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要地设立据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261
颗粒名称: 日军在要地设立据点
分类号: K265;E95
页数: 4
页码: 131-134
摘要: 日军侵占德县后不久,便在各要地设据点,建炮楼,筑碉堡,挖壕沟,以利于其镇压抗日军民的军事行动。日军、伪军、特务、汉奸们经常以各据点为基地,不断地进行“扫荡”“清乡”“讨伐”“合围”,对抗日军民和其他抗日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造成巨大的威胁,对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日趋严密,对德县人民的统治更加残酷。据点修建完毕,派驻日军30余人、伪军70余人,伪区部、伪警察所、伪自卫团人员30余人。据点修建完毕,派驻2个日军中队、2个伪军中队。
关键词: 据点 日军 德县

内容

日军侵占德县后不久,便在各要地设据点,建炮楼,筑碉堡,挖壕沟,以利于其镇压抗日军民的军事行动。日军、伪军、特务、汉奸们经常以各据点为基地,不断地进行“扫荡”“清乡”“讨伐”“合围”,对抗日军民和其他抗日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造成巨大的威胁,对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日趋严密,对德县人民的统治更加残酷。
  日军除在德县城内常驻有500余人,在东、南、西各营房和飞机场、北厂、小锅市、桥口等地设立了小型军事基地外,还抽派兵力,根据其侵略战争和军事统治需要,在各要害位置设立了据点,其中,有资料可查和规模较大的有如下10个:
  ①土桥据点 1938年1月,驻德县日伪军在土桥村马颊河北岸,借助一座古庙宇为基础,修筑土质碉堡3座、3层土质岗楼2座,挖掘深3.5米、宽5米的壕沟2道做为外围屏障,并架设了铁丝网。据点修建完毕,派驻日军30余人、伪军70余人,伪区部、伪警察所、伪自卫团人员30余人。
  ②边临镇据点 1938年4月,驻德县日伪军在边临镇修筑高12米的方型土质炮楼1座,炮楼外筑有高墙,墙外围挖掘有宽、深各3米的壕沟2道,在两壕沟之间安装了木栅栏,在壕沟外架设了铁丝网,并在围墙大门处修筑了大型碉堡1座。据点修建完毕,派驻2个日军中队、2个伪军中队。
  ③仙人桥据点 1938年9月,土匪黑团在仙人桥村东北借助一座古庙宇,修筑了高9米的3层炮楼1座,外围筑有高墙,墙上修有射击孔,驻有土匪黑团100余人。1939年8月,日伪军将黑团收编,由德县城派日军30余人、伪军100余人、伪区公所和伪自卫团人员10人驻守。
  ④董屠据点 1940年10月,驻德县日伪军在董屠庄西北修筑土圩子一座,外围挖掘深3米、宽7米的壕沟,修建砖质碉堡1座;在董屠庄东北修筑2层土质岗楼1座,外围亦挖掘深3米、宽7米的壕沟。据点内开始派驻日军40余人、伪军50余人,另有伪区公所、伪警察所、伪自卫团人员10余人。1941年7月,留伪军40余人驻守。1942年2月,调派伪德县保安大队的一个中队驻守。
  ⑤陈宝亮据点 1941年2月,驻德县日伪军在陈宝亮村西南部,强占民宅,修筑土质炮楼2座、暗堡4个。据点内开始驻有日军30余人、伪军200余人。1942年,驻有日军10人、特务工作队10余人。
  ⑥杨集据点 1941年9月,驻德县日伪军在杨集村东南,强占民宅,挖掘壕沟,修筑土圩子。土圩子内,中间修建了3层砖、土混合的楼房1座;东北隅修筑了3层土楼1座、暗堡2个;西北隅修筑了土楼1座;南面大门处修筑土楼1座,并在其四周修筑暗堡20多个。据点内开始驻有日军100余人、伪军40余人,1942年6月,驻有日军10余人、伪军40余人。
  ⑦后寺据点 1942年7月,驻德县日伪军在后寺村西,借助一座古寺院,修筑了高9米的土质炮楼1座,在院墙外挖掘深、宽各5米的壕沟。驻有伪军30余人。
  ⑧徽王庄据点 1942年7月,驻德县日伪军在徽王庄旧庄墙的基础上,改建了底宽1.5米、高2.5米的土质围墙,挖掘深2米、宽5米的外壕。在围墙与壕沟之间,安装了木栅栏。在村东南隅,修筑了高8米的砖质炮楼1座,其周围又挖有壕沟、筑有围墙;在村东,修筑了2层砖质炮楼1座,其周围亦筑有6米高的围墙,挖有深2米、宽3米的壕沟;在村东北隅,亦修筑了同样的设施。同时,沿庄墙修建了高2.5米的炮楼7座。据点内,由德县城和边临镇派驻日军40人、伪军216人、特务工作队12人;伪德县第八、第九区区公所和伪警察所、新民会成员等130余人亦驻该据点内。
  ⑨程家据点 1942年7月,驻德县日伪军在程家村东南,修建了3层砖质炮楼1座、暗堡2个,炮楼外筑有围墙。驻有日军100余人(其中有日军炮兵分队),伪军200余人。
  ⑩李全真据点 1942年8月,驻德县日伪军在李全真村东北、西北、东南各筑暗堡1个。1943年2月,又修建了炮楼3座、岗楼4座。据点内开始驻有日军50人、伪军30人,后驻有日军10余人、伪军90余人、伪警察30人、伪区部和伪自卫团人员20余人。
  除上之外,日伪军还在黄河涯、宋奇屯、五里庄、曹家庵、留智庙、前小屯、簸箕刘、上岛寺、任家桥、许官屯等地设有据点,由于资料缺乏,不能全面记述。但仅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军对德县及其周围地区的法西斯统治是何等残酷!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本书下设血泪控诉、抗日烽火、人物春秋、他乡风云、文史长廊等栏目,收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文章约30篇。本辑还在《文史长廊》里,推出一批有关的资料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较详尽地了解日军在德州的布局、驻军、军事设施,以及特务组织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新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县
相关地名
土桥据点
相关地名
边临镇据点
相关地名
仙人桥据点
相关地名
董屠据点
相关地名
陈宝亮据点
相关地名
杨集据点
相关地名
后寺据点
相关地名
徽王庄据点
相关地名
程家据点
相关地名
李全真据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