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解放前汉族岁时风俗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027
颗粒名称: 德州解放前汉族岁时风俗概述
分类号: K892
页数: 20
页码: 114-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解放前汉族岁时风俗概述。“过年”是州城汉族人们的重大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令,即“辞旧”岁之尾,“迎新”年之首,二者紧密相联,故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说。
关键词: 德州 解放前 岁时风俗

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岁时风俗也因地域、民族而异,这里仅记述古城德州范围内汉族的岁时风俗。由于篇幅所限,不作考证。笔者作为地方史料简述如下,以便让后人了解旧社会一年四时之繁琐复杂的生活习俗,并供历史研究之参考。
  本文从农历过年开始按岁时顺序述之。
  “过年”是州城汉族人们的重大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令,即“辞旧”岁之尾,“迎新”年之首,二者紧密相联,故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说。
  除夕即农历腊月三十(小建二十九),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谓之“除夕”。州城人们有许多过年的事情,必须在这一天办完,如:撒岁、贴对联、祭天、布灯、放鞭炮、接神、包饺子、辞岁、守岁等。
  撒岁:除夕清晨,家家户户要洒扫庭除(元旦至初五,不准动笤帚)并把水缸挑满,然后将芝麻秆遍撒院中,名曰“撒岁”或“踩岁”。因“岁”与“祟谐音,其意,将“邪祟”撒开,踩烂它,以期新年吉祥、吉庆。
  贴对联:除夕上午贴对联,亦称“贴春联”、“贴对子”。贴对联与贴门神并行。“门神”系民间用木板彩色套印,披挂甲胄执戈,悬弧佩剑的神荼郁垒,以示驱鬼避邪,保护家人平安。
  对联古称“桃符”,据说古人过年时,把两块画着鬼王的桃木板放在大门两边避邪。到了五代十国时蜀国君主——孟昶在除夕这天,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上吉语献岁,结果孟昶并不中意辛学士所写的字,他自己提笔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张贴对联,不同门户有不同内容,如:一般人家可以写“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富贵人家可写“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书香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柏叶为铭椒花献瑞,龙缠肇岁风纪书元”,“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康”等。天地堂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宅神堂贴:“年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灶君堂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商号店铺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和气生财有道,童叟无欺义风”。庵观寺庙贴:“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长明万载灯”,“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梦人”。药店贴:“满架读书破故纸,一天星斗夜明砂”,“但愿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积尘”。农家粮囤贴:“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牲口棚贴:“骡马成群”,猪羊圈贴:“六畜兴旺”。大车上贴“日行千里”。院内影壁及其它能见处贴:“抬头见喜”及大“福”字。总之对联之多,不胜枚举。对联都用丹纸黑字,工笔正楷,内容吉庆,端正雅致,烘托千门万户,气象一新的节日气氛,为其共同特点。
  祭天:州城旧式庭院,正房(北房)屋门左右墙壁上,各修有一个“神龛”,形似小庙。有的人家所修的神龛磨砖对缝,雕刻玲珑,造型优美。东侧神龛名曰:“天地堂”,供奉天地之神位(俗称“老天爷”);西侧神龛名曰“宅神堂”,供奉宅神之牌位(俗称“宅神爷”)。除夕中午,家家户户举行祭天仪式。天地堂前摆设供案,供品一般是荤菜五碗(、鸡鱼、肉、肘、丸),什锦糕点五盘,鲜果五盘,干果五盘,两个大枣糕,糕上再摞上打着红点的大馍馍,正中一大碗米饭,米饭上缀上红枣,插上三五双筷子,有的人家在供品上还插上“八仙人子”,“石榴元宝”,“鹿鹤回春”等,还有必不可少的香炉、蜡台、酒盅、茶杯等祭器。祭祀开始,由家中长者焚香,插入香炉,然后虔诚地行叩拜礼。家长行礼后,继之全家再一一跪拜磕头。待全家礼毕,即焚烧黄表纸,称作“上午供”。焚毕撤供,祭天仪式结束。
  布灯:除夕这天,将庭院洒扫干净后,在庭院或空房子内都要置灯。早年民间多用“灯碗”(棉蕊燃花生油、豆油)、彩纸灯、玻璃罩灯(燃蜡烛)。布灯之意在于驱除黑暗,换来光明。
  放鞭炮:当夜幕降临,家家把自己祖先“接”回家来过年,鞭炮声大作,此起彼伏,通宵达旦。放鞭炮的目的在于驱邪,据传说古时每年除夕晚上“诸神下界”,其中有一叫“年”的鬼怪,也乘机出来祸害人,而这种鬼怪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便点燃竹子使其发出光亮和噼啪声音藉以驱鬼避邪。
  “接神”:除夕这天,有的户请出祖先神主,画像,有的户将家堂轴子悬在堂屋内正中,并设供案,上摆锡灯蜡台,香炉香筒,酒盅茶杯等。供品、祭器摆列有序。除夕晚饭过后,酉时开始接神,由本族或本家长者(男性)带领子孙,其中:有一儿童在前方提着灯笼,家长端着木方盘,盘上放着两只“引魂附”(俗称“长钱”,用两棵芝麻秆扎上许多长纸条,据说请祖先的灵魂附在这长钱内进家),还有香、酒、纸钱等物。去大门外道路上、街头或十字路口,老幼怀着虔诚孝敬的心,一齐双膝跪地,家长在地上画一圆圈,内中再画一个十字,然后在圆圈内焚香燃纸,有的奠酒如仪,由家长带领磕头,并祷告:“祖宗爷娘,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去了……”,纸钱燃尽,起身回家,进大门、二门、屋门都要烧纸,其意:求门神让路放行。把神“接”回家中,大门、二门之内,都要横放一木棍,名曰“拦门棍”,其意:请神在家过年,勿再出门。另一说把一切游魂恶鬼拦在门外。有祠堂的户,在祠堂接神,则不沿用上述习俗。
  进屋后先把引魂附立放在祖先牌位两旁,然后供上数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燃蜡焚香,此时满屋香烟缭绕,灯烛明亮,家长首先给祖先磕头礼拜,次之全家依次叩拜,藉以缅怀祖先养育之恩。
  辞岁:全家向祖先磕完了头之后,晚辈开始向长辈磕头,并向长辈禀告,如儿女给父母磕头时说:“爸!给你辞岁啦”,“娘!给你辞岁啦”,父母答曰:“磕吧”。多少年来除夕之夜,人们叩谒尊长,代代相传,此俗谓之“辞岁”或“辞旧岁”。
  包饺子:过年从除夕至初一,两天不食荤。人们吃素馅饺子是由来已久的饮食风俗,特别是对除夕之夜的素馅饺子,非常重视,意思是:一年之中平平安安素素静静。若有家人在外地做事,除夕之前急忙赶回家来,与父母分居的儿孙,也都凑到老人跟前,回家团聚,吃除夕的饺子。家家户户妇女们准备好饺子馅,除夕之夜包出全家明天(初一)一天所吃的饺子来。早年吃饺子有“验岁”的习俗,除夕之夜包饺子时,将一枚制钱包在其中,初一清晨吃饺子时谁吃到那个有制钱馅的饺子,谁就有福,这种习俗称“验岁”。由于把制钱包在饺子之内,不卫生,这种习俗早已废弃。但是饺子作为“贺岁”的食品,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守岁:除夕之夜,把“神”接回家中,辞岁完毕,家长便肃敬地坐在祖先牌位的下首,妇女孩子则回到厨房,大人包饺子,小孩围在大人身旁,直到夜半子时,煮饺子上供、烧纸,名曰“发钱粮”彻夜不眠以待天明,故曰“守岁”。守岁的含意是:人们认为“祖先一年回家一次,做晚辈的守在已故祖先身旁,以示孝敬”。这一古老习俗,始于何年,史书亦没有确切记载,然,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守岁樽无酒,思分泪满巾”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一月,也叫正月,元月、陬月、孟月、端月、孟春。
  农历正月初一,过去称“元旦”,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春节”。黎明前阖家吃素馅饺子,天亮之前,家家户户,青年男女,皆穿新衣,儿童和妇女们都兴高彩烈换上新装,闺女扎上红头绳,男孩戴上新帽子,大人换上干净衣服,孩子都穿上新衣裳,新鞋袜,姑娘、媳妇、老太太头上都戴上花(有绒花、绫花、绢花、绸花)。富有人家的男孩,胸前还挂着用红绒绳串着制钱的“钱排子”,取华美、吉祥之意。然后开始拜年:晚辈先向自己长辈磕头拜年问好,长辈则给孩子们钱,俗称“压岁钱”;相继走出家门,拜谒邻里亲朋长辈,都行叩拜礼。平辈则抱拳作揖,互相道贺:恭喜发财,新年好等吉利话。“拜年”其含意:增进长幼感情,消除隔阂,和睦邻里,蠲免前嫌,,旧隙宿怨尽弃,新岁重归于好。据《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旧称“喜报三元”岁首之喜,一年平安,因此过年严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严忌“白色”,妇女忌针,已嫁女不准在娘家过年等。
  初二,开始“送神”,相传军户在黎明时“送神”,民户多为傍晚时“送神”。送神时仍由家长率子孙,将祖先送走(其仪式与接神同)。清晨家家争先挑水,把水挑满缸,谓之“抢财”。此日州城各商号店铺,祭祀财神,故放鞭炮者甚多。财神庙(在线市街西首路北)开山门。
  初五,俗称“破五”,当地习俗吃破五饺子。
  初六,年节已过,商号店铺渐次开门营业,市肆行人渐多。
  初七,旧称“人日”,是日天气晴朗,则人口繁衍。据《东方朔占书》说:“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明者,则所生之物育,阴则灾”,因无科学根据,纯系唯心说教,此说逐渐废弃。德州人常说:“三十好天人兴旺,初一谷子初二黍,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初九,称曰“天诞日”,旧时州城禁屠宰一天,各道观设坛,祭神拜忏,赐福解厄,道教俗称“元始天尊生日”。是日高真观,城隍庙、药王庙、玉皇阁等道庙,均牲醴祭天。
  十三日,灯节已近,官府,商号,民间开始扎灯、架灯、擦拭灯,做好灯节准备,有的将灯点燃,俗称“试灯”。是日州城广川门(小西门)外,刘猛将军庙开山门,传说刘猛将军此日生日(相传宋将刘锜之弟刘锐,歿后为驱蝗之神)。农民于此日都祭祀他祈求免遭虫灾,保丰收。州城人们俗称刘猛将军庙为蚂蚱神庙。
  是日北厂街老奶奶庙的“老奶奶”,起驾去给南关街外泰山行宫的娘娘神拜年。传说这两位娘娘神是姐妹俩,每年正月十三这天,妹妹去给姐姐拜年。北厂的娘娘神安置在一个精工细雕的木质神龛内,由八个人抬着,前有“半朝銮驾”引路,从清晨四时由北厂起驾至下午六时才返回北厂。因沿途各街有许多户在自家门前设供案迎接,所以神亭每过一处都要停下“号佛”,使奶奶驾边走边停边起边落;加之看热闹的人们,前呼后拥,填街塞巷,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故走的很慢,往返需十多个小时。
  十五日,谓之“上元节”,“元宵节”,“灯节”。州城之官民、工商各界门前,张灯结彩,以示庆贺,真是花灯满街,争奇竞巧。男女老幼,倾城观灯看焰火,看民间文艺,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热闹异常。街市所张之灯,有:制做精美的宫灯,古老透明的纱灯,形态各异的玻璃灯,千姿百态的彩纸灯,彩绘华丽的牌坊灯。牌坊灯,都是由上、左、右三个长方形(长约2-3米,宽约半米)的大型木制灯框所组成。灯架由杉木杆搭成,将灯框镶在灯架上,灯框用绢纱或玻璃丝蒙面。灯面是工笔彩绘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如:朝阳门外至米市角的牌坊灯面,所绘《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朝阳门里牌坊灯面所绘《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绖,收孙悟空,过火焰山,误入盘丝洞等;城内喧哗角牌坊灯面所绘《红楼梦》中的湘云醉眠、晴雯补裘、黛玉葬花;米市角南枣市街至四牌楼的牌坊灯面所绘《聊斋志异》中的武孝廒,崂山道士及城隍庙内东西廊房的屏风灯面绘《封神演义》。州城牌坊灯面所绘的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回回相连。每架牌坊灯之间距离约20米。每架灯下都吸引着许多观灯者,指手划脚,啧啧称赞。
  灯节之夜,燃放焰火,是古老州城的传统活动,最引人入胜的是“盒子灯”。盒子灯是由民间艺人高手专门扎制的,燃放时,用一高杉杆将盒子灯高高吊起,点燃灯底药捻,它在夜空中,慢慢地,一套套地闪出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图案,供人们观赏。其图案名目繁多,如:火烧高粱地、葡萄架、炮打襄阳城……夜空中美丽的图案、有动、有静、有声、有光,变幻莫测,真是巧夺天工之妙。
  观民间文艺,元宵佳节是一年之中欢乐的高潮。
  城乡民间玩艺儿,全部出动,锣鼓喧天,唢呐齐鸣,载歌载舞,欢声沸腾,有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跑毛驴、扭秧歌、游云龙、跑竹马、打莲花落和老汉推车,最受人们欢迎的要数“高跷”。
  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欢腾的场面,持续到深夜人们才兴尽而归,回到家煮元宵吃。雪白圆圆的元宵盛在汤碗里,热气腾腾,象征着“月圆人圆,事事如愿”。据清初潘荣陛著《帝京岁时记胜》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此为三官圣诞。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故州城各庙、观设坛致祭”。
  十九日,谓“火神爷生日”。火神庙在马家溜口街西首路北。庙内供奉泥塑彩绘的火神爷坐像,赤面、红发,朱髯,面目可怖,名曰“祝融”。该庙此日虽开山门但香火寥寥。
  十九日至二十一日,谓之“开印日”。年节已过旧日时官府衙门开始办理公务。
  二十五日,称曰“添仓日”。二十四日家家烙饼食之,谓之“铺囤底”。二十五日包饺子,谓之“捏囤沿”。二十六日蒸饽饽,谓之“蒸囤尖”。二十五日晚主妇们用柴灰,在屋内撒一圈,内放几枚铜钱,叫“钱囤”。庭院撒灰圈,圈内放把谷,叫“谷囤”,放把麦,叫“麦囤”。“打”囤这天也有吃糕的,其意:钱粮满囤,富贵升高。旧传,添仓日生子吉利(不缺吃)。州城粮商米店此日祭“仓神”。
  二月,也叫女月、杏月、仲春。
  初一,谓之“中和节”是祭“太阳星君”的日子,传说为太阳真君生辰,此日道庙诵《太阳星君真经》。
  初二日,民谚“二月二龙抬头”也叫“春龙节”是古人祭龙的日子。州城这天家家烙饼拌和菜食之(和菜做法:绿豆芽、粉丝、菠菜、葱姜油盐,麻汁大蒜,拌合谓之和菜)。民谚“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二月二敲锅底,烧干柴吃陈米。”因此,过去家庭主妇,清晨多有用木棍“三敲”的习俗。二月二还是剃头的日子,美称“剃龙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传说二月二这天是“土地爷”的生日,过去人们去《土地庙》前上供烧纸。
  十五日,谓“太上玄元皇帝”诞辰日。各道观为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而设坛致祭,讲唪《道德宝章》,禁屠宰一天。传说唐玄宗崇道,玄宗李隆基认老子为祖先,故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十九日谓“南海观音大士”诞辰日。州城佛教各寺庵僧尼,诵经祈求观音大士攘灾降福,妇女们多前去进香膜拜。
  三月,也叫寐月、桃月、季春。
  清明节前一、两日,谓之“寒食”节。据说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他的臣属介之推割股护驾有功。当重耳返国即位时,大封功臣,唯忘了介之推,故介之推背起老母躲入深山避之。重耳寻介心且,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山,不料却把介之推母子烧死在绵山树下。为了纪念介之推,后人这天“禁火”——不动烟火,食冷饭故名“寒食”。因两节相近,人们把“寒食”,“清明”而相提并称。
  清明气温渐高,正值春耕季节,据《岁时百问》说:“万物生产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去祖先墓前,烧纸祭祖,坟头添土。兄弟分居者,上坟前先吃顿伙饭,借此增进手足之情。清明节州城孩子们折柳条编圈戴在头上,民谚:“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故此日孩子们有头戴柳圈的习俗。
  三月的州城,家家腌香椿芽,炸香椿鱼,香椿拌面筋,香椿拌豆腐,蒸榆钱窝窝,吃起来味极鲜美,俗称“尝鲜”。三月又是采集中药——茵陈之时,民谚有“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砍来当柴烧”。
  清明风和日丽,又是游春放风筝的好时节,德州人们历来就有“踏青春游”和“放风筝”的习俗。
  四月,又叫余月、槐月、清和月、孟夏。
  初八日,佛教谓之“浴佛节”。州城寺庵僧尼大开山门,在佛殿像前设置香花、灯烛,将一小铜佛置于水盆内,前来进香的妇女,争相舍钱,名曰“浴佛”。这是和尚、尼姑大收香火钱的好日子。
  二十八日,是“药王爷”生日。又是药王庙庙会的第一天。该庙在柴市街东首,香火极盛,庙会期间结棚列肆,商贾云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热闹异常。清康熙年间德州名士冯廷櫆魁吟诗曰:“柴市东头古道场,乘春儿女竞焚香。茶坊酒肆芦棚下,高唱吴献赛药王”。是庙会历史的极好写照。
  五月,又叫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初五日,谓之“端午节”、“端阳节”,俗称五月节”。这天州城民间门窗皆贴“吉祥葫芦”、“悬硃符”,俗称“五毒符”,插艾枝、蒜苗,以避毒攘灾。幼童皆穿“五毒鞋”(鞋面上绣着壁虎、蟾蜍、蝎子、蜈蚣、蛇,以为可避五毒)、用雄黄酒点鼻,挥洒床帐、可避毒虫。女孩子用五色线缠制小粽子,绣制小香囊佩带。上述吉祥葫芦、硃符,系州城各庙庵尼姑用红黄纸,木版印刷散发的。尼姑借此沿街串户化缘。端午节家家吃的粽子多半用黄米(黍米)或糯米,红枣和桂花糖馅,用竹、苇叶包制。传说五月吃棕子,是2000多年前楚国百姓为祭祀爱国诗人屈原而演变来的。但史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这里不作考证。
  五月节是出嫁女归宁日,也有称“女儿节”的。
  五月夏至,民谚“夏至当日回三刻”(古时用漏壶计时,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时间折合现在十四分二十四秒),昼长夜短止。五月喜旱,六月喜雨,民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之说。旧时称五月为“恶月”。
  六月,又叫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初六日,是抖晾衣服、书籍的日子,据说这天晒衣物可以“不生蠹虫”,据《德县志·风土志》说:“六月六日,宋时以为天书降日,名‘天贶节’,是日晒书籍衣履而不蠹”。
  农谚“六月六看谷秀”田间谷子开始秀穗。
  二十三日,“马王爷”生日。“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有车马之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德州马神庙(今光明街小学)供奉马王爷泥塑彩绘坐像,马王前额有一竖眼,似二郎神,面目可怖,香火寥寥。
  二十四日,谓“关圣帝君诞辰日”,是日州城所有关帝庙均开山门,放鞭炮,焚纸箔,以南门城的关帝庙香火最盛。
  七月,又叫相月、巧月、霜月、孟秋。
  初七日,是祭七星北斗日,又谓牵牛星、织女星相会之日。古老神话传说,这天喜鹊、老鸹以及百鸟都飞到“天河”去“搭桥”,以便于让牛郎、织女“相会”。州城戏院多上演《天河配》或《牛郎织女》等剧目,郊区农家男女老幼,三五成群,进城看戏。此日又叫“乞巧节”、“女儿节”,是日年轻媳妇、姑娘们夜晚眼望星空,遥拜银河,用七色彩线,竞赛穿针谓之“乞巧”。
  十五日,谓“中元节”,俗称“鬼节”。相传是日为“阴曹地府赦罪”之辰故家家于此日上坟燎草,祭奠祖先。各寺庙设盂兰盆会,燃灯唪经,以超度幽冥鬼魂并用各种彩色纸扎糊“法船”,船上扎有目莲僧手执九连环禅杖救母的形象。夜间将法船浮在河中焚化,并在河内散放许多小灯,谓之“慈航普渡,以济孤魂”。
  德州人有放河灯的习俗(用半个西瓜挖瓤,只留瓜皮,内置荷叶、箔纸、小面碗,棉蕊放油点燃),点点小灯,顺流而下,夜色凄迷,青光荧荧,即似磷火,又仿佛点点繁星,意为超度溺水孤魂三十日”谓“地藏王菩萨”诞辰日。各寺庙礼忏诵经,扎制法船,上设地藏王,夜深施放焰口,焚化法船。凡寺庙道路两旁有燃香、布灯之举。
  八月,又叫壮月、桂月、仲秋。
  初一日,为灶君诞辰日(灶君即民间俗称灶神或灶王)。道教《灶王经》说:“天下灶君,以种火老母为尊”,州城家庭主妇于此日上供焚香,礼拜灶王。
  十五日,谓“中秋节”、“八月节”,各种瓜果月饼充斥市场。当彩云散去,皓月当空之际,多数住户在庭院内设供案,摆上“月宫马”(民间木版彩色套印的太阴星君,貌似菩萨,上绘月宫,玉兔捣药,高大桂树等图案),供品有西瓜、葡萄、石榴、月饼,还有一束毛豆(供兔神用),点燃三柱高香,家人叩拜月神,礼毕焚化月宫马和纸钱(拜月一般为妇女儿童,男子不拜)。撤供后,全家人吃月饼、瓜果。老年人给孩子们讲述常娥奔月的故事,闔家边吃边赏月,意在庆祝丰收。
  二十七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日,是日禁屠宰一天。州城官、学界前往文庙祭孔,其礼仪庄严、隆重、古雅,并演奏古乐。凡私塾、书院,均设孔子牌位或画像,供师、生、学人礼祭叩拜。
  九月,又叫玄月、菊月、季秋。
  初九日,谓“重阳节”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叫重阳。此日有登高、佩茱萸赏菊花的习俗。德州无山无高可登,游人只好登城望远。
  重阳赏菊也是德州的古老习俗,旧时亲朋友好相约,互相观赏自己精心培育的菊花(也有花农专门栽菊出售的)。
  农谚:“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重阳节后,州城居民大都于霜降开始腌菜,以备全家人来年之用。
  十月又叫阳月、小阳春、孟冬。
  初一日,乃古传祭扫之日,气候渐凉,家家用五色纸剪衣裤、冠履、被褥,到祖先墓前焚化,此俗谓之“送寒衣”。旧时十月颁历书,书肆、书摊,始售下一年历书,俗称“请《皇历》”。
  十五日,谓“下元节”,州城各寺庙照例唪经。
  十一月,又叫辜古、葭月、仲冬。
  初一日,家家包饺子食之,俗认为此日吃饺子“不冻耳朵”,故有民谚“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
  冬至,乃交“天令节”,据《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就是
  说冬至这天昼短夜长止,寒冷天气已达顶点,阳气开始回升。旧时官府这天举行贺节之仪,谓之“冬贺”。
  冬至三九冰最坚,是冰窖藏冰最佳之时,故在民间流传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说。
  十二月又叫腊月,涂月、嘉平月、季冬。
  初一日,德州城隍庙会第一天,市肆生意进入旺季。大量年货上市:干鲜果品,鸡鸭鱼肉,蔬菜禽蛋,香烛纸箔,鞭炮焰火,年花年画,绸缎布匹,服装鞋帽,洋广杂货,儿童玩具,饮食餐具……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使人感到“年节”已近。
  州城男女,携筐提篮,纷纷到市场请佛像、神马、门神,置办香烛纸箔,购买红绿花布,丝棉彩绒,赶做新衣并添置壶碗盘碟,锅笼勺筷及挑选年画。总之,人们熙熙攘攘,欢声笑语,采办吃、穿、用各种年货的热闹情景,呈现出升平祥和,年丰岁稔的欢乐景象。
  初八日,俗称腊八日。州城人们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初七就把黄米、糯米、大米、小米、红小豆、绿豆、黄豆、山药豆、菱角、红枣、花生仁等米果备好,五更过后,起床煮粥。富有人家粥内还添核桃仁、杏仁、瓜籽仁、桂圆、栗子、榛子、白果、松子、青红丝、桂花酱等。天将明,粥已熟,除祀先供佛外,还馈送邻里亲友,闔家人早起喝腊八粥,据《燕都游览志》载“十二月八日皇家赐百官粥,民间亦做腊八粥,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
  十九至二十二日,谓之“封印日”,旧时官府衙门开始停止办理公务。
  二十三日,辞灶日。民间传说,此日“灶君升天禀奏人间一年之善恶事”。百姓辞灶时,焚香烧纸,供麦芽糖瓜,木升里抓上把草料(喂灶王的“马”用)。家庭主妇跪在灶君像前祈祷说:“灶君老爷上天去,有一句说一句”(含义不要多说,乱说),供糖瓜的意思是让灶君吃后粘住他的嘴。礼毕将旧灶君像(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夫妇)摘下,与木升的草料一块烧掉,除夕上午再张贴新灶君像。
  把灶君送走后,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扫除房屋,擦拭、油漆门窗,裱糊顶棚,粉刷墙壁,张贴年画,剪吉祥葫芦,民间庭院,焕然一新。主妇们忙着推年磨,蒸干粮,炸年货,杀鸡宰鱼。亲朋友好互相馈送年礼偿还帐目,擦拭祭器、餐具,调制供品……总之称:“岁暮杂务”,一直忙碌到除夕。
  1985·11·1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苏禄国东王德州后裔简述”、“解放前后德州文化机构记略”、“曲艺杂技艺从行业术语”、“德州市京剧团纪实”、“旧戏班中的习俗和忌讳简述”“记德州市工商业余剧团”“北厂街狮子老会”“敌伪时期德县的话剧活动及《雷雨》排演经过”“一列式高缆拖带法首创于德”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寿昌
责任者