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武举赵洪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787
颗粒名称:
武举赵洪恩
分类号:
D691.46
页数:
6
页码:
142-147
摘要:
在胶州市胶东镇一带,五六十岁的老人没有不知道赵武举的。赵武举名叫赵洪恩(1834-1896),胶州市胶东镇大姜戈庄人,以务农为业,年轻时一方面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也为习武护家,就在本庄北面的空地上修建了练功场,竖上草靶。
关键词:
武举
赵洪恩
内容
在胶州市胶东镇一带,五六十岁的老人没有不知道赵武举的。赵武举名叫赵洪恩(1834-1896),胶州市胶东镇大姜戈庄人,以务农为业,年轻时一方面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也为习武护家,就在本庄北面的空地上修建了练功场,竖上草靶。平时,他和兄弟、侄子们一起举石锁、舞大刀;冬闲时,他们就练骑马射箭等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们终于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在清咸丰年间,赵洪恩与弟兄、侄子们一起去省城济南应考,赵洪恩考中武举。中武举后,赵洪恩仍与过去一样为人忠厚、勤劳正直,上不结交权贵,下不欺压乡邻,扶危济因、疾恶如仇,对鸡鸣狗盗之徒,横行不法之辈,只要他遇着,非管不可。因他弟兄们排行第六,所以人们称他为“赵六爷”。他练功用的大刀重120斤,其后一直保存着,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坏了。有关他的事迹很多,现仅选几例,叙述如下。
借题发挥以力服众
在济南科举考试时,以洪恩为主,赵家共去了6名武秀才,他们是洪恩的三哥、四哥、五哥和侄于赵为君、赵丕成。因赵氏一家个子不高,貌不出众,同住驿馆的武秀才们瞧不起他们,语言、行为上多有傲慢之意。正巧,他们住宿的房间门外有三块500斤重的大青石,赵洪思便机智地借题发挥,大声对其侄子曰:“为君,将此石搬走,看它在此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多不雅观”为君应声而至,奋奋力将石抱起,扔于墙边。只此一举,众秀才无不折服,再不敢轻慢他们了。
不做高官甘为百姓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捻军在山东一带声势很大,清军为阻挡捻军,在大沽河一带驻防。这些清军,纪律性差,到处乱抢乱夺,抓工抓夫。赵洪恩也被当作民夫抓去。当兵的逼他干活,他说:“我叫赵洪恩,我要见你们的统领文阁,只有他要我干,我才干。”当兵的见他有些来历,不敢怠慢,便立即报告了文阁。文阁听说赵洪恩来到,便亲自出迎,接到他的住处。原来文阁和洪恩是同科中的举人,彼此熟识,因为文阁是旗人,倍受清廷重用,很快便在军队中委以重任,在沽河一线统领清军。两人落座看茶后,文阁风趣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我兄,不知是什么香风把尊兄吹到敝
处?”洪恩却毫不客气地说:“是您的大兵把我抓来干活的,尊兄要我干什么,请吩咐! ”文阁听后很不自在,便自我解嘲地说:“我这些属下,真是胡闹,我在这里向老兄赔罪了。”接着把话锋一转道:“不知尊兄在家干什么?”洪恩答曰:“小弟在家务农。”文阁接着说:“方今天下大乱,兵戈四起,以兄长之功夫,若能统军为朝廷效力,何愁高官厚禄! 弟愿向上推荐,不知尊兄意下如何?”洪恩听后心想,我身为庶民,深知百姓疾苦,无论是南方的太平军,还是北方的捻军,不都是官逼民反的老百姓吗?要我与你们一起,屠杀这些百姓,于心何忍!想到这里便说道;“是老兄髙抬我了。我功夫平常,又不懂兵法,绝不是做高官拿厚禄的人。”文阁曰:“不必过谦,兄之本领,弟实知之。此乃前途无量的机会,望兄深思之。”洪恩不假思索地说:“弟本一农夫,志在务农,官禄与我无缘。况家里有七旬老母,随时都需弟孝顺。至于从军,弟实难从命。”文阁见说不动洪恩,便曰:“既如此,弟不强求,弟愿设宴,与兄同饮,一醉方休。”洪恩曰:“兄军务繁忙,弟不便久留,况老母、妻子必然在家挂念,弟就此告别。”说罢起身就走。文阁见留他不住,只好说:“现在四处混乱,士兵到处抓工抓夫,我派人送你回家。”洪恩见不便谢绝,也只好答应。就这样,文阁派了两名随从,送他回家。当走到小麻湾村时,他怕文阁以后再来纠缠,便对送他的人说:“我顺路到麻湾办事,请你们回去替我谢谢文将军。”这样,便脱身回到家里。
威惩强盗耕牛归主
强盗刘闹是出了名的偷牛贼,以偷盗为生,此人力大过人,手脚灵便,加之会点拳术,横行乡里。他曾偷了本村姓于的牛杀了,又到于家门口卖牛肉,真是欺人太甚,可恶至极。因此,附近村庄没有不怕他的。
一天傍晚,刘闹又牵着一头大牛,大模大样地从西走来,恰被武举碰见。洪恩知刘闹为人,这大牛定是偷来的,于是武举便大声喝道:“刘闹,你又偷了谁家的牛?快给人家送回去!”刘闹洋洋不睬地说:“是牛愿意跟我走,关我甚事。”武举闻言大怒,猛地冲过去,顺手将刘闹擒住。一只手提着向东水湾走去。走到湾沿,将手用力一提,顺势一扔,便将刘闹抛入湾中。吓得刘闹不顾寒冷,赶紧爬上湾沿逃跑了。这时大牛的失主——十里堡村的武老汉匆匆赶到,武举便将耕牛归还原主。武老汉激动地说:“若不是六爷相助,我这头牛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勇逞神力代牛拉车
一天,胶东镇小西庄村有个赶车的汉子,赶着辆装满物料的牛车,沿大姜戈庄村西小道南行,当时的村间小路,路面弯曲而狭窄,一不小心,牛车便掉进路边的沟里。赶车汉吆喝着,鞭打着牛往上拉,牛被打得乱蹦,赶车人急得满头大汗,折腾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把车拉上来。这时,武举从家里出来瞧见了,便急忙过去。赶车人见武举来了,知道他乐于助人,便说:“六爷,车掉进沟里,你快帮我拉上来吧。” 武举爽快地说:“好!你赶快把牛卸下。”赶车汉大喜,迅速将牛卸下拴好。这时,武举不慌不忙地来到车前,让赶车汉在车后边扶住车。只见赵武举双手持牛套拉绳,用力向上一提,然后奋力向路上猛拉,将车从沟里拉了出来。事后,赶车人激动地说:“你真是力大胜于牛,给我帮了大忙。”
开荒种地夜宿南滩
武举赵洪恩是个勤劳勇敢的人,由于他家的家口增多,只种原来的几亩地,越来越难以维持生活。租地租不着,买地又无钱,他便带着子侄们到5里外的南滩开荒种地。滩里的地,只能种一季大麦,但也能收入一些粮食。
有一次,他在滩里赶车往家里拉大麦,突然下起了大雨,不巧,车套又开了,须向牛索头眼里引绳子结车套,凑巧,绳头上有个疙瘩,引不进去。可是雨又愈下愈大,在情急之下,他硬是用牙将两厘米多粗的麻绳咬断,终于引进绳子,修好车套,将大麦拉了回来。
没有拉回来的大麦,便存放在南滩地里垛好,但是需要人看守。于是,他们便搭起一个临时窝棚。不巧,一条3尺多长的蛇,猛然钻入窝棚中。这时,天已经黑了,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这条蛇。众人都说:“这蛇肯定在窝棚里,人不能在里面睡觉了。”但武举从容地说:“不要紧的,你们都回家吧,我在这里就可以了。”众人走后,他把草拢了拢铺好,便泰然睡下。第二天人们发现,那条蛇被他活活地压死了。从此,人们都说:“赵武举福份大,牛鬼蛇神全不怕。”
(胶东镇文史组供稿)
〔作者简介〕
高志贤原胶南市盐务所所长,现已退休。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出版者:青岛市新闻出版局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收入“雷州半岛育种记”、“建校初期的胶县师范学校”、“日伪时期的胶县中学”、“昌潍地区古今名人美展”等约20篇。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志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赵洪恩
相关人物
赵为君
相关人物
赵丕成
相关人物
刘闹
相关人物
胶州市胶东镇大姜戈庄
相关地名
小麻湾村
相关地名
胶东镇小西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