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179
颗粒名称: 古迹寻踪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4
页码: 67-88
摘要: 清代硕儒田蒙斋(即田雯)编著的《长河志籍考》载:“读书台者,董生下帷(注1)之所也。原其东望长乐(注2),西临广川(注3)、蓨县(注4),错齿于安陵、长河,同源夫德水(注5),沉碑符于载籍,摩碣等于按图,繁露常滋,非有淮南之感,玉杯自在,宁谓垣乎之诈哉”。这一段记载,指出了“董子读书台”的地理位置。董仲舒应诏前往,以“天人三策”相应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这一段记载,进一步证实了董仲舒以广川人而在德州读书的可靠性。公羊一卷至今存,千古醇儒道自尊。
关键词: 德州 古迹 董子读书台

内容

德州董子读书台
  孙象九
  清代硕儒田蒙斋(即田雯)编著的《长河志籍考》载:“读书台者,董生下帷(注1)之所也。原其东望长乐(注2),西临广川(注3)、蓨县(注4),错齿于安陵、长河,同源夫德水(注5),沉碑符于载籍,摩碣等于按图,繁露常滋,非有淮南之感,玉杯自在,宁谓垣乎之诈哉”。这一段记载,指出了“董子读书台”的地理位置。
  董子,即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公元前179—104年),广川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有“三年不窥园”之说。
  汉武帝建元元年(_140年)下诏,要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到京城长安,以备朝廷策问。董仲舒应诏前往,以“天人三策”相应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董子读书台”始建于何时,《史》、《志》均无明确的记载,不敢妄断,兹就现有的零星材料,整理如下: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董仲舒侑食(注6)于孔庙。正统六年(1441年)知州韦景元修学宫(注7),掘地得石碣于庙庭东庑之下,大字清晰,文曰:“董子读书台”五字,“石如玉板,字若琅书”(《长河志籍考》语),询其故址复焉。《长河志籍考》按:“董子,广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所徙之长河县,汉信都国之广川县也,夫汉之所谓广川者大矣,有城郭焉,有郊坰焉,百里之内,正值其地,或即董生下帷处,按图考碣,适相符契”。这一段记载,进一步证实了董仲舒以广川人而在德州读书的可靠性。成化二年(1466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从祀孔子。成化九年(1473年)知州王缙及庾事户部主事毕孝,于“读书台”后,营建祠堂八楹,名为“董子祠”,又称“繁露祠”,合以乡贤祀之,曰:“聚贤”。
  清田山薑(即田雯)题“繁露祠”一绝云:
  公羊一卷至今存,千古醇儒道自尊。
  繁露何缘传异术,阴阳水火闭城门。
  弘治八年(1495年),山东参政林先甫,按察佥事钮清,行部(注8)德州,以旧祠圮陋,供奉大儒,从祀不便,请于巡抚都宪熊翀登,命济南府同知王从鼎,建专祠八楹,前后厢房十二楹,重筑“读书台”,竖故碣于寝堂之下,作亭覆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知州马明瑞移“董子祠”于西门外(注9),名“醇儒书院”,又名“董子书院”。
  明陈凤梧咏《董子书院》七律中赞董仲舒
  “道谊两言传世教,天人三策致君才”。
  清康熙中,督粮道朱廷桢于醇儒书院筑亭,种柳,又名“柳湖书院”。时延文士较艺其中,卢见曾致仕后,与德州的名士文人结社于“读书台”,定期进行学术研讨,或饮酒赋诗,即景唱和。卢死后,诗社解体,借为义塾(注10)。
  道光拔贡马洪庆有咏《董子台即事一绝》,
  诗曰:
  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
  文苑销沉诗社冷,村童侵晓抱书来。
  到了清末,曾经煊赫一时的“董子读书台”,因年久失修,多处已经坍塌,宽敞中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景象,令人不胜今昔之感。
  清田凤图有咏《“董子台”五律》一首,录下:
  屯氏河边柳,年年飏大堤。
  昔贤不可见,芳草与台齐。
  怀古寻残碣,登高策短藜。藜
  广川人物尽,惆怅夜鸟啼。
  此时,醇儒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了,只有“董子读书台”,迎着西风,卓立于州治西门之外。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此成立了一所小学,名为“董子读书台小学”,直到1937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时止,也有人说,解放以后董子读书台还在,后来为了建设的需要而拆毁。小学移至水馆驿,改为水馆驿小学,后又改为三联小学、反帝路小学……。总之,“董子读书台”德州这一历史文物古迹已荡然无存了。
  注:
  ①下帷,即读书之处。
  ②长乐:故信都地,东据方山,实地本为汉〓次之境。即今陵县神头镇。
  ③广川,即汉信都国广川县,辖境:今河北武邑、景县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山东德州市地。
  ④蓨县,即今景县。
  ⑤德水,秦时称黄河为德水。
  ⑥侑食,侍食于所尊日侑食。
  ⑦学宫,旧指各府县的孔庙。
  ⑧行部,即定期巡视所部,查核官吏治结。
  ⑨据《德县志》载:“万历四十三年,知州马明瑞移董子祠于西门外,名“醇儒书院”。《长河志籍考》载:“醇儒书院,在城西门外。”《会典》载:“成化二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从祀孔子,此书院之所以设矣”。成化二年与万历四十三年相差一百多年,不知孰是,根据两论并存的原则,故附记于此。
  ⑩义塾,即免费的私塾。
  “遍体弹痕”的刘伯承
  1942年,叶剑英在祝贺刘伯承50寿辰的诗中写道:
  “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山。
  遍体弹痕余只眼,寿君高唱凯歌还。”
  诗中提到的“遍体弹痕”,是指刘伯承同志参加革命后,在战争中的屡次负伤。他身上共负伤九处。
  左脚一伤;
  颅顶一伤;
  右眼一伤,这是重伤,使其不幸失去右眼;
  右腿股动脉一伤,这一伤损,险些丧生;
  左臂一伤;
  左腿腓肠肌受伤,这一伤损害了神经,一度不能走路,后以坚强的毅力艰苦锻炼,终于恢复正常;
  右腿腓肠肌侧面一伤,因弹头入皮下不深,自己即时用手抠了出来;
  左脚侧面一伤;
  右手侧面一伤。
  (编者摘)
  董子读书台与柳湖书院
  孙寿昌
  古城德州,古迹众多,而历史悠久、价值最高的要数董子读书台了。其遗址在州城西侧,聚秀门(大西门)、广川门(小西门)之间,古驿道东侧一块高地上(现市运五公司处)。读书台,座北面南,砖木结构大门一间,门前有二十余级砖阶上下,院内为一长方形庭院,有东、西厢房各三楹,庭中古柏、古槐数株,浓荫蔽日。入门前行,院落北半部座落于高台上,有砖阶十余级可上,中间一屏门,屏门左右有砖砌花墙围绕。北上房计三楹,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前出厦。正面明柱四根,前檐通安木格棂门,上房东西山墙各有耳房一间。北上房东西两侧又各有一座小巧玲珑的青砖小楼,大概是古时的钟鼓二楼吧。整个院落设计和建筑布局,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这所古建筑旁曾有一小湖,名日“柳湖”,使董子读书台构成了左城右河,古道之旁,柳湖之滨,花木繁茂,景色宜人的布局特色。汉代大儒董仲舒青少年时代,曾在这里攻读经史。
  董子读书台始建于何年?何人所建?年代久远,无从查考。仅据历代文人学子途经德州,留下的凭吊董子台怀古诗作看,元代以前早已有之,这里摘录元代诗人迺贤①的一首《陵州五言》:
  日落陵州路,沿流古岸旁。
  泊舟人自语,听雨夜偏长。
  过客愁闻道,荒村久绝粮。
  何人肯忧国,得以董贤良。
  元末明初,战乱频繁,古迹董子台遭到破坏。到了明代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德州知州韦景元重修学宫(即孔庙)时,在地下得碑一幢,上刻“董子读书台”,因此原地又重建了董子读书台。后来(有资料称,系明弘治八年)在孔庙东侧又修建了董子祠,供州人祭祀。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当时知州马明瑞看到董子台、董子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又将董子台迁至州城西侧,古运河东岸之高台上,连同董子祠一并重修。到了清康熙年间,山东督粮道朱桢在董子台旁,柳湖边,又修建了醇儒书院(又名柳湖书院)。明清两代,晋出京都的学人举子、骚人墨客,路经德州,登台游赏,留下了许多歌咏先贤的诗句。这里摘录几首,以飧读者:
  董子书院明·陈风梧②
  古碑长表读书台,祠下秋风点绿苔。
  道谊两言传世教,天人三策致君才。
  传从诛泗源流远,派启西京诒化培。
  后学瞻依真有幸,肯将功利自相摧。
  董子祠明·吴国伦③
  万木广川村,萧萧古庙存。
  高梁蟠海气,残碣卧云根。
  日月黄河逝,文章汉代尊。
  即看荒草色,犹似未窥园。
  明嘉靖朝,权相严嵩出京南巡,经过德州,于董子台上也曾留诗一首:
  董生读书处,寂寞临高台。
  独有贤良策,人称王佐才。
  清乾隆年间,德州才子卢雅雨曾作《柳湖》诗:
  环水亭台有画图,下帷争效汉名儒。
  河干断碣分明在,不见城西旧柳湖。
  清雍正四年,德州城西侧运河挑直,改道西移,董子台旁柳湖淤积干涸,风景如画的董子台,已不如明代。有一无锡文士乘船晋京,至德州,天忽落雨,于舟中吟诗一首:
  地产醇儒郡有光,雨来未曾谒祠堂。
  孤城回首风尘里,读罢遗书送夕阳。
  古迹董子台壁上,残留着历代骚人墨客,路经德州,登台凭吊的诗句还很多,如:“青入柳湖三面青,仲舒在此驻传经。迄今繁露诒题额,旷代诸生溯典型。”“繁露文章千载流,小西门外月河秋。”……
  董子读书台这座著名的名胜古迹,几度兴废,历经沧桑,年久失修,战乱兵燹,早已不复存在。1960年,胡耀邦同志来德州视察,还曾关注地询问过董子台的情况。董仲舒,这位二千多年前的先哲、名儒的名字却与德州紧密连系在一起,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附注:
  ①逎贤(1310一?)元文学家,字易之,木葛逻禄氏,后称南阳人。荐为翰林编修官,又曾参军事,其诗清润流畅,但多应酬之作,诗集有《金台集》。
  ②明,陈风梧,江西泰和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二甲第四名)。
  ③明,吴国伦,字明卿,湖广兴国人,嘉靖进士,擢兵科给事中,因忤严嵩,贬南康推官。嵩败后起建宁同知,累迁河南左参政。才气过人,好客轻财,工于诗,与李攀龙等并称明“后七子”,著有《甔甀洞稿》。
  德州九达天衢牌坊及传说
  孙寿昌
  我国历史上,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地处黄河下游、鲁西北平原的古城——德州,京杭大运河(亦称漕河)在此蜿蜒流过,为历代王朝南北漕运(皇粮)转运之所,素有“河朔咽喉”之说。有史料称:“凡东南漕粟,商贾复旅,以及外夷朝贡,道皆由此。”可见,这里位置显要,实为神京之门户。
  古城西侧,大运河东侧,中间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古驿道(旧时亦俗称官道、旱道),晋出京都的各级官员、传递诏书谕旨的驿使、赶考的举子、南来北往的商贾、车轿驰马,络绎不绝。德州城聚秀门(大西门)以北、广川门(小西门)以南,古驿道上立有一座大型木石结构的跨道牌坊,牌坊高约8公尺,面宽约10公尺,造型为四柱三楼斗拱(重檐),黄绿琉璃筒瓦覆顶,三座门式木牌坊。牌坊由四根朱红大木柱支撑,木柱直径约70公分,每柱基部由两块1公尺高的夹柱石加固,每根大木柱由南北向两根扒柱(亦称斜柱)加固、支撑这座牌坊,计由十二根木柱所组成。牌坊顶部中高两低呈“山”字形。中门面宽5公尺(可并排行两辆大车),左右掖门面宽2.5公尺,过往行人。斗拱重檐之间,系精工木雕图案装饰,有牡丹、芍药、月季、芙蓉、秋菊、冬梅等花卉,玲珑剔透,秀美逼真,技艺精湛。牌坊顶盖内部,雕梁画栋,奇巧美观。中央门楣上镶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上书《九达天衢》四个正楷大字,字体雄健浑厚,苍劲有力。据说是明朝嘉靖年间权相严嵩南巡路经德州,正值牌坊落成,奴颜媚骨的党羽进言:相爷牌坊题铭,流芳百世。严嵩便欣然题之。另据说,清末维修油漆该牌坊时,又由朱启钤重新改写。辛亥革命后,朱启钤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代总理。朱虽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但为人开明,肯读书,爱好古建筑研究,是北洋政府中最有作为的人,特别是书法不错。
  支撑牌坊的八根扒柱底石上均浮雕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石蛤蟆(青蛙),其状有的昂首伏腰,有的目睁口张,有的翘头远望,有的支爪若跳,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多少年来凡路经牌坊的行人,都伸手摸一摸那石蛤蟆,特别是来牌坊玩耍的孩子们,人人争骑石蛤蟆,石蛤蟆个个被摸的油光滑亮,细腻无比。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八只石蛤蟆却只有七只,牌坊东南角那根扒柱的底石,只有蛤蟆趴过的痕迹,而没有石蛤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中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传说。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牌坊时,领班石工匠师,把他八个弟子叫到面前说:你们跟我学徒多年,如今,我已老朽,这八块夹柱石料,各领一块,每人要在石顶雕一蛤蟆,不必划一,各显其能吧,这也是为师对你们技艺的最后一次考核。于是师兄弟八人各抱一块石料,绞尽脑汁,琢磨设计,暗下工夫,各不相让。精工细雕的八只蛤蟆,有的昂首伏腰,有的目睁口张,有的翘头远望,有的支爪若跳,有的鼓腮涨肚……。只只栩栩如生、状貌逼真,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一年年,一代代,几百年过去了。由于年深日久,风霜雨露,日精月华,那八只石蛤蟆渐渐化为灵物,逢到夜深人静,鸡不叫,狗不咬之时,石蛤蟆便争先恐后,敏捷地跳跃到古运河去嬉戏饮水,时辰一到,便急速地跳上河岸,返回古牌坊石座上,恢复了石质常态。
  这天机,被一个南方人所识破,他决心盗宝。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半,石蛤蟆跳下了石座,连蹦带跳奔向古运河去,一个暗中窥视的南方人,忙掏出身藏的画有符咒的绸巾,急步跑到牌坊跟前,将符咒绸巾铺在了东南角那块柱石底部。时辰一到,那八只石蛤蟆快速地跳跃着回来了,各只按自己的位置,趴在了石座上。那蛮人向前一个箭步,双手将那方绸巾四角一兜,背起绸巾撒腿就跑,跑出一百步之遥。再看绸巾中,果然是一只光采夺目的金蛤蟆,此人高兴致极,急速离德远遁。
  从此,天衢牌坊下,扒柱底石上那八只石蛤蟆,少了一只。然而这七只再也不去古运河饮水,永远趴在牌坊石座上,昂首伏腰,目睁口张,仿佛鼓舌鸣噪,唤回他那亲密伙伴似的。
  这一传说,在州城民间世代相传,家喻户晓。“传说”并非史实,但它反映了匠人加工建造的高超技艺以及德州人民对“九达天衢牌坊”这一古代建筑的赞美和热爱。
  德州高真观
  徐剑明
  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称为道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和实行斋醮祈禳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介绍历史上道教在德州的有关活动,这对于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德州的过去,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笔者根据父亲的有关叙述和本人幼年的记忆,近又走访了原居住在高真观附近的古稀老人,经过认真考证,整理成此文,以供有关人士研究参考。
  德州城内北门里西侧,历史上曾座落着一组中国传统宫殿式古建筑群,这就是德州最大的道教庙宇——高真观。
  高真观坐北朝南,北倚城墙,西靠水溏,东临城内通往北门的通衢官道,交通方便,环境幽静。高真观始建于何时,现尚无详细史籍可考。但《唐六典·祠部》就有“凡天下观总一千六佰八十七所”的记载,《德县志》和清代康熙朝大文学家户部侍郎德州人田雯在其《长河志籍考》中都有关于高真观的记述。
  德州高真观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巍峨壮观。观南正中部三开间,前有高大山门一座,当中门楣上嵌镶着“高真观”正楷金字门匾。山门顶部装饰着黄、绿二色相间的琉璃瓦,门前平台宽阔,东西二侧摆放着一对高大石狮,观内古柏参天。
  高真观内的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三部分。以山门子午线为中间部分,这是高真观的主体建筑,其特点是庄严、宏阔、高大,装饰比较富丽。殿内供奉着道教最高神灵和道教祖师。东、西二部分为庭院式建筑,古朴、典雅,其殿堂中供奉着数尊道教神灵泥塑。
  走进山门,在门洞二侧塑有彩色门神二尊,右为秦叔宝手握双锏;左为尉迟敬德手提钺斧,形象逼真,威严肃立,仿佛注视着进出高真观的每个行人。山门过后,是一座规模不大但造形别致的殿堂,称为“灵官殿”。“灵官殿”前后开门,殿内供有彩塑“护法天神”。灵官殿后,是高真观中最高大的建筑,其形式为重檐、斗拱、歇山式,系砖木结构。殿顶全部是金黄色琉璃瓦,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大殿正门上横匾行书“三清殿”,字体雄浑苍劲。殿内明柱四根,殿顶藻井中心有木雕金漆团龙,周围绘有三清祀。可谓雕梁画栋、气势非凡。三清大殿内,坐北朝南一字形并排三尊站立式彩塑神像,高达八米以上。当中为三清之首,称为“太清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东侧为“上清灵宝天尊”,俗称“通天教主”。西侧是“玉清元始天尊”,这三座塑像是道教最高尊神。在“三清”神像东西两侧还有四尊神像,称为“四御”,它们分别平持法器,相对站立,更衬托出“三清”尊神无限威严。“三清”尊神之前,设有长桌,称供案,摆放着道教各种经卷、法器、烛台及各种供品。长桌前设有铸铁大青炉,供案前铺有跪垫。“三清大殿”是高真观道士们接待香客和隆重进行各种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三清殿”北侧为祖师殿,其规模略小于“三清殿”,主要供奉着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祖师殿后是“七真殿”,在殿内供奉着“北七真人”的塑像,相传王重阳祖师收弟子七人,诚心修练后均得道成仙。
  高真观内除座北面南的大殿群外,东西两侧也有风格不同的殿堂建筑,供奉着神灵。西侧,前部为“六辰殿”,殿内和东西厢房中,供奉着按“天干、地支”相配合而形成的六十位“本命神”。如“甲子神”、“乙丑神”等,均是彩塑站姿,造形各异,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元辰殿”后是“吕祖殿”,供奉的是“八仙”。东西厢房塑有雷神、火神、天公等神像。
  高真观东路建筑,前部为“元君殿”,也称“子孙堂”。传说“碧霞元君”是泰山神的女儿,她的职责是明察人间善恶,帮助人间消灾、除祸、生男育女。当年,“元君殿”香火最旺,来此进香许愿者多是妇女,她们求医、求嗣、保平安,祈求神灵的保佑,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元君殿”后是观内道士和远程香客居住的地方,也是观内道士生活和练功的场所。
  德州高真观,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经历代劳动人民的保护和修葺,直到民国初年仍保存完好。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元辰殿”失于火灾。不久,直奉战争祸及德州,高真观多次驻扎军队,由于军饷困难和军纪不严,观内许多珍贵文物被抢,殿堂多次被拆,高真观遇到了严重地破坏。尤其是日本投降以后,进驻德州的土顽部队和国民党先遣军,对高真观的破坏就更严重了。直到德州解放,高真观内完整建筑仅存“吕祖殿”一处。当时,“吕祖殿”内还居住有道士十多人,院内住持名王公权,道号“全熙”。随着时代地变迁,这些道士们为了谋求生活,也就各奔东西了。“吕祖殿”因多年失修,到一九六〇年也全部倒塌。
  历史上,德州高真观道士们的生活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香火收入。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仲秋、重阳、冬至等,一些道教信徒和善男信女们都要到观中烧香、许愿和施舍,有时观中还要接受一些官绅、富豪的捐赠。二是庙产的收入。历史上高真观庙地很多,道士们不直接种地,而是租给当地农民种植。现今造纸厂、化机厂和玻璃厂北宿舍一带均属庙地。三是斋醮收入。斋醮又称打醮,其形式过程主要是在道教节日前,如农历正月初七是本命节,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二月十九日是老子生日,六月二十四日是关羽生日,腊月十二日是王重阳生日等,由观中住持出面,邀请地方官绅、商号及当地热心于此项事业的人,协商确定道场地点。届时城乡附近善男信女以及说书人、唱戏人、杂技艺人、各路商人云集道场附近。这时高真观道士们在住持带领下开始打醮。其形式是,第一步由道士们集体诵经;第二步称“吟表”、“禹步”,类似舞蹈表演;第三步,道士们集体演奏道教音乐;第四步由观中住持或年老道士“传道”,当地人称“讲善”。主要内容就是规劝人们弃恶从善,讲求信义和孝敬父母,宣扬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最后,由观中道士们进行气功和武术表演,不时博得围观者的阵阵喝彩。另外,观中道士还要外出“打醮”。州城附近那些富贵人家遇有丧事,可邀请道士们到丧主家作道场。至时,道士们身穿道袍,头戴道冠,足穿长筒自布袜,外着“云履”,手捧乐器,主要是吹奏乐,进行演奏表演。为死者诵经,超度亡灵,给生者以精神慰藉。平时,还有部分富贵人家的太夫人、夫人把道士请到家中,为其祈福、禳灾、求寿、保平安等迷信活动。以上诸方面,高真观所得甚丰,是道士们的主要生活来源。
  随着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德州道教的这一传统胜地——高真观不复存在了,但是,高真观这一古代建筑,作为德州的重要遗迹,给予记述,留于后人,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德州雁塔
  孙寿昌
  德州雁塔(俗称题名塔),位于州城的东南城角上,明万历四十年(1612)知州孙森所建,系八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约20公尺。塔的第一层,西面壁一拱券门,门宽1公尺,高2公尺,塔基每面长3公尺。向上每层逐渐收缩,呈锥形轮廓。塔身每层外挑短檐,檐下用砖制斗拱,造型十分简洁轻巧,每层交错开窗,以便采光和观望。塔刹(塔顶)呈宝葫芦状。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无登道,但有铁锡钉内壁,年轻人可攀登而上。塔基是砖砌八角形台基,无“须弥座”、无“地宫”。塔刹也无“相轮、园光、仰月、宝盖、宝珠”等舍利塔所具有的塔刹装饰。塔身内外部自然、古朴,并无雕塑的佛龛、佛像、花草、鸟兽等图案花纹。
  德州雁塔纯属一座“登高眺览,装点河山”塔,虽然塔身并不太高,但建在古城墙之上,就显得孤高挺拔,直插云天了,十里之外,便可望见。该塔整体造型古朴玲珑,挺拔秀丽,稳重简洁,轮廓优美。旧时每逢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州城游人,登塔远眺,古城、原野、村庄、林木、河湾……尽收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据《德县志》载:孙森,慈谿举人,明万历四十年,任德州知州时,期以三年,镪需五万,森随宜擘画,增陴浚隍甃以砖石,建雁塔,振河阁,敌楼戍舍,无不周备,城外筑回龙坝,期月而成,省费四之一,工既竣,以劳积疾,致仕州城人祀之。
  据说孙公来德接任后,游览了州城名胜古迹,对古老的城池非常喜爱,但是感到不足的是城之四周,系一望无垠广袤的原野,所少的是耸之山石,游人无山无高可登,于是孙公便召集本邑乡绅名士商议,在城之东南角上,修建浮图一座,以弥补古城之缺欠。工程落成后,确实雁塔将州城装点得更加美丽了。塔之内壁镶嵌一块长方形青石版,清康熙中复嵌二石以续之,明清两代凡德州籍士子,乡试中举者,殿试中进士者,回籍均在雁塔内青石版上刻名留念。随着时光的推移,州城人俗称雁塔为“题名塔”。
  在类型上,塔大致可为八大类:一、楼阁式塔。二、密檐式塔。三、亭阁式塔。四、花塔。五、覆体式——喇嘛塔。六、金刚宝座式塔。七、过街塔和塔门。八、宝篋印经塔。
  塔除了佛、道两教之寺观供奉专用外,还有其他用途的塔。以用途而定名的有:1.登高远眺塔。2.军事料敌塔。3.导航引渡塔。4.装点河山塔。到了明清两代,大量的“风水塔”,“文风塔”不断出现。近代又有:钟塔、水塔、跳伞塔……多种多样的塔。以“用途”而定名的塔,均无“地宫舍利”,更不雕塑“佛龛佛像”。德州雁塔就是属于脱离宗教的“登高眺览,装点河山”之类的塔。德州雁塔以她的古朴玲珑、挺拔秀丽、稳重简洁、造型优美,在古城东南角上,屹立了三百三十八年(1612~1950),不管是晨光熹微的黎明,还是夕阳残照的黄昏,她那倩影始终如一的给州城人以美的享受。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记述了德州文史,内容包括州城往事、名人轶事、古迹寻踪、今古人物、文史长廊、名老字号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