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生涯二十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990
颗粒名称: 县令生涯二十年
分类号: B222.6
页数: 7
页码: 73-79
摘要: 荀子担任兰陵令后,凭着他的学识和才干,将兰陵治理得井井有条。兰陵的农业发展,商业振兴,一派兴旺景象。六国的优秀士人,也慕名而至,如水之归海,师事荀子。
关键词: 县令 荀子

内容

公元前255年,兰陵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来了一位新县令,他就是接受楚相春申君的聘请而来的儒学大师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是我国战国末期十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年轻时曾到齐国游学。那时齐国国势鼎盛,人才荟萃于稷下学言。荀子在这里,通过长期地刻苦学习和磨炼,成为一位徳高望重的備学大师,曾“三为祭酒”(古人饮食时必祭,由席中最尊者一人祭酒,后因以为官号)。后来,齐国朝政由“君王后”控制,国事日非。荀子曾向齐相论述各国面临的危机,并对“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等现象进行揭露;荀子因此遭到一群宵小的谗言毁谤。齐王听信谗言,不尊重荀子;荀子便毅然离齐入楚,楚相春申君黄歇便聘他为兰陵令。
  兰陵,地广百里,是楚国东北部的战略要地。荀子担任兰陵令后,凭着他的学识和才干,将兰陵治理得井井有条。兰陵的农业发展,商业振兴,一派兴旺景象。六国的优秀士人,也慕名而至,如水之归海,师事荀子。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学生云集,一时甚盛。汉初,兰陵人多善为学,均得力于荀子遗风。
  荀子在兰陵任上,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在春申君面前说:“商汤以七十里之地,周武王以百里之地,后来皆为天下王。现在荀子是贤者,你让他统治兰陵百里之地,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春申君听信了谗言,便辞退了荀子。荀子离任后,离楚返赵赵王请他为上卿。这一消息传到楚国,又有人在春申君面前说:“伊尹去夏入殷,殷遂王天下而复则灭亡,管仲去鲁入齐,结果是鲁国衰弱而齐国强霸。现在荀子是天下贤人,他离开了楚国,楚国恐将不得安宁了”。春申君闻听此言,觉得很有道理,又使人去聘请荀子。
  荀子没有马上应聘,他写了一封长信,让便者回去后交给春申君。信中尖锐地讽劝春申君,希望他不要听信谗言,要警惕邪恶小人的阴谋秘计,要辩别真伪,区分忠奸,不要“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春申君一再派人向荀子道歉,并恳请他返回楚国。荀子在兰陵时间长了,与兰陵有着深厚的感情,见春申君再三相请,于是又重返兰陵,仍为兰陵令。
  荀子凭着他广博精湛的学识,培育了一代英才。韩国的韩非、楚国的李斯,便是这一时期荀子的高足弟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韩非与李斯“俱事荀卿”,“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
  学生韩非、李斯要辞别老师,学成归国了,荀子感到由衷的高兴。当兰陵美酒,玉碗相蹙,师生话别,频频举杯。荀子首先询问富韩非的志向,韩非说:“我学成归国,将报效我的国家和人民。我虽然口吃,不善辞令,但我要用笔著书立说,为国为民效力。” 李斯在一侧,自觉学识见地不及韩非,心中暗自萌出妒嫉之情。荀子为韩非的爱国之情所感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命运担忧。一当时的韩国已是风雨飘摇,独木难支!荀子又把目光转向李斯,探问李斯的志向。李斯瞥了同窗韩非一眼,又转向荀子说:“我分析了一下形势,楚国不足事,六国皆弱小,能够建功立业的地方,唯有秦国。现在秦王想着并吞天下,称雄四海。这是我们布衣之士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世间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我要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西说秦王,搏一个荣华富贵,位极人臣! ”依依惜别。学生问荀子还有什么嘱咐的。荀子举目远眺,半天没有说话。他遥望着巨石嶙峋、古木参天的文峰山,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还记得我同你们讲的季文子的故事吗?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北面那座神峰山改名为文峰山。李文子那种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不以宝石为悦,不以妻妾禄薄为忧的高尚情操,你们要牢牢记取。富贵如过眼云烟,'物禁大盛',物极则衰,唯有那英名和事业才是永存的,如同那文峰山的山石千古不朽,如同那泇河的流水万古流长! ”
  后来事件的发展正如荀子所预感的那样:韩非经历了坎坷的人生道路。但荀字万万没有想到,杀害韩非的主谋就是他的另一个学生李斯。至于李斯,虽在历史上做出了些成绩,但私心作祟,后来成了赵高的刀下鬼,这也应了荀子“物禁大盛,物极则衰”的预言了。
  还是在与春申君的那封长信中,荀子便劝谏春申君要亲贤臣,远小人,辩真伪,识忠奸。荀子便预见到春申君身边邪恶小人的作祟,包藏祸心的阴谋,但春申君并没有引以为戒。公元前238年,春申君终于枝他的门客李园所杀。正像谚语所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假如春申君能接受荀子的劝谏,哪里会有杀身灭族的灾祸呢!
  春申君死后,荀子的兰陵令像废止了。
  荀子治理兰陵前后近二十年,被废止兰陵令后,便居住在兰陵东南的一个小山村“孙楼”著书立说。他摒绝了一切世务,以无比卓绝的精神总结了他战斗的一生。
  荀子的一生,是倾注于讲道论学而又密切关心世运的一生,是充满“笃实光辉”的一生,是不平凡的 ー生。
  荀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学术的精英,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他在强调“礼”的同时,也把“法”的功用估计得极高。他说:“法者,治之端也。”愈到晩年,他的法术思想便愈加成熟,愈加系统。这对他的学生、特别是韩非的思想影响是很深刻的,对韩非法家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荀子反对传统的“天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否定鬼神存在的思想,都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光辉。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在经济上,他提出了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众农夫”的主张。和孟子“性善”说相对立,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
  他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主张“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
  他特别重视学习,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又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已成为刻苦学习者的座右铭。
  荀子的晚年是在政治逆境中度过的。从“春申道缀(辍)基毕输”,“欲对衷,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罹)凶”见《荀子•成相篇》〉等歌词中,可看出他晚年的心境。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写的这“数万言”,汉朝刘向校定为三十二篇,称为《荀卿新书》‘班固《汉书•艺文志》称为《孙卿子》;《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卿子》十二卷‘唐朝杨惊改称为《荀子》,.编为二十卷,并为之作注,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的《荀子》二十卷三十二篇。这三十二篇中,《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六篇,系荀况的弟子所记述。荀子的这些著作,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五霸》、《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的批判总结。《成相》篇以赋体文学形式,宣传为君、治国之道。《赋篇》包括五篇短赋,是ー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总之,这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著作。当我们捧读荀子这部著作时,会感到它既质朴又妍丽,既儒雅又雄奇,既平实又深奥,如同是ー座蕴蓄着丰富资源的大山,金宝内含,光辉焕发。
  荀子死于何年,现已不可考。荀子死后,便被埋葬在兰陵——他长期执政和著书的地方。北宋末年,宋徽宗封荀子为兰陵伯‘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7年〉曾建祠以祀。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补建荀子墓碑,概述荀子生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又立石碑纪念。1977年,兰陵荀子墓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兰陵镇东南二里许,有一土丘,丘上芳草萋萋,绿树荫荫,丘前立碑:“楚兰陵令荀卿之墓。”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苍山,这个既年轻而又古老的地方,历代操酿酒业者众多,而且世代延续。他们对苍山酒文化的形成并丰富发展,都曾起到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仅兰陵美酒不足以概苍山酒文化之全貌。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以荀卿这个历史人物为轴线,以苍山酒厂近年研制推出的“荀公酒”系列产品为背景,征集、编辑这期专辑。愿它能给广大读者对苍山酒业的了解有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为衔接、补充苍山的酒文化史作些有益的努力。 据考证,苍山酒业史在2500年以上。唐代诗圣李白所赞颂的“兰陵美酒”,即产于苍山县的兰陵镇。战国时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卿,两度出任兰陵令达二十年之久。卸任后定居兰陵,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卒于兰陵,葬于兰陵。毕生著述被后人整理成《孙卿子》三十二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天胜
责任者
李芳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荀子
相关人物
赵国
相关地名
齐国
相关地名
文峰山
相关实物
神峰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