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斗"轶事趣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709
颗粒名称: “周大斗"轶事趣谈
分类号: K828.9
页数: 7
页码: 229-235
摘要: 即墨城里有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宦世家名叫周熿业。此人生有三子:长子周立臣,次子周峰阡,三子周育生。及至周立臣辈当家时,他们倚仗权势,更加不择手段地鱼肉乡里。为了坑害百姓,他们挖空心思;他家量米用的斗,专门制作了一块厚厚的木板,向外卖粮时便将木板放入斗内,而向里收租时则将木板取出,这样,不论是卖粮还是收租,每十升粮食都能多得二升的便宜。群众慑于他家权势,敢怒而不敢言,因此,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形象的绰号一一周大斗。
关键词: 轶事趣谈 周大斗

内容

清末民初(约述50〜1927),即墨城里有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宦世家名叫周熿业。此人生有三子:长子周立臣,次子周峰阡,三子周育生。及至周立臣辈当家时,他们倚仗权势,更加不择手段地鱼肉乡里。为了坑害百姓,他们挖空心思;他家量米用的斗,专门制作了一块厚厚的木板,向外卖粮时便将木板放入斗内,而向里收租时则将木板取出,这样,不论是卖粮还是收租,每十升粮食都能多得二升的便宜。群众慑于他家权势,敢怒而不敢言,因此,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形象的绰号一一周大斗。周大斗家拥有土地六、七百亩(老亩),房屋100余间,并开设“蚨昌钱庄”,自出“土票”,可谓家产产贯。多年来,他家就是利用这些榨来的百姓脂膏,变本加厉、层层盘剥以致暴富的。他家的土地大部分布在县城西北乡周戈庄、张戈庄、长直、土疃、下疃、营上、山东、八里庄等数十村,全部岀租。一亩地每年收租高达六、七升粮食,仅此一项每年收租粮就达十万斤之多。1938年1月日寇侵占即墨后,他怕世乱生变,便花钱雇了一个特务班挎着匣子枪下乡催粮收租。每逢交租季节,大街上给他送租的佃户车水马龙,就象赶大集一祥。有的佃户给他送租时怕磨破口袋就用谷草垫着,而他家收集起来就是一个小谷草垛。周大斗看在眼里计上心来,感到这叉是一个“生财之道”。于是,他便下令每亩地除交粮外还要再加20斤谷草。这样,他每年就可征收一个象小山似的大谷草垛。平时他将粮食囤积起来,每到饥春荒月群众生活紧张而又取借无门时,他便大开仓廩,用他那特制的大斗高价卖粮,以此趁火打劫,大发横财。他在西阁里路北开设的蚨昌钱庄,其周转资金约挞200如多吊,主要是放高利贷。放贷月息为二分,如放100吊钱,1年的利息为24吊;如到期不付本息,即將本息累计另出据借贷,并以房产地产作抵押。这样,借贷的时间越长,利滚利的盘剥就越厉害,致使不少借贷户倾家荡产。
  周大斗家尽管如此豪富,但他的为人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心狠手辣、见利就图、见便宜就沾的吝啬小气之徒。周立臣每到店铺、摊贩处买东西总要千方百计地偷点拿点,以沾点小便宜为快;他到酒馆吃酒,经常将酒家的锡酒壶揣入怀内;他还趁酒大公去洗酒袋之机偷人家的曲,被当场抓住;就是街坊邻居遇丧事,他也要凑进去“帶忙管事”。趁机偷丧主家的酒席非子(已付款的酒席凭证),事后供自己享用。1930年,国民党军队祝相本部,进驻即城,将军需处设在周大斗家的一座小楼上,周峰阡和周育生经常趁机偷拿该部的军需物资。开始,当兵的发现少了东西,根本不怀疑是两位地主大公子干的,后来因偷的次数和东西多了,周家二兄弟终于被军方抓获,当场被押送县政府。官方和军方恐吓说,偷盗军需物资是要枪毙的。这下可吓那了周大斗一家!他们急忙四处奔走找了许多人出来讲情,结果请客送礼、赔款赔物,耗费一大笔资财。人们听后无不拍手称快:周大斗这次可真是图小利而折了大本。
  由于周大斗心狠手辣、见利忘义,群众对其极端愤概。人们不敢当面惹他,在暗地里却变着法来对付他、捉弄他,让他沾不到便宜。他家的大院内有一百四、五是间房屋,需要经常雇用木瓦工维修。当时的木瓦工给别人家干活,每天大工挣八角,小工挣六角,而在周大斗家干活,他却规定大工六角,小工四角,并不管烟、火、茶。有的木瓦工在别处找不到活干的时侯,也就只好到他家去干。于是,周大斗不但处处克扣、斤斤计较,还要嘟嘟嚷嚷的看管着他门干。越是这样,就越引起工人们的反感,人们便想方设法给他点亏吃。例如,一件石凿品已经花了两三天的工夫基本成功,而他去指手划脚地一责备,工匠气得故意一锤给“不瞋”凿毀,只好重新另来,气得他哭笑不得、眼珠冒火。他嫌小工抬沙子抬得少了,工人们就使劲往筐里装,当抬到他眼前时,故意用力一颤,就将扁担颤断了,令他目瞪口呆、有苦难言。1921年,周大斗家在城里立法街路画建造一座二层小楼。这座小楼紧靠蓝氏宗祖的一座牌坊,该牌坊是蓝姓当年为在江,宁任知县的蓝因所立,其正额镌有“京尹”、背面刻着“世臣”二字,据说系蓝因亲笔所题,多年来一直是蓝姓光宗耀祖的一个象征。在周家小楼施工时,瓦工们受尽了周大斗的尅扣和刁难,为了发泄一下愤恨,便极力找机会对其报复。瓦工们知道蓝姓在即墨是名门望族不好惹,于是他们在施工时故意用钻子将蓝氏牌坊凿去一角,这下可给周家惹来了麻烦!蓝氏宗族见到周家盖楼砸坏了他们的族坊,阖族上下无不愤慨,便马上令其停工打起官司来。蓝氏系名门望族,周姓也是官宦世家,两霸相争,互不示弱,即墨县府根本判不了这一官司。当时蓝姓北京有人,于是官司一直打到北京,连推带拖一直纠缠了一年有余。一年多来,周家花钱无数,最后还是把官司打输了。周夫斗只得将蓝氏牌坊乖乖地修好,又将敞了一年口的二层小楼后退一尺多才算了事。木瓦工们暗暗称快:这下可给咱穷哥们出了出气,给周大斗家煞了煞威。
  解放前,周立臣在花天酒地、群咒众骂中一命呜呼;解放后,周峰阡、周育生二兄弟被人民政府判处死刑予以枪决,从此,周家的“大斗”彻底被砸烂。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忆在即墨伪中的地下抗日活动,忆即墨县第四区中队,围歼埠东“棍棒队”,刘家庄乡队被歼记,1948年南下日记摘抄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新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即墨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