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墓遗址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350
颗粒名称: 五、古墓遗址篇
分类号: K878
页数: 51
页码: 197-247
摘要: 本文收录了平阴县多个古墓遗址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 平阴县 古墓 遗址

内容

新屯西汉墓群
  新屯西汉墓群,在距县城15公里的刁山坡镇新屯村南,二郎山北麓坡地上。部分民房叠压在墓群上。此墓群原无史料记载。1986年3月,村民刘万波盖房挖地基时,发现古墓两座,闻讯后,市县文物干部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确认此处是一西汉墓群区。于1995年由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屯西汉墓群区,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80米,面积较大,墓葬密集。经调查,在新屯、李塘两村南部的路旁和村民院内,暴露的墓穴,挖出的石质椁板比
  比皆是,随处可见。在一村民建房所挖地基坑壁上和一条因平整土地形成的断崖上,暴露有数十座古墓葬。这些墓葬都不见封土,均为长方型竖穴石椁墓。一般都在土圹上挖壁龛,放置随葬品。也有直接在椁上部土圹角落里放置随葬器物的,石椁可分为有画像和素面的两种。这是已暴露的墓葬及其零散遗物所反映的墓群的一般情况。通过对两座大小不同墓葬(称之一号墓,二号墓)的清理发掘,对该墓区墓葬形制、画像石内容、随葬器物及其历史价值,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墓葬形制
  一号墓
  在墓区中部偏西处,坐北朝南,地面封土已无。墓室为石结构,平面呈“回”字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6.98米,前室高2.86米,建在距现存地表约3米的土圹内,四周用土填实。墓顶铺一层厚2-4厘米的碎石,其
  上为夯土层。
  墓由墓道、墓大门、回廊、前室门、前室和东西两主室组成。
  墓道:在墓大门之南,绝大部分已被村民盖房挖地槽挖掉。从近墓门处残留的一段可见,宽约2米。填土为隔层夯,每间隔28-35厘米,连夯两层,每夯层厚4-6厘米。
  墓大门:位于墓室南端正中,由两次建成。始建之门由门楣、两门框、两门扉五石构成。门高1.28米,宽1.33米。门扉高1.26米,宽0.64米和0.69米,厚0.13米。各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地面石板的臼窝内。门后有一与门同高、宽的甬道,深0.38米。甬道两侧各立一石,均为高1.05米,宽0.36米,东石厚0.22米,西石厚0.14米。由于门楣断裂,影响门扉启闭,二次葬时依附原大门重新构建了门框,门楣及门檐,门扉前移,并在大门外斜支一长1.06米,宽0.76米,厚0.14米的石板封堵门扉。
  回廊:四周相通,高1.73米。东廊宽1米,西廊宽1.10米,长约为7.5米,南廊宽1.01米,北廊宽0.80米,长均为6.64米。回廊外壁用24块高1.73米、厚0.17米、宽0.34-1.40米的石板排列组成。回廊内壁即前室和东西两主室的墓墙,均以大小不等的石块砌垒或石板排列组成。回廊顶部平铺27块厚0.24米、宽窄不等的大石板。
  前室门:位于前室南面正中,与墓大门相对。由门楣和两门扉三石构成。门高1.44米,宽1.41米。门扉
  上下有枢,安装在门楣和地面石板的臼内。门扉高1.43米,厚0.08米,东扉宽0.76米,西扉宽0.80米,西扉正面浮雕一铺首。门内卧两块梯形条石。
  前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38米,南北宽2.20米。顶为人字坡形,每面各用4块石板组成。东西山墙檐部各有一台面。山尖各由3块石板拼成。室内自地面至屋脊高2.55米,正中立支一高2.57米的方形石柱。
  主室:回廊以内,前室以北的墓室部分,中有一道南北隔墙将其分成东西两室,即两主室。两主室南上方各置一横额,用以承托前室北坡屋面,并兼作主室门楣。门高1.18米,东门宽1.41米,西门宽1.44米,均无门扉。两室均南北长2.94米、高1.68米,宽与门同。隔墙厚0.53米,正面刻有画像。隔墙前半部上有过窗,下有过洞。两室各置一石棺床,西棺床刻有画像。室顶各平铺3块巨型石板。
  墓内地面均以不规则石板铺成。
  二号墓
  西距一号墓约2米,为二次造长方形两室土圹石椁墓。其土圹、石椁成东西并列,东椁室依西椁室而建。西椁室以4块石板扣结而成。东西侧椁板长2.6米,高0.82米,厚0.12米,两端均凿内燕尾槽;南北档板宽0.88米,高厚与东西两侧椁板同,两端均凿斜角榫。底以不规则石板平铺。盖板为4块,宽1.09米,厚0.17米,长不等的石板。盖板以上向西挖一壁龛,放置随葬器物。西椁室四壁皆有画像。石椁内有木棺已朽烂。男性尸骨头北面东,侧身直肢。头顶及面前散存五铢钱39
  枚。胸前至两股间置一铁剑,腰部有一铜带钩,脚部有一具狗骨架。东椁室形制与西椁室类同,其西壁借用西椁室东壁而建,石椁板规格与西椁室大致相同,无画像。盖板上向南挖一壁龛,内置随葬物品。此椁室清理时已被村民破坏,椁内存物不清。
  二、画像石内容
  一号墓共出土画像石三块:铺首刻石,人面像画石和棺床画像石。
  铺首刻石:即前室西门扉,铺首仅具轮廓,形象简单,为凸起的浅浮雕。
  人面像画像石:在主室隔墙的正面。石长1.18米,宽0.47米,厚0.39米。人面额上为阴线刻的弯曲条带,似为发髻;眉、眼、鼻为凸起2厘米的浮雕;嘴及胡须均为阴线刻。额、脸框及眉须有墨勾涂的痕迹。除面部为平面外,发髻以上和嘴以下均为阴线刻斜竖纹地,线条粗壮。
  棺床画像石:石长2.15米,宽0.80米,厚0.15米。石面有一周凸起的边框,内分为两个凸起的长方形,前方块阴线刻穿璧线纹,后方块阴刻一条龙。穿璧线和龙为凹面刻,地为竖纹。在两长方形与边框之间,为阴线刻横竖纹组成的菱形格剔地。
  二号墓出土画像石四块,即西椁室的四块椁板,均为阴线刻竖纹衬地。
  北壁石,为楼阁画像。画面为重檐楼阁,在重檐间的墙壁上刻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刻一圆。檐下有双柱,柱头刻斗拱。
  东壁画像石,刻有穿璧纹、厅堂、车骑等。石左侧刻穿璧纹。中刻厅堂,房檐中刻一人跽坐于几案后,手持一棍指向右下方,檐下刻双柱,每根柱头刻两组迭拱。右侧上部刻一马栓于桩上;下部刻一轺车,载一乘者及御者。御者一手挽缰,一手执鞭催马,马作奔驰状;马前立一人,身着长衣,腰佩剑,双手捧物,弓腰恭候于道旁。
  南壁石刻有重檐双阙,阙柱上有斗拱。阙外各立一侍女,头挽双髻,身着宽袖长裙,双手作捧物状。
  西壁画像石刻有车骑、厅堂、龙及穿璧等。左侧刻一轺车,载一乘者及御者。御者一手挽缰一手执鞭催马,马作奔驰状。中为厅堂,上层刻一几案,其后跽坐一人。檐下刻双柱,柱头有斗拱。厅堂内有两侍女,面朝左,头挽高髻,身着长裙,双手捧物而立。厅外左侧有三侍女,面朝右,形态与厅内侍女同。画石右侧为一长方形边框,内刻穿璧纹,上刻一条龙。
  三、随葬器物
  清理的两座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较为丰富,计有陶器、铜器、铁器及铅器等。
  陶器
  一号墓出土39件,二号墓出土5件,共计44件。这些陶器可分为釉陶和泥质灰陶两种。釉陶陶胎皆为泥质红陶,釉色分酱色釉和黄色釉两种。
  这些陶器包括釉陶釜形鼎2件,泥质灰陶圆腹鼎1件,泥质灰陶壶7件,釉陶钟4件,泥质灰陶盆3件,泥质灰陶罐3件,泥质灰陶熏炉2件,釉陶熏炉1件,泥质
  灰陶瓮2件,灰陶盘3件,釉陶灶1件,灰陶甑2件,灰陶井1件,灰陶钵1件,灰陶仓4件,灰陶奁2件,釉陶奁形器1件,釉陶灸炉1件,釉陶钫1件,灰陶器盖2件。
  铜器
  两墓共出土铜器7件,五铢钱237枚。铜器包括〓1件,盉1件,带钩2件,鎏金铺首2件,襟钩1件。
  铁器
  两墓共出土铁器5件,其中剑2件,削1件,棺钉2枚。
  铅器共3件,均出自二号墓中。包括车軎1件,当卢1件,器盖1件。因氧化严重,已变白酥朽。
  综合两座墓清理发掘所获得的各类资料分析,虽两座墓规模形制各不相同,但建造时期,同属西汉晚期,同为夫妻合葬墓,男性葬右室,女性葬左室,男室建造规格高于女室。一号回廊墓,在西汉晚期墓葬中当属大型墓,墓主人的身份应属中上层官员或大豪强地主。二号石椁墓规格稍低,属一般地主阶层。画像石刻所表现的画像题材除早期流行的穿璧、应龙、门阙、楼阁、树、鸟等图案外,反映现实生活的车马出行和宴饮之类的题材也已出现,雕刻技法主要是阴线刻,粗壮简明,另有浮雕出现。一号大型石结构回廊墓和二号石椁墓的形制很具代表性。所出土的随葬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诸方面的概况。
  孟庄东汉画像石墓
  孟庄汉墓,位于县城25公里的东阿镇孟庄村南。原有高大封土的汉墓计8座,“文化大革命”中毁坏6座,现存2座。其中1座封土仍存,墓内的情况不明。有1座封土全被铲平,墓顶盖石全暴露于地面,通过旧有盗洞可进入墓内。此墓即孟庄东汉画像石墓,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画像石墓,全以当地产巨型青石材扣结而成。墓为南北向,墓室顶部盖板高于地面约0.8米。从墓内测量,南北长11.5米,东西宽7.8米,内部最高度为3.22米。墓室内总面积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为前厅后室布局。计有前厅3间,中厅3间,后为棺室。墓门在南边中心部位,与前厅、中厅、棺室在一条直线上。由门楣、门框、门扉构成。墓门高约1.8米,宽1.2米。石质门扉两扇,上下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石地板的臼窝内。门扉外饰浅浮雕铺首衔环图案,门楣饰高浮雕羊首图案。墓四壁以规整巨石砌成,全饰有细钻斜条纹和菱形图案,墓壁上沿刻垂帐纹和鱼纹。以方形和圆形石柱支撑巨型柱体过梁,将厅间隔为6间。方形石柱四面磨光,减地浅浮雕人物、动物图像。圆形石柱,高浮
  雕杂技百戏,神话故事图像。柱础均为高浮雕动物,人物故事图像。柱上纵横相连的青石过梁,均内侧面磨光,平面减地阴线刻车马人物画像。外侧面饰鱼纹。墓厅顶部以巨石扣结,呈盝顶状。后棺室长方形,南北长约3.20米,宽2.70米。巨石平铺盖顶。墓底以石材铺平。墓室共用石材161块,其中31块刻有精美画像(不含细钻刻制的有垂帐纹和鱼纹的石材)。
  1986年5月至7月,市县文物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汉墓进行了全面清理,完成了测量绘图,画像石拓片,遗物清理等工作。因墓早期被盗,遗物多被盗走,只清出五铢钱几枚,铜器、陶器的残片,漆片等物。但此墓画像石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一般墓难以相比的。棺室前柱栌斗上有“君故吏”,“军君故吏”,“君从吏”、“小吏也”等榜题文字,皆为隶书。画像石计有117幅,分布在墓门、各厅室、过梁、横额及石柱上。画像总面积60多平方米。画像内容主要反映墓主人的经历及社会活动场面,生活活动场面。画像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凹面刻平面减地阴线刻等技法。雕琢细腻,气魄雄浑,由此可见墓主人较高的名分。
  南李山头村金代画像石墓
  金代画像石墓,位于洪范池镇南李山头村南。1998年3月发现,同年10月底由市县文物专业人员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该墓为石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主室及东西两侧室组成。墓门高1.64米,宽1.04米,由3块弧形块石砌成半圆形券顶,半圆形门楣上阴刻4朵圆形花朵。门扉两扇,均高1.28米,西门扉宽0.52米,东门扉宽0.48米,各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及地面石板的臼窝内,由外向里开启。门扉外面阴刻有裙版装饰,上部刻球纹格,下部刻壶门。
  主室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为3.13米,室内高2.96米。墓壁墙高1.37米,在四隅上部各置一石梁,使墙壁上部呈八边形。各石梁立面浮雕一虎头。墓顶部呈穹窿顶,顶正中为一浮雕莲花藻井,藻井中心部原镶嵌一铜镜,已被盗失。
  侧室在主室东西两侧,各有一门与主室相通。门高1.05米,宽1.03米,隔墙厚0.30米。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长2.54米,宽1.25米,壁墙高1.40米。在墙壁四隅上部压角叠涩4层石板材至顶,顶端呈长方形,刻有
  阴线图案。
  墓内均用石板铺地。主室地面在石板之上又铺一层条砖。主室和侧室墙壁上皆刻有浮雕人物故事和花卉等画像。画像内容有:装饰图案;风俗民情,如女子半启门、男仆女侍等;历史故事,如孝子义妇的故事等。这是画像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此墓早年被盗,随葬器物大部丢失,仅有西侧室未被盗挖。西侧室墓主为女性,出土器物较少,有瓷碗、瓷罐、银簪、银耳勺各一件,另有24枚唐至宋金时期的铜钱。
  臧庄商墓
  1984年10月,洪范池镇臧庄村村民建房挖地基时,在距地表1.2米深处发现了几件铜器。县文化部门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发现此处是一座商代墓葬。
  此墓在清理时,已被扰乱,遗物多数被移动。通过调查和残存部分的清理得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约3.2米,宽约2.1米。墓葬有3人尸骨,因骨架已腐烂,腐物又被搅动,故葬式不明。墓为东西向,墓主头东脚西。在头端土龛中,有陶罐3件,
  铜爵、觚、鼎各1件。遗物的表层均有腐朽的编织物痕迹。这些遗物完好无损。据查,在腰部有铜削1件,足端有铜镞2件,均已遗失。墓底有深约10厘米厚的黑色灰层,是木板灰垫层和衣物,尸体等腐烂物形成的。
  墓中出土遗物较为丰富,计有陶器3件,铜器6件(铜削1件,铜镞2件已失)。
  陶罐3件。均为小口、折肩、弧腹,最大直径在肩部,平底内凹,且又各有不同。1件为泥质褐陶,外施黄色。口微侈,卷沿,圆唇。颈以下饰绳纹,肩部有一抹痕。通高27.2厘米,口径13.5厘米。1件为泥质褐陶。直口、圆唇,肩以下至底饰绳纹。通高22厘米,口径14厘米。1件为泥质灰陶。侈口、卷沿、底残。肩有一周棱线,腹部刻划三角纹。残高14厘米,口径11厘米。
  铜爵1件。长流,短尾呈三角形,二菌形短柱立于口沿上,上饰涡纹。卵形腹,半环形带状〓,圜底,三棱形实心锥足,足尖外撇。腹饰一周雷纹,上下有弦纹和联珠纹。〓内腹壁上铸铭文两字,释为“子义”。通高19.2厘米,流尾长17厘米。
  铜鼎1件。敛口,近方耳直立沿上微内倾,浅腹微垂,圜底,三柱足。腹饰两周凸弦纹,有3条铸痕,足有2条铸痕。通高17厘米,口径14.2厘米。
  铜觚1件。大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饰3周凹弦纹。通高24.6厘米,口径14.4厘米。
  此墓葬有3人,中为墓主人,两侧应为殉葬人。这种葬制与安阳大司空村商代中晚期53号墓类似。铜觚、爵器物组合与安阳大司空村及后冈等地商代小型墓葬随葬情况相似。从器物特征看,爵的柱在流与〓之间的口沿上,三棱形锥足足尖外撇,腹部纹饰内容与山西灵石旌介村2号商墓出土的爵极为相似。觚通体素面,器壁较薄,与山东泗水商墓出土的觚相似。综上所述,此墓应是商代晚期的墓葬。
  臧庄在洪范池狭长山谷地带的最南端。这个山谷地带古遗址处处相连。在该村北50米处,就是一面积较大,内函丰富的商周居住遗址。村民动土时,常有古墓暴露,多见有商周时期遗物出土。这一带是较密集的商周古墓群区。
  西山村古墓群
  西山村古墓群,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西山村南,西南坝村西侧,小山丘东麓的台地上。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该墓区的墓葬被盗严重。根据已暴露的墓葬情况调查,此处是战国至汉代的高密度墓葬区。墓葬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土圹墓。此种墓有大小之分。大型墓有封土,填土有夯层。小型墓填土不见夯层,墓口为竖井式,一般长2米,宽0.7-1米。另一种为土圹石椁墓。墓区台地西高东低,墓向多为东西向。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大多是陶器,包括各类生活陶用具、陶俑、陶车马等。另有精美的铜器、玉器、铁器等物。
  1999年,济南市考古所在该墓区进行了研究性发掘,其发掘报告尚待公布。
  柳河宋墓
  柳河宋墓,在县城东北栾湾乡柳河村南。197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在依山傍水的山坡地带,北距柳河村里许,东依小山丘,南距刘山头扬水站约80米,西北距黄河约百余米。此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毁前有较大的封土,墓前有石人、石马、石羊等石刻,当地传为“孟良墓”,因无文字及史料可证,故不能确信。“文化大革命”中将石刻全部砸坏,封土铲平,没有破坏掉墓室。从现存残破的石刻看,确系宋代遗物,属宋代墓葬。
  李之绍墓
  李之绍墓,在玫瑰镇赵台村南,在双王墓之东,两墓相距40米。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破坏,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之绍,元代平阴人,字伯宗,号果斋。至元末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治年间,积官翰林侍讲学士。有《果斋文集》传世。与其同里人王去非、王去执称之平阴三贤,故里建有三贤祠,祀其三者。
  其墓“文化大革命”前封土较大,墓前各类石刻齐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但墓室尚存。
  双王墓
  王去非墓,在县城南13公里的玫瑰镇赵台村南。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严重,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去非,金代平阴人,字广道,应试不得志,在家耕读,立馆教授。因贤德称之处士,卒后谥号醇德先生。其弟王去执,字明道,翰林。精医学,称榆山先生。与元代翰林、侍讲学士李之绍被誉为平阴三贤。元至正元年,在其故里南石硖建有三贤祠。三者卒后葬于同地。王氏兄弟墓,当地称之“双王墓”。曾有金代翰林党怀英撰写的墓表碑,墓前另有石人,石虎等,石刻全毁于“文化大革命”,墓表封土被平,墓室尚存。
  焦则墓
  焦则墓,在县城南10公里的玫瑰镇焦庄村南焦家林。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则是宋末元初人,故里玫瑰镇焦庄。家巨富而行善,故里誉为焦善人。其墓原有封土及墓表碑。1967年被铲平封土,扒开墓门,见其青砖砌成的墓室内有石棺椁。石棺没有打开,将其封于墓内。墓表碑移于村内作桥板使用。现能看到“善人焦公墓表”、“大德十年”字样。
  东阿东门古墓
  东门古墓,在县城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东门村北,原村苗圃之中。墓于197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墓的四周已建起群众住房。南距去东阿镇老城的路约80米,北靠东山新村。
  墓的封土仍存。封土南北长19米,东西宽14.5米,高4米,从封土的东南部侵蚀的断崖上看,属人为堆积而成,并可见夯土层,但找不到能代表时代特征的遗物。
  此墓当地传为唐太史令李淳风墓,但无史料可证,仅以古墓列入保护单位。
  石人坡古墓
  石人坡古墓,在县城东安城乡东毛铺村东南。1980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在北、东两面靠山,西、南两面为山间开阔地的山坡地带。西北距东毛铺村1.5公里,北距青龙山500米,西距乡间公路500米。现墓仅有直径两米的小坟包。墓前石刻已倾倒。南50米处有石人一个,石虎一对,但已残破,为明代遗物。当地人称此处为石人坡,故称此为石人坡古墓。
  八里沟古墓
  八里沟古墓,位于安城乡东毛铺村东北。于1980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沟古墓,当地俗称“九九坟”(俗传因有九对童男女陪葬而得名),在由天堂山和青龙山所构成的八里狭沟的出口地带。西距毛铺水库150米,西南距毛铺村约400米。墓有封土,高3米,底部直径8米。封土表层堆积着较厚的杂土乱石,四周是可耕地,查不到有时代特征的遗物,墓的时代及其规模待考。
  野场墓群
  野场墓群,位于孝直镇野场村东南。
  墓群共三座。原封土皆无存,墓顶暴露在距地面0.5米处,现依编号分述如下:
  墓3:位于墓地最前端(东南方向),长3.60米,宽4.0米,深约2.0米,为双宝合葬墓。墓室分左右两室,形制相同。单室横断面下部为近正方形,上部呈半圆形。拱顶最高处0.59米,单间墓室宽1.2米,整个墓室横断面呈“m”形。墓室用石灰砂石混合铸成,顶部厚约0.30米,室内棺木已荡然无存,只存淤土。墓内壁用石灰膏泥光,原有壁画,已剥落,但仍能看出黄、黑红等色彩,其内容已不能详辨。
  墓2:居中间位置,长3.6米,宽亦3.6米,其余与墓3同。
  墓1:居最后面位置。与前两座比,除规模稍小外,其余形制皆同。
  按昭穆制度一般原则而论,墓1,主人辈份最高,应为墓3主人的祖父辈,墓2主人则为墓3父辈、墓1的儿子辈。据调查了解,该墓主人为王姓。其后裔散居本村及东北等地。
  据墓葬形制看,该墓群时代当属晚清。虽然墓室已被破坏,但对研究清代墓葬的形制,葬俗等仍有一定的价值。该墓群1988年市县文物普查中发现。1997年,平阴县政府依法登记予以保护。
  周河遗址
  周河遗址,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北1公里周河村北台地上,浪溪河上游,总面积约25万多平方米。浪溪河流域的山间谷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自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在仅十几公里的狭长地段内,保留至今的古代居住遗址竟达15处之多。周河遗址是面积大,时代早,延续时间较长的村落遗址。由采集到的标本考证,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汶口文化,一直延续到奴隶社会的商周和封建社会的秦汉,并有更早期的北辛文化遗存。1992年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尚未进行勘探发掘。从遗址西侧,北侧临河的断崖上观察,文化堆积层高约1.5米,地表文化层在村民挖树坑、修地堰时受到破坏,暴露出大量的灰坑、烧坑、烧土块及陶器残片、石器等。另外还有陶拍、纺轮、骨针、石罄、石磨盘等。最能反映文化特点的是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质地较软,多呈黄褐色;泥质陶则火候高,陶质硬,色泽以红或红褐色为多。纹饰有堆纹、篦划纹、乳钉形纹、指甲纹、锥刺纹等;还有少量的带状彩纹。堆纹常以数条窄短的泥条成组排列,构成各种纹样。特别是具有带状彩纹的红顶钵(残片),则
  是北辛文化的典型特征,据考证与科学测试,年代在7000年左右,在平阴尚属首次发现。
  还发现大汶口文化的鼎足、镂孔豆柄等大量夹砂红陶和混质红陶片,并有少量硬质白陶;发现龙山文化陶鬶袋足、鬼脸鼎足等大量炊器、盛器残片。
  该遗址发现的最晚的文化内涵为汉代。经过遗物进行分类研究,该遗址自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汉代,延续7000多年,并且中间无缺环。是济南地区与鲁西南交界处的一处宝贵的史前遗址,对研究平阴地区史前至汉代的经济、艺术、人类活动等,是一部极为珍贵且没有缺页的教科书。
  陈洼遗址
  陈洼遗址,位于平阴县玫瑰镇陈洼村西。遗址东靠陈洼村民住宅,南临深沟,西靠山坡,保护范围约6000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5年12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是平阴县时代早,面积较大的重要遗址之
  现场采集的文物标本,时代最早,最具特色的当属红顶碗陶片,另有大量的夹砂泥质红陶,釜形鼎足,深腹圆底罐残片,平底钵和支座等。陶器纹饰有堆纹、划纹、锥刺纹等多种。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磨棒,石斧等石器,为褐绿色花岗岩。这些遗物为北辛文化遗存。另外,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大汶口文化遗物。此处属北辛文化至大汶口文化时期居住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平阴的史前文化,研究新石器时代平阴聚落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张庄遗址
  张庄遗址,位于平阴县玫瑰镇张庄村西,距县城10公里。1973年文物普查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平阴县政府正式公布保护。1995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在小山包顶部的高台地上。当地村民称之为朱家台。东距张庄联中100米,南300米处是玉带河,西距斗祭台遗址1.5公里,北距北辛庄800米。遗址四周被辟为梯田。遗址上建有一条水渠,破坏严重。现存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较厚,深达2-4米不等,已暴露地面。遗址及周围的梯田的土均呈灰褐色。从断崖可见,文化层内包含物非常丰富。各类陶器的残片、磨光石器、兽骨、蚌壳等物,随手可得。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长20厘米,上窄下宽,最宽部7厘米,厚4厘米,仅刃部有磨制痕迹。石镰数枚,均背厚刃利。石凿残段,长13厘米,扁圆柱体。石器均为褐绿色大理石质。陶器有灰夹砂陶鬲,瘪裆袋足,短粗柄圈足陶豆,卷沿圆唇黑陶口沿,粗绳纹,刻划纹陶片等物。在大量的灰陶、红陶残片上,常发现“〓”、“〓”、
  “仐”、“〓”等刻划纹饰,另采有鹿角、蚌壳、兽骨等物。1988年,文物复查时,发现有红顶碗残片,证明有北辛文化遗存。
  根据采集到的标本分析,该遗址的时代从北辛文化,一直延续到商周晚期,是处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的居住遗址。
  邿邑故城遗址
  邿邑故城,位于东阿镇小屯村西,距县城15公里。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遭受人为破坏,1973年文物普查中,改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西1500米临黄河,即古济水古道。东紧靠亭山,是在依山傍水的险要地带。同时,也是古代水陆交通枢纽,群雄争战之地。据《平阴县志》古绩卷中载:“春秋襄公十八年,栾盈以下军克邿。杜注,平阴西有邿山。续考古录云,今名亭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康熙字典》释“邿”字:“……山名,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平阴西有邿山。”故遗址谓之邿邑故城。
  遗址处东邿山的顶部,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已看不出城址的痕迹。遗址西北部因开山取石,破坏掉大部分,其他三面也辟为梯田,将文化层多数破坏掉。现存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文化层南部向阳坡较厚,深约2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灶坑、红烧土块、红灰陶器残片、兽骨、蚌壳等物。并偶可见磨制石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素面尖细红陶足,口沿平直,浅腹外饰凸弦纹的灰陶豆盘,饰绳纹和附加堆纹的红灰陶片,红陶鬶腿,扁凿形红陶鼎腿等物。据此考证,此居
  住遗址的年代上限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在战国。
  北安故城遗址
  北安故城遗址,在安城乡安城村东,距县城5公里。1956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平阴县人民政府公布保护。
  遗址处在山间平地的中心地带,是两面临沟的长方形高台地,当地俗称“东台子”。季节性小溪自东南向北傍西侧而过。隔溪西距安城村约50米。现存遗址南北长134米,东西宽75米,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从四周断崖可见,文化层深约3-5米不等。暴露有灰坑、窑坑及红灰陶片、兽骨、鹿角、蚌壳及少量磨制石器等遗物。据调查,20世纪60年代初,在遗址西南角曾出土过一批完整的青铜器,物已流失。现收集有此处出土的两件完整的灰夹砂陶鬲和灰陶罐等物。此处文化层叠压层次明显,延续时间较长。上限为商代晚期,下限为汉代,是商周至汉代的邑城址。
  北安故城,据《续山东考古录》云:“在县东十里,今安城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济北王宽,自刭死,国除,为北安县,后并入卢。卢,在今长清,两汉具有卢县。济北国除,为北安县,则宽所都。”又曰:“汉文帝前元元
  年,于卢县西南别筑城,为济北国治。国除后,为北安县城。”据上所述,此处是汉时的北安县故城遗址。但从断崖上看遗迹遗物,多是商周时代的遗物,仅上层文化有汉代遗迹。此处应是济北王宽在商周旧址上建的北安县城。因多年的雨水冲刷和人为破坏,四周都形成大沟。剩存的遗址仅是原城址的中心地带,已看不出城址的痕迹。
  桃花峪遗址
  桃花峪遗址,在安城乡东毛铺村东八里沟中,1980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沟是天堂山和青龙山南北对峙构成的狭长山沟。遗址在八里沟中段桃花峪的山坡台地上。由于长期雨水冲刷,现存遗址面积较小,南北长35米,东西宽20米。文化层暴露于地面,深0.7-1.5米,内含物不丰富。采集到的标本有宽裆粗短灰陶鬲足,袋状红陶鬲足,方唇短胫灰陶罐口沿及鹿角、兽骨、蚌壳等物。这些遗物多具西周时期的特征,部分属战国遗物,此处当属周代居住遗址。
  姜女坟遗址
  姜女坟遗址,位于洪范池镇谢庄村南600米处。东距于林250米,西临浪溪河。处于山间狭谷地带。因常年冲刷,遗址现为高出平地10-12米的椭圆形固堆,当地俗传为“姜女坟”,实为一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
  遗址是一个南北长70米,东西宽35米的椭圆形台地。从断面可见,文化层深达8米,叠压关系并不规则,有灰坑、灶坑,白、红、黑陶器物残片,兽骨、蚌壳、石器等遗物。1957年,中央考古所山东省考古队曾在此发掘。在遗址中部打了一个15米见方的发掘坑。发掘简报载1959年《文物资料》。遗址发现的彩陶片,原以为是仰韶文化。后又经多次发掘,相继在宁阳堡头、泰安大汶口大量发现同类性质文化,人们相继对它充分认识,遂以大汶口文化名之。除大汶口文化彩陶外,还发现有蛋壳黑陶片、磨制石器、红陶鬲足、白陶鬲足、石镰、石斧、石镞、鬲口沿、灰陶片及兽骨、蚌壳、骨锥等等。
  1998年,济南市考古所在山东大学考古专家配合下,又对其进行了发掘,出土大量器物,发掘报告未发表。
  根据历次普查,发掘情况来看,此处遗址最早为大
  汶口文化,后为龙山文化。文化层厚,且包含物丰富。是一处很有保护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该遗址由平阴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祭台遗址
  斗祭台遗址,位于玫瑰镇王镐店村东,距县城13公里,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祭台在明清时就以古迹载入《平阴县志》。志中云:“斗祭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康王墓之东西二台相对。”“康王”指西周康王姬钊,此墓已无痕迹。“二台”指西台斗祭台(俗称杨家台),东台朱家台(俗称朱家咀,即张庄古遗址)。当地有“朱家咀、杨家台,康王墓中间埋”之说。“斗祭台”之名即由“康王墓中间埋”,东西二台相对,取争相祭祀之意而得。
  此遗址处在依山傍水的向阳坡地,北距山300米,南距玉带河200米。济菏公路沿遗址东南而过。遗址呈突兀而起的椭圆形高台地。现状破坏严重,西部及东部各挖进20多米,建有房屋及石灰窑。现存遗址南北
  长60米,东西宽50米。文化层由东北向西南渐深,浅者2米,深者5米。文化层中的遗物很丰富,有大量的灰坑、灶坑、兽骨、蚌壳、磨制石器、陶片等物。采集到的陶片有刻划纹灰陶簋圈足,绳纹高瘪裆红灰夹砂陶鬲足,外折方唇鬲口沿等。石器有磨制石斧、石凿、石铲,另有骨质箭镞、鹿角、兽骨、蚌镰等物。
  据所采集到的标本分析,最早属岳石文化,多数为商周时期的遗物,此处是商代早期至西周时期的居住遗址。
  半边井遗址
  半边井遗址,在县城南35公里的李沟乡半边井村南,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处在群山环抱的山谷中,西、北、东三面临沟的高台地上。台高10-15米。遗址的南、西两面开辟成几层梯田,将文化层大部破坏掉。现存遗址呈直径30米的圆形地。从四周断崖上看,文化层深约2-4米不等,暴露有灰坑、红烧土块、红灰陶器残片、蚌壳、兽骨等遗物。采集到的标本有粗短袋状红陶鬲足,圆唇外侈绳纹灰陶夹砂鬲口沿,圆唇长直而外侈红陶甗口沿,细绳纹灰陶罐口沿,粗短灰陶豆柄及灰陶纺轮等物。据此分析,此处多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遗物。但陶鬲残片的含量较少,素面陶较多,并见盖豆出现,已具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因此,此处应是商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居住遗址。
  东山遗址
  东山遗址,在县城南25公里的孝直镇东山村北。于1980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处在深山狭谷的向阳坡地,距东山村约300米。西、南两面为部队营房,东靠东山联中。遗址呈椭圆形高台地,当地俗称“灰包台”。文化层北薄南厚,薄者1-1.5米,厚者达3-5米。暴露的遗物有红、灰色陶片,灰坑、灶坑、窑坑等。采集到的标本有低裆粗短夹砂灰陶鬲足,袋状灰陶甗足,素面磨光灰陶钵形器,细绳纹圆唇短颈陶罐口沿,圆唇外侈夹砂灰陶口沿等物。据其分析,此处属商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居住遗址。
  张沟遗址
  张沟遗址,在县城南25公里的孝直镇张沟村东。1980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在山谷地带的底部,多年的雨水冲刷,从遗址中部冲刷成100-150米宽的大沟,将遗址分割成南北两部分。沟北崖遗址较大,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呈长方形高台地。沟南崖仅存直径20米的圆形台地。文化层已暴露于地面,深达2-3米。暴露的遗物有灰坑、灶坑、红灰陶器残片等物。采集到的标本有:粗短椎形灰陶鬲足,圆唇外侈灰陶鬲口沿,粗短灰陶豆柄,灰陶盖豆口沿及各种纹饰的灰陶、红陶器物残片等。1979年,曾于遗址南部出土过铜立马一对,嵌松绿石铜牛一对。因此物为两人取土时共同发现,故各分得一牛一马。其中,一牛一马被征集到博物馆内,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据其分析,遗址遗物具春秋战国时期的特色,此处为周代村落遗址。
  罗寨遗址
  罗寨遗址,在县城南10公里的玫瑰镇罗寨村北虎山顶部。于1981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呈圆形,直径约30米,文化层深约1米,无层次。采集到的标本有红陶椎形小鼎足,各类纹饰的红灰陶器残片,已不见陶鬲的遗存,大多数陶片为战国时期的遗物,此处为战国时期的居住遗址。
  石硖遗址
  石硖遗址,位于县城南10公里的玫瑰镇南石硖村西。于197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在三面临沟的高台地上,玉带河从东、北两侧绕过。南石硖村占压了遗址东半部。现存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较薄,内含物较少。断崖上暴露有窖坑、灰陶器残片和瓦片等物。采集到的标本有麻布纹灰陶瓦片,凸纹灰陶滴水残片,绳切纹灰瓦片,网纹陶器片等。解放初,曾于此出土过二千余斤铜钱,多为五铢钱。据其,此为汉代村落遗址。
  当地人俗称此为“石合小县”,但无史料可查。此说当从传统戏《牧羊眷》中而来。剧中人李纯登告白中有“石合小县人氏”之句。其南5公里有李纯登墓。故世代将其说流传下来。
  团山遗址
  团山遗址,在县城南33公里的李沟乡团山沟村北团山顶部,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山相对高度约60米。遗址四周辟为梯田,呈椭圆形的高台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约50米。文化层暴露于地面,深1米至3米不等。暴露的遗物有红、灰、黑各色陶片,灰坑、灶坑、兽骨、蚌壳等物。采集到的标本有扁凿状红陶鼎足,粗短袋状红陶鬲足,方唇外折饰绳纹红陶鬲口沿,绳纹红陶甗腰部残片,细高灰陶豆柄,红、灰、黑陶罐口沿等物。属新石器时代至战国的居住遗址。
  胡坡遗址
  胡坡遗址,在县城南33公里的李沟乡胡坡村南于山之巅,距胡坡村约80米,相对高度约60米,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为圆形台地,直径50米。四周辟为梯田,文化层破坏严重,深约2至3米。暴露有大量灰坑、灶坑、红、灰陶器残片、蚌壳、石器、兽骨等物。采集到的标本有磨制石斧、石凿、石镞,带有占卜烧洞的龟腹甲,高裆椎状灰陶鬲足,方唇外折细绳纹红陶夹砂鬲口沿,各式灰陶罐口沿等。此处磨制石器含量较多。遗物器形多具商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的特征,属商周时期的居住遗址。
  崔山头遗址
  崔山头遗址,在县城西南13公里的刁山坡镇崔山头村东北。1981年文物复查中发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在小山包的顶部,东距斗祭台遗址500米。遗址破坏严重,开山采石将其大部破坏掉,仅存南边缘部分的东西两段。东段南北宽30米,东西长40米,西段仅有长20米,宽10米的一块。文化层深约1至2米,全暴露于地表。采集到的遗物有磨制石铲、蚌箭镞、圆唇外侈夹砂灰陶罐口沿、手制高细椎形夹砂红陶鬲足、宽裆椎形陶足、蚌壳、鹿角等物。此处为商周居住遗址。
  让庄铺遗址
  让庄铺遗址,在栾湾乡让庄铺村,是商周时期的居住遗址。
  遗址分两处:一处在村西北,一处在村东。村西北处遗址在山间平原地带。西临安栾河,南靠小苇河。遗址原为高7米,直径50米至70米的椭圆形高台地,当地俗称“小灰山”。20世纪70年代末在搞农田基本建设中被夷为平地,文化层惨遭破坏。现地表仍可见大片灰土和陶器残片。1981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的遗物中有岳石文化的泥质灰陶尊形器,绳纹陶罐残片和磨制石铲等物。有商周时代的夹砂灰陶鬲足、绳纹红陶鬲残片,泥质黑陶豆等物。另一处遗址在村东的山坡地带,距“小灰山”约300米,当地人称“朱家林”。遗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从断崖上看,文化层堆积厚达2至3米,暴露有大量的灰坑、灶坑、陶片、墓葬等遗迹。采集到的遗物有商周时期的夹砂灰陶鬲、灰陶簋、绳纹罐残片,有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壶、豆等残片。1983年一村民在挖地瓜窖时,在深四米处挖到一商代墓葬,出土乳钉纹铜方鼎一件,铜觚一件及灰陶簋、罍、尊等多件。现收藏于县博物馆内。
  其他遗址(23处)
  北张遗址 西周
  谢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臧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前杨河遗址 东周
  前杨河西遗址 唐宋
  纸房遗址 宋元
  南侯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东周
  西池遗址 隋、唐
  东黑山遗址 东周
  窑头遗址 宋元
  太和遗址 汉
  南坛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东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安城西南遗址 汉
  安城新村遗址 东周
  李山峪遗址 东周
  东土寨遗址 汉、隋、唐
  东毛铺遗址 商、周
  天兴遗址 东周
  洪范池古柏后庄科遗址 隋、唐
  王八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赵台遗址 汉
  河套洼遗址 东周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平阴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平阴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历史遗存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为历史研究服务,以适应当前各方面的需要,让读者和海内外的人士更多的了解平阴,关注平阴,政协平阴县委员会特编辑出版了《平阴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书含重点名胜、山水风光、古今建筑、石刻造像、古墓遗址、古树名木、革命遗址等七个部分,并有彩照33幅及旅游景点分布图等。该书本着史料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简洁精炼、通俗易懂的文字,向人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平阴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遗存,颇具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