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102
颗粒名称: 教学研究
分类号: G622.0
页数: 57
页码: 316-372
摘要: 沂水县是革命老区,经济文化教育很不发达。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全县89.5万口人,本科上线仅有41人。这给急于摆脱贫困的沂水人是个沉重的打击。摆脫贫困,甩掉落后帽子,是当时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内容

沂水县是革命老区,经济文化教育很不发达。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全县89.5万口人,本科上线仅有41人。这给急于摆脱贫困的沂水人是个沉重的打击。摆脫贫困,甩掉落后帽子,是当时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宏观上采取:一手抓大面积的恢复教学秩序;一手抓办好重点学校。与此相适应,1979年全县的教研思胳是:“边抓恢复教学秩序,边抓重点提高,狠抓'双基'研究,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时间人、财、物向重点学校倾斜,教学骨干力量向重点校倾斜、向重点班倾斜,教学研究和教学内容向“双基”教育倾斜,教学质量向高分倾斜。大家都关注毕业班、追求升学率,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同时,也干扰了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阻碍了教学改革。
  1983年针对全县教育实际教研思路改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以农村普通中小学为重点,兼顾城镇重点校,加强双基,发展智能,打好基础,着重解决腰里软的问题” 在教学上提出了加强集体备课、解决“教不错、教明白”的要求。
  1985年又提出:“三、两、四、一”思路,即坚持“三个面向”,实现“两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的教研思路。在教学研究上把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法、学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提到了重要研究日程。纠正了教研单纯应付高考的偏向,坚决按教育规律办事,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抓,小学、初中、高中同时抓,各门学科一齐抓。
  1987年又进一步提出:“着眼未来,着手实际,注重素质,打牢基础,全面发展,发挥特长”的教研思路。对教学的起点和目标要求是:“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促差递进,扩大优生,发挥特长,拔尖保底,力争大面积丰收”。
  1988年提出了教研要走“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相结合,以科研指导教研,观念领先于行动”的路子,也可以说是科研、教研一体化的路子。使教研工作进一步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上更明确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严、精弋活、实为原则,以讲练结合为方法,以培养能力,提高质量为目的”的基本要求。
  1990年,县教委教研室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条渠道、多种方法”的教研路子。“一个目标”是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着眼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两条主线”,一是强化教学管理,二是提高教干教师的群体素质。“三条渠道”,一是师范院校参与教研活动;二是教师进修院校参与教研活动;三是各级教研室,负责协调各教研力量形成合力,沿着共同目标前进。“多种方法”是指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可“百花齐放”,在教研目标和路子的统帅下,各教研力量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能力,各显其能创出特色。
  1992年,为贯彻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教研重心进一步下移,开创农村教育,教研工作的新局面,自觉促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把教研思路完善为“立足'素质',而向农村,落实'双纲',促进'双改',改进教法,研究学法,完善常规,加强评估,分类指导,全面提高”。
  1993年,为迎接国家教委“办好教育为人民”山东现场会的召开。其教研思路调整为:“坚持以现代教学论为先导,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研为龙头,以管理为保证,以督导评估为杠杆,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做到宏观调控科学化,微观指导高效化,科研、管理、教研一体化。”思路是工作前进的航标。从以上教研思路中可以看出1983年前,主要服务高考,研究“双基”。83年开始调整研究方向,重心下移,面向农村,注意“智能”的研究开发。85年进一步拨正了教研航向,走向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的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轨道。
  全县教研队伍状况县教委教研室是教学研究机构,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改实验、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多年来,除了出色的完成教研任务外,还建设了一支教学研究队伍。
  1.专职教研人员。县、乡教研室,再加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构成了三个层次的纵向链条式教研体系。县教研室,每学科配备1一2名教研员,分高中、初中、小学三摊办公;乡教学教研室,小学配2—3名专职教研员,中学配一名副校长级教学研究指导员,负责指导本乡(镇)小学、初中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现在全县已有县级专职教研员19人,乡级专职教研员38人。
  2.兼职教学研究人员。其组织形式是各级教学研究室、各学科教研组。中心组成员由下一级教研室向上一级教研室推荐本区域内各学科的带头人,经上一级教研室各学科专职教研员审查认可,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明文公布,组成以专职教研员为首的学科专业中心教研组,承担上级教研室分配的教学研究任务,贯彻执行同级教研室的教学研究计划。下一级中心教研组的副组长是上一级教学研究中心组的成员,各级学科中心组成员均实行三年一届的聘任制。据1996年统计,全县共有县级中心组成员63人。
  3.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分地(市)、县、乡、校四个层次。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任期三年,期满好的可以继续评任,不能发挥作用的自动淘汰。1989年以来,共评出地、县级骨干教师三期。1989年评出第一期县级骨干教师29名。1991年经逐级申报考评,评出第二期地级小学骨干教师23名、县级124名,地级初中骨干教师25名、县级75名,地级高中骨干教师32名、县级96名。1994年第一季度又评出第三任期骨干教师:小学地级15名、县级78名,另外地级复式教学骨干教师4名、县级47名;初中地级13名、县级39名;高中地级18名、县级54名。
  4.各学科教师。目前全县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9940人,其中普通中小学教职工达7790人,这是开展教学实验、推广先进教研成果的一支最基本的部队。
  以上四支队伍,纵向穿成链,横向连成片,构成了一个职能齐全、覆盖面广、层次分明、互依互补的教研网络。
  附:1982年以来沂水县教育系统教职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的教学教研优秀论文、市以上教学教研成果目录。
  沂水县教学教研论文成果目录346注:此资料是根据县教委教研室,各乡镇教委、各有关学校提供整理。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本书用比较翔实的资料,对沂水教育状况作了轮廓性的描述,读后可使人能循着沂水教育发展的轨迹,去领略“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真谛。

阅读

相关地名

沂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