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的盐锅及其制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625
颗粒名称: 黄岛的盐锅及其制盐
分类号: TS321
页数: 6
页码: 83-88
摘要: 黄岛区的东盐滩村,由地势不同的上庄和下庄两个自然村组成。上庄原为东盐滩村,下庄原为盐锅村,两村相距约半里路。盐锅村是因村民大多从事制盐而得名,村中有马姓人家七、八户。1976年农村进行村庄规划,盐锅村逐渐迁到上庄。如今,盐锅村已不复存在。盐锅村生产盐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为黄岛区最早利用海水制盐的村庄。
关键词: 黄岛区 盐锅村 制盐史

内容

黄岛区的东盐滩村,由地势不同的上庄和下庄两个自然村组成。上庄原为东盐滩村,下庄原为盐锅村,两村相距约半里路。盐锅村是因村民大多从事制盐而得名,村中有马姓人家七、八户。1976年农村进行村庄规划,盐锅村逐渐迁到上庄。如今,盐锅村已不复存在。
  盐锅村生产盐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为黄岛区最早利用海水制盐的村庄。据原盐锅村人马明高(黄岛盐场退休工人)回忆,他家是盐锅村最早的住户。到了他的父辈时,已是第五代“盐锅”人了。为了维持生活,他父亲兄弟5人继承先辈的家业,继续在离村1里的海滩上支锅熬盐。用于熬盐的大铁锅似盘,直径约3米。锅灶用砖或土坯砌成,四周都留有烧火口,熬盐时,四周可一齐烧火。村周围大都是盐碱地,盛产一种抗碱的灌木,当地人叫荫柳子,为烧柴的主要来源。熬盐不是直接用海水,因海水浓度低,费工费燃料,而是把海水经过泼、淋提高浓度后进行熬制。其做法是:先用海水泼在盐碱地上,经过太阳的照晒,海水干了以后,地面上就出现一层泛白的盐碱,把这些盐碱土刮起来,放在泥罐子里用海水淋(泥罐子有许多小孔),淋下来的水浓度比海水高,然后放进铁锅里加热熬干,就熬出了盐。久之,人们把这个用锅熬盐的村,称为“盐锅”。
  用铁锅熬盐,费工费时,产量又少,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活。马明高的父辈们便到海北取经,于1910年开始在村东面的海滩圈池造盐田。共修了13副斗子,这是黄岛区第一次利用海滩造盐田晒盐,这13副斗子盐田也是我区最早建成的盐田。盐池子呈长方形,第一行(xing)池子每个约200平方米,每行逐个加大、加高,形成自然落差,主要是便于海水的流动。一般第一行到第三行用于长盐的池子叫作结晶池,天气干旱可增加到第四、五行。结晶池上池为卤池,是储备卤水的,每当结晶池因原盐析出后卤水减少,就需要以此池之水注入补充。为了保证结晶池的需要,卤池储备的卤水必须是充裕的,其卤水的浓度要达到近于饱和,即现在的波美度25至26度的浓度。过去没有测试仪器,只能凭经验用石莲试或用舌尖尝试来确定其浓度。卤池的上池为接卤池,其卤水的浓度一般在20度左右。接卤池往上分别是跟卤池、蒸发池和荒水池(即储存海水的大池子)。利用海水晒盐,主要是利用太阳和风力的作用,通过各个池子之间海水的流动,促进水分蒸发,提髙海水浓度,当海水浓度达到其饱和度时,通过在结晶池里,氯化钠晶体形成析出,海盐就生成了。好年景一副斗子可产盐60—70吨,年共产800吨左右。生产的盐主要是用车、船运到胶县、青岛等地销售。
  海水是海盐生产的主要原料。海水浓度一般只有1一1.5度,因此在整个蒸发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海水,所以保证海水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海水的来源是通过闸门在涨潮时纳入沟中存储的,再用提水工具提到荒水池中。一开始使用的提水工具是用柳条编成的水斗子,由两个人一人只拉一根提绳?另一个人一手拉一根提绳,一手拉一根底绳,这是操纵舀水、倒水的关键,大沟里的海水一斗斗的提到荒水池中,其劳动强度之大、工作之劳累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每副斗子至少有两个盐工,当时整个盐场有30多个盐工。在每副斗子的中间还挖有储卤沟,以备雨天储存卤水用,当天气转好,就可把储存的卤水用水斗子提到池中。
  大约1920年前后,盐锅的盐民们为减轻劳动负荷,提高效率,改进了提水工具,使用一种摇车子,每两副斗子安装一个。这种提水工具要两人分别在两边摇动,使转轮带动拉水板。通过2米长的木制水槽将水提上来。后来又从海北买回了一部名叫“八大转”的风车,这是我区晒盐最早利用风能为动力的提水工具。该风车为立式,有八个大杆,挂八合篷,只水槽就有8米长。这风车非常笨重,当时往回运时,装满了一丈八的木船。风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提水效率,但使用不长时间就坏了,难以修理,就没有再使用。
  到了1930年,摇车子被淘汰,改用踏车。这是一种用脚踏动的提水工具。直到60年代初,盐场尚保留着这种踏车。这种踏车用木料制作。使用时,手扶横杆,脚踏踏板,横轮转动,带动转轮,转轮带动滑子,海水通过拉水板就被提上来了。熟练的老盐工,可脚穿木板拖鞋操作。
  新中国成立后,黄岛区盐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昔日的“八大转”、“摇车子”、“踏车”等落后的提水工具,已被机械化、电器化的提水设备所取代,盐业生产出现了新局面。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第二辑,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反映了黄岛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我们遵循“存真”、“求实”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原则,在编写中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面目,以起到补史之缺,参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以古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鉴知得失”。文史资料以其所独具的真实性、综合性、统战性和可读性,以其“亲闻、亲见、亲历”的“三亲”特色,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启发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与探索。这些资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今天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借鉴。

阅读

相关人物

曲功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马明高
相关人物
黄岛区东盐滩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