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制营救被捕学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518
颗粒名称: 张公制营救被捕学生
分类号: K295.24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全国人民义愤填膺,一致要求奋起抗战,救亡图存。安丘县中学的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群情激愤,期待着投入全民抗战的大潮。又由于校方处理不当,使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了全班罢课。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家长和安丘父老们的极大愤怒。公制得知此事,大为气愤,立即给金鸿良写信,对逮捕学生表示严重不满,要求他立即释放被捕学生。在县中这次学潮中,张公制先生始终以十分关心安丘教育事业、爱护安丘子弟的胸怀,明确站在学生一边,支持学生,维护学校,抵制了县官对学生的迫害和对教育事业的破坏。
关键词: 张公制 营救 被捕学生

内容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全国人民义愤填膺,一致要求奋起抗战,救亡图存。安丘县中学的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群情激愤,期待着投入全民抗战的大潮。
  但是那时安中学校当局,脱离现实,对同学们高涨的抗战爱国情绪,置若罔闻。恰在这时,一位教学质量甚差,不受同学欢迎的先生竟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坚持对十一级学生进行化学考试。于是造成师生间的公开对立,十一级同学实行了全体罢考。又由于校方处理不当,使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了全班罢课。学校当局在这种局面下,张皇失措,竟去求救于县政府。县长金鸿良亲自率领军警,武装进入学校,逮捕了学生代表曹绵富、马振、李承恩、李家瑞、班长马星旭、曹克庄等七人。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家长和安丘父老们的极大愤怒。
  事件发生后,同学曹全夫当即跑去向曹庚生先生(时任安中美术教员)报告,曹先生听了非常生气,他简直不敢相信竟会有如此荒唐的事。他立即去同张公制先生商量,设法营救学生,制止事态的发展。
  公制得知此事,大为气愤,立即给金鸿良写信,对逮捕学生表示严重不满,要求他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金鸿良深知张公制先生的身份地位,见到先生的信后,只好在当夜的黎明之前,把被捕学生从看守所调到县衙大厅,加以“训教”和恐吓后,宣布由校长具保带回学校,要学生们回校后具交悔过书。
  学生们得知公制先生如此关怀和支持,非常感动,同时也更加硬气了,不但不交悔过书,反而对自己无辜被捕进行控诉,以求学竟无人身安全为由,十一级全班同学一致递交了“退学书”,集体退出了学校,继而形成了全校大罢课。
  金鸿良在此形势下,企图强迫学生复课,声言如不立即复课,就要关闭和撤销县立中学。
  曹庚生先生又去找公制先生商量,曹先生说:县中是县办的,学校经费来自地方钱粮,不是省拨的。如果真的把全县唯有的一所中学关闭了,怎样向本县父老交待?怎样对待哺的学子负责?张公制先生出于这样的考虑,便明确表示:县中应继续办下去,决不能关闭。至于学生复课的事,只要安全有保障,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劝说的。由是,维护了安中的存在。
  不久,日本侵略军的战火燃烧到山东,日军飞机侵入安丘上空,扔了两枚炸弹,曾经宣称要与安丘父老共存亡的金鸿良,竟挟起皮包,拉着太太溜之乎也。由于战争的影响,学校不能复课,后来转入了战时教育体制。
  在县中这次学潮中,张公制先生始终以十分关心安丘教育事业、爱护安丘子弟的胸怀,明确站在学生一边,支持学生,维护学校,抵制了县官对学生的迫害和对教育事业的破坏。这件事是对在校学子们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实际教育。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出版者:政协安丘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张公制史料专辑,包括“张公制自传”、“张公制回忆录”、“纪念公制先生”、“张公制营救被捕学生”、“时代先驱张公制”等四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全夫
责任者
马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公制
相关人物
安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