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083
颗粒名称: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7.3
页数: 9
页码: 83-91
摘要: 1996年6月17日,沂水县被山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批准为第二届山东省“田径之乡”。从艰难起飞到跻身省级先进水平,沂水县田径事业走过了一条酸甜苦辣之路, 谱写了一曲艰苦创业的赞歌。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内容

1996年6月17日,沂水县被山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批准为第二届山东省“田径之乡”。从艰难起飞到跻身省级先进水平,沂水县田径事业走过了一条酸甜苦辣之路, 谱写了一曲艰苦创业的赞歌。
  风雨路辉煌近几年来,沂水县田径运动蓬勃发展。1995年10月,在山东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上,沂水农民田径队夺得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3枚,团体总分143分,列潍坊、青岛、济南之后,位居田径总分第四名。1996年5月20日,在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沂水县体委培育出的聋哑人张瑞营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夺得金牌,从而使沂水县乃至临沂市的竞技体育实现了国家级运动会金牌零的突破。
  也许人们会问:“一个经济上尚不发达的县是怎样培养和造就这样一支虎虎生威的运动队伍,这一只只优秀的体育雄鹰是怎样振翅高飞,冲出沂蒙山的?”沂水县体育事业源远流长,自古习武之风甚盛,随着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学校开设体育课,田径就成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1911年(宣统三年)沂水县召开了首届学生体育运动会,田径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比赛项目,跳高、跳远、长短跑、铅球、铁饼、标枪等项目一应俱全。1952年10月,沂水县派出运动员首次参加山东省第二届人民体育代表大会,获得优异成绩。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史,在沂水县田径史上真正应该大写一笔的是,近几年不断完善措施,加大投入构筑有利于田径发展的大环境。
  行家们说:“得田径者,得天下”,田径在体育比赛各项目中独占半边天,沂水县始终把田径当作体育运动的牛鼻子来抓。“田径之乡”的争创工作更是时刻牵挂着各级领导的心,为了打好这场硬仗,县委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体育、教育、文化、人事、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到学校、厂矿、企业、机关调査了解情况,制定有关开展田径运动的方针政策。并多次现场办公,协调各部门为争创活动大开“绿灯”。每当重大赛事来临,县财政都专门拨出经费,购买器材、运动服装,增加个人训练补助,为运动员争创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96年6月,山东省希望杯田径锦标赛在青岛举行,由于领导重视,经费充足,运动员没有衣、食、住、行等后顾之忧,赛前群情激昂,训练有素,赛场上奋力拼搏,沂水体委输送的队员一举夺得金牌三枚,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龙腾虎跃竞风流争创“田径之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程,全县上下掀起了争创高潮,体委更是责无旁贷,主任耿贵生向县领导表示:“体委决不拖全县的后腿,训练好每一个队员,组织好每一场比赛。”越野赛场上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庆元旦越野比赛高潮迭起,县六大班子领导带头领跑,运动员群情振奋,拼搏激烈,赛场上人声鼎沸,喝采声加油声不绝于耳,把整项活动推向了高潮。全民综合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农民职工田径运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每一项比赛活动都搞得异彩纷呈。
  田径运动真正取得好成绩,离不开优秀的运动员,为培养和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沂水县体育学校本着“读训并重”的方针,教师、教练员齐抓共管,狠抓了科学选才和科学训练工作,牢固树立“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原则,进一步健全了体育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充实领导班子,健全项目学校、基础业余队、训练网络和人才网络,使训练项目对口,年龄衔接,比例协调,建立起相互依存,彼此照顾的供求和协调关系。在选材上,为寻找“千里马",县体委每年都组织教练员深入到全县31个乡镇中小学挑选人才,在选材中充分运用了骨龄、神经类型、机能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初步实现了由主观选材到客观选材,保证了选材质量。在训练上,县体育中学是以严格和科学而为人称道的,严格又是在科学领导之下进行的,不是蛮干。每天的训练,教练员与运动员跑跳在一起,对运动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几年来,沂水多次代表地区参加省级比赛,获金牌12枚,银牌33枚,铜牌34枚,向省以上体育院校输送54名优秀体育人才。其中孔凡进同学代表中国青少年田径队参加中、日、韩对抗赛,获铜牌,参加全国青少年跳高比赛,荻金牌。卜凡芳同学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少年比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取得可喜成绩,达到国家级体育运动健将标准。
  沂水县体育学校和三所田径运动传统项目学校各项活动都搞得红红火火。在训人数达150名以上,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带队,利用早操、课外活动、节假日进行科学训练,各乡镇中学也都成立了校田径队,定期定时训练,并纳入量化管理,定期检查考核,每年举办一次业余训练经验交流会,使训练更科学,更切合实际。全县中学生田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田径代表队多次在临沂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男子团体冠军。几年来,共向大专院校输送优秀田径运动员30多名,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而今迈步从头越体育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荣誉只代表曾经拥有过的辉煌,而追求永无止境。
  沂水县的领导、教练员、运动员们没有在荣誉面前停留脚步,他们正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不断拼搏前进。在1996年度临沂市首届运动会上,沂水县体育代表队共获金牌191块、银牌120块、铜牌108块,取得青少年组团体第一名,普通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沂水三中体育成绩扫描沂水三中建校三年来,运动负巳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8枚、第4名至第8名38个。李俊法同学1994年获北京市春季国际长跑比赛第10名。共培养出国家一级运动员两名,二级运动员22名;获市级金牌41块,县级金牌88块;共有两人10次破临沂市田径最高记录,16人90余次打破县田径记录。目前三中运动员保持着两项临沂市田径最高记录,22项沂水县田径记录。
  1995年第一届体育生升学创沂水县体育升学记录,三中18名体育考生中16人升入高校深造,升学率达89%。其中本科8人(占学校本科数六分之一)。7名高水平运动员全部录取:山大两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石油大学、山东中医学院、青岛化工学院各1名,他们曾在1995年高水平运动员考试中获两项第1名,第2、第4、第6各一项。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春天,省内外高校纷纷闻名而至该校选择髙水平运动员,1996年体育毕业生,已被“订购”一空,其中10名被清华大学等本科院校选中。
  1993年春天,建校不足一年,仅有三百多名学生10余名田径运动员的沂水三中第一次参加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即夺得10枚金牌,金牌数名列第一。以三中队员为主组成的县代表队参加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女子团体第2名,男子团体第1名。
  1994年县田径运动会,三中夺得高中组23枚金牌中的20枚,代表县参加地区中学生运动会,获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3名,获单项16枚金牌。94年3月三中女子长跑队代表县参加地区越野赛,战胜了包括地区体校在内的所有好手获女子团体冠军,94年5月三中代表地区参加山东省中学生田径赛,参赛7人全部进入前8名,获银牌3枚。
  1995年三中再次以绝对优势获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代表县参加临沂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勇夺男女两个团体冠军,单项获21枚金牌。95年5月该校5名运动员参加了山东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获金牌1枚,得22分,金牌数占临沂队二分之一,总分占六分之一,为我市代表队首次荣获甲组前8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做出了贡献。95年10月三中又代表市参加了第三届山东省农提运动会田径比赛,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3枚,第4至第8名20个。田径名列第4,得143分,超过临沂市农民代表团总分280分的一半以上,为我市在17个代表团中荣登第5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市委、市府的高度评价。农运会一周之后,三中又代表市参加了95山东省中学生田径赛,由于学生连续作战,比较疲劳,但仍在17个代表队中名列第8,获单项1枚金牌。95年12月参加县冬季田径对抗赛,获高初中36枚金牌中的32枚。
  现在,三中健儿正刻苦训练,准备向更高水平冲击!沂水县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概况沂水县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座落在沂水县城益新路中段,始建于1978年8月。学校曾几度易名。历经沂水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沂水县业余体校、沂水县体育学校、沂水县体育中学、沂水县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诸阶段。
  目前,学校有校级领导2人,项大鹏、孙广恩任副校长。学校设教务处、训练处、总务处、保卫科、团支部。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5人。有4个教学班(其中1个五年级,1个初一,1个初二,1个初三),学生170人。文化教育课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外语、地理等课程;专业课开设了田径、篮球、射击、武术等八个项目。
  学校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有教室4口,办公室13间,宿舍25间,学生食堂3间,有能容纳2600人的封闭式木板地体育馆一处和二十一个靶位全封闭标准射击场一个;有400米炉渣环型跑道田径场(内含足球场)一个,水泥面篮球场2个。教学器材齐全,基本上适应教学训练要求。
  建校十八年来,学校始终把“争办名牌体校”作为办学的目标,为省市专业队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作为指导思想。学校风风雨雨十八年,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由业余学校到正规专业学校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978年8月至1983年初为县业余体校分散办学阶段。1978年8月,“沂水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建立,并招收男、女篮球队学生各12人。先后由杨家齐、陈允利、张建忠、孙广恩、曹丽军、李春刚担任教练。县业余体校在一中、城关中学、东关联中、北关小学和城里中学设训练点,教练员分散到各学校,利用早操、课外活动进行训练,开设篮球、排球、射击项目的训练。这期间由于选材、训练时间难以保证等原因,只有射击项目在全区比赛中获得过奖励名次。第二阶段:1983年6月至1986年底为县业余体校两集中办学阶段。1983年6月开始,经县教育局、体委协商同意,报县政府批准,体委与沂新中学合办两集中体校,学校改名为“沂水县业余体校”,教练员有:李春刚、张建忠、孙广恩、曹丽军。学生集中在体委食宿、训练,在沂新中学进行文化学习,并由教育局、体委联合下发招生简章,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招生。设射击、篮球两个项目,每年招生20人。这一阶段由于初步运用了骨龄预测身高和专项、素质、形态、心理等方面的测试,选材、训练各环节抓得比较得力,教练手中有队员,训练时间有保证,促进了训练工作的开展。这种两集中的办学形式使学校的业余训练工作产生了一个飞跃。这一阶段,向地区体育中学、体校输送了15名学生,男、女篮球队、射击队曾多次获得地区比赛冠军,大部分队员代表地区参省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9枚、铜牌7枚、其它奖牌11枚。这时由于合办体校缺乏经验,协调困难、管理不善等矛盾突出,需总结改善。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1年底为学校三集中办学阶段。1987年在体委办起了“三集中”的业余体校。教育局为业体配备了5名文化教师,在全县范围内招生30名,学制三年。1989年2月学校改名为“沂水县体育学校”,隶属县体委领导,在文化课教学业务上接受县教育局的指导,经费由体委负担。并配备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李春刚兼任校长,孙广恩任副校长,杨佃录任教导主任。配教练员6人,文化教师10人,后勤人员5人。这一阶段,虽然条件比较简陋,困难重重,学校一班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学校越办越好。共向省输送3名队员,其中1人进入国家女子青年篮球队集训队,向北京军区输送1名队员,向地区体校输送25人。1990年体育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27人,14人考取地区体校和师范体育班。91年又有4人被输送到省以上专业队,考取地区体校师范体育班10人。1990年以来有71人次参加省以上比赛,获金牌5枚、银牌10枚、铜牌7枚、其他奖牌14枚。第四阶段:1992年至1996年为学校基本纳入专业训练教学阶段。1992年学校改名为“沂水县体育中学”。县体委主任李春刚继续兼任校长,孙广恩、项大鹏为副校长。1995年学校为副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享受县级重点中学待遇,列入九年义务教育序列,调整、充实了学校的领导班子,配齐了工作人员和教师。学校正式定名为“沂水县竞技体育运动学校”。项大鹏、孙广恩任副校长。这一阶段,学校基本达到文化学习、训练时间、教练员、参训学生和训练场地“五固定”,实现了教学、训练、食宿“三集中”。几年来,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临沂市的“体育大户”。学校射击队1981年至1988年连续八次获全市团体冠军。田径队1987年至1995年连续六次获全市团体冠军。91、92、94年分获全市竞技体育总分第2名,93、95分获第1名。自1987年至1995年学校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在省市级比赛中荻金牌24枚、银牌29枚、铜牌30枚、其他奖牌67枚。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5枚、其他奖牌25枚。几年来,学校共向省以上专业队输送运动员14名,向市体校输送运动员83名,考取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班22名,有2名学生获市沂蒙长青体育奖,有1名擞练员被评为县科技拔尖人才。1989年至1991年连续三年获地区科学选材大奖赛第一名。1992年学校被省体委命名为“省级先进体校”。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本书用比较翔实的资料,对沂水教育状况作了轮廓性的描述,读后可使人能循着沂水教育发展的轨迹,去领略“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真谛。

阅读

相关地名

沂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