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于学忠将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587
颗粒名称: 回忆于学忠将军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86-189
摘要: 我叫张履祥,72岁,安丘市凌河镇东兵马营村人。1942年七八月间,有幸结识了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将军的侄子,经他引荐到于学忠司令部卫队,当了一名卫兵,直到安丘城顶山战役后,于学忠率部撤出鲁苏战区,我也因家庭原因离队回家。在于学忠将军的司令部生活、战斗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亲见亲闻了有关于总司令的一些事情,对他有些许了解,现凭回忆叙述如下。由于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多,所记忆难免存有差错。他不准官兵胡作非为,侵害老百姓。2月20日凌晨,敌人向城顶山一带大举进犯,将于学忠司令部及其部分主力部队,包围在城顶山上。毙伤日伪军千余人。
关键词: 于学忠 将军 安丘县

内容

我叫张履祥,72岁,安丘市凌河镇东兵马营村人。1942年七八月间,有幸结识了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将军的侄子,经他引荐到于学忠司令部卫队,当了一名卫兵,直到安丘城顶山战役后,于学忠率部撤出鲁苏战区,我也因家庭原因离队回家。在于学忠将军的司令部生活、战斗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亲见亲闻了有关于总司令的一些事情,对他有些许了解,现凭回忆叙述如下。由于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多,所记忆难免存有差错。
  于学忠,山东蓬莱人,中等身材,性情直爽,不善言谈,待人和善,胆大勇敢,谋略过人,生活朴素。虽身为国民党上将、战区总司令,却没有国民党一般高级将领那种骄奢蛮横的作风,生活中一些小事,往往都是自己动手做而不役使勤务兵。
  于总司令爱护部属,对军风军纪执行得非常严格。他不准官兵胡作非为,侵害老百姓。据说在临沂一带驻防时,一天,有一士兵强奸了驻地的一位妇女,被这位妇女的父亲告到于总司令处。于总司令听明情况后,非常气愤,亲自下令将这名士兵就地枪决了。于总司令很爱护老百胜,他常说,老百姓的一草一木也不能侵犯。部队每到一处驻妨,他都是要求官兵不得糟蹋老百姓。官兵到村庄、集市上购买东西,都是公买公卖,一旦有的强拿或强买百姓的东西,不给钱或少给钱,只要让他知道了,就按军法处置,从不留情。他还经常救济穷人,在一处驻久了,连一些乞丐也常到司令部去乞讨,总司令总是让人送给他干粮,还给一些小费。对那些衣着褴褛露体赤脚的乞丐,还送给他鞋袜衣服。
  但是,于学忠那时毕竟是国民党的将领,有他腐败落后的一面,比喻说抽大烟,讲迷信。他的驻处经常供奉着释迦牟尼像、观音菩萨像,每逢重大军事行动前,总是要占卜问卦。
  于学忠自1939年入鲁后,在安丘附近共打了3次大仗,即圈里、唐王山和城项山战役。据说日寇为了拔掉这插在鲁苏大地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于学忠软硬兼施。在动用武力围剿的间隙里,还曾多次派人带着厚礼去劝他投降,并许以高官厚禄。但每次总是遭到于学忠的严辞拒绝,他表示永不叛国,坚决抗日到底。
  我跟随于学忠经历了城顶山战役。1942年冬季至1943年春天,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最困难时期,部队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加上鲁苏战区所属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叛变投敌,致使山东战局更趋紧张。1943年2月17日,日军山东派遣军第十二军,乘机纠集驻青岛、潍县、济南等地的独立混成第五、第六旅团及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一部,连同吴化文属下伪军共计2万余人,在司令官土桥一茨指挥下,发动大“扫荡”,企图寻歼鲁苏战区主力。2月20日凌晨,敌人向城顶山一带大举进犯,将于学忠司令部及其部分主力部队,包围在城顶山上。总司令亲自指挥677团、678团、干训团、特务团及其卫队分头迎击敌人。敌人攻势凶猛,枪声响成一片,炮弹遍地乱炸,战斗相当激烈,各团队人员都伤亡惨重,加之缺粮少水,官兵们连冻带饿,处境十分困难。战斗持续一二天后,总司令看出敌人意在必夺,便下令部队分头突围,他亲自带领党政分会和卫队人员向东北方向冲去。由于吴化文部下伪军熟悉城顶山地形,在各个山头都点燃火堆,各山沟要道都布满伏兵,致使突围相当困难,随处都与敌人短兵相接,到处杀声震天。战斗最激烈时,总司令亲到一线指挥,并鼓励官兵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我们出力报国的时候了。”我们卫队由两人保护总司令,其他人员形成一体向外猛冲。经过一二天的拼杀,终于冲出重围,转路到了安丘县政府驻地。突围中卫队有13人阵亡。这次战役一直持续五六天时间,战区部队阵亡400余人,其中包括战区中将、政治部主任周复和百十三师少将参谋长张植桴。毙伤日伪军千余人。经过这次战役,鲁苏战区主力元气大伤,于学忠为保存实力,经请示国民政府军委会批准,于1943年2月,率部南撤至安徽、河南一带驻防。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的史料,包括“历史悠久的生姜”、“两河大蒜”、“三鲜水果之冠——樱桃”、“安丘蜜桃”、“打入国际市场的南流芦笋”、建国初期银行工作回忆片断、名儒向往的朱子村等三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履祥
责任者
孟令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于学忠
相关人物
张履祥
相关人物
1943年2月17日...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