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硕的科研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400
颗粒名称: 一、丰硕的科研成果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4
页码: 16-19
摘要: 由于对光的波动理论的精辟理解,自激光出现后,于美文教授就认识倒光学全息是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探索。1972年于教授就建起了一个光学全息实验台,进行光学全息的一些原理性实验,并完成了以全息干涉为基础的《光学玻璃均匀性检查仪》的原理实验。对光学全息技术及其应用开展了“彩虹全息”、“消色像全息”、“全息元件”和“模压全息”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丰硕的科研成果,来自执著的追求、辛勤的工作和正确的工作态度。于美文教授乐于助人,学术思想上不保守,不管是在全国学术会议上,或是同行交流中,她都和同行坦诚交谈。她更关心学科的发展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科研成果 激光 于美文

内容

由于对光的波动理论的精辟理解,自激光出现后,于美文教授就认识倒光学全息是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探索。1972年于教授就建起了一个光学全息实验台,进行光学全息的一些原理性实验,并完成了以全息干涉为基础的《光学玻璃均匀性检查仪》的原理实验。
  1978年以后,工程光学系成立了全息科研组,在于教授领导下,集合部分教师和博士生,获得国家在这一科学方面的多个研究课题和经费(比如,在“七五”期间,仅以于教授为主就获得5个题目约22万元经费)。对光学全息技术及其应用开展了“彩虹全息”、“消色像全息”、“全息元件”和“模压全息”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这里有几个数字:
  从1976年至今,以于教授个人或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论文有40篇之多,其中在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19篇;以于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合作发表的论文共13篇,均发表在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其中登载在《光学学报》上就有5篇;以于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21篇,有20篇发表在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其中登在《光学学报》上有8篇。
  在80年代,仅于教授直接工作的部分课题就有5项获奖:JIY——Z型全息摄影光学玻璃均匀性检查仪,获五机部重大科研成果四等奖;索列尔补偿器,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偏光图像处理仪,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大面积图像处理系统,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全息图的模压复制,获校科技成果二等奖。
  丰硕的科研成果,来自执著的追求、辛勤的工作和正确的工作态度。于美文教授的学术思想特别活跃,她经常出入北京图书馆和中外文书店,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把重要的信息不断提供给共事的教师和她的研究生,特别是,由于她对全息学的精深理解,又富有联想力,她常常提出自己的新设想和大家讨论,并很快在实验中得到实现,使其他人和她的学生们容易接受这些有创新的成果。于教授重视实践,她在研究工作中,不但做理论上的分析和指导,也和青年一起做具体实验。早在1974年,就是她亲自动手,和其他人一起跑料、买轮胎、做焊接等,制作起我校第一个全息减振台。又亲自画图、改装原物理光学实验室的旧仪器,凑成台面全息记录系统。由于长期的科研实验磨练,于教授有一手精湛的光学实验技能。1982年,由于科研需要,于教授自己研制了“索列尔补偿器”。在研制中,为了晶体加工,她又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适用的“晶体光轴测定仪”,并亲自在车间加工现场检测。1980年,法国著名光学专家弗朗松(M·Francon)教授来该系访问,在《现代光学》讲座上提到他们制作的光致二向色性(又称维格特效应)片。听讲人想看看片子,他一直没有拿出来,不知是没有带来呢,还是不愿拿出。于老师凭借自己的理解,设想制作过程,采用日光偏光对氯化银胶片诱导,一次成功地制出二向色性明显的维格特片,弗朗松教授参观实验室时看了大为赞赏。
  于美文教授对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工作中对同事及学生们的热心帮助,再加她一生为人诚恳的品格,使她团结了有志于光全息学研究的一批人,使北京理工大学的光全息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在国内总处在研究前沿。现有的这个全息实验室可说是于教授近20年工作的纪念碑。
  于美文教授乐于助人,学术思想上不保守,不管是在全国学术会议上,或是同行交流中,她都和同行坦诚交谈。她更关心学科的发展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早在80年代初,她和北京邮电学院徐大雄教授等就筹组了几届光学全息技术暑期培训班,向全国推广全息技术。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出版者:政协安丘县委员会

本书为山东省安丘市的史料,包括“华丰机器厂创始人腾虎忱”、“周贵德和他的《青州纪游》”、“公治长通鸟语的故事”、“盖公山名的由来”、“耿直廉洁的冯尔昌”等五十余篇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范少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于美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