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303
颗粒名称: 洪范书院
分类号: K879.1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洪范书院位于洪范池东南1公里的书院村。明朝,中丞刘隅在此建书院,村以此得名。元代曾为东平路总管严实的别墅。村内有东流泉,亦名书院泉。此地在天池山环抱之中,草木葱郁,山泉喷涌,环境清雅幽静,独具风姿。昔日,东流泉北侧有“洪福寺”,相传系唐代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蕙僧、圆僧创建。现仅存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通。天池山腰石壁上雕有佛像4尊,与人同高。据当地人讲,这4尊佛像为创建洪福寺4位高僧的化身,他们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所以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书院村景色优美,为人们所陶醉。村外果园连片,山水相映,如入桃园仙境,令人赏心悦目,实为观光旅游之佳处。
关键词: 平阴县 古建筑 洪范书院

内容

洪范书院位于洪范池东南1公里的书院村。明朝,中丞刘隅在此建书院,村以此得名。元代曾为东平路总管严实的别墅。村内有东流泉,亦名书院泉。此地在天池山环抱之中,草木葱郁,山泉喷涌,环境清雅幽静,独具风姿。
  昔日,东流泉北侧有“洪福寺”,相传系唐代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蕙僧、圆僧创建。现仅存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通。天池山腰石壁上雕有佛像4尊,与人同高。据当地人讲,这4尊佛像为创建洪福寺4位高僧的化身,他们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所以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
  书院,原有正祠4楹,大门4楹,祠后建东西厢房各4楹为楼,其原精舍地建讲堂4楹。正祠奉祀周(周敦颐)、程(程伊川)、张(张载)、朱(朱熹)、蔡(蔡沈)五大儒神位,元东平路兵马总管严实,元学士李谦为配享。庙貌之势,闻名齐鲁。此建筑,今存其址。东流泉书院近处,有元代严实所筑花台,原为方形七亩,高丈余,今存其址。
  书院村户户杨柳,家家泉水。居民不掘井,不设水缸,泉水穿宅越户,清澈甘甜,日夜奔流,饮用延年。“曲水流觞,以娱佳宾”,使书院村民引以为豪。据传当时建筑别具一格,庖厨旁为溪流,莱肴放在木制托盘上,自动漂至宴客房内,撤下的碗碟可放在托盘上由另一条渠道漂回厨房。
  书院村景色优美,为人们所陶醉。只见村内鹅鸭成群,村民浣衣戏水,情趣盎然。村外果园连片,山水相映,如入桃园仙境,令人赏心悦目,实为观光旅游之佳处。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平阴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平阴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历史遗存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为历史研究服务,以适应当前各方面的需要,让读者和海内外的人士更多的了解平阴,关注平阴,政协平阴县委员会特编辑出版了《平阴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书含重点名胜、山水风光、古今建筑、石刻造像、古墓遗址、古树名木、革命遗址等七个部分,并有彩照33幅及旅游景点分布图等。该书本着史料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简洁精炼、通俗易懂的文字,向人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平阴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遗存,颇具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董宪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