,不能给予准确的评定。本文拟就上述3个方面谈一些看法。由于篇幅所限,只能摆一摆观点,无法详细展开论点、提供论据了。
(一)关于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我同意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谭良啸的看法,诸葛亮的政治思想中杂有法、儒、道三家因素,也就是说受到这三家思想的影响。当然各家影响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引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又,同书同卷引诸葛亮《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远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个外甥,应该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山民之子。上面所引的两段文字,是对于两个后辈谈立志的训诫之言。表面上看,似乎与政治思想无关,但是,两封书信的结尾处,又都归结于立志是为了从政。《诫子书》说得最明白:“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因此,这两段话可以说是诸葛亮教育儿子与外甥如何养志以备从政的,也可以说是诸葛亮自己的政治思想的一个部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语,是诸葛亮的名言,但,却并非他自己的话,而是岀自《淮南子•主术》,乃道家之言。淡泊,是(对名利)恬淡之意,《抱朴子•广譬》(又是一个道家之言)说“势利不足移淡泊之心'',也是这个意思;宁静,指安定清静,也含有清心寡欲,以静制动之意;“远”则指远大的政治理想。诸葛亮在这里汲取道家“清静”思想以养志,却放弃了道家的“无为”,他是有为的,因此他反对“不接世”和“悲守穷庐”,他决不肯志在作“隠士”,他的躬耕南阳与不求闻达于诸侯决不能说是消极的“避世”。从积极方面来说,他的“淡泊”与“宁静”是为了培养不受名利拘牵的远志,好使自己一旦出而从政时,真正作到大公无私,“开诚心,布公道”,与我们今天说的“无私才能无畏”颇有共同之点。从这方面说,他汲取了道家学说的有用部分,扬弃了其糟粕部分。
诸葛亮政治思想中的法家因素,是大家公认的。陈寿《诸葛亮传》中说他:“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又说:“循名责实,虚伪不齿”。法家的执法必严精神已经表现得很明白了。而诸葛亮与历代法家不同的是,他立法执法,理论与实践(包括以法约束自己)是一致的,动机与效果是一致的。他摒弃了法家的“刻薄寡恩”和君权绝对化、君逸臣劳的缺点,也可以说,这是他为政务求实效,不主一家之说的特点。
诸葛亮生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东汉末期,又是经学世家,不受儒家思想影响是不可能的,他在这方面具体的言论留下的虽然不多,然而,以蜀汉为正统以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观点,显然是儒家思想。
关于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可探讨的地方还很多,应该组织力量,更深入地研究一下。
(二)关于诸葛亮的政治才能
这全部表现在他被刘备聘请出山以后的各个方面的活动中,而陈寿《进诸葛亮集表》中概括得甚好。文曰:“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及备殂殁,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外交、内政、措施、效果都说到了,最后的“吏不容奸”等5句是对一个政治家的治绩最高的评价。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还应该从与历史上名相的比较而评定。唐代名相如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景的相业是在唐太宗、玄宗放手使用下做岀成绩的,其条件优于诸葛亮,其成绩则不及诸葛亮全面;王安石得君甚专,也有抱负,实际政绩则无足称述;堪与诸葛亮相比的,只有明代的张居正,张居正的事业所以成功,凭借的是明王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地大物博的经济基础,他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招致了很大的物议。对比之下,诸葛亮据小国,治危邦,事庸主,其面对的困难与取得的成绩都超岀了上述诸人。我们以为,对他的正确评价无过于宋末元初王炎午《祭文天祥文》中不经意提出的4个字:“扶颠持危”。中国历史上能够扶颠持危的人是不多的。
(三)关于诸葛亮的政治品质
提到这一点,那更是誉满人口,生荣死哀,为历代名相所不及。且不说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节,仅下述两点,即不但为古代政治家的楷模,直至今日,仍有可资借鉴的地方。(1)他守身甚正,躬为表率,凡所要求于他人者,必先从自己做起,言行如一,表里如一。虽责人以严而待人以诚,陈寿说他:“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是抓住关键的评语。儒家虽然提出了“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主张,封建社会的政治家,真正能“正己”者不多,像诸葛亮这样,无论当时和后世没有一人怀疑他的政治品格的,更是绝无仅有。(2)他以“淡泊”与“宁静”的素养为基础,对“名”、“权”、“利”从不追求,更不用说执著不放了。而他又不故意邀取“名恬利淡”之美誉,而是一切出之以真诚。先谈对待“名”的态度,在《街亭自贬疏》中,他说:“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阁”。这虽是自责应有之义,但在当时,他不上表自贬也完全可以,而他却勇敢地自己承认错误,并且实事求是,不故意地夸大或缩小自己的缺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又,他为政实际上是“爱民’'的,这从“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的记载可以看出,但是他却不愿意用封建社会中常用的“放赦”的把戏邀买人心。他在《答惜赦》中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可见他决不有意地为自己培养虚名浮誉。再谈对待“权”的态度:刘备在世时,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录尚书事;张飞死后,兼领司隶校尉;刘备死后,封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其权力在封建王朝中,特别在尊君权、分相权的东汉以后,是少见的,然而诸葛亮事刘禅以诚,《岀师表》中虽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的过于叮咛周至之话,刘禅却不以为嫌,可见他并未以权逼主。他执政多年,忠勤之外,便是戒慎恐惧。当时以及后世,既无人疑其功高震主,又无人疑其气凌朝臣,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本无争权之心,素具淡泊之志所致。这与张居正之任权自恣是大异其趣的。最后谈到对待“利”的态度。《北堂书钞》引诸葛亮《答李严书》曰:“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余服。”后来,他自表后主云:“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史称:“及卒,如其所言。”刘备平定了益州,功臣受赐金银,购置田产,诸葛亮不能例外,但15顷薄田,亦不能算多。诸葛亮生前没有故作寒素之态,感人的是,他却不以财产遗子孙,“不使内有遗帛,外有赢财”,考虑一下历史上才能之士以贪财而身败名裂,诸葛亮的情操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综上所述,具备其中一条,即可被后世称为名臣,而诸葛亮兼此众长,称他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政治家,无论如何,不算过分。那些斤斤于评论他的隆中对策不全面,北伐军事处理不当,不善用人(关于这一点也值得专题研究)等等借以贬低他的为人的议论,大多数是事后的“先见之明”,是不是颇有一点“以成败论英雄”呢?
对诸葛亮的评价,古今可谓多矣,然而得其要者,无如杜甫《八哀》诗中咏严武的一句话:“诸葛蜀人爱。''《襄阳记》云,“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朱孟震《浣水续谈》:“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对一个逝去的人,哀思如此之深、之广、之久远,是历史上罕见的。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倘若死后有知,最大的哀荣与安慰也无过于此了。
三
下面想谈一下琅琊诸葛氏的后裔及其与临沂地区的关系。
诸葛亮兄弟3人,分仕吴、蜀。兄诸葛瑾仕吴通显,有子3人:长子诸葛恪,被诬谋反,连两个活着的儿子竦与建一同被杀;次子诸葛乔,先过继与诸葛亮,建兴元年死于蜀,其子攀于诸葛恪被杀后,继承了诸葛瑾的一支;第三子融,仕于吴,坐诸葛恪事被杀。3子皆诛,无后。这就是说,诸葛瑾这一支的后裔只剩下诸葛攀及其子孙了。攀早卒。子显,晋咸熙元年,内移河东,未回故乡。
亮弟诸葛均,《蜀志》只言官至长校尉。《诸葛氏谱》又言“亮为均聘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考,诸葛亮为均娶妇,似是未岀山、躬耕南阳时的事,均为长水校尉,当是随亮入蜀以后的事。均与望的下落,史无记载,然而他们既在外为官落户,后裔亦不可能回故乡琅琊阳都。诸葛亮的一支中,诸葛亮长子诸葛瞻,死于绵竹拒邓艾之役,其次子尚同死。另一子诸葛京,与攀子诸葛显同时内移河东。入晋,曾仕为那令,后位至江州刺史。又,《诸葛氏谱》记载:“晋泰始五年己丑,王览为太傅,诏录故汉名臣子孙萧、曹、邓等后,皆赴阙受秩,孔明之后独不至。访知其第三子怀,公车促至,欲爵之。怀辞曰:'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请得归老牖下,实隆赐也晋主悦而从之”。这就是说诸葛亮的一支,诸葛京在江州,诸葛怀在成都,也都未能回故乡。
然则今日琅琊故地的诸葛氏是否与诸葛亮有关系呢?日有,不过那可能是诸葛亮族弟诸葛诞的后裔。
诸葛诞,《三国志•魏志》只言其“诸葛丰后也。”而晋襄阳令郭颁《世语》云:“诸葛亮兄瑾,弟诞,并有令名,各在一国,人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如此看来,诸葛诞即使仅是诸葛亮族弟,也应该不会太疏远。诸葛诞仕于魏,为征东大将军。因为忠于魏,司马昭攻杀了他。他的儿子诸葛靓早出使吴国,得以免死。晋灭吴,靓入洛,他姐姐是晋琅琊王妃、晋武帝的婶子,但他不愿与晋武帝(晋武帝与靓是幼年时的朋友)见面。靓子诸葛恢,仕晋,位至尚书令。因为他起家即为临沂令,大约他又回到琅琊阳都故乡来了,后来,随琅琊王司马睿渡江,为东晋功臣之一。但是,《中兴书》只称他“避难过江”,未说他率族人南奔,应是有族人留在故乡,这大约便是后来临沂(包括沂水、沂南)诸葛氏之祖先。有趣的是,临沂的几位历史名人,王羲之的伯父王导,颜真卿的远祖颜含,诸葛亮的族孙诸葛恢都随晋元帝一起渡江,而且彼此有交谊,又都有族人留在北方,也算得上巧合了。
《三国志》注引书有《诸葛氏谱》一种,刘义庆集《世说》时此书尚存。后不知何时亡佚。今临沂有诸葛族谱,其中的一部于“文革”时被毁。民间虽尚有存者,觅之不出。也许以后还能发现,可能从中辑出有用资料。
今临沂地区有诸葛氏遗迹三处:
(一)诸葛祖墓。在今临沂市白沙埠镇。原坟封土3米,“文革”中被毁,今已荡然无存,平为麦田。据云确系东汉墓,出土有铜镜、铜俑。铜镜今存市博物馆。此墓中埋葬者为何人,已不可考。
(二)诸葛城。据范筑先所修《临沂县志》云:“汉临沂县:今治北迤东三十里俗呼诸葛城者是”。大约后来传说诸葛家族迁此城居住,因而改名。又,县志记有中丘城者,《后汉书》校勘记于三四六。页校文引《左传》杜注:“中丘在琅郡临沂县东北。”杜预的时代上接诸葛亮,他言当时地理具有权威性。考《后汉书•郡国志》于琅琊国下明载阳都与临沂为2县,史称诸葛亮为阳都人,则非临沂人。杜预言中丘属临沂,则不属阳都。这就说明,东汉时阳都、临沂2县的分界还在今诸葛城的东北中丘间,因此应认为,诸葛亮的故乡是阳都而非诸葛城。即使真的诸葛氏由阳都迁诸葛城,也在诸葛亮之后,与诸葛亮无涉了。据传,明代以前,此古城内所住尚为诸葛氏后裔。明末清初之际,诸葛家族迁离此城,定居沐河东岸的板泉崖。
(三)阳都故城。这是真正的诸葛亮故乡,史书所载均无疑义。今属沂南砖埠乡。这里又是一个古代文化遗址,城内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汉代文化层。亦发现战国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残片随处可见。古城靠近沂河的一段,发掘岀巨石砌成的城基。此城后名魏王城,而诸葛氏居于此的痕迹却不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