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督挖封锁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260
颗粒名称: 日军督挖封锁沟
分类号: K265;E95
页数: 3
页码: 129-131
摘要: 为阻止和防范八路军和其他抗日爱国力量日益频繁的活动,1942年中秋节后,日军驻德县警备司令官山口,命令伪德县县、区政权机构组织力量,在县区边界挖掘封锁沟、“防护沟”。仅在伪德县四区(运河西),日军就要求挖通北起白草洼、南至四女寺、长达30余公里的封锁沟,并准备与运河沟通放水,沿封锁沟东侧修筑5座大型碉堡。山口为愚弄百姓出工挖沟,亲自将此封锁沟命名为“惠民沟”,命令伪德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谷裕然到五里庄据点坐阵指挥。谷裕然率80多名伪军进驻五里庄据点,派出一小队伪军增驻南大屯据点。在伪德县六区,日伪军逼迫当地老百姓,挖掘了东北至雨淋店、西南至前董庄的大型封锁沟,全长达25公里。
关键词: 封锁沟 日军 德县

内容

为阻止和防范八路军和其他抗日爱国力量日益频繁的活动,1942年中秋节后,日军驻德县警备司令官山口,命令伪德县县、区政权机构组织力量,在县区边界挖掘封锁沟、“防护沟”。仅在伪德县四区(运河西),日军就要求挖通北起白草洼、南至四女寺、长达30余公里的封锁沟,并准备与运河沟通放水,沿封锁沟东侧修筑5座大型碉堡。山口为愚弄百姓出工挖沟,亲自将此封锁沟命名为“惠民沟”,命令伪德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谷裕然到五里庄据点坐阵指挥。谷裕然率80多名伪军进驻五里庄据点,派出一小队伪军增驻南大屯据点。
  伪军成群结队,不断窜至各村庄抓工拉伕,抢粮掠物,搅得百姓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在他们的威逼下,挖沟工程全面展开,大片大片的秋作物被糟踏一光。伪军对民工民伕打骂关押,无所不为。八路军德石敌工队等部同日伪的挖沟行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除发动群众抗工抗伕外,还对伪军进行了攻心战和武装打击。谷裕然被迫称病返回德县城,伪军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民工数量日趋减少,挖沟进度随之减慢。日军警备司令官山口暴跳如雷,又增派兵力,每天出动40多名日军与100多名伪军协同督阵,武装强制百姓出工。但在八路军的打击下,日军的工程计划未能实现。
  在伪德县六区,日伪军逼迫当地老百姓,挖掘了东北至雨淋店、西南至前董庄的大型封锁沟,全长达25公里。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本书下设血泪控诉、抗日烽火、人物春秋、他乡风云、文史长廊等栏目,收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文章约30篇。本辑还在《文史长廊》里,推出一批有关的资料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较详尽地了解日军在德州的布局、驻军、军事设施,以及特务组织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新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