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峪天主教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339
颗粒名称: 白云峪天主教堂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31-133
摘要: 白云峪天主教堂,位于平阴县城南20公里的李沟乡白云峪村北。此处群山环绕,因峪东常有白云飘出故得名。白云峪天主教堂,一般指建于村北的三王来朝圣堂及建于村北云门山西南坡上的若瑟堂等。三王来朝圣堂位于白云峪村的北边,云门山的西南麓,始建于1893年。正面开三个尖锥形门,中门高4米,宽2.2米,两侧门各高3.5米,宽1.6米。正门上方有直径2米的大圆窗,两侧为锥形小窗,最上层为三塔锥。前厦宽2.3米,用方形石柱支撑,整个院落东西50米,南北60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善终洞 由若瑟堂沿山路向东约百米的山崖下,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石洞,即善终洞。南观山峪,梯田相连,青黄相间,如锦似缎。
关键词: 平阴县 教堂 天主教堂

内容

白云峪天主教堂,位于平阴县城南20公里的李沟乡白云峪村北。此处群山环绕,因峪东常有白云飘出故得名。白云峪天主教堂,一般指建于村北的三王来朝圣堂及建于村北云门山西南坡上的若瑟堂等。
  三王来朝圣堂位于白云峪村的北边,云门山的西南麓,始建于1893年。教堂坐北向南,南北长33米,东西宽15米,檐高10米,主塔尖高36米,为石木建筑。正面开三个尖锥形门,中门高4米,宽2.2米,两侧门各高3.5米,宽1.6米。正门上方有直径2米的大圆窗,两侧为锥形小窗,最上层为三塔锥。中间主塔锥钟楼高矗,直插云天,在绿树白云的映衬下十分壮观。堂东西两侧4米上每侧各有8窗,窗高4.8米,宽1.6米。堂内有用方石砌垒的16根石柱支撑房顶。
  堂东有神父办公楼一座,高约10米2层,东西长11米,宽5.5米,起脊,灰筒瓦覆顶。此楼东北边还有一座抱厦二层楼,东西5间18米,宽8米,高10米,灰筒瓦覆顶。前厦宽2.3米,用方形石柱支撑,整个院落东西50米,南北60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教堂于1960年前后因年久失修墙体塌斜而毁。1993年在原址改框架结构重修。重修的教堂保留了原有的风格。其它楼房也因年久塌顶陆续改为一层的平房。
  若瑟堂 位于白云峪村北的云门山西南侧山腰处。此堂又称前堂,始建于1924年,坐北向南。南北6间18米,东西宽7米,齐檐高4米,脊高7米。正面门上方有三尖锥。此堂虽不很高大,但在山坡上也很引人注目。1966年被毁,1986年在原址重建。
  后堂 若瑟堂北30余米的山崖上,也有一座若瑟堂,人们俗称后堂。建于天主教传入初期(1843年),坐北向南。东西3间10米,南北7米,中间向外凸出2.5米,前抱厦,石砌垒起脊灰瓦顶,齐檐高3.5米,脊高5米。一门两窗,门高3米,宽1.5米。在绿树映衬下越显古朴自然。后因教友增多,遂建前堂。
  善终洞 由若瑟堂沿山路向东约百米的山崖下,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石洞,即善终洞。洞口宽1.5米,高2.5米,洞深5米,东西宽5米,高3米,平顶。雨季洞底涌泉。站在洞口前的平台上,北望山顶,翠柏遍山,浓荫蔽日,满目青翠。南观山峪,梯田相连,青黄相间,如锦似缎。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平阴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平阴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历史遗存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为历史研究服务,以适应当前各方面的需要,让读者和海内外的人士更多的了解平阴,关注平阴,政协平阴县委员会特编辑出版了《平阴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书含重点名胜、山水风光、古今建筑、石刻造像、古墓遗址、古树名木、革命遗址等七个部分,并有彩照33幅及旅游景点分布图等。该书本着史料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简洁精炼、通俗易懂的文字,向人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平阴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遗存,颇具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鹿传铎
责任者
回士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
白云峪天主教堂
相关地名
三王来朝圣堂
相关地名
若瑟堂
相关作品
后堂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