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沂水一门忠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037
颗粒名称: 漫谈沂水一门忠烈
分类号: K827
页数: 6
页码: 110-115
摘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良”。每当中华民国到了危机存亡的时候,忠烈之士,常风起云涌。吾邑沂水,正象山东其他各县一样,在革命建国,抗日剿匪的大时代里,曾前仆后继地出现了无数“只见一义,不知生死”的“奇男子”、“大丈夫”,我这“一门忠烈”中所要说的郑氏父子,可算是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 革命烈士 沂水县

内容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良”。每当中华民国到了危机存亡的时候,忠烈之士,常风起云涌。吾邑沂水,正象山东其他各县一样,在革命建国,抗日剿匪的大时代里,曾前仆后继地出现了无数“只见一义,不知生死”的“奇男子”、“大丈夫”,我这“一门忠烈”中所要说的郑氏父子,可算是典型的代表。
  郑二大爷兴办学堂
  沂水东关北首有郑姓者,名瑞麟,字祥符,窑匠也,行二,邑中老人多以“郑二”名之。因其子与我同班,故我们同学都称他为 “郑二大爷”。
  郑二大爷身体魁武,面黑而麻,直性人也。因未曾读书,深感文盲之痛,所以他对提倡教育、兴办学堂,非常热心。他曾捐献砖瓦,兴建文山小学。而我所就读的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也是他捐的砖瓦,由逊请考棚改建而成的。我现在还很清楚地记着,我们大教室明伦堂的梁上,并刻着红底黑字两行“沂水县正堂王恩谌监修;窑匠郑瑞麟捐砖瓦”。
  郑二大爷因热心教育,兴学堂,而与同邑周瑞麟先生过从甚密。周先生系逊清庠生,日本留学,同盟会会员。故郑二大爷很自然地为周先生吸收而成为同盟会员。自加盟以后即热心革命八放弃了他窑匠的生涯。
  护送居正脱险
  郑二大爷革命的故事是民初几年间沂水城里的学生都如道的事。他自己认为比较惊险而常对那时学生提及的,要算护送居正先生脱险的一段经过。
  民国四、五年间,讨袁军东北路总司令居正驻节潍县时,某次作战失败,司令部为袁军所毀。郑二大爷扶持居先生,寅夜逃出潍县,因无法与部队取得联络,乃昼伏夜奔,秘密逃至沂水。时县城亦为袁军所控制,不敢公然回家,乃潜藏在他的废窑中.时袁军侦骑四出,而数至郑家查询,但消息终未外泄;如外泄,居、郑两先生固难免,郑氏全家亦必殃及,而山东之革命历史,必有章重写也。
  周瑞麟死于狱中
  讨袁军事失败后,郑二大爷与周瑞麟先生同时被捕。解至济南,行军法审判。郑知必死,故不待刑求,而坦白自承为革命党人,并声称“既为革命党人,就不怕死。”及审至周,酷刑拷问,血肉横飞。郑乃大声喊道“周第二的(沂水乡里称呼,即周二弟),你还是招了罢,革命党不是不怕死么?我们死了纲签上还留个名呢!”
  审后,周郑二氏,俱判死刑。在等候秋决之时,经革命党人多方营救,郑二大爷沾了不识字与“疯子”的光,得以出狱。而周先生则以“知识分子”、“任务重要”未能救出。
  周先生体质本文弱,因酷刑而染病;又以待死之身,获悉其独子寿文患天花垂危,而心力交瘁,暴死狱中。
  岀狱后仍不忘革命
  郑二大爷出狱后,似曾在济南东关外建一窑场,但其大部时间似仍住沂水家中,每逢革命纪念大会,彼必登台演讲,讲词真是前言不接后语,但其高呼革命之狂热则确是感人。
  某次散会后,有同学董俊卿者(其弟董晓来台)问之曰:“郑二大爷,您叫我们'革,谁的命?郑二大爷却先来了这么一句:
  “在学校里,不要叫我二大爷,! ” “不叫二大爷,,那要叫什么?” “在学校里么,应该叫老师。”
  “我们又没跟你学窑匠,怎么能叫您 '老师,! ”董同学原是一位很顽皮的学生。
  “董俊卿,你爷给你钱上学,叫你学’畜类,! ”我教你革命,还不是一样可以叫老师! ”
  “那么,老师,您叫我们革谁的命?”
  “革你自已的’命,! ”郑二大爷指着董同学的头,大声说完就气呼呼地走了。郑二大爷就是这样一位常与学生们接谈的人。
  他病逝于民国二十年前后,享年约七十左右。有三子,长世平,次世均(作衡),再次世和,老二就是一门忠烈中之第二人。国府颁发“一门忠烈”匾额。
  我是和老三同学,其时老二世均在县立第二公学就读,所以当时就不太熟,以后十几年又因工作关系,很少见面,所以有关他的事迹所知甚少。郑二大爷的事迹,已经是一鳞半爪了,郑二哥的真可算是阙如。
  他于高等小学毕业后,即进山东省立农专。毕业后似曾在济南稍住,后即回沂水县府工作。抗战前任建设局长,因服务桑梓,极著成绩,而为当时县长范筑先先生所赏识。后范调升山东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即保郑为聊城县长。二十七年日寇进犯,范与郑率地方团队坚守城垣。粮尽、弹绝、城陷。专员、县长同殉城内,可能是第一个抗战殉国之专员与县长。
  抗战胜利后,郑氏父子荣蒙国民政府颁发 “一门忠烈”匾额。正应了郑二大爷“纲鉴上留名”的心愿。
  关于郑世均的事迹,我虽知之甚少,但有关范筑先先生的二三事,我却想附述在“一门忠孤”之后。因为没有范先生的赏识与提拔,郑可能不会当县长,去聊城,而“一门忠烈” 这块匾额,也就不会悬到郑二大爷的门口上了。
  注:本文录自台湾国民党所编《山东文献》第卷第四期。作者宗润峰,系沂水县人。
  1992.10.朱学民整理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本书收入“沈、于矛盾二三事”、“沈洪烈办的干校于他的”八大政策"“、”记五十一军与八路军沂水县政府的一次摩擦事件“等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宗润峰
责任者
朱学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郑瑞麟
相关人物
董俊卿
相关人物
范筑先
相关人物
沂水县
相关地名
济南东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