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旗兵的发展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50
颗粒名称: 三、八旗兵的发展变化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八旗制度,开始是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其内容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变化。入关以前,八旗制是以农奴制为经济基础,以军事为目的,全体壮丁战时为兵,平时生产,兵器装备等一切自备的初级社会组织。入关后,变成了以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以提供八旗兵源为目的,为封建帝王中央集权统治服兵役,军械装备,薪饷统由朝廷负担的组织。八旗的基层是牛录,各牛录都包括人民、土地和军队。初编旗时是五牛录为一甲喇,合五甲喇为一固山。牛录是八旗的基础,佐领是全牛录的父母官。平时负责管理本牛录的户籍、婚丧、比丁、授田、租税、差役、教育、诉讼、生产、生活等一切事宜,战时则为全牛录的指挥官。
关键词: 德州市 八旗兵 发展变化

内容

八旗制度,开始是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其内容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变化。入关以前,八旗制是以农奴制为经济基础,以军事为目的,全体壮丁战时为兵,平时生产,兵器装备等一切自备的初级社会组织。入关后,变成了以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以提供八旗兵源为目的,为封建帝王中央集权统治服兵役,军械装备,薪饷统由朝廷负担的组织。
  八旗的基层是牛录,各牛录都包括人民、土地和军队。初编旗时是五牛录为一甲喇,合五甲喇为一固山。这是一般规定,后来一固山不一定是五甲喇,一甲喇也不一定是五牛录。各牛录的兵丁数也相差很大,有的一牛录只有几十名兵,有的一牛录则有几百名兵。这些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差异很大。
  牛录汉译为“佐领”。甲喇汉译为“参领”。固山汉译为“旗”。牛录的首长,满语称“牛录厄真”(额真或阿真)。天聪八年(1634)改牛录厄真为“牛录章京”。汉译仍为“佐领”(单位与首长同称)。甲喇的首长,满语称“甲喇厄真”,天聪八年改称“甲喇章京”,汉译仍为参领(又是单位与首长同称)。固山的首长,满语称“固山厄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名为“都统”。
  佐领的副手,满语称“代子”或称“分得拔什库”,汉译为“骁骑校”,每佐领配备二员。都统的副手,满语称“梅鹿厄真”,天聪八年改称“梅鹿章京”,顺治十七年定名为“副都统”。各牛录在佐领、骁骑校之下有四员章京,四名领催(小拔什库)分管本佐领四个“达旦”向佐领负责。
  牛录是八旗的基础,佐领是全牛录的父母官。平时负责管理本牛录的户籍、婚丧、比丁、授田、租税、差役、教育、诉讼、生产、生活等一切事宜,战时则为全牛录的指挥官。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德州志尊堂老公所”、“德州孔庙”、“我对博文中学的点滴回忆”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