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孔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81
颗粒名称: 德州孔庙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6
页码: 44-49
摘要: 孔庙之建,始于汉代,首建于孔子故乡——曲阜。唐贞观四年,诏令全国州县皆立孔庙,并统一规制。据《德县志》记载:“元台德璋儒学碑记载:‘夫子之宫,旧在城东南隅,地形洼下,水潦时沃。’明洪武十年,知州阎九成负责将孔庙移建于州治之北”。所谓“州治之北”,即城内北首。之后,屡次增修,规制逐渐完备。明嘉靖九年,将主(牌位)更换为塑像。清代,建崇圣祠。乾隆年代,两次重修。清光绪十三年,知州程兆祥重修,历时数年,庙貌庄严,规模宏大完备。建筑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门前为泮池,形为半圆,故州学生员入学。棂星门内正门为大成门,大成门左右各一官厅,为官员谒圣时休息之所。前有月台,有台阶五级;殿前左右两庑,均为七楹。
关键词: 德州市 孔庙

内容

孔庙之建,始于汉代,首建于孔子故乡——曲阜。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诏令全国州县皆立孔庙,并统一规制。德州孔庙,元以前无考。据《德县志》记载:“元台德璋儒学碑记载:‘夫子之宫,旧在城东南隅,地形洼下,水潦时沃。’明洪武十年(1377),知州阎九成负责将孔庙移建于州治之北”。所谓“州治之北”,即城内北首。之后,屡次增修,规制逐渐完备。明嘉靖九年(1530),将主(牌位)更换为塑像。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叶洪植柏树300棵。以后知州邢奎增建尊经阁、敬一亭、文会亭、礼门、义路。清代,建崇圣祠。乾隆年代,两次重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知州程兆祥重修,历时数年,庙貌庄严,规模宏大完备。
  建筑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庙前为棂星门,左右有二坊,左坊书写“德配天地”,右坊书写“道冠古今”。门前为泮池,形为半圆,故州学生员入学
  亦称“入泮”。南面为照壁,题曰:“太和元气”。坊外左右各有一碑,一写“文官下轿”,一写“武官下马”。当时文武官员严守此制。棂星门内正门为大成门,大成门左右各一官厅,为官员谒圣时休息之所。大成门内为大成殿,殿前左右为东西两庑,殿后为明伦堂,明伦堂后为尊经阁(早已废圮),这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主体院东西两侧各有偏院。东院北首西侧有崇圣祠,为孔子的家庙;南首西侧为学门。以东,自北而南建有英烈祠、土地祠、宋公祠、乡贤祠、文昌阁、名宦祠、董颜祠和节孝祠,东南角为奎星阁,南门外有节孝坊。西院北首为学署旧址,亦称后学署;南面为儒学署,亦称前学署,即州学所在。
  大成殿供奉孔子像,是孔庙建筑群的中心。它是一座庑顶殿式的明代建筑,大殿坐北朝南,东西长20.8米,进深12米,高9.8米,内外各有12根合抱的红漆圆柱,斗拱、飞檐,歇山、垂脊等。屋面复盖黄、绿色(以黄色为主)的琉璃瓦,中间组成一个大菱形图案。正脊有五条金龙戏珠,两端各有鸱吻。垂脊四条,戗脊的尽头,各有蹲兽、跃兽相间排列,遥望殿顶,金碧辉煌。
  大成殿五楹,巍然屹立。前有月台,有台阶五级;殿前左右两庑,均为七楹。大殿对面是大成门。
  庭院古柏参天,浓荫蔽日。
  大成殿内悬挂清代帝王的御书匾额,计有:
  康熙御书“万世师表”。
  乾隆御书“与天地参”。
  道光御书“圣协时中”。
  咸丰御书“德齐帱载”。
  同治御书“圣神无纵”。
  光绪御书“斯文载兹”。
  大成殿供奉牌位次序:
  至圣先师孔子像,居中面南(至圣先师为清顺治十四年改称)。
  四配,列殿内两侧东西相向(木制牌位)。
  复圣颜子,西向第一位;宗圣曾子,东向第一位。
  述圣子思,西向第二位;亚圣孟子,东向第二位。
  十二哲,列殿内四配稍后,亦东西相向。
  十二哲即: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
  东西两庑,供奉先贤、先儒。东庑先贤40,先儒39;西庑先贤39,先儒38。
  崇圣祠,供奉孔子五世祖等。
  肇圣王 木金父,孔子五世祖。
  裕圣王 祈父,孔子高祖。
  诒圣王 防叔,孔子曾祖。
  昌圣王 伯夏,孔子祖父。
  启圣王 叔梁,孔子父。
  孔孟皮,孔子之兄。颜无繇,颜子之父。
  曾点,曾子之父。孔鲤,孔子之子。
  孟孙激 孟子之父。
  从祀(略)
  明伦堂:州学生员入学,在大成殿拜谒孔子后,至明伦堂拜谒州学老师,即学正和训导。定制,每月一次集合在学生员于明伦堂,由训导诵读《训饬士子文》及《卧碑》诸条,诸生环列周围聆听,谓之月课。
  奎星阁:是孔庙的藏书楼,原建于南门城上,清康熙十八年(1679)移建于此。
  宋公祠:原为乡贤祠,清雍正十年(1732)另建乡贤祠,旧祠保留明刑部左侍郎宋姓之主,故改为宋公祠。
  董颜祠:清康熙十七年(1678)将城外董子祠、颜鲁公(颜真卿)祠移并于此,定名为董颜祠。
  文昌阁:原为文昌祠,明景泰五年(1454)建。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另建文昌阁于祠,旧祠改为名宦祠。
  名宦祠:明正德十四年①(1519)建,在孔庙西侧。万历二十五年将文昌祠改为名宦祠,其旧址改为训导署。
  乡贤祠: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光绪年间立碑,将崇祀乡贤姓名镌于碑上,首名是董仲舒。
  节孝祠:清雍正三年(1725)建。嗣后凡蒙旌表者得奉木主入祠。
  土地祠:封建迷信传说:“土地为里社三神”,故各衙署均另有专祠,儒学衙署亦建土地祠。
  祭孔:祭孔之礼始于汉高帝十二年。北齐时定于每年春秋(旧历二、八月)二仲释奠②。明洪武初年定朔望(阴历初一、十五)行香礼。民国时期改为孔子诞辰日。祭孔之礼甚为隆重,卯时开祭,由知州率领所属官员及本州有名望之人士参加,知州为主祭,民国时改为县长为主祭。程序由司仪主持进行,开始,院内设一铁桶,内装燃料,听号令点燃,火光冲天,满院通红,谓之“燃庭燎”。知州率领僚属及其他参祭者,身穿长袍马褂,行三跪九叩之礼。民国后期,官员穿制服者,改行鞠躬礼。最后由知州(县长)
  向参祭者训话。
  祭品用宰杀的整牛、整猪、整羊,有时用牛头代替。解放后,孔庙废圮。
  1991.6.20
  【注】
  ①据《德县志》戴:名宦祠于明正德二十四年建。查正德年号仅为十六年,二十四年当为十四年之误,本文故改为正德十四年。
  ②释奠: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陈设酒食,以祭至圣先师。
  本文根据《德县志》卷一、卷四、卷七有关资料,参考《德州风物志》中“大成殿”以及田金鹏、翟玉生、李孟才诸同志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遗漏和错误之处,请诸知情人士予以补充和指正。满族春节习俗
  满语称春节为“阿涅叶能叶”。除夕,家家在庭院竖一根五六米高挂灯笼的杆子,红灯高照,直到正月十六。年三十,家家包的饺子不能捏成光边,忌日子过“秃”了。码放饺子要横竖成行,寓意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忌饺子摆成圆圈儿,怕日子转穷了。
  (佳)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德州志尊堂老公所”、“德州孔庙”、“我对博文中学的点滴回忆”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田宝昆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